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单元咨询视角下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探析
2021-09-22梁杰珍钟小川
梁杰珍 钟小川
摘 要: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下,谈心谈话工作的内涵式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的重要举措。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被动约谈、谈话忽略情感、忽略差异等问题。基于一次单元心理咨询模式,创新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是解决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现存问题的积极尝试。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模式主要从肯定倾诉行为,建立良好关系;了解学生状态,促进改变的可能;重构问题,突破无效思维;挖掘积极力量,鼓励尝试改变等四个步骤进行展开,从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谈心谈话;思想政治教育;一次单元心理咨询
一、问题的提出
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开展强调贴近实际和改革创新,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道德品质及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谈心谈话工作,是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培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融入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技术,关注学生的情绪,分析评估学生的问题和资源,让学生获得接纳感和控制感,提升对谈心谈话工作的认识水平,优化育人效果。
目前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工作者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范韶维、袁源等研究指出,借鉴心理咨询技术,改进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显著。韩西莲、王晓露等研究指出,叙事疗法在辅導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故事叙事、问题外化,解构问题、重写对话的谈心谈话模式,让学生看到自我发展的能力。任洁、刘伊等提出焦点解决模式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责任,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尽管借助心理咨询技术对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效果有显著作用,但大部分研究是心理咨询理论或技术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应用的理论分析,借助咨询理论或模式去探索谈心谈话工作模式的研究不多。传统心理咨询技术常要求以多次咨询访谈开展实施,与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工作时间、次数的限制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在工作时间、次数受限的情况下,探索辅导员高效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界关注并期待解决的问题。
台湾学者王智弘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是一种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单次咨询效果最大化为目标的结构性咨询程序。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当前小问题的解决,适用于媒体中介、次数受限及危机处理的咨询;其核心概念是在尊重当事人的存在价值及其生命意义追求,相信其有解决当前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沈丽、孙远等研究发现,一次单元咨询模式是比较适用于网络心理咨询理论之一,通过准确共情、澄清问题和聚焦小任务改变等技术,帮助当事人获得勇气力量面对和解决问题[。从已有研究发现,一次单元咨询模式是一种程序简约、实用易学的咨询模式,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短期小任务,从而带动整体改变,可为探索一种简洁高效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在学界对一次单元咨询模式应用和推广进行研究和实践的文献分析基础上,以一次单元咨询模式为指导,立足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存在问题,开展辅导员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探索研究,显得尤为务实,并具有现实意义。
二、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蓬勃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正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青年大学生个性鲜明,有强烈精神成长需求,同时对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抵触和抗拒。同时,受专业理论的缺乏和工作时间限制等因素影响,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效果不佳。通过文献分析和一线辅导员访谈,发现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主要存在被动约谈、忽略情感、忽略差异三种问题。
一是学生主“听”的被动谈话。问题导向的被动谈话,即辅导员发现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表现出现问题后,主动约谈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被“约谈”学生在谈话中处于被动态势,是应辅导员的要求来接受教育的,缺乏主体性意识,学生主管“听”,辅导员主管“谈”,容易产生距离感或紧张感。同时,受批评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容易把谈心谈话与批评教育混淆甚至等同起来,将应该平等进行的谈心谈话演变为居高临下的批评教育,容易加剧学生的对立和抵触情绪,影响谈心谈话的效果。
