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区黄胡麻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2021-09-23吴瑞香杨建春王利琴郭秀娟
吴瑞香 杨建春 王利琴 郭秀娟 何 霞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大同 037008)
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L.)即油用亚麻,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属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胡麻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河北、新疆是我国六大胡麻产区,胡麻因其营养价值丰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胡麻籽中含有多种优质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如α-亚麻酸、亚麻胶、木酚素、膳食纤维、阿魏酸和香豆酸等,其含量之多是其他植物无法相比的。胡麻籽含油量约为40%,胡麻油中α-亚麻酸含量占到其总脂肪含量的50%左右,是α-亚麻酸含量最多的油料作物[2-3]。胡麻籽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化工添加剂等。但由于近年我国胡麻产业发展缓慢,效益相对较低,同时受到进口胡麻的冲击,使得胡麻产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虽然单产面积逐年提高,但是播种面积呈直线下降趋势。2017年胡麻籽国内产量为30.10万t,但胡麻籽的消费量达到63.7万t。黄胡麻的出现能有效改善现有的供求不平衡现状,黄胡麻因其色泽金黄,深受产区人们的喜爱,不仅含油率及亚麻酸含量普遍高于褐色胡麻,而且在榨油过程中可以省去脱色的工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益,逐渐成为胡麻产业发展的新导向。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胡麻选育工作,选出一批性状优良的黄胡麻品系进行品比试验,通过鉴定筛选出符合晋北高寒地区种植的黄胡麻品系,为下一步进行品种登记、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参试胡麻品系共20个,分别为0711、2049、07144、0710-5、0710-6、0711-2、0713、0731-h、0719-h、0801-h、e051-10、F103-6、e162-1、f024-7-h、f024-h、f077-1-h、f109-7-h、flork、forster、同亚白1号,均由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对照品种为晋亚8号,该品种是胡麻品种比较试验选用的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毛家皂试验基地(39°53′N、113°10′E)进行,海拔1044.6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区划为中温带干旱区。2020年4-9月胡麻整个生育期降雨量183.42mm,日照时数1253.51h。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偏下,有机质16.2g/kg、全氮0.89g/kg、碱解氮65.45mg/kg、速效磷30.66mg/kg、速效钾123mg/kg、pH值8.16、全盐0.75g/kg。每667m2施鸡粪500kg,复合肥20kg(N∶P∶K=18∶18∶18)。播前灌溉,旋耕机翻地,浅串塌墒。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5个小区。小区面积13.34m2(6.67m×2.0m),开沟条播,播深3cm,行距20cm,密度750万粒/hm2。小区间走道30cm,重复间走道50cm,四周均设保护行。2020年4月25日播种,人工撒播,整个生育期中耕除草2次,在快速生长期和盛花期进行喷灌,随水追施尿素12kg/667m2。
1.4 数据处理生育期调查各品系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收获期、整齐度等指标,收获后调查各品系的株高、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千粒重、小区产量,采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FOSS NIRS DS2500进行含油量、亚麻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的测定[4-5]。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表型数据整理,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系主要物候期及生育期由表1可知,各参试品系均在4月25日播种,出苗最早的是0710-6,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2d,最晚的是f024-7-h,比对照推迟2d,两者相差4d;枞形期forster出现的最早,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3d,f024-7-h出现的最晚,比对照推迟3d;快速生长期出现最早的是forster,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2d,最晚的是0731-h,比对照推迟5d;现蕾期最早的是2049,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3d,最晚的是0719-h,比对照推迟4d;开花期最早的是2049,比对照晋亚8号早3d,最晚的是同亚白1号,比对照推迟4d;收获期最早的是forster,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5d,最晚的是0731-h,比对照推迟5d;生育期最短的是forster,为96d,比对照晋亚8号提前5d;最长的是同亚白1号和0731-h,均为105d,比对照推迟4d。