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圩堤建设回顾与思考
2014-04-15黄浩智李洪任
黄浩智,李洪任
(1.江西省河道湖泊管理局,江西南昌330009;2.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
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圩堤肩负着保护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任务,经过湖区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圩堤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圩堤防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圩堤防洪保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湖区圩堤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下圩堤防洪保安要求,提出相应对策,对完善湖区圩堤防洪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1 鄱阳湖湖区圩堤概况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鄱阳湖区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核心地区,涉及南昌、九江、上饶、宜春、景德镇5个设区市,南昌、新建、进贤、永修、共青城、德安、星子、湖口、都昌、丰城、樟树、万年、余干、鄱阳、乐平等15个县(市、区)。鄱阳湖水位受五河来水及长江顶托、倒灌双重影响,汛期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频繁,建国后的 1954年、1983年、1995年、1996年、1998年、1999年等,鄱阳湖区均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给湖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鄱阳湖区圩堤数量众多,是鄱阳湖区工程防洪体系的基础和主体,肩负着保护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洪任务。据统计资料,湖区保护耕地面积66.67 hm2以上的圩堤共有288座,堤线总长近3 000 km。根据《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保护耕地面积五万亩以上、保护县城或圩内有机场、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圩堤为重点圩堤,其他圩堤为一般圩堤[1]。现阶段纳入《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的保护耕地面积200 hm2以上的圩堤共155 座,堤线总长 2 460 km,保护耕地 390 666.67 hm2,保护人口694万人,其中重点圩堤46座、一般圩堤109座[2]。
2 湖区圩堤建设回顾
由于历史原因,鄱阳湖区圩堤普遍防洪标准低。建国以来,湖区人民为了生产、生活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长期不懈、规模浩大的水利建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圩堤加固培修、尾闾整治、堵支并流、联圩并垸,圩堤防洪标准不断提高。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65年后,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先后列入国家基建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除险加固建设。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大江大河治理力度,我省开始对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进行较为系统地建设,先后启动了赣抚大堤加固配套工程、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四个单项、第五个单项、第六个单项以及重点圩堤应急防渗处理工程,重点圩堤现阶段建设基本接近尾声。
经过上述工程的建设,重点圩堤内在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外观形象有了很大变化,已实施完成除险加固的重点圩堤防洪标准基本达到:湖盆区圩堤防御相应湖口22.5 m(吴淞高程)的鄱阳湖水位、尾闾地区圩堤防御各河20年一遇洪水位,重点圩堤防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同时,江西省也启动了湖区部分保护耕地面积3333.33 hm2(5万亩)以下的一般圩堤除险加固建设,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和五河尾闾部分河段疏浚实施后,湖区圩堤防洪压力有所减轻,鄱阳湖区总体防洪能力得到了加强,圩堤在历年汛期发挥了明显的防洪减灾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3 存在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虽然湖区圩堤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工程防洪体系仍不完善,圩堤建设欠账较多;历年防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工程正常发挥效益。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社会经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对防洪保安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1)随着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部分圩堤保护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原来保护耕地为主转变为保护城镇、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企业为主,防洪标准和防护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如沿江大堤、红旗联圩等保护区已逐步纳入南昌市城区范围,但其现状防洪标准仍为20年一遇。
(2)鄱阳湖区重点圩堤等级问题还值得研究。国务院国发[1999]12号文中明确,鄱阳湖区重点圩堤为Ⅱ级堤防,但现阶段重点圩堤除险加固建设基本按4级堤防进行设计,如红旗联圩和信瑞联圩本身保护耕地面积超过20 000 hm2(30万亩),已达到3级堤防标准。
