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彩陶文明的艺术与传承

2021-09-23崔跃忠成志芳

收藏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彩陶陶器彩绘

崔跃忠 成志芳

引言

制作陶器,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改变物质天然性质的重要发明,它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而出现,也成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大约在距今15000年左右,人类已经开始烧制陶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又将天然矿物(如氧化锰、赭石、瓷土等)作为颜料,在未经烧制的陶坯上绘制出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烧成的陶器上便呈现红、黑、白等各种美丽的颜色,这类陶器便称之为“彩陶”。公元前6000年左右,中国最早的彩陶在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和长江流域的皂市下层文化、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等文化中几乎同时出现,但两者之间的繁缛复杂程度却大相径庭。其中,黄河流域出现的彩陶制作精美、纹样风格统一而又有变化,反映出先民的艺术追求和精神表达。

一、山西仰韶时代的彩陶文明

山西彩陶文明开始于仰韶时代,并伴随着这一时期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仰韶时代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跨度大约2000年。考古学界按照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内涵,将仰韶时代分为四期。第一期为仰韶文化的形成期或者萌芽期,即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的一个过渡阶段,以老官台文化、枣园文化为代表;第二期为仰韶时代的成熟期,以半坡、东庄遗址出土器物为代表;第三期是仰韶时代的繁荣期,以庙底沟、西阴等遗址出土器物为代表;最后一期为仰韶时代的分化期。

(一)

从现阶段的考古材料来看,彩陶的出现与环境的关系较为密切,大多数彩陶文明都出现在农业生产稳定、陶土资源丰富的中纬度黄土地区。山西位于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这里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土质肥沃,河流众多,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在目前山西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枣园文化中,便有彩陶器的踪迹。

距今约7000至6500年的枣园文化遗存发现于山西翼城县境内的枣园村①,从考古学文化来讲,这个时期属于仰韶时代的萌芽期。其时,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种植以粟为主的粮食,收获后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成小米。出土遗物主要是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器类主要有壶、钵、盆、罐、器座和夹砂罐等,早期器表多为素面,到了枣园文化的晚期,钵类器物的口沿部开始出现一圈红色彩带,或宽或窄,不甚规则,这类彩陶钵,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山西史前文明彩陶器。这一时期的彩陶图案十分简单,但其意义非常重大,为后来彩陶文明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更是塑造了后世中国彩陶文化以红色为主的色调风格。枣园文化的典型遗址还有侯马褚村第一期遗址、古城东关第一期遗址,它以晋南地区尚未认识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综合了东部磁山、裴李岗文化与西部老官台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是东西部文化因素汇聚的结晶②。

(二)

仰韶时代早期,山西彩陶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陶器中彩陶器物大量出现,彩陶文明开始全面绽放。图案颜色绝大多数为黑彩,多绘于盆、钵、罐、碗等器物的口沿部或上腹部。图案内容丰富,最有特色的是由宽窄不一的线条、圆点、弧线组成的三角纹饰和条带纹,还出现了鱼纹等动物纹饰。由于彩陶的盛行,这个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曾一度被学界称为“彩陶文化”。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關县和河南省灵宝市相接。陕晋豫三省交界地区是古代中原的核心地带,孕育了我国灿烂而辉煌的史前文化。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芮城东庄村进行了考古发掘,所出土器物均以仰韶文化早期为主,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彩陶器③,器类主要有碗、钵、盆、双耳罐等,彩绘均为黑色,施彩部位主要在器腹外表的上半部和口缘上。彩绘花纹中以各种直角三角形纹最常见,以鱼形纹最突出。

