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得亦乐失

2021-09-22一考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起点全文文体

一考生

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得失到底是什么?它看似是一对反义词但又好像是一个整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常常为得而欣喜,又为失而哭泣。那么得失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我们不应该把它看成—件事情的结束,也不应该把它完全看成另一件事情的开始,而是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它,视它为一个过程。

如果你只把得失看成终点,那你就很有可能沉溺于“得”的喜悦和“失”的沮丧当中,导致自己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因为,假如我们汲汲于得,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里,很可能造成短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假如我们沮丧于失,很可能禁锢了自己的思想、磨灭了意志。而作为人生起步阶段的我们,理当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坚定的不惧风雨的信念,否则必定是温室里的花朵,难以经受住日晒雨淋的考验。治沙人石光银37年举家搬进沙漠,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终于将毛乌素沙漠从中国版图上抹去。他这种不拘泥于个人一时之“失”,无私地献身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的精神,是我们青年学子学习的楷模。

将得失看成起点,是豁达看待得失的表现,能让我们有继续迎接挑战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不满足于一时之“得”和不惧于一时之“失”的态度,是谦逊和抗压的表现,是我们青年人应该打磨的良好品质。90后留学生曹原,不惧实验的一次次失败,最终成就了石墨烯研究的骄人成绩。假如,他一遇实验失败,就灰心丧气,那么就不可能超越权威的观点,获得突破性的发现。

只有将得与失看成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的人,才算得上成功的人。爱因斯坦在研究光电效应和原子核时提出的量子力学理论,遭遇了同行们的不理解,认为理论是荒谬的,他因此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科学界的怪胎”。因为他违背了经典的物理理论。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把这些看成他研究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他带着自己得到的实验结果和人们对他的谩骂继续他的验证,最终他那震惊全人类的量子力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后来人对宇宙、微观世界的探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只有理性地看待得与失的人,才能绘出璀璨的人生图画。

在这个奋进的新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理性地看待得与失,积极调适自己的心态,共谱时代和谐的乐章,汇聚成时代砥砺的交响乐,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韶华,才不会辜负这个百年难得的时代机遇。

把得失看成终点是狭隘的,把得失看成起点是豁达的,把得失看成过程则是理性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一个理性的人。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得失,不断自我调适心态,汇聚成时代奋进的合力。

评点:李弗不

这是一篇考场中规中矩的議论文,文体十分清晰。标题也简洁直观,“乐得亦乐失”,非常醒目,更显示出了自己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文紧扣材料而提出自己的鲜明的观点:“应更理性地看待它(得失),视它为一个过程”。文章分三层进行了全面论述。第一层论述,不能把得失看成是终点;第二层论述,把得失看成起点则是豁达的表现;第三层论述,成功者往往将得失视为一个过程。“把得失看成终点是狭隘的,把得失看成起点是豁达的,把得失看成过程则是理性的”。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层次清楚,结构分明;语言简洁、流畅;思维缜密,逻辑性强;确为难得佳文。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起点全文文体
全文中文摘要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全文中文摘要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