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准分析学生错因,提高教学成绩
2021-09-22王丽丽
王丽丽
我想很多老师包括我都会在考试后有这样的感慨:这道题都讲了好几遍了,怎么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如何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呢?今天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如何根据试卷分析错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成绩。
一、批卷要及时,不能使讲评滞后,这样会使讲评的效果大大降低
由于我们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时间紧,经常考完一张卷,不能当天批完,当天讲评,拖的时间比较长,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忘的差不多了,讲评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提前一天,根据第二天新授课的内容出好试卷,试卷的题目应该是当堂课最基础,最重点的内容,题量要少,这样既能保证当天批改当天讲评,又能减轻自己的负担。
例如:圆的周长一课。本节课主要有三个知识点:
1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和c=2Πr
2能够根据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根据本课的知识点,我设计了5道题(课件)。
1已知半径是3厘米,求圆的周长。
2已知直径是4分米,求圆的周长。
3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40厘米,每分转100圈,半小时后可前进多少米?
4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如下:两端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长方形长121.5m,宽50m,小明沿着跑道跑2圈,跑了多少米?
5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1时到2时,分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
通过这五道题,能够发现很多问题。一学生是否听讲。前两道题都很简单,直接运用公式求周长。由于上课时我强调必须按照公式的顺序代数。所以批卷时,我会重点关注这一点。沒有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学生,我就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讲。第3题到第5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分析试卷时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是什么?错误原因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点是什么?
以前批卷的时候,我只批对错。然后把卷子发下去,一道题一道题的问,错的同学起立,哪道题错得多,我就讲哪道题。从来没有仔细分析学生为什么出错?(为什么不分析呢?一是那时候教学经验不足,不知道要分析学生错因;二是认为我把这道题讲会了,学生会改就可以了,至于学生为什么出错都不重要,改对了就证明他们会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做可能就是就题讲题,收效甚微,不分析学生的错因就会导致学生只会改这一道题,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稍微变换条件学生仍旧会出现问题,或者过段时间再做这道题,学生仍旧出错。)
例如:4学校操场的平面图如下:两端是半圆,中间是长方形。长方形长121.5m,宽50m,小明沿着跑道跑2圈,跑了多少米?
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答案如下:
这个学生第一步求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第二步求的是两端拼在一起整圆的周长,第三步第四步相加后乘2求出跑2圈的米数。分析错因: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周长的定义比较模糊,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不应该包含长方形的2条宽。
这个学生第一步求的是长方形的2条长,第二步求的是两端拼在一起整圆的周长,第三步第四步相加后乘2求出跑2圈的米数。分析错因:这个学生在求圆的周长时长方形的宽是圆的直径,他用半径求周长的公式来计算,可以看出他不能判断宽就是圆的直径。
这个学生的错因是审题,小明沿着跑道跑2圈,跑了多少米?他只求了1圈。
学生经常会出现审题错误,我就很奇怪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学生读题速度特别快,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边读边思考,记得以前教一年级的时候训练学生指读,就是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能重复不能丢字加字,其实到高年级以后,仍旧要告诉学生读题时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边思考边读题,而且要在读题的时候把题中的陷阱(比如说这道题是求2圈,而不是1圈,再比如条件和问题单位不统一,需要进行单位换算)都一一找出来。这样会尽量避免审题错误。
除了这三种错误,学生还会出现其他错误,比如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混淆,计算不准确(这时候我们要去关注计算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有的学生是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是从左往右点的,还有的学生甩0计算不落0,这些都是典型的错误,如果不加以纠正强调,学生就会总错)。
分析错因后,我们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归总学生错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的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最外面的一圈,不包括里面。
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行区分(因为下一课就会学习圆的面积,就会问操场的面积,如果不强化,学生就会把周长和面积混淆)。
3审题,关注重点词和单位换算。
4小数乘除法和小数加减法。(五年级的知识,时间长都忘记了,所以教学时我们不但要教授新知,还要随时复习旧知)
那我们可以把这些典型错例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一起来找,一起来归因,这样效果会比老师讲的效果要好。
三、讲评时,可通过对比类型题,也可以改变或添加试题的条件或结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例如:5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1时到2时,分针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一个问号在学习周长时,学生这道题做的还可以,当学完圆的面积时,又增加了第二个问号,学生就不会了,连第一个问号也不会了,周长面积胡乱求。我开始总也搞不明白为什么会错?学生错了以后我就告诉学生第一个问号求走了多少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这不是求周长吗?第二个问号求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不就是求面积吗?结果学生仍旧出错。我就找错的学生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才知道学生并不理解针尖走过了多少厘米和扫过的面积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找到了原因后,我就用钟表演示,学生就理解了。这就告诉我有的时候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和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理解力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象的水平,我们要找出学生的思维障碍点,才可以对症下药。
我想我们应该将试卷分析与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