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22孔子华魏保华范书义
孔子华 魏保华 范书义
摘 要 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军队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教育对象类型多,层次范围分布广,不能以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对士官、在职军官、文职人员以及军队院校本科学员等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特点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同时借助军事职业教育线上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实现“院校教学实战化、部队练兵科学化”的多层次人才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丰富“三位一体”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
关键词 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混合教学;防空导弹专业;SPOC;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1-0054-03
0 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作战样式的不断涌现,加速了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发展进程,而新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相关理论运用则使军事人才职业素养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对个人而言,靠院校学习、部队实践远远不够,还需要日积月累的有力补充和自我教育。因此,借助于军事职业教育,加紧优化军事人才知识体系结构、提升岗位能力以及促进职业发展的要求日趋迫切。着力提高军事职业能力,适应军力体系结构调整与改革,则应当去寻求适合多层次军事人才的教学模式。
1 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是立足于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特色教育,是军校理论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延伸、拓展和支撑[1]。军事职业教育始于军队院校教育,贯穿于部队训练实践,不能因为二者的教育对象分别为士官和在校学员这两个不相关的层次,就说军队院校教育与军事职业教育毫无关系。军事职业教育是一种在岗继续教育,最核心的理念是“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是部队官兵和军校人员通过学历教育或学历教育之外的再教育、再培训,是不断扩充人员知识储备量、提高岗位能力的一种教育途径。因此,一切制式教育之外的自主学习都应该归结为军事职业教育的范畴,也包括军队院校教育中课堂之外,学员可以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的学习。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面向的教育对象覆盖层次多、分布范围廣,教育工作任务量大;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以网络在线学习、交互为主,但也不排斥相关教材资料阅读、电子交互信息查阅、线下教学等其他学习方式。
2 军事职业教育的对象
军事职业教育的对象既包括刚入伍的士兵、士官、刚完成基础学历教育的实习军官和在职军官,也包括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军官学员,还包括文职人员,重点是各级各类在职军官的教育[2]。人员类型和层次不同,其学习侧重点也会不同,但军事职业教育的大方向就是要提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履职能力和职业素养。
以防空导弹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军事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有本校防空导弹专业的本科学员,部队防空导弹相关专业的技术干部、分队指挥员、士官,以及院校新任职的文职人员等。本科学员要立足于扎实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及各类线上、线下资源实现知识的串联与整合,灵活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操作;技术干部要积极跟踪武器装备研制与发展动态,注重专业技能提升、一专多能养成以及武器装备实战运用等内容的学习;分队指挥员要注重带兵打仗能力的培养、指挥能力的提升,编组训练方法、应急处置方法及装备管理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士官要注重驻训、演训中一些个别孤僻动作的纠正、操作技能短板的消除以及武器装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担任相关专业授课教员的文职人员要结合通用学科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先进技术在装备上的应用以及武器装备的实战运用,提升军事理论素养。
3 多层次教学模式构建
着眼当前“聚焦实战,紧贴部队”的教学训练工作,就要研究以军校教育为主导、融合部队训练实践、面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可以以一种教学模式为主,兼顾其他各层次军事人才的特点以及所在岗位的履职需求,建立一种复合式的共融教学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军事职业教育的特色,广泛地运用和整合各类线上、线下资源,以适合各层次进行自主选择学习;提供多种交流学习的渠道,借助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或其他数字平台、软件手册等建立多方沟通、互联,实现突破空间限制的课余学习与技术支持等。
3.1 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
SPOC是一种小规模的、限制性的、系统化设计的、混合式的在线开放课程[3]。它可以通过课程上线前期的线上资源建设、上线初期的试运行、上线中期的跟踪评价及完善以及后期的持续跟踪和资源扩充等,实现在多个教学周期内对不同批次选课对象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用以指导建设者逐步完善SPOC教学模式。而以网络在线学习为主的军事职业教育正是借助于互联网在线教育服务平台,为各类人员学习线上非密课程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学习环境。
利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就可以建立一门课程的SPOC教学模式,课程形式可以是微课、微课群、在线课程等,特点是:知识点模块化,每个知识点只有5~10分钟,配有随堂测试、课终考试等以检验学习效果;并且设有交流讨论区、公告区、问题统计、课程参考数据等多个可以用于持续改进课程内容的功能模块。