二是忽略情感的说教谈话。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价值和信念认同,构建积极认知概念,从而实现行为改变。辅导员本职是思想政治辅导员,更是学校各职能部门落实工作的最后执行者,工作繁重。受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过于简单直白,甚至演变成机械式说教,无法撬动学生心灵,导致思想政治引领出现盲点。例如,当学生出现宿舍冲突问题,辅导员简单直白地约谈学生,指出学生过于自我为中心,缺乏人际沟通技巧,建议其学习人际沟通技巧。辅导员没有关注学生在宿舍冲突中遭受情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损害,直接对其“说教”“大道理”,将会引发学生较强抵触心理,导致“说教”的谈心谈话失效。袁源等在研究中指出,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与辅导员之间进行的谈心谈话毫无意义,有超过55%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并不是不愿意认同某些道理本身,而是反感“大道理”肤浅简单地表达。在单一说教中,忽略了学生在问题行为背后情感因素和心理现实,而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现实没有被看到,将影响良好谈心谈话的关系建立和谈话效果。
三是忽略差异性的程式化谈话。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话从内容分类,主要包括自我认识、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及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从谈话对象上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各自的不足或问题,即使面对相同或类似的问题,由于成长经历、人格气质、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对他们开展谈心谈话的方法、话题,包括时机和环境的选择,因人而异,适时适地,把握好主动程度与谈话内容。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辅导员缺乏理论指导、经验技巧不足、事前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往往采用同一种方式和近似的内容与不同的学生进行单向理论输入,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千篇一律的程序式談话。这种程序式谈话无法深入学生内心,难以吸引和感召学生。
三、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是借鉴一次单元咨询模式,综合运用结构性的咨询程序和焦点解决、叙事疗法、意义疗法等咨询技术,从积极角度了解学生问题,探索一种简约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注重树立学生对问题改变的信心和可能性,引导挖掘学生所具备的积极资源和成功经验,聚焦问题中的小任务,探索其改变的解决方案,最终以小改变来带动学生的整体改变。一次单元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模式研究和推广,助力解决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存在时间受限、被动约谈、忽略情感、忽略差异等问题,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促进谈心谈话长效工作机制的形成
一是一次单元谈心谈话模式,是一种以良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发现学生自身积极资源和力量为核心,以单次效果最大化为目标的结构性谈心谈话程序。这为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节奏,促进谈心谈话工作规范性和时效性。二是通过一次单元谈话模式管理,保证了谈心谈话的系统性和灵活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和广度。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自身积极资源和经验,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品质,促进谈心谈话长效工作机制的形成。
(二)促进辅导员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
张耀灿等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一是一次单元谈心谈话模式,运用人本主义理论开展谈心谈话,能较好地理解学生成长困惑和发展的诉求,尊重个性和发展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价值引领”。二是一次单元谈心谈话模式,以肯定求助行为和共情求助者经历为基础开展谈心谈话,能够充分聆听学生的内心诉求,让学生感受到心理现实被看见,从而激发积极情感,达到更好谈话教育效果。以积极的情感交流,唤起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是尊重差异性的价值引领最有效的方式。三是一次单元谈心谈话模式,通过重构等技术,引导学生从经历中找到正向例外和成功经验,重获价值感和力量,能够面对困难问题。四是借鉴一次单元咨询模式,引导学生聚焦“现在”的解决,集中力量、具体规划,通过小任务的实现,来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激发学生积极塑造的主体作用和行动。
(三)促进解决辅导员资源限制问题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从学生发展周期出发,清除覆盖盲点,实现全程发展。学生学习阶段、内容、任务和环境等发生变化,将产生不同问题和需求。持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一次单元谈心谈话模式,以问题中小任务出发,探讨并挖掘学生自身积极力量和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应对模式,最终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目的,能极大激发学生面向未来的主体作用和行动的持久性,更好应对发展各阶段和各维度的具体目标和遇见困惑,从而促使全程育人。同时,一次单元谈心谈话过程简洁高效、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操作简易、时间成本更小,将进一步有助于解决辅导员时间等资源限制问题。
四、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方法的实施路径
借鉴一次单元咨询模式的理念、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一次谈心谈话效果最大化为目标,提出辅导员一次单元谈心谈话工作方法的四个操作步骤。
