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圩堤运行现状及治理措施

2021-09-23肖晗周清勇熊磊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6期
关键词:堤身护坡堤防

肖晗,周清勇,熊磊

(1.江西标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115;2.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0 引言

民办公助是以群众为主体兴办各种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的一种建设模式。据2020年初数据统计,江西省5级堤防4 971.00 kM,5级以下堤防5 817.57 kM,考虑江西省万亩以下小型圩堤众多且工程管理薄弱,圩堤非常运行下对乡村振兴文明建设存在一定的制约。江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圩堤的保护标准及防洪任务,对小型圩堤实施了民办公助的建设方式。民办公助小型堤防项目是江西省政府从2016年开始实施的项目,主要对各地级市地方上的小型堤防建设项目进行补助,市县各级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并落实民办公助小型堤防建设工作,陆陆续续开始对民办公助小型圩堤进行实施方案的编制,也为小型圩堤防洪做了技术保障。

小型圩堤作为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限制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提高河道的泄洪排沙能力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在全省民办公助小型堤防建设过程中,江西省河湖局不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工程进展情况、地方自筹资金到位和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深入工程现场、认真查阅建设资料并和参建各方进行了座谈,水利管理部门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小型圩堤工程管理薄弱,一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工程管理情况未能完全掌控;二是堤防工程的监管维护手段较粗放。江西省万亩以下小型圩堤众多,在每年汛期防汛时,圩堤存在着各种险情问题,加大了乡镇一线防汛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对圩堤沿岸的乡村居民构成了一定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据已收集到的圩堤资料,下列简述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多数圩堤现状

多数万亩以下的小型圩堤现状是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和生产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同时人们向河中倾倒建筑或生活垃圾,致使河流淤积较严重、泄流能力明显萎缩与降低,暴雨洪水极易产生且来势凶,原本防洪达标村的“择高而居”也不足以“高而避水”,圩堤实际防洪能力不足以抵御5年一遇洪水。河道段多处河道窄,泄洪能力差,进一步提高了上游水面线,加剧了两岸洪灾。历年来保护区内洪涝灾害严重,给保护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危及保护区内人民的生命安全。

1.2 七零圩现状

信江流域七零河右岸七零圩堤整个沿线大部分堤内外杂树灌木丛生,有的堤段堤较宽较高,但堤内坡较陡。有的堤段堤身单薄,堤较矮,堤内外坡较陡。有的因堤内坡脚存在老河道或水塘造成堤脚渗漏。也有的堤段堤内外因杂树影响塌方较严重或因堤身低矮单薄出现过漫堤险情。

现状防洪堤身普遍单薄,顶面起伏不平整,内外坡坡度较陡且大部分无护坡,汛期水流冲刷严重;据圩堤现状河道水面线复核成果,仅能抵御大约3—5年一遇的外河洪水,堤防达不到防洪标准要求;堤身填土大多为填筑土、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层下部为粉砂丶砂砾卵石层,抗冲刷能力较低,汛期洪水过后致使河岸坡脚不稳定,河岸内坡良田有损失;沿途交通桥及机耕桥阻洪明显,已建河内桥墩阻洪较严重。小河道淤积重,河床纵坡坡降小,水土流失严重及人们弃渣随意堆放,侵占河道所致。

1.3 管桥圩堤现状

饶河流域乐安河上游段莘水管桥圩堤现状防洪堤范围很少,且未封闭;多数圩堤堤身单薄,稳定性较差,抗冲刷能力低,部分圩堤段堤脚水流冲刷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堤顶高程偏低,根据现状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仅能抵御大约3—5年一遇的外河洪水,堤防达不到防洪标准要求;自然岸坡大多为填筑土、粉质土层,抗冲刷能力较低,每年洪水过后都会造成垮堤、塌岸,致使河岸不稳定,河岸民房、良田年年有损毁,甚至危及两岸公路。比如沿途官桥村停车场门口河道窄,河床纵坡减小,河道淤积较严重,需扩建,以此增大洪水过流量。原因有上游植被人为破坏情况下造成的生态失调,水土流失,进而引起河道推移质逐年增多,也有河道采砂无序章乱,砂料及弃渣随意堆放,侵占河道所致。

1.4 冷水亭圩堤现状

饶河流域乐安河上游车溪水冷水亭圩堤现状防洪堤范围很少,且未封闭;圩堤堤身单薄,抗冲刷能力弱,稳定性较差,部分堤段堤脚水流使其受较为严重的破坏;堤顶高程偏低,仅能抵御大约3—5年一遇的外河洪水,堤防达不到防洪标准要求;未管护的部分自然岸坡抗冲刷能力较低,汛期洪水过后会造成塌岸、垮堤风险,致使河岸两侧不稳定,河岸岸边的民房及良田有损毁,甚至危及两岸乡村公路;沿途交通桥及机耕桥等桥墩阻洪明显;存在河床纵坡减小,河道淤积较严重问题。河道窄,最窄处2 m,泄洪能力差。

