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产品出口企业及其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2021-09-22贺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贺超

摘 要:在多产品企业贸易模型框架下,回顾前人文献,将其分为三类: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决定因素,以及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从这三方面进行文献评述,得出在多产品企业框架下,贸易边际的研究由企业间延至企业内,通过产品范围调整和转换引导资源在各产品间进行重新配置的结论。

关键词:多产品出口企业;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C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5-0136-03

引言

怎样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经济学所关心的。贸易理论发展的同时,研究对象也从国家到行业层面再到企业层面。Melitz(2003)建立起异质性企业的基本模型,认为贸易的增长是来自于企业边际的扩张,而现实中更多情况是多产品出口企业[1]。大量研究表明了一个国际贸易方面的重要事实:少数规模大的出口企业占据了多数的出口量。其原因不仅在于大型企业某个产品的出口额显著高于小型出口企业,更重要的是大企业拥有更多的多产品,出口到更多的市场。多产品出口企业在各国普遍存在,是出口企业的主体形式[2]。近年来,随着企业内产品层面细分数据的可获性增强,Bernard将理论从企业拓展到产品层面,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产品转换来实现对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3]。多产品出口企业与生产率、资源配置密切相关,对贸易增长、贸易结构和贸易利得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本文所研究的多产品出口和贸易都符合要求。

一、多产品企业模型

贸易理论演变:具体可以从行业间,企业间和企业内来进行回顾,贸易理论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

(一)行业间实现优化配置

贸易理论的发展从绝对优势理论发展到比较优势理论,再发展到要素禀赋理论,都是站在行业的角度讨论资源配置和贸易理论。

(二)企业间实现优化配置

新贸易理论到以Meltiz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基于企业生产率异质的假设,强调贸易会引导资源在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间实现优化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会转向生产率更高的企业,使得整个行业的生产率水平得到提高。

(三)企业内实现优化配置

Bernard构建了一个贸易理论的综合模型,研究强调产品异质性,指出多产品企业和企业产品转化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4],构建了多产品内生选择一般模型。

该模型的一般均衡既具有稳态产品相互交换的特征,又具有稳态企业进入和退出的特征。多产品企业贸易理论是对单一产品企业假定的扩展,揭示出产品是比企业更为基本的经济单元。企业进行多产品生产以及进行产品转化,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率,并且进一步影响贸易总额的波动。

二、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

(一)企业层面的特征事实

首先在许多国家内普遍存在多产品企业出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出口和进口的产品转换。蒙双等人(2017)以中国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5],得出结论:产品品种的数量多于行业的数量也多于部门的数量,进一步反映了多产品出口企业的特征事实。

邱斌、张亮(2020)根据中国海关企业数据庫,得出多产品企业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事实,如果忽视了多产品企业的存在,将不能深刻地认识微观企业是推动出口贸易的增长重要来源[6]。

(二)企业—产品层面的特征事实

蒙双等人(2017)认为,多产品出口企业倾向于扩大产品范围,因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平均沉没成本降低,使企业的出口风险降低,从而得到更高的出口成功可能。殷晓鹏(2018)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出口“企业—产品”层面的产品种类变化非常频繁,而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内边际扩展[7]。

(三)贸易层面的特征事实

Feenstra(2007)认为,多产品出口企业会由于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形成多产品间利润侵蚀效益,从而减少产品种类的出口。殷晓鹏根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将贸易方式分为两类: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结论是相较于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在出口方面更受制于出口国和外部环境从而出口产品种类更为稳定,更少发生产品转换与产品增加的行为。

三、多产品出口企业产品范围的决定因素

(一)产品转换层面

Bernard(2011)认为,企业产品范围的变化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改变有关系,企业会更多的去生产受消费者偏好更高的产品。同时,认为企业产品出口与规模的大小和贸易距离的远近有关,当企业市场规模扩大和贸易距离缩短时,会使增加企业对出口产品的需求,无论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是生产率的提高,都会使企业去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从而发生企业产品范围的改变。

(二)企业—产品层面

殷晓鹏(2018)通过构建以产品出口规模(Prod_size)和出口时间(Tenure)为解释变量,企业是否放弃出口某种产品的二值变量为被解释变量来说明从企业—产品层面看对产品范围的影响。回归方程为:

Dropjit+1=?琢i+?茁1Prod_sizejit+?茁2Tenurejit+?茁3ln(otherProd_ sizejit)+?茁4Firm_sizejt+?茁5Firm_agejt+?茁6ln(Nproductsjt)+?着jit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都小于0,且显著,表明企业的某种产品规模更小更容易被放弃,产品范围会进一步缩小。同时,企业会更倾向于找时间长、规模大的产品来进行替代,从而进一步影响产品的范围。

(三)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