(3)重点圩堤防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城市防洪标准低、新出险工险段、堤容堤貌差、部分项目未按设计完成、工程管理和监测设施不完善、防汛交通条件差、圩区排涝能力不足等问题。据2010年各地上报汛期出险情况,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四个单项加固的15座重点圩堤中10座圩堤不同程度出现了泡泉、崩岸、脱坡、建筑物渗漏、闸门启闭机损坏等新出险情。
(4)鄱阳湖区保护耕地3 333.33 hm2(5万亩)以下的一般圩堤现状防洪标准低,普遍存在堤身矮小、岸坡淘刷、堤身堤基渗漏、建筑物老化失修等问题。1998年大水,湖区有138座保护农田面积千亩以上圩堤溃决,2010年大水,多数圩堤险象环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方确保当年安全度汛,一般圩堤已成为湖区的防守重点,防洪能力亟待提高。
(5)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后,高水位运用时,可恢复鄱阳湖面积830.3 km2、五河尾闾区河道面积256.3 km2,相应增加鄱阳湖蓄洪容积45.7亿m3,能有效减轻鄱阳湖区防洪压力。鄱阳湖区单退圩堤共190座,区内耕地面积38 806.67 hm2(58.21万亩),鄱阳湖低水年份种养利用,仍能发挥较大经济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但因单退圩堤普遍存在堤身单薄、堤坡淘刷、堤身堤基渗透等诸多问题,自平退工程措施实施后未进行过除险加固,进洪水位以下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后续服务和管理未能跟上,大部分圩堤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多数圩堤内仍有未迁和返迁人口;原明确单退圩堤分洪运用后核减农业税的补偿机制已不符合当前要求。这些都影响单退圩堤正常发挥“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功能。
(6)圩堤防洪建设与圩内排涝建设不同步,排涝建设相对滞后。圩堤防洪能力提高后,圩区内排涝标准和排涝能力没有提高,汛期防御了外河洪水,但圩内涝灾严重,不能有效发挥工程效益。目前重点圩堤圩内排涝装机容量约20万kW,据鄱阳湖综合治理规划,排涝装机容量达30万kW才能基本满足现阶段排涝需要。
(7)圩堤属纯公益性工程,但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国家现阶段对湖区重点圩堤建设补助比例仅为50%,而我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有的县还属国家级贫困县,地方在圩堤建设投入困难很大,使得重点圩堤在建工程均不同程度存在资金缺口,无法按期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一般圩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更为明显。
(8)五河尾闾区水系复杂,地势平坦,泥沙淤塞河道、水流不畅现象依然存在。除信江尾闾貊皮岭分洪道已实施,其他已纳入规划的尾闾河道和湖区洪道整治一直未进行更深的研究,五河尾闾疏浚工程也于2005年后停止实施。
(9)湖区圩堤生态建设欠缺,堤容堤貌差。圩堤迎水面多采用砼及块石护坡等防护形式,重安全轻生态建设现象普遍;背水面基本采取草皮防护形式,但因草种适应性和竞争性不强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多数圩堤杂草丛生现象普遍,有的还存在较多高杆植物,严重影响堤容堤貌,且易产生虫蚁洞穴,造成安全隐患,并给汛期巡堤查险带来较大困难。
(10)湖区圩堤工程管理存在较大不足。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多数地方维养经费不能保障;管理体制不顺,圩堤管理单位各自为政,有的圩堤还未成立专门管理单位;管理单位责权利不统一,管理措施难到位,管理人才难留住,管理水平难提高。
4 对策及建议
(1)要根据湖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圩堤保护对象的变化情况,适时修正相关规划,对圩堤保护范围、防洪标准以及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为湖区圩堤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规划依据。
(2)重点圩堤在湖区经济社会地位突出,涉及面广,在除险加固建设基本完成后,防洪保安有了基本保障情况下,应尽早启动重点圩堤城市防洪、标准化堤防、工程管理和监测等配套设施、信息化管理、圩区排涝能力等方面建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加大湖区一般圩堤建设投入,按照圩堤规模或重要性逐步启动除险加固建设,缓解一般圩堤防洪压力。
(4)尽快审批鄱阳湖区单退圩堤加固整治规划,早日启动单退圩堤加固整治可行性研究及建设,同时开展分洪调度运用方案、分洪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保证单退圩堤正常发挥“低水种养、高水蓄洪”功能。
(5)加快尾闾河道及湖区洪道整治步伐。加快推进五河尾闾疏浚工程,早日启动建设;尽早启动五河尾闾河道及湖区洪道整治可行性研究,早日提上建设日程。
(6)完善圩区排涝规划,与圩堤防洪建设同步推进圩区排涝建设,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
(7)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的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完成鄱阳湖区圩堤建设任务,实现湖区圩堤防洪体系总体建设目标。
(8)加强圩堤生态建设方面研究。一是推广能起到安全防护功能的生态护坡在迎水面护坡的应用;二是加快研究推广适应性强且满足圩堤安全、环境和管理要求,并能美化堤防的草皮护坡形式,提升湖区圩堤形象,为建设秀美江西添砖加瓦。
(9)理顺堤防工程管理体制,建立自上而下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尽快制定并出台堤防工程管理办法,规范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堤防工程维养经费投入,使圩堤工程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5 结 语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环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到江西未来的发展。抓住水利发展改革的大好时机,加大鄱阳湖区圩堤建设投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完善鄱阳湖区工程防洪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湖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意愿。
[1]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圩堤图集[R].1999.
[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R].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