虽然各参试品系的物候期及生育期有差别,但依照国家作物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亚麻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所有品系均被认为是中熟(90d<生育日数≤105d)。
表1 参试品系的主要物候期及生育期
2.2 参试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系株高变化范围在54.77~66.47cm,最低的是f077-1-h,较对照晋亚8号低3.53cm,最高的是f024-7-h,较对照高8.17cm;工艺长度变化范围在34.40~45.30cm,最低的是2049,较对照晋亚8号低1.52cm,最高的是0731-h,较对照高9.38cm;分茎数变化范围在0.15~1.22个,最少的是0801-h,较对照晋亚8号少0.63个,最多的是F103-6,较对照多0.44个;主茎分枝数变化范围在3.73~5.35个,最少的是0711-2,较对照晋亚8号少0.94个,最多的是同亚白1号,较对照多0.68个;单株结果数变化范围在13.64~29.42个,最少的是0711,较对照晋亚8号少9.81个,最多的是f024-7-h,较对照多5.97个;单果粒数变化范围在6.21~8.06粒,最少的是0710-5,较对照晋亚8号低1.39粒,最多的是F103-6,较对照多0.46粒;单株生产力变化范围在0.50~1.15g,最少的是0713,较对照晋亚8号少0.42g,最多的是f024-7-h,较对照多0.23g;单株秆重变化范围在1.18~2.46g,最少的是f024-h,较对照晋亚8号低0.73g,最高的是f024-7-h,较对照高0.55g;千粒重变化范围在5.07~6.32g,最少的是f077-1-h,较对照晋亚8号低1.02g,最高的是f109-7-h,较对照高0.23g。田间整齐度除0711、07144、0731-h、0801-h和f077-1-h中等外,其他各品系均长势整齐。
表2 参试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
2.3 产量比较由表3可知,参试品系中有5个较对照晋亚8号增产,15个较对照减产。平均产量排第1位的是2049,折合产量达到114.10kg/667m2,较对照增产28.68%,增产极显著;产量排第2位的是F103-6,折合产量为108.60kg/667m2,较对照增产22.48%,增产极显著;产量排第3位的是同亚白1号,折合产量为103.55kg/667m2,较对照增产16.78%,增产显著;0719-h和f024-7-h产量排第4、第5位,分别较对照增产6.86%、2.80%,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幅度在5.83%~39.83%之间;其中flork、e051-10和e162-1与对照晋亚8号差异不显著,其他品系均减产显著或极显著。
表3 参试黄胡麻品系产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2.4 含油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分析由表4可知,含油量最高的是0719-h,为43.68%,较对照晋亚8号高1.86%,最低的是0801-h,为37.19%,较对照低4.63%;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2049,为56.8%,较对照晋亚8号高7.7%,最低的是0801-h,为46.3%,较对照晋亚8号低2.8%;油酸含量最高的是0801-h,为28.1%,较对照晋亚8号高2.7%,最低的是0713和0731-h,均为19.3%,较对照晋亚8号低6.1%;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0711-2,为16.1%,较对照晋亚8号高1.7%,最低的是0710-6,为12.4%,较对照晋亚8号低2.0%。
表4 各参试品系的含油量及主要脂肪酸含量 (%)
3 结论
由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结果可知,2049和F103-6的综合表现较好,产量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晋亚8号。2049生育期104d,在参试品系中工艺长度值最大,为34.40cm,折合产量最高,达114.10kg/667m2,该品系株型一致,生长整齐,籽粒含油量为41.77%,亚麻酸含量为56.8%,油酸含量21.6%,亚油酸含量12.9%。F103-6生育期102d,分茎数和单果粒数最多,分别为1.22个和8.06粒,折合产量达108.60kg/667m2,籽粒含油量42.82%,亚麻酸含量55.6%,油酸含量20.2%,亚油酸含量13.6%,该品系株型较高,生长旺盛,整齐一致。这2个黄胡麻新品系在产量、品质、田间表现等方面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晋北高寒干旱区进行进一步的生产试验和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