鱼纹是关中地区渭河流域半坡遗址出土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彩陶纹饰,数量多,延续时间也非常长,基本贯穿了整个半坡文化的始终。早期鱼纹写实性比较强,构图时将头、身、尾、鳍全部表现出来,形象生动。到了半坡文化晚期,一些鱼纹逐渐向图案化演变,甚至简化为三角和直线组成的几何化图案。鱼纹还经常与人面纹组合,形成人面鱼纹,反映出当时人、水与鱼的一种十分亲密的关系(图1)。对于人面鱼纹的内涵,学界有“部落图腾”“祖先形象”“原始信仰”“巫师面具”“生殖崇拜”等几十种观点,还有学者将人面鱼纹的形象与甲骨文、金文中的“火”字以及《山海经》炎帝部落后裔氐人“人面而鱼身”的记载相联系,认为人面鱼纹就是炎帝部落的象征。芮城东庄出土的彩陶鱼纹应该是受到了半坡的直接影响。但在东庄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物中还有豆荚纹、花瓣纹,表明当地先民不是单纯的模仿,还有了自己的创新。

同样位于翼城的北橄遗址在时代上晚于枣园文化,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1990年和1991年先后对这里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了房址7座、灶台15座、墓葬13座、灰坑53个、灰沟1条,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工具170余件,并且复原60余件陶器④。北橄遗址共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中的陶器是以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为主,可分为素面陶和彩陶。彩陶器颜色多为黑色,红色仅见于钵口的宽带,图案最常见的是条带纹,其它图案还有竖线、斜线、弧线三角、圆点、菱形纹、鱼纹等。这些彩陶装饰纹样,包括素面陶器上出现了绳纹、线纹,都表明北橄遗址受到了西部半坡的强烈影响。这种影响还出现在了器物组合上,在这个时期流行钵、盆、尖底瓶、泥质罐、瓮和夹砂罐,摒弃了锥状足鼎和小器座等枣园文化常见器类,并且出现了敛口瘦长且腹部饰线纹的尖底瓶。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小口、细颈、深腹、尖底,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仰韶文化的不同区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且以关中、晋南、豫西为集中,它的出现,标志着仰韶时代进入了成熟期。

这个时期,在晋中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中,也有彩陶的发现。位于汾河流域的太谷县东部太行山麓的上土河遗址,在一座灰坑中出土“红顶钵”和施黑彩宽带纹或红褐彩叶脉纹的彩陶钵。类似的遗址,在吕梁山区的娄烦童子崖、西街等也有发现。与晋南地区不同的是,学界认为这一地区的彩陶文明与河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三)

仰韶时代中期是彩陶文明最为繁盛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相对稳定,适合农业生产,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人口也迅速增长,中国的史前社会开始高速发展。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率先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以强烈的感召力整合了黄河中下游流域各个考古学文化,以彩陶为载体,将他们的观念传递给周边不同的文化系统,北至大漠,南下长江,西上甘青,东到大海,广阔地域内出现了空前的文化大一统局面。庙底沟文化在传播文明的同时,也吸纳了周边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奠定了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早期中国形成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彩陶文明以庙底沟文化彩陶为代表。庙底沟文化距今约6000~5500年,因1956年对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渭河流域及豫西、晋中南等地区。庙底沟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主要器形是瓶、盆、钵、罐等,新出现釜灶,尖底瓶多为双唇口是其文化特征之一。庙底沟文化彩陶内涵丰富,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主要以黑彩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白彩和红彩,黑与白、黑与红两组色彩相配合,将双色对比效果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充分展示了线条和色彩的力量。彩陶纹饰基本以弧线构成,主要有花瓣纹、旋涡纹、网纹和圆点纹等,也有象生动物纹饰,主要是各种姿态的鸟纹、蛙纹、鱼纹。与仰韶文化初期相比较,鸟纹是庙底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纹饰主题。鸟纹中以鸟侧面形象居多,呈飞翔或者站立姿势,鸟首几乎全部朝向右方,少部分器物上出现飞翔的鸟的正面形象,从构图上看,鸟纹有具象写实和抽象简化两个系统。鱼纹则传承了半坡文化的传统,纹饰体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最后完全图案化。1977年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村采集的彩陶盆,上面所绘就是变体鱼纹(图2)。