第一,肯定倾诉行为,建立良好关系。辅导员和学生谈话的开始,应侧重建立信任关系,这是谈心谈话工作成功的前提。一是肯定学生倾诉的行为,通过语言、语调、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传递出尊重和肯定的态度,消除学生心理防御,建立良好谈话关系。例如,感谢你的信任,我很乐意通过倾听了解你的更多。二是注重情感上的沟通,运用共情和回应技术,感同身受地理解学生所表达的意思、情感和行为反应,准确表达学生自述的内容和情绪体验,增强学生共鸣感,促进倾诉行为。例如,当学生描述因面临的问题而陷入痛苦中,辅导员回应:倾听完你的这些事情,我能感受你正处于很痛苦的情境,但你仍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我看到你一直在努力。此外,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如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生活、感悟,有助于提升辅导员与学生彼此间亲切感和信任感。
第二,了解学生状态,促进改变的可能。辅导员和学生一起了解发生问题行为学生的情绪、躯体及行为的影响,包括影响表现形式、程度评估及情绪感受,聆听并看见学生心理现实。辅导员的倾听和看见,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心理疗愈。例如,小张与舍友产生矛盾、被整个宿舍同学孤立、排挤她,产生了悲伤、愤怒情绪,主动寻找辅导员寻求帮助。建议辅导员:一是不急于作出判断和建议,而是聆听,设身处地体会小张对修复宿舍关系重视、努力、挫败、甚至伤心等感受。二是运用情感反应技术与内容反应技术,把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等综合整理后反馈,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自身发生的问题、情绪及表现,进行心理清创,引发谈话的共鸣,提高后续谈话教育的依从性,促进后续学生认知和行为改变。例如:“你感到与舍友相处挺困难,你很努力用自己方法去修复和舍友关系,但没有被接纳,特别难过、委屈。”
第三,重构问题,突破无效思维。学生困于问题中,而忽视了自身资源,从而自我否定,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阶段重点应该是在表达对学生问题理解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全新的建设性地看待问题的视角,突破学生无效的思维循环,找到改变的自身资源和力量。一是运用解构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情绪和行为发生背后的意义。例如:自己做了很多努力,但没有得到谅解而感到特别愤怒。这愤怒是否对你来说有着特别意义?从你的话,听出你特别重视舍友关系,而且还愿意继续努力改善舍友关系,是这样吗?二是运用重构技术,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关键,重新找到问题解决的支撑点,侧重于引导学生觉察问题发生的时间和环境,促进学生理解问题并非一直存在,应关注当下如何应对。例如,小张同学,说了很多与舍友的冲突事情,是一直以来都和舍友处不来?引导思考:不是一直与舍友相处不来,而是最近出现的宿舍矛盾。原来是自己常常向舍友表示自身家庭困难而需要他人的关心,导致宿舍同学和其相处感到负担,尽量避免接触。
第四,挖掘积极力量,鼓励尝试改变。针对“知道要改善舍友关系”但又“不知道做什么”,侧重挖掘积极力量,解决他现实的问题,让他有掌控感,就要把问题聚焦最小且学生能解决的事情上。通过抛出“遇到舍友沖突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的问题。一是引导学生谈谈“以前与舍友有矛盾时候,是怎么做的”发现自身解决问题类似经历或体验,找到力量和资源。二是引导学生谈谈“现在,可以怎么做”,利用原有经验和资源,找到信心,积极选择过去和现在资源应对解决当下问题。通过过去经历和当下问题解决的讨论,找到解决这类问题一个积极应对的模式。三是正向反馈,让学生看到自身改变,愿意今后尝试改变。在结尾阶段,辅导员鼓励肯定学生进步和为学生正向出发适当提供资源,如沟通技巧、放松训练方法及舍友合作机会等。
参考文献:
[1]张新平,王宇凡,关汉岳.努力成为学生喜欢“骚扰”的对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技巧与体会[J].高校辅导员,2020(01):73-75.
[2]范韶维,孟子浩,王梦倩.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效果提升研究——基于谈心谈话和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别[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2):84-89.
[3][12][13]袁源,高敏.基于心理咨询视角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实效提升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123-127.
[4]韩西莲,张静.叙事疗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J].济宁学院学报,2018,3905:78-81+86.
[5][17]王晓露.叙事疗法在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20(04):161-162.
[6]任洁,郭禹含.焦点解决模式在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4):44-48.
[7][14]刘伊,陈蕾.论GROW模型在高校辅
导员谈心谈话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94-95+112.
[8][9]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运用[J].辅导季刊,2006,42(1):1-11.
[10]沈丽.网络心理辅导在高职学校的研究与应用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39-140.
[11]孙远.网络心理咨询中适用理论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05):131-135.
[1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16]于雪梅,郭代习.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角下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11(10):62-63.
[18]赵嘉路,贾晓明,徐琳,周玥.电子邮件心理咨询的治疗性回复模型与技术的实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06:834-837.
责任编辑 杨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