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发展SWOT分析

2021-09-22刘亚静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术出版SWOT分析多媒体技术

刘亚静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运用SWOT分析法,将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发展的机构内部优势、劣势分析与外部机遇、威胁分析相结合,探讨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的发展趋势,即融合多媒体技术,加速数字化发展;促进资源和服务向平台化、体验化发展;努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航天科技  学术出版  SWOT分析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6(a)-0174-03

SWOT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Publishing in the New Era

LIU Yajing

(China Astronautic Publishing Co., Ltd., Beijing, 10016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cademic publication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internal strength and weakness analysis of th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publication work with the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ens analysis, and probe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publication work.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ademic publication of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That is to integrat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ccelerate digital development, promot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o the platform, experience-based development, and strive to achieve all-rou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publishing; SWOT analysis; Multimedia technology

當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交媒体超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将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发展的机构内部优势、劣势分析与外部机遇、威胁分析相结合,用系统的思想,将似乎相互独立的因素进行综合[1]。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在发展中必将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1  研究方法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Heinz Weihrich提出的战略分析方法。S代表strength,意思是优势;W代表weakness,意思是劣势;O代表opportunities,意思是机遇;T代表threatens,意思是威胁。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基于调查研究,分析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发展的机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在调查分析影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现实状况,更要考虑未来发展。

2  内部能力分析

2.1 优势(Strength)分析

现有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导弹与航天丛书》被航天人称为“红宝书”。这套丛书创作历经25年,内容涉及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和空间飞行器等航天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试验等各个方面,形成了155卷共计6500余万字的巨著,是老一辈航天人的心血之作,是众多航天专家几十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中国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新一代航天人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立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鼓励航天科技工作者,将航天科技知识和科研工作经验积累和传承下来,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航天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对繁荣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非常有意义。截至2020年底,基金共资助出版项目329个,得到了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和肯定,为促进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国航天期刊平台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倡导,中国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共同搭建,国内40余家航天科技期刊加入平台,这些期刊围绕航天工程专业技术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学术交流。2019年10月,中国航天期刊数字化集群平台上线[2]。平台遵循航天技术知识体系,建立规范的数据标准,对科技文献进行多维度标引,为读者、作者和编辑提供专业服务,改变了航天科技期刊较封闭的传统运营模式,提高了航天期刊的规模效益和传播能力。

2.2 劣势(Weakness)分析

从现状来看,航天科技专业性强,出版资源有限,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面临着不小的困难。第一,作者资源较少。作者资源是高质量出版产品的前提条件。航天科研工作者由于承担科研生产任务,用于学术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不多。第二,编辑资源较少。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对编辑的要求较高,编辑不仅要有编校技能,还要有航天科技知识,同时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资金资源较少。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的市场销售收入偏低,科研机构提供的出版经费不足,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受到制约。

3  外部环境分析

3.1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航天科技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登陆火星等重大航天工程顺利实施,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交流的学术资料,是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3](参见表1),我国文化企业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增长2.2%。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包括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增长22.1%,文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4]。

3.2 威胁(Threatens)分析

普通读者对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需求非常有限,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市场范围较小,目标读者主要集中在航天科研工作者群体[5]。此外,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还不够丰富,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要求。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应用速度加快,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航天文化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开发新的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是时代的要求。将现代信息科技与航天文化相结合,促进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从根本上获得丰富的航天文化体验,推出更多有品质、有情感、有故事的内容产品,满足人们对于航天文化产品的需求。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还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和提高。

4  发展趋势分析

4.1 融合多媒体技术,加速数字化发展

云计算、虚拟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内容的数字化、渠道的数字化、用户的数字化。新技术赋予航天科技学术出版新能力。多媒体融合将向更深入,更广泛的方向发展[6]。融合是发展方式,也是发展理念。从互联网直播、短视频到图书馆数字化,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更加强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2 促进资源和服务向平台化、体验化发展

新技术引领更充分的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群众共建,数据共享,快速反应,进一步推动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精准服务、高效服务。体验需求也带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产生新的经济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成为体验经济最典型的代表。未来实体经济逐渐进入体验化时代,航天科技学术出版产品服务体验化也是必然的。

4.3 努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与新兴科技相融合,开发高质量的衍生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优质内容及相关资料充分表现给读者,并对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读者的需要。深层次、多角度地对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进行分析,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体现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特征,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本文探讨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的发展趋势,即融合多媒体技术,加速数字化发展;促进资源和服务向平台化、体验化发展;努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为促进航天科技学术出版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杜智勇,李益民.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 曹晓勇.建设数字化集群平台促进航天专业期刊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8):237-239.

[3] 国家统计局.2020中国经济年报[R].国家统计局,2021.

[4] (美)曼昆NG,著.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5] 刘苗苗.航天科技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 戚德祥.融合發展时代出版企业管理生态重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0(12):10-14.

猜你喜欢

学术出版SWOT分析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自媒体视阈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探索
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