在山西发现的这个时期彩陶文明主要是位于晋南一带,如夏县西阴、辕村、师村、万荣荆村、翼城北橄(第三、四期)、河津固镇(第一期)、吉县沟堡、芮城西王村、垣曲小赵、下马、苗圃、东关(第三期)等。此外,晋中地区的汾阳段家庄、离石地区的德岗遗址和晋北大同马家小村也有少量发现。

夏县西阴遗址于1926年由李济主持首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0平米。这次发掘,开辟了中国学者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先河,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这一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576平米⑤。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西阴遗址出土的彩陶器主要是盆、钵两类,以钵的数量最多。

彩陶钵的上腹至口沿绘制图案,纹饰几乎全部为二方连续构成形式,一个纹饰向左右扩展,将陶钵腹部等分为四个单元,纹饰带上的绘彩面与空白面大体相等,构图变化多样,有宽带纹、网格纹、圆点纹、花瓣纹、带十字的圆圈纹和旋纹等。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西阴遗址出土的彩陶钵,外壁施红色陶衣到底,上腹部一周以黑彩绘弧线三角、勾叶等图案,构成六组二方连续的图案,每组之间则是以矩形地纹相间隔(图3)。

盆类器物上,构图形式与钵有所不同,更多见到的是构图严谨的花瓣纹和富于变化的旋纹,这都是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纹饰。花瓣纹彩陶盆(图4),泥质红陶,卷沿,鼓腹,下腹部内曲,黑彩纹饰,口沿面绘长勾叶纹,腹部绘制三角纹、圆点纹,使地纹留白形成花瓣纹。整幅画面分为上下两层,这种分层布局的花瓣纹也是西阴遗址彩陶最为显著的特征。

李济主持夏县西阴村发掘工作时,特别提出了当时在其他地区没有发现的一种纹饰,左边方且宽,右端弧收为翘起的尖角,是一种连续性的角状图案,通常以地纹的形式呈现。他把这样的纹饰命名为“西阴纹”,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西阴纹也经常见到,一般作为折腹钵沿外的装饰,采用的是二方连续的构图方式,分布范围很广,是这一时期彩陶的代表性纹饰之一。有学者推测,“西阴纹”表现的是鸟在鱼体或鱼头之内,是鱼鸟组合主题的简化表现方式。

下马遗址是晋南垣曲盆地一处重要的彩陶文明遗址,位于运城市垣曲县,面积约7万平米。1957年发现8件完整陶器,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丰富的陶器残片,2000年进行正式发掘,发现了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遗迹,出土彩陶器物纹饰精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览中,展出了一件下马遗址出土的花卉纹彩陶罐(图5),泥质红陶,圆唇,弧腹,平底,器物口沿内壁用黑彩绘制等距离的竖宽条纹,肩部和上腹部通过地纹留白形成四组花卉纹,并以叶片、尖角状的几何纹样构成辅助纹饰。这件彩陶罐上,红、黑两色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强烈,布局主次分明,表现出高超的绘制技法。这种花卉纹一般都是以圆点、弧边三角、勾叶为主要纹饰母题,以交错、连续构图表现花冠、茎蔓、花叶。苏秉琦辨识出有菊科和蔷薇科两种植物花卉图案,可能是玫瑰或月季,有学者认为它们就是“华夏之花”。展览中展出的另一件长颈彩陶壶(图6),则是在上腹部绘一圈六瓣式花瓣纹。花瓣纹也是庙底沟文化纹饰的典型纹饰之一,分为了双瓣式和多瓣式两大类。

(四)

在仰韶时代晚期,黄土高原上的考古学文化由统一开始逐步分化,社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与此同时,彩陶也走向衰落,其标志是彩陶大幅减少,且类型也比较单调,篮纹开始增加。这个时期,山西各地都发现了一些遗存,其中以义井文化的彩陶器最为著名。义井文化的命名地点为太原義井遗址⑥,该遗址在20世纪中期曾做过小面积的试掘,1991年再度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物上大多装饰篮纹,个别器物上有细刻旋纹和泥饼装饰。典型陶器为宽折沿夹砂罐、泥质篮纹小口壶、敛口钵和深腹缸等。彩陶十分发达,图案用色有褐、红、紫和黑彩,纹饰有条带纹、棋盘格纹、网纹、垂线纹、旋涡纹,还有斜线人字纹、同心圆纹和弧边三角与波折平行纹组成的装饰。义井文化的彩陶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图案,灰陶上施黑彩、篮纹之上施彩和极少内部有彩等现象独具特点,表现出强烈的地方风格。

