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导弹”助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与疗
2021-09-22
推荐单位:北京畜牧兽医学会
成果来源: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科研代表:李永清
转化作者:于饮水
可不要被“生物导弹”的名头吓到,它不是什么会造成破坏的生化武器,相反,它是能治疗疾病的“正义卫士”。之所以被称为“导弹”,是因为它也有如导弹般精准打击目标的能力,能够实现对特定病毒的免疫导向。来自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李永清研究员及其团队,就研究开发了针对引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导弹”,大大提升了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与治疗能力。
什么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氣管炎看起来像是一种牛的呼吸道疾病,实际上,得了这种病的牛不仅会产生呼吸道症状,更为致命的是,其可能出现繁殖障碍。病牛经常配不上种,还会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现象。牛吃、喝一年,却没办法产崽,这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我国牛群的感染率高达50%~60%,且尚处于爆发期。因此,尽快研究推出能够有效诊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技术与治疗方案显得十分重要。
李永清研究员及其团队正着力研究这一问题,他表示,这种牛病不仅危害大,还很“狡猾”,它具有一种潜伏感染机制。比如说牛已经感染了这种病毒,但是却没有一点儿症状,等到牛要配种需要打一种类固醇的促进排卵激素时,这种潜伏的病毒就会复活,大量繁殖、复制,对怀孕母牛造成危害。
针对gD蛋白的“生物导弹”
再“狡猾”的病毒也逃不出科学家的“五指山”。李永清及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引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毒中存在一种gD蛋白,病毒依靠gD蛋白才能与细胞发生吸附而感染牛身。那么,这一蛋白一旦被阻断,引发牛传染性气管炎的病毒也就失去了吸附细胞的功能,它也就不能繁衍、复制,也不能再去感染细胞。
为此,李永清及其研究团队制备了针对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再将单克隆抗体与相关药物偶联起来,制备出免疫毒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导弹”。“生物导弹”会有针对性地到达那些感染病毒的细胞内,消灭病毒。
“生物导弹”中起识别导向作用的是单克隆抗体,那么单克隆抗体如何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是利用小白鼠做实验,筛选提取经过病毒的gD蛋白免疫的小鼠体内产生的抗体。为什么称作单克隆呢?因为免疫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和B细胞,我们主要需要分离提取能够产生抗体的B细胞,但是B细胞本身又没有遗传性,我们就把B细胞偶联到一个骨髓细胞上,得到一种可不断复制的杂交瘤细胞,这样就可以实现B细胞的单独复制。李永清及其研究团队将这一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的细胞群注入小鼠体内,得到针对gD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防治牛病的关键
牛生病了,养殖户往往要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李永清研究员及其团队曾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为一户农民的养殖场里的病牛进行化验诊治,最终对症下药。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技术的发展,光靠点对点地治疗已经不足以满足养殖场对牛疾病的诊治与预防需求,我们亟须开发新的防治技术与手段。
防治牛病的关键是什么?一是要做到早期检测,李永清研究员及其团队开发制备出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试剂盒,满足了规模化养牛场大范围、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防治牛病的首要是大规模制备牛病检测试剂盒,及时检测出疾病,迅速对症下药。二是要针对一些危害较大的病毒开发疫苗,开展广泛的免疫接种,这也是防治牛病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