APP下载

显微镜辅助下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1-09-23刘永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显微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刘永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电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工作帮手,但是长时间在电脑前久坐、缺乏足够运动锻炼、坐姿不正确等问题,就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1-2]。腰椎间盘突出已经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群体最普遍疾病,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常见方案主要以腰间盘髓核摘除术为主,这一方法不仅剥离骶棘肌过多,还会导致后腰椎结构切除,创口非常大[3-4]。在术后引起腰椎不稳等情况,给患者今后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随着电子显微技术不断发展,微创治疗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通过利用专门脊椎用显微镜辅助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能够起到良好效果,不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而且患者恢复速度非常快,是一种非常有效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2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8例,女8例,年龄38~78岁,平均(48.74±13.36)岁。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37~77岁,平均(48.44±12.16)岁。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术前12 h以内禁止禁食,术前给予常规气管插管并静脉行注射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患者取跪俯卧位,给予罗哌卡因、肾上腺素局部麻醉后。在透视下快速穿刺取椎间板正后方作为穿刺透视点,确认穿刺成功后对C形臂X线机进行及时调节,并且将扩张器插入扩张通道,取出穿刺针。在脊柱内镜下观察脊椎部位的结构,利用椎间孔镜器械对突出盘组织摘除。通过内镜可以判断患者硬膜囊是否搏动或者减压后,神经根游离是否完成。摘除完毕后,对患者椎管内消融止血,并且依次关闭创口。观察组给予显微镜辅助下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患者取跪俯卧位,给予罗派卡因和肾上腺素局部麻醉后,利用C形臂X线机对手术阶段进行确定,并在患者腰椎间盘中线处做0.5~1.0 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通道,操作穿刺针,利用C形臂X线机确认相关位置,根据具体情况扩张工作通道,置入显微镜下玻璃腰椎椎板附着肌肉组织。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实际情况,对椎间盘残留组织进行破碎,在术后利用0.9%氯化钠溶液对切口全面冲洗,并依次退出通道,逐层关闭。在术中需要使用双极电凝以及压迫法止血操作。

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比较(±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比较(±s)

?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研究还存在较多分歧,但更多学者倾向于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导致逐渐退化,受到外力因素影响致使椎间盘纤维化破裂,髓核组织处于破裂突出后方,使得邻近脊髓神经根受到明显的刺激与压迫,进而导致患者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等症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并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而言,必须给予手术治疗[5-6]。从目前来看常规的腰间盘髓核摘除术尽管治疗效果良好,但是需要在手术中多次操作C形臂X线机进行透视,在椎管内可移动空间以及探查范围非常小,很容易导致椎间盘内部残留。手术适应范围狭窄,对骨质增生、腰椎椎管狭窄以及神经根患者无法有效应用。治疗过程中会导致剥离骶棘肌过多切除,腰椎后结构过多切除,切口创伤比较大问题。显微镜辅助下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非常明显,不仅手术视野清晰开阔,而且手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脊椎稳定性造成影响。对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由于腰背部肌力下降,出现明显创伤性退变性问题,致使劳动能力丧失,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必须要给予手术治疗。在显微镜辅助下后录有线减压治疗手术开展中,需要加强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手术开始之前要认真对患者的腰椎过伸区位片、X线正切位片、MRI以及CT片进行仔细阅读,判断患者出现病变的脊椎盘位置大小。在术前利用C形臂X线机进行准确透视,从而有效减少在手术过程中因为介入位错误而增加手术创伤。在显微镜辅助下减压治疗中要适当提高椎板开窗度,尽量显露出整个椎间盘,切掉肥厚黄韧带后,促使神经根剥离骶棘肌,将硬脊膜以及神经根由外向内快速打开,使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暴露,并且将椎间盘表面血管拨开,利用电凝止血,保证脊髓和神经全面拨开。有限减压操作需要使变性突出的椎间盘利用髓核钳掏出,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出现剧烈抖动,否则很容易对椎内的静脉造成明显损伤。同时利用冰盐水对椎管内的间隙反复冲洗,去除椎间盘残留的碎屑以及破裂的髓核,有利于止血。在显微镜辅助下腰椎后路减压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切除突出的椎间盘,避免对患者神经根造成刺激和压迫,能够全面提高全脊椎的稳定性[7-8]。在过去,传统开放式髓核切除术会导致患者脊椎后柱结构发生明显破坏,还可能导致术后腰椎不稳以及下腰疼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调整次数、住院时间评分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保证手术人员自身操作熟练度,只有保证动作轻柔、熟练灵活,减少对血管和神经造成的破坏,才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安全进行。

4 结论

通过显微镜辅助下后路有限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手术创伤,使患者的腰腹功能尽早恢复,减轻患者住院费用。

猜你喜欢

显微镜椎间盘腰椎间盘
《用显微镜看大象》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显微镜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