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与科学普及

2021-09-22张毅博许湘坤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科学素质媒介素养

张毅博 许湘坤

摘要: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给当下的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其广泛传播不利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普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培养公民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引导公民去伪存真,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理性的媒体环境,更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将促进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传播,提升公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本文以加拿大为例,分析其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得出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科普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科普;科学素质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一直以来,科普都是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纵观我国科学普及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接连出台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指导科普事业发展的官方文件,为科普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制定的《“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1],我国的科普工作“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能力和创新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科普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发展,切实提升科普产品、科普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科普政策法规体系,着力培育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参与,科学思想、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广泛传播,在国民科学素质提高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随着信息、媒介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越发多样,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制约信息和媒体内容的传播与获取。网络存在大量掺杂错误观点的信息,其广泛传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普工作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普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应利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促进科学普及工作。

1 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对科普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时代,数字信息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而且对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信息社会,人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防范和解决因信息量过大而无法有效地分辨正确与错误的信息,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在数字信息时代, 只有加强对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 增强公众的媒介应对、分析与应用能力, 才能保证公众在面对媒介传播的科普信息时有足够的获取、辨析与解读的能力,从而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主体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给科普工作带来了挑战。自媒体在科普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异军突起,成为普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自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凭借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正在取代传统主流媒体在科普领域发挥的作用。虽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有了更便捷的普及渠道,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如今各类打着“科普”旗号,实则传播虚假信息的自媒体和平台众多,屡禁不止。如果信息接收方不具备足够的媒介素养,缺乏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很容易轻信虚假言论,甚至进一步传播错误信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非常迅速,能够不受地域限制地广泛传播到各个地区,虚假信息的传播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不可逆的后果。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等网络谣言曾引起较大风波,导致双黄连口服液卖断货,甚至出现了男子确诊前在家自行服用双黄连导致病情加重,以及女子疑似居家隔离期间外出抢购双黄连导致被传染的事件[2]。由于我国的应急科普机制不够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城乡和区域差别较大,官方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快速响应不足[3]。若再次遇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仍存在类似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因此,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任务。

只有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应对信息化时代给科普带来的新挑战。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促进个人生活、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批判能力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数字公民。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培养公民获取、检索、理解、评估、制作与分享信息的能力,使其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保持开放性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思维[4],引导公民去伪存真,学会辨别信息来源的可信度,通过多方验证信息的真实性,获取权威平台发布的信息,筛去虚假信息,进而运用媒体来向更多人传播科学知识。这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理性的媒体环境,更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让更多公民受益。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将促进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的传播,提升公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形成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风气。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立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基础教育的必修内容。下文将以加拿大为例,分析其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

2 加拿大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

加拿大是较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其媒介素养教育兴起于20世纪中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完整体系,其发展水平始终处在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前列。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通过帮助他们辨别现实和虛拟、世界与个人、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建构对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认知,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被媒体主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媒体消费者的主人翁意识[5]。

加拿大整个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由学校、社会力量、媒体组织、政府部门以及家长等多元主体组成。学校在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拿大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渗透在每个学习板块。加拿大安大略省11年级英语课程中设置独立的媒介研究课程,从理解媒介文本、了解媒介产业以及制作媒介文本、理解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再现事实的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此外,对学生的评估也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校验教学效度和信度的重要方法。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该省制定出台了一套在全省通行的准则,该准则明确规定了对3年级、6年级和9年级学生的评定标准,分数一共分为6级,每级均有自己的要求,其中及格分数为4级。[6]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廣机构包括媒体和社会力量,它们是保证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居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虽然加拿大各省保持独立性,就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性沟通只能由各省教育部部长和理事会进行协商,但是各媒介素养协会和相关组织的产生使得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突破了地域限制,整合调动全加拿大的教育资源,形成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推广平台。比如成立于1996年的媒介意识网,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公益性质的英法双语媒介教育网络平台。其资源主要包括最新的科研数据和行业信息,以及大量的关于奇闻逸事、社会多元化、文化主权、网络、媒介暴力等方面的专题文章。媒介意识网目前已成为各国媒介教育人士了解加拿大媒介教育新动态的重要渠道[7]。