针对某一特定型号装备,在部队列装广泛,且随着多数单位任务、编制的调整,有些单位更是面临刚刚接装,就要参加装备比武竞赛,甚至是担负重大演训任务。官兵平日除了完成繁重的训练以外,只能通过有限的时间来学习装备最基本的结构原理,对于他们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单纯的训练无法达到对武器装备的精通,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要学会更好地操作与使用装备,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基于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所设立的课程资源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利用零星的课余时间,抽出五分钟、十分钟的时间完成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通过调研和交流,得到这些反馈后,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该专业课程团队即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上线一门该防空导弹装备的结构原理与操作使用课程,包括三个课程单元,共计39个知识点、200多道不同类型的测试题。课程组教员每日上线在讨论区为选修课程的官兵答疑解惑,同时上传多个与课程相关的技术资料。通过课程平台,学校与各军兵种基层部队建立广泛联系,为日后院校、部队联合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作为军队院校教育和军事职业教育对象的一部分,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军校学员也应该纳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因此,通过课堂上的院校教育和课堂之外的军事职业教育构建军队院校学员的创新培养模式,以达到弥补传统课堂授课的不足,提高课余自学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的目的。
以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某一专业为例,考虑到防空专业的部队需求和岗位职责,该专业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课程旨在培养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装备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装备维修、操作能力。而由于各类典型防空装备课程门类多、课时量相对较少、理论与实操课程安排不紧凑而导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突出問题,使学员难以在繁重的课业任务中对某型装备学深学透,往往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课程的实施难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鉴于此,借助军事职业教育平台优秀线上资源,瞄准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针对某型防空装备专业必修课,优化与改进原有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任职岗位课程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等多环节课程教学,将原本30学时的线下课堂延展为一个教学周期,形成“课前线上+课中线下+课后线上+课终线下”的全周期专业教学。在此模式下重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整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最终通过实践与摸索证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员学习自主性,提升了从“教”到“学”的知识转化率,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了防空装备专业教学时间有限、结构原理复杂、学习难度大、训练科目多的教学难题,践行了军事职业教育“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教育宗旨。
3.3 基于IETM的教学模式
IETM(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综合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优势,将内容繁杂的装备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信息按照相关标准有机地组织管理起来,并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形式显示在电子屏幕上,以交互的方式进行查阅,以加速装备使用和保障活动的实施。电子交互手册因其具有信息数字化、直观性及交互性好、准确性高等特征,在军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4]。
尤其是对某型导弹装备修理分队,其装备修理与保障人员大多数为士官,且由于岗位转换或新增任务,该专业岗位人员此前对该型装备的结构特性及故障模式并不了解,亟待接受短期在岗培训。笔者所在系通过制作该型导弹装备故障维修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向该装备修理岗位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故障维修模式分类、维修方法与过程、维修工具类别与选用方法、故障产生机理、预防方法、在线帮助等信息,指导修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步骤完成装备维护和维修任务,有效缩短了培训周期和训练时间[5]。
3.4 资源共享、开放联合的院校实践教学模式
军队院校要贯彻“聚焦实战化教学,练兵备战打赢”,离不开科学合理、贴近实战的模块化科目实践教学,空谈理论或者一味地搞大强度训练都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军校教学的主要人才培养层次是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各个专业的学员岗位履职能力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因此,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在训练科目设置上力求“部队练什么,院校教什么”,以军事训练大纲各分队训练标准为指导依据,合理设置教学培训项目,满足军官学员及官兵多样化学习需求,成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员毕业后即能胜任岗位,精准定位,形成一种“部队—院校—部队”的闭环反馈模式。同时为广大官兵汇聚各个专业的优质资源,打通各军兵种之间、院校与部队之间资源共享、学习交流的屏障。
4 结束语
助力部队备战打仗能力提升和官兵岗位履职能力提高,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院校教育作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院校的教研能力,深入解读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建立以院校教育为中心、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以部队训练实践为支持的多层次军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调动各层次军事人才接受军事职业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对线上、线下、交互手册支持等学习过程的统分结合,确保军事职业教育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和备战打仗。
参考文献
[1]郭学东,杨玉琦,于晨,等.基于KOMET模型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8(7):73-76.
[2]王杰,刘芬芬.以考评为杠杆提升军事职业教育学员能力素质[J].内江科技,2018(12):110-111.
[3]赵丽丽.“后MOOC时代”开放大学SPOC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20(13):127-129.
[4]曲晓燕,吕晓峰,陈育良,等.军队院校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2017(4):72-74.
[5]王章龙,祁晓宇.士官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继续教育,2018(1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