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台艺术实践对声乐的重要性

2021-09-22周妍孜

牡丹 2021年14期
关键词:舞台艺术表演者眼神

舞台艺术实践是声乐表演的必修课程,它与声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舞台艺术实践能帮助声乐表演者更好地塑造舞台形象,使音乐内容、情绪表达更完整、更有感染力。本文论述舞台艺术实践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介绍舞台艺术实践的训练内容及其要求,总结笔者在舞台艺术实践中的一些训练内容与感悟。

一、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需要在舞台上展现的艺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者要想在舞台上歌唱、表演自如,就必须要在台下多次进行舞台表演训练。在过去的声乐学习中,笔者日常练习歌曲的时候不注重运用肢体对音乐内容进行表演,以致在舞台上演唱歌曲时肢体容易显得呆板或手足无措,抑或使用不贴合作品风格、内涵的表演方式,未能使表演与音乐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无法表达音乐所需要呈现的内容与风格,除此之外,还会带给观众不佳的视觉、听觉体验,无法引起观众的投入与共情。

舞台表演艺术实践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区别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在声乐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声乐学习者的舞台表现能力,也能帮助声乐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使学习者明确自己的方向与目标。

舞台艺术实践中的课堂与舞台是互相成就的关系,二者可以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舞台展示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又能将声乐学习者的优缺点及时反馈给课堂,以便课堂对学习进度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与矫正。舞台实践要求表演者将歌唱、动作、台风、眼神、舞台调度、心理素质等方面综合起来,这门艺术既是对表演者唱功的考验,也是检验表演者音乐素养的试金石。

二、舞台艺术实践的训练内容

(一)表情

表演者所演唱的每一首作品都需要内容和情感的支撑,不能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对所有作品进行“同化”。现如今各个音乐赛事与活动的重点不仅仅停留在演唱技巧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情感表达、舞台表演风格的把控力,所以表演者应该根据歌曲的背景或实践所蕴含内容的不同作出相应的变化,及时调整所要表达的情绪和表情,以求在二度创作中努力贴合作曲、作词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演唱欢快、喜悦的歌曲,表演者应带着笑容演唱,将内心的喜悦传达给观众;演唱思念、忧愁的歌曲,表演者应略微皱眉,表达出自己无尽的哀思等。

根据作品风格、情绪的不同,表演者应当采用同音乐情绪相符合的情感与表情演唱。一首歌曲从第一个音响起到最后一个音结束,表演者都应该沉浸在作品音乐要向观众倾诉的情感中。在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部分,表演者依然要融入音乐情绪中,不应在不歌唱的时候就呆站在舞台上面无表情,这样会破坏音乐情绪的完整性,也会让观众从作品的音乐情绪中跳脱出来。

(二)动作

表演者在舞台上表现作品时,优雅得体的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违背音乐表演的规则随意乱加动作,同时,也要根据作品风格、情绪的需要而加入相对应、合适的表演动作。例如,表演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或者古曲的时候,因为古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及内容含蓄、内敛,往往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动作,只要身体站直、表演规范,或在高潮中加入一个带有推动意义的動作即可,但在演唱风格性很强的地方民歌或歌剧时,则需要表演者根据歌词的内容加入一些表演动作。在大多数音乐作品中,表演者通常在音乐的重拍上加入动作,或者根据歌词的内容加入表示形象、肢体语言的动作。例如,作品《三月桃花心中开》,表演者在演唱歌词“正月阳雀飞上崖”时可以单手由内向外前方向打开,仿佛真的在前方看到阳雀飞上了山崖,而在“三月桃花心中开”这一句歌词中,表演者可以将手贴近胸口,强调桃花正开在自己“心中”。在歌唱大多数作品的高潮乐句时,表演者可以双手打开由下而上,用代表推动的动作表达内心情绪的跌宕起伏。