二、山西龙山时代的彩绘陶器

龙山文化最初得名于1930年发掘的山东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根据考古发现,学界将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随着几十年考古发掘的逐步开展和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化,许多人认识到不能将所有具有黑陶特征的文化遗存都归入龙山文化范畴,它们不仅地域性差别非常大,而且各自的源头也不相同。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龙山时代”的概念,总括这个时期的各个考古学文化。

龙山时代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结束。这个时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心,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各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大为增强,社会发展发生了重大变革,是国家和文明形成的前夕。由于战争的频繁、财富的集中和权力的加强,山西各地的考古学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分化更加明显。但在陶器的使用上则表现出了较大的统一性,流行使用空三足器,器物色彩较为单一,大部分为灰陶器,少量红陶,不再使用彩陶器物。唯一的例外,在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址⑦、下靳墓地和清凉寺墓地中,发现了一些彩绘陶器。

彩绘陶器是指在烧制完成的陶器表面用彩色矿物颜料绘制图案纹饰的一类陶器,其与彩陶最大的区别是胎体烧成后绘彩,因而彩绘容易脱落。因此,这种彩绘陶器应当是一种用于礼仪活动的祭器而非实用器。

陶寺遗址彩绘陶器主要出土于遗址内的早期大墓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器形主要有罐、壶、尊、瓶、折腹盆、浅腹盆、盘、豆、异形器等,其中以豆、罐、瓶、盆为大宗。根据其绘彩情况,可分为单色朱绘和多色彩绘两类。单色朱绘陶器仅用红色颜料装饰器表,多以条带、圆点涂绘器物口沿、颈、肩、足等部位,纹饰图案较为简单。多色彩绘陶器则在使用红彩的基础上,辅以白、黄、绿等色,绘制蟠龙纹、复杂几何纹等,色彩组合复杂、纹饰图案繁褥。

其中,彩绘蟠龙盘代表着陶寺文化彩绘陶器的艺术水准(图7)。盘为圆形敞口,浅腹,斜折沿。陶盘的内壁以黑色陶衣为地,用朱红彩绘出一条呈旋式盘卧于盘底的蟠龙。龙头在外圈,龙身向内卷,龙尾在盘底中心。龙的形象为方头,圆目,巨口,长舌外伸,嘴中衔有穗状植物。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数千年来始终有崇高的地位,至今我们仍自称为龙的传人。陶寺龙盘中的彩绘蟠龙,口含麦穗,是陶寺先民祈愿丰收朴素心理的反映;身体饱满而外张,沉稳而强健,威严而神秘,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在陶寺文化中,龙已经真正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

三、结语

同仰韶时代发展的历程同步,山西发现的彩陶文明也经历了肇始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变革期。肇始期的彩陶器简单明了;发展期崇尚黑彩,以直笔几何纹为主,拘谨,舒朗,常见鱼纹;繁荣期构图弧笔旋幻,灵动活泼,常见鸟纹;变革期彩陶极其少见,纹样简化。距今5000年左右,仰韶时代结束,山西的彩陶文明也消失不见。

公元前2300年,由于受到了山东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影响,晋南的陶寺、下靳、清凉寺等遗址和墓地中又出现了彩绘陶器。彩繪陶器是一种礼仪用陶,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同一种器物,依墓主身份不同,所用的件数、规格、结构、尺寸和精美程度也有不同,从而开启了随葬品制度中长达几千年的礼制传统。彩绘纹饰的主题,如圈点纹、条带纹、几何纹、涡纹、云雷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对后来青铜器的纹饰构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彩陶陶器彩绘
陶器文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修复方法分析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彩陶·远古
快门风景
留白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彩绘生活
不完美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