2 治理原则

针对小型圩堤现状存在的问题,按照江西省关于民办公助小型堤防治理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了圩堤相关治理的基本原则。第一,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村镇总体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确定防洪治理方案;第二,治理方案的布置不应束窄现有防洪河道,不应抬高现状洪水位;第三,河道治理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护岸(浆砌石挡墙)加固和建设、生态护坡、河道疏浚和清淤、除涝等工程措施为主稳定河势,恢复河道行洪能力;第四,对河道中碍洪影响严重的建筑物进行拆除或改造,降低河道洪水位。治理范围选择上以现状受洪水威胁严重,人口和耕地集中的区域为先,同时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兼顾生态环境改善。对于易遭洪水淹没和影响防洪工程布置的零星居民区进行搬迁;第五,农田保护段应优先治理,保证农田不被破坏。

在江西省乡村振兴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下,水利工作者需对圩堤临近的乡村居民提高和宣传他们对圩堤维护的意识和关注度,改善居民生态环境,即加强水土保持及环保治理,严禁向河流内倾倒生活垃圾与排放污水,严禁侵占圩堤河道,并长期不定期的进行清淤除障,时刻呵护河流健康,兴利避害,彻底根治水患,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3 治理措施

根据小型圩堤的现状和险情情况,按照拟定的防洪标准及实施的原则,对出现堤身、堤基险情和存在的渗漏隐患堤段,进行防渗处理;对现状迎水坡及背水边坡进行护坡处理;完善必要的工程管理措施。

3.1 加高培厚与路面硬化

防洪能力不达标,堤身低矮单薄段即圩堤堤顶高程不够,采用加高培厚处理;结合防汛要求,对圩堤堤顶采用混凝土硬化公路。

3.2 堤脚固脚及填塘固基

对堤基为Ⅱ1类结构的堤段,采用迎水坡抛石固脚或混凝土挡墙处理;堤内坡脚存在老河道或水塘造成堤脚渗漏,进行风化料填塘,即背水坡填塘固基。

3.3 生态护坡

结合江西省已有的万亩以上圩堤治理的情况,万亩以下圩堤采用民办公助建设模式,根据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圩堤堤身内外坡的护坡型式可选取生态护坡。参照表1所示,从应用条件及单价对比综合分析,对于民办公助小型圩堤而言,生态护坡比硬化护坡的美观性及实用性更强。

表1 江西省圩堤护坡型式综合分析建议表

3.4 河道疏浚及其他

常年未维护,河道存在淤堵现象,采用疏浚治理;当地有条件的圩堤,沿堤岸结合里程碑设置位移观测点,每百米一个,配置一台J2经纬仪,设置水文水情监视设施。

4 治理后的管理与运行

民办公助圩堤工程业务上一般归村委会直接管辖,由所在乡镇水管站具体管理,在乡镇政府驻地设置管理办公室。工程管理范围包括护堤外坡和内坡堤脚外≥30 m,及含该范围内穿堤涵洞、交通、通信等附属设施。

从财务情况看,由于圩堤工程基本无财务收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每年需从城市建设维护费、政府基金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防洪建设费用,同时可向受益的单位和个人等征收防洪保安基金。因此,防洪工程的防汛费用和岁修费以及其它费用由地方政府的防洪建设费用和防洪保安基金解决。

圩堤堤身及穿堤涵等建筑物的管理应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修、勤检勤修、修重于抢的基本原则。建立建全圩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实行责任到人,岗位到人,奖惩分明的督促办法,加强一线人员专业培训建设,进行较为科学的水法规宣传,及时有效的做到有法必依,人员执法必严及违法必究,把圩堤工程的保护和管理,防治水害等活动纳入标准化轨道上。

工程护岸为村所在地,管理难度不大,若有破坏建筑物的现象应予以制止。工程的管理影响到社会及经济效益,且涉及圩堤保护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正确运用、合理调度,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

小型圩堤工程管理站点在防汛抗早期间必须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平时负责防洪工程的巡视检查和管理维护,做好堤顶交通维护管制,除防汛期间必要的车辆外,禁止其他无关车辆在堤顶通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5 结语

文章对小型圩堤运行现状,治理原则、治理措施及运行管护等进行了分析。小型圩堤治理实施后,社会及环境效益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生命财产保障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对社会的稳定,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堤身护坡堤防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分析
水阳江团结圩滑坡段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抛石防波堤沉降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基于GeoStudio渗流模拟的堤防堤身材料优选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