(三)眼神

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的每一个细微的眼神、表情、动作都会被台下的观众捕捉到,一切都无所遁形。而眼神是表情表演的点睛之笔,表演者在表演时,眼神的运用十分关键。首先,眼睛视线的角度应该有一个最佳的大致范围。例如,以表演者自身为中心,往左45°到往右45°为最佳范围,不能一直对着某一个没有观众的角落演唱。其次,表演者眼睛也不能看得过高或者过低,以平视前方最佳。若看得过高,观众看到的大多都是白眼;若眼神看得过低,则看起来没有精神气,让观众感觉表演者有一副想睡觉的样子。再次,表演者在演唱时眼神不能飘忽不定,也不能眼神涣散,大部分时间眼睛要看得更远,这样既能辅助声音传得更远,也更容易塑造音乐的意境。除了在特定的语境中,其他时间尽量避免只看着眼前。表演者每一个乐句所表现的音乐内容都应该有眼神的表现,仿佛眼前就是音乐所描绘的画卷。

(四)呼吸

呼吸在声乐舞台表演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所指的呼吸不仅仅是指音乐中乐句间的换气记号,而是在舞台表演中如何利用呼吸带动音乐情绪和肢体表演动作。呼吸是演唱歌曲的动力,如果将歌唱比喻为汽车,那么呼吸就是汽油,没有呼吸就没有歌唱。舞台表演中,即使是不需要演唱的前奏、间奏以及尾声部分,表演者的呼吸动作也应该一直伴随着音乐节奏而起伏,直至最后一个音结束。在音乐响起便调整好呼吸状态是一个合格的演唱者必备的技能,在演唱前进行深呼吸能够打开表演者的喉咙,调整歌唱状态。并且,在音乐起始阶段就跟随着音乐节奏、情绪进行深呼吸,既能快速调整好歌唱状态,又能帮助表演者更好、更快地融入伴奏音乐所塑造的情境中,更准确地把握音乐的情绪。只要在前奏、间奏、尾声一直在音乐感觉中进行呼吸,便能让表演者和观众都体会到音乐情绪的连贯性。表演者即使是在没有歌唱的部分站着不动,在舞台上也不会显得呆板和尴尬,因为在音乐中的呼吸也是音乐感受表演的一种。

三、结语

声乐课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舞台上以表演的方式呈现,舞台艺术实践课程使笔者受益良多:从以前的不会表演、不懂表演,到现在逐渐意识到舞台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了解声乐舞台表演理念以及如何运用;从以前的在舞台上只想声音技术技巧,到现在慢慢学会运用与音乐情绪、内容相契合的表情、肢体动作、眼神等,将音乐更完整地呈现给观众。如果站在舞台上表演者只考虑声音与技术技巧,音乐中蕴涵的内容和情绪则无法表现出来,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是空洞的、没有情感的,无法打动自己,更不可能打动观众。

经过多次实践后,笔者开始有了一些心得与感悟。例如,在演唱《火把节的欢乐》这首歌曲时,表演者需要有对象性,在演唱中需要和观众交流,包括眼神、语气、动作,都应该与观众进行互动,仿佛是向观众一一介绍歌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并将火把节的盛况与激动愉快的心情分享给观众,因此这首歌曲的表演是外放的,具有舞蹈性的。又如,表演者演唱《关雎》《越人歌》等这类古诗词歌曲时,应将自己的人物性格设定为含蓄内敛的古人,面对自己仰慕的对象,即便是心中热情如火,也要努力克制平复自己内心的激动,不能轻易表露心迹。这类歌曲的演唱对象通常不是直接的,情绪也是内向收敛的,因此表演不应过于夸张与外放。

表演者的表演风格与情绪都需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转变,眼神、表情、呼吸、动作都是为了表现音乐情感、风格而服务,声乐学习者要通过自己的表演体现音乐内涵,就必须在日常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自己对音乐、对舞台表现的把控力,这样才有助于更贴近作品和作曲家的原意去进行二度创作,追求由完整到完美舞台艺术形象的转变。

(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周妍孜(1995-),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猜你喜欢

舞台艺术表演者眼神
生命的顽强
确认过眼神
严凤英舞台艺术整理研究及当代意义
清末民国戏曲票友舞台艺术摭论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
搞笑秀
舞台艺术闪耀“文华”
妙猜两数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