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健康战略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1-09-22王仔鸽吴华章宋杨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外健康中国启示

王仔鸽 吴华章 宋杨

【摘要】国家健康战略指导着国家在健康领域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健康战略是健康中国战略。阐述了日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典型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经验,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所面临的新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健康战略;健康中国;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203-03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Health Strategy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WANG Zi-ge1, WU Hua-zhang2,SONG Yang2*(1.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China)

[Abstract] Thenational healths trategyguides the construc tionandde velopmentof the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health.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health strategies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Singapore, and analyzes thenew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health strategies in China at present. On this basis, theenlightenment of implementing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foreign; health strategy; healthy China;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国家健康战略属于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用以指导国家在健康领域方面的建设与发展,与 其他战略一同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标 志着健康中国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1],归为民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指 引下进一步深化医改。目前,已有很多国家实施了健康战略,尤其以日本健康战略为典型代 表的亚洲国家更是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参考样本。通过对典型发达国家健康战略基本经验 的研究,结合当前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旨在为这一战略提供借鉴与启示。

1 典型国家健康战略发展的经验概述

1.1日本: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健康行动 上世纪70年代至今,日本先后实施了四次国民健康促进运动。具体表现为:①始终坚持“健康一生”的理念。重视一级预防,以“营养、运动、休养”为基础,以“运动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制定具体数值目标推进基于评价的健康促进事业[2]。②构建全社会多方参与的组织实施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机构(中央政府、都道府县政府设置健康局、健康福祉部、保健局、保健所等,以及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和都道府县政府的健康促进机构)、社会民间力量(健康促进服务相关的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团体)以及个人(除了政府工作人员、医护人员、营养师等外,还包括民间的运动指导员、运动医生、饮食生活改善推进员、运动普及推进员、禁烟员等社会志愿者以及自助团体成员)的广泛参与。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多渠道宣传使国民广泛了解生活习惯病,通过采取措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不良习惯,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④根据疾病谱的变化调整预防方案。区别于前两次国民健康运动,第三、四次运动开始注重对日本常见重病、慢病、生活习惯病和重症化的预防。⑤养成个人健康习惯。不仅包括改善营养、运动、休养、饮酒、吸烟、口腔健康等个人生活习惯,还包括改善社会环境。⑥以健康指南和研究报告作为科学健康指導。制定健康饮食指南、健康睡眠指南、健康检查指南、健康运动标准和指南、饮食摄取标准和平衡指南、禁烟援助手册等,发布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报告书,等等。⑦立法配合健康战略实施。《健康增进法》有效地配合了“21世纪计划”的实施[3]。界定各方责任义务,保证健康增进项目的实施有法可依。

1.2美国:健康教育和身体活动并举重塑健康行为1980年至今,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实施了四次健康公民计划[4]。具体表现为:①总体目标更加充实。《健康国民1990》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之后的目标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第一,打造高质量且长寿的生命。从注重“延长寿命”到“获得高质量长寿的生命”。第二,强调公平无差异的健康权。从“缩小健康群体差异”到“实现全人群的健康”。第三,改善健康环境影响健康行为。创造健康的社会、自然环境,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健康发展和行为[5]。②逐渐简化健康指标数量。健康国民计划每次所确定的类别、优先领域和可量化的子目标都有所不同,《健康国民1990》和《健康国民2000》注重量化指标的建设,从226个子目标扩充到319个子目标。《健康国民2020》更加注重优先领域的设置,对比《健康国民1990》的15个优先领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并且不再以子目标数量的庞大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在总的优先领域中,选择那些显著威胁健康的高优先领域,遴选出主要健康指标。③更加强调相互借鉴加强合作。从《健康国民2000》开始,强调多方(HHS与地方政府、社区和民间及专业组织)合作。

