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1-09-22郝敏苏蕊
郝敏 苏蕊
摘要:家庭教育具有启蒙与连续、全面与深入、灵活与及时的特点,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辅助力量、纵深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家庭教育融合,必须贴近生活,推进融合实践;更新观念,抓好师能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家庭教育;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91-03
“家庭”历来是中国人最核心的观念,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家风、家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学业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的趋势越发显著的时期,家庭教育的意识和功效被弱化。走进21世纪,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先进教育理念得以便捷地在民众中传递,家庭教育开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发挥其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指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小学时期作为一个人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意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时期。笔者认为,在时代需求下,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家庭教育有效、充分地融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启蒙与连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被称为“启蒙老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与影响尤为突出,人的思想观念、智力以及性格的发展都体现了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家庭成员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早已熟悉了有別于其他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处世规则以及生活习惯;下一代人将这些带到自己新组建的家庭中,并影响下一代人。
(二)家庭教育的全面与深入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虽然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但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全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无形中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以及个性品质等,且更加注重“德”的教育。家庭成员之间了解最为深入,在教育中也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
(三)家庭教育的灵活与及时
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场所、条件的限制,像亲子游戏、促膝长谈、家庭会议等,都可以随时灵活地进行,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并且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干预,避免不良行为的持续;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指导与教育,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侧重依据儿童发展需要,确定核心教育主题。以一年级上册为例,核心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生活方式很难很快适应,因此教材编排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展开,其中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玩得真开心”“吃饭有讲究”“别伤着自己”“早睡早起”等,这些与家庭教育的内容一致。教材编写逻辑也符合儿童日常生活轨迹,依照“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的顺序安排内容,其中涉及上学时学生的情绪变化、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如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等,这些都是儿童成长中会遇到的困扰,也是家长比较关心的话题。
(二)家庭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辅助力量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建立。首先,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远远不够,学校需要与家长合作,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轻松的氛围,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形成教学共同体。其次,教材中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需要家长与教师及时充分地展开沟通。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家长在课堂之外予以配合,结合课堂所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道德认知、行为习惯以及法治观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
(三)家庭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纵深阵地
家庭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家长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技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可以开拓家长教育孩子的视野,增加家庭教育的专业性,摆正家长的教育心态。当下儿童都是家里的宝,有的儿童深受家长的保护与放纵,严重缺失基本的道德素养,再加上有的家长本身三观存在问题,与子女沟通时更是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贴近生活,推进融合实践
最好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就是学生的生活,最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在学生的身边。所以学校要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直面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紧密结合,逐步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学校要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定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意识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的价值和特殊性,摆脱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单单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成长氛围。
2.学校要支持家庭教育的融入。积极建设专题网站,向家长大力宣传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家长支持的迫切性。并借助信息技术主动构建家校联合的渠道,为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提供有效指导,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意识到自身的参与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及孩子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