各种公益色彩浓厚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是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一大特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各省纷纷建立起各类媒介素养教育协会。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便是其中之一,其诞生于1978 年,起初是由在安大略省从事媒介教育的相关人士组建而成的,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全国性非营利性教育组织。该协会主要由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组成,来自全球各地的成员已超过一万名。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已取得一系列成就,如编写了著名的《媒介素养教育指南》,该书为研究与践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目的及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望[8]。媒介素养协会还创办了协会专报,主要刊登近期要闻、新出版图书信息和本领域的相关论文等。媒介素养教育组织的不懈努力和媒介素养教育社会资源的广泛开发为媒介素养教育能更好地在学校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样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为加拿大推行媒介素养教育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政府支持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成立一些官方与非官方的组织等。

3 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与科普工作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在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在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大力倡导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多是政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国内高等院校,民间教育组织并未真正参与到推广媒介素养教育中来。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呈现自下而上的发展趋势,研究者矢志不渝地在民众中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政府大力支持其发展,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家层面普及推广的必修课程当中,鉴此建立由政府和民间组织为核心的双元协同的合作机制显得尤其重要。我国政府应积极支持民间教育组织的发展,调动全民积极投入到民间教育组织的活动,进一步激发民间教育组织的活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完善针对民间教育组织的监督审查机制,避免出现打着教育的旗号以赢利为目的、对于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毫无帮助的民间组织。

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可归结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信息认识观;帮助公众筛选有益的媒介信息并利用媒介信息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也趋于高速化,面对信息爆炸的21世纪,学生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筛选正确的信息,这就要求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重要任务。为此,我国应借鉴加拿大的先进经验,除了在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外,还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参考加拿大相关课程的操作经验,争取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实践方面相对比较空缺。为确保学生能在信息资源多样化的信息化社会中掌握新的学习技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乡村等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更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赶上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步伐。除了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还应该加大对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力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此外,还需引进或开发丰富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科普工作,我国应努力打造健康理性的媒介环境,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思想的传播。第一,传统主流媒体应发挥其权威优势,提高自身发布信息的可信度、严谨性、科学性,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等平台进行科普工作,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事件、人物及社会热点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要注意科普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吸引读者兴趣又不失科学普及的本质,围绕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运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普。第二,新媒体等基于移动互联的媒介已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科普工作应重点关注新媒体领域,通过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即时、快速、便捷的传播优势,提高科学传播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拓展科学技术普及速度、广度、深度,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对生产、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迫切需求。第三,政府应加大对不实信息、虚假谣言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网络信息环境,及时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完善应急科普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和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17-05-08)[2021-03-05].http://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7/201705/t20170525_133003.htm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国家状况与能力[R].2015.

姚姿如,喻国明.试论媒介化时代媒介素养教育新范式及逻辑框架[J].中国出版,2021(3):26-32.

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2):9-13.

代香顺.加拿大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主体分析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0(9):72-75.

赵冬娜.加拿大中學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康彦姝.加拿大中小学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郭铮.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启示[D].郑州:郑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张毅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职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技教育、加拿大教育研究、国际传播、高等教育国际化。

许湘坤,中国人民大学在读。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ge

ZHANG Yibo, XU Xiangku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fast speed, wide range and great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r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 curren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false information and rumor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ir wide dissemin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itizens' scientific literacy. Henc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in a faster and better wa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and rational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y cultivating citizen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criticize all kinds of media information and guiding citizens to eliminate the false and preserve the true. Therefor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knowledge, and enhance citize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wareness and scientific quality. This paper takes Canad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mature and feasible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draws its enlightenment to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of China.

Keywords: information age; media literacy;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popular scienc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科学素质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