1.3英国:一切从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出发 英国的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完全贯穿于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一般5-10年为一个战略周期[6]。具体表现为:①强调多层次、广覆盖、公平就医的原则[7]。在关注质量和注重效率的基础上,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强调健康服务可及性的公平、个性化和有效性。②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权力下放,地方有权决定当地健康服务供给水平[8]。③用高质量服务满足患者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实现高水平的临床诊疗标准,保证健康服务供需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快速的、舒适的诊疗服务,满足患者和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期望。④用健康战略巩固健康服务制度。在健康战略中,通过完善健康系统绩效、信息和技术资源、加强健康人力、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改善NHS的效率,树立人们对NHS的信心,使NHS制度成为全民可以信赖的健康服务制度。

1.4新加坡:健全的医保体系引导个人主动控费 从1992年开始,新加坡卫生部、新加坡运动委员会、国家贸易联合会等组织,实施国家健康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①3M引领新加坡医保制度。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医疗救助基金[9],三项计划引导个人主动控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开支。②实施严格的控烟项目。通过各种宣传倡导全民禁烟,提高法定购买和吸烟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行之有效的控烟行动,让新加坡的吸烟率在20年间下降了5个百分点。除了室内、电梯间禁烟外,规定范围内的蓄水池和公园等也是全面禁烟,违者最高罚款2000新币(折合人民币约1万元)。③推出健康饮食计划。符合健康食品标准的食物,打上“低卡路里”或 “较健康选择”的标签,提示人们在外就餐或购买食品时,能选择对自身健康更有益的食物。④提倡全民步行增加运动量。开展诸如“国家步行大挑战”之类的运动比赛,走步越多奖励越多,以此激励参与者增加运动量。

2 当前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形势分析

2.1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严峻考验着健康服务体系 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第一,老龄化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远超过联合国标准。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服务、医护需求量剧增。第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度增加[10]。这部分群体最需要的是健康服务和日间照料,而機构养老的数量和服务质量都无法满足需求,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第三,家庭呈现多样化趋势。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成为主流,传统大家庭越来越少,同时单亲、丁克和空巢家庭的比例上升[11],影响着家庭内部成员的身心健康。第四,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2018年全国劳动力人口总数比前一年下降0.6个百分点,尤其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员工年龄结构老化突出,进一步考验健康服务体系结构。

2.2多重疾病负担加重,阻碍着健康梦的实现 中国疾病负担过于沉重,慢性病的负担迅速攀升,高血压、糖尿病失能、半失能呈井喷式增长。不仅于此,重大传染病防控压力大,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与2017年相比,2018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增加了364.3元人民币,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仅提高0.03%,全国卫生总费用构成比例无明显变化[12]。如此重的疾病负担,筹资能力依然不足,短期内矛盾仍然突出。

2.3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高,健康服务需求随之上升

未来15 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会成为社会结构中的主体人群,健康脱贫攻坚战仍在继续,“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存在,健康领域的主要矛盾还没有完全化解。扩展版的中等收入群体,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13],即从“能看上病就满足”到“能 看好病才满足”的转变。这就要求健康服务部门,尤其是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提供多而好的医 疗服务产品。

2.4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挑战传统就医模式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影响着卫生 健康领域。智慧健康、智慧医疗、远程健康、智慧养老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并渗透于老百姓的生活中。一些健康新业态也被衍生出来,医生集团、互联网医院、医疗商场等成为医疗新宠,盘活了医疗卫生资源,助力发展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居家养老等领域。老百姓看病有了新方式、新渠道,快速、便捷的信息化健康服务挑战着传统的就医模式。另外,AI技术在导诊服务、影像处理、皮肤病识别和病理诊断等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也即将改变医护服务模式和思维。

