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负韶华 定当有为

2021-09-22一考生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夏明翰韶华沁园春

一考生

黄河水远,千年路遥,我们青年一代站在了历史的最前端,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各种机遇和挑战如浪涛一般拍打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惧,我们张开尚还稚嫩的羽翼迎接挑战。我们,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我们在从红色阳光中长大的青年。夏明翰、鲁迅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焦裕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是我们最常听的曲目,《沁园春·雪》《红岩》是我们读不厌的文章。

韶华正当时,年少自可为。习主席曾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必将大有可为”。我们青年怀揣着梦想,身负行囊,剑指远方。我们享受着前辈们留下来的精神滋养: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我们也面对着新时代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冠疫情仍未彻底解决,国外反华势力频频挑衅,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青年一代随着羽翼的逐渐丰满,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也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所作为。

勇攀青云梯,青年必有为。我们不会去哀叹“假如我年少有为……”,我们只会为了实现理想而一往无前。面对森林大火,我们敢做“逆行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面对疫情突袭,李文亮成为第一个为疫情发声的医生。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告诉了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勇气和担当;面对灿如星辰的中华文化,李子柒以创新的方式将其传扬到了国外。我们青年既选择了远方,便只需风雨兼程,定会大有所为。

同学们,我们正值年少,自当有所作为。可现实也不是完美无憾。当我们在奋力拼搏时,也会看到总有一些人难堪大任,自甘沉沦。别人在学习进取时,他任性享乐。那么,当别人金榜题名、有所作为时,他也就只能对着一事无成的自己悔不当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春正好,志存高远。我们青年生逢“可为”的时代,便应肩负起“有为”的责任。我们踏着风浪,我们追逐着远方。我们韶华正好,我们定将大有所为!

范文一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评点:趙福海

1.内容项:立意鲜明,主题健康。表达对“可为与有为”的认识,作者站在时代高度,高扬青春旗帜,表达对理想的认识,表达对责任的呼唤。整个写作内容,充满积极正能量,能够展示出青年考生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也能表达时代的精神风貌。

2.结构项:结构清晰,层次鲜明。安排结构时,作者在结构安排上匠心独具,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开头、结尾,概括观点。主体部分,第二段和第五段为过渡承接性的段落,承上启下;第三段和第四段从两个角度分析,充实写作中心。

3.表达项:清爽可人,咀嚼有味。文章的表达表现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的洒脱从容、清爽怡人的风格,和谐优美的句式,恰当形象的比喻,丰富充实的排比……每一句话,每一段分析,都让读者仿佛沐浴于春风之中,感受到美好的诗意。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夏明翰韶华沁园春
夏明翰妙对审问
沁园春·赞中原
不负韶华,砥砺筑梦
中纺院 不负韶华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陈云凤:夏明翰烈士之母的革命人生
韶华·奋斗
沁园春 ·春朝送暖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夏明翰诗讽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