3 国外经验对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启示

3.1覆盖全生命周期,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健康战略

通过对国外健康战略发展经验的梳理,发现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健康战略与我国的健康 战略具有高度相似的历史背景和一系列的共同挑战,虽然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改革路径和实 施策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做法,对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我国正处于 人口发展关键转折期,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下,应建立 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战略,以健康为中心,考虑到各类人群的健康需要,改善弱势群体 的健康质量,实现健康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3.2加强重视健康教育,让老百姓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健康中国需要全民健康教育,这是用低成本获得高健康绩效的最佳经济方案,是解决当前慢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高发病率的最佳选择——健康教育、教育、再教育。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设置了13个领域、124个可量化指标,并将指标分为结果性指标、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政府工作指标,对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对健康中国战略转化为行动,指明了各方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健康行动中,在健康环境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高发慢病重病防治、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等方面,对个人倡导的部分都设置了可操作指标,进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指导个人的健康行为[14]。健康教育做得好,老百姓才能过得好,健康不能只靠药物来“堵”,更要靠塑造健康行为来“疏”。

3.3卫生健康供给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强健康保障体系 建设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嚣”,其对健康需求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收入的提升带来了对健康服务产品更高质量的要求。要求优化健康服务质量、 扩大健康服务数量,满足当前和今后这一群体日益提高的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健康服 务需求[15]。另一方面,对健康费用支出的比例提升,也给这一群体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 要求加强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发展全民医保,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及补充保险,使体 制更合理、机制更规范,让人们对保障制度充满信心。

3.4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创健康服务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16],互联网必定对新时代的中国人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健康领域,要学会用互联网新思维全面推动智慧医疗,用新技 术去提高健康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互联网+健康”的服务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降 低成本、减少入院率,实现健康服务跨地区、跨机构的共建共享,增强人们就医获得感,对健康供给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最终实现健康服务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健康中国2030”的机遇与挑战[J]. 理论与现代化, 2018(5): 19-21.

[2] 梁颖, 汝小美, 宋冰, 等. 日本预防保健体系对我国构建家庭保健体系的启示[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3):155-160.

[3] [3]施小明. 全球国家健康战略概况及对建设健康中国的启示[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6, 50(8): 668-672.

[4] [4]彭国强, 舒盛芳. 美国大众体育战略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启示[J]. 中国体育科技, 2018, 54(2): 30-39.

[5] [5]高启胜, 陈定湾, 刘盼盼. 美国《健康人民2020》概述[J]. 中國健康教育, 2012, 28(7): 579-580.

[6] [6]朱坤, 代涛, 张黎黎, 等. 英国健康战略的特点及启示[J]. 医学与哲学, 2016, 29(21): 9-11.

[7] 汤晓莉.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起源及几次重大改革[J]. 中国卫生资源, 2001, 4(6): 280-282.

[7] [8]代涛, 朱坤, 韦潇, 等.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健康战略的比较分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29(21): 14-17.

[8] [9]常峰, 纪美艳, 路云. 新加坡储蓄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医保控费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16, 35(3): 93-96.

[9] [10]潘屹. 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挑战、问题与对策[J].探索, 2015(4): 70-80.

[10] [11]吴小英. 流动性: 一个理解家庭的新框架[J]. 探索与争鸣, 2017(7): 88-96.

[11] [1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 26(7): 2-13.

[12] [13]杨修娜, 万海远, 李实.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及其特征[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3(6): 10-22.

[13] [14]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EB/OL]. (2019-07-09)[2019-10-10].

http: //www. gov. 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 htm?utm_ source=UfqiNews.

[14] [15]白书忠, 武留信, 丁立, 等. 加快完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促进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6(1): 3-6.

[15] [16]南方日报评论员. 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 13亿中国人民[EB/OL]. (2015-12-18)[2019-10-10].

http: //www. 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12/18/c_1117506743. htm.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编号:LQNR201704、LZDR201701);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计划一般项目(编号:124-3110118079);“中国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资助项目(编号:201910159181)。

作者简介:王仔鸽(1998-),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健康产业、医学教育。E-mail:zigewang1215@163.com

*通信作者:宋杨,E-mail: songyang1985@126.com。

猜你喜欢

国外健康中国启示
探析国外税务会计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