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抵御债券违约风险的相关研究
2021-09-22王之涛
王之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视角下,基于党的系列方针战略指引,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区域建设,财政支出缺口扩大,发行债券成为了解决财政资金困境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此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过速增长的举债规模而偿还能力薄弱,造成了严峻的违约风险形势,其有效治理相当重要。本文基于对地方债券违约风险形成机理的解析,着重就其相应的治理抵御举措展开了探究。
自上世纪我国实施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权与事权下移,地方政府的自主治理活动明显攀升,但也造成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象,发行债券是寻求区域发展的有力手段。就客观事实而言,地方债对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毋庸置疑,但同时受制于多重因素影响,违约风险的面临为未来时段的經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如何进行有效抵御是学术界研究热议的焦点。
一、地方债券违约风险的形成机理
对地方债券违约风险的认知,是有效抵御和治理的关键。根据既往的数据及经验总结,影响地方债券违约风险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几类,具体论述如下:
(一)经济薄弱
我国地大物博,各省份因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筹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水平大相径庭,对地方债风险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江苏和山东两省为例,前者的地方举债规模大,但是违约风险概率低,后者地方举债规模下,但是违约风险却一直居高不下。究其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两者经济差异明显,雄厚的经济基础只要不过度举债融资,则不会面临违约风险的爆发。事实上,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可能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注入,并多靠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予以补充,以达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需求,但是到期债券本息无法偿还,势必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欠发达地区的重心是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的任务范畴,税收来源多依靠传统行业,如农业、工业等,经济增强点不明显,产能结构单一加重了地方负担,制约着地方债发行,相应的违约风险增加。
(二)规模过大
由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各省域地方经济水平不一,产业结构失衡的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较为突出。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民生工程建设需求,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张,有些增长率甚至达到了1454.6%,造成了较为严峻的违约风险形势。同时,随着专项债发行构成类型的不断丰富,其整体规模量亦是高度扩充,而作为偿还专项债的主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型基金的收益水平却出现了同期下滑现象,并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专项债。未来随着地方债到期量的高峰,即有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最终诱发了违约风险,并由此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后果,如政府信度降低、投资市场失活等,阻碍了地方经济增长速度,其所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因此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三)监管失灵
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有限的资金来源通道并不足以支撑地方建设,发行债券成为了有效的解决手段,且势在必行,但需在地方政府所能担负的能力范围内。以我国现阶段的地方债实际来看,由于有效的监管机制缺位,面对体量庞大、名目繁多的地方政府债券处置力度不足,未有相应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管束,导致资金流向不明、举债流程混乱,从而增加了违约风险。同时,出于政绩考核需求,为了达到个人晋升规划,部分地方政府官员过度偏重于短期内的经济建设成果,甚至对GDP的增长速率表现出一种狂热状态,并开始大规模举债,将债务压力转移给下一任政府,很容易造成违约风险的集中爆发,亦是治理的重点方向。
(四)融资限制
根据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对地方政府融资担保清理整改、PPP项目等进行了规范,以此来提高地方政府的资金利用率。但是该种模式下,将民间资金入股的创投基金变相转化成了实质的固定收益债务关系,并试下承诺担保收益,容易造成违约风险。同时,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通道是银行贷款,属于一种内部资源交换,一旦主营业务收益降低银行断代,则可能会形成违约风险。有限的融资结构下,地方政府的举债成本增加,加之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势必会造成融资困难问题,继而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在此i过程中,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核心主体,商业银行承担地方政府债券违约风险,很可能会招致连锁风险,继而威胁了经济市场的健康运行。
(五)市场失衡
自置换债推行之后,地方债的二级市场日益活跃,其交易量一度超过了4.3万亿元,但是同比国债的交易量尚存每日流动性不高的问题。简单来讲,从点位对应关系来看,地方债的成交活性与债券市场牛市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多以交易型资金参与为主,类似于政策性金融债,作为供给主体的商业银行占比达到了80%以上,一旦发生违约风险,势必会导致堆积,无法通过市场消化,由此牵连的连锁反应造成后果不堪设想。单一化的地方债持有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债券的违约风险面临。同时,正因市场主体参与单一、缺位,还容易导致定价失灵,市场价格偏离了公允价值,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落后地方的融资困境,而信用评级的片面性,未有对地方债进行负面展望,亦是增加了地方债违约风险。
二、地方抵御债券违约风险的有力举措
地方抵御债券违约风险是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稳定,并驱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节基于上述问题分析,以此为依据和导向,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有效举措:
(一)合理控制举债规模
1.改革考核机制
现阶段而言,GDP的经济增长仍旧是我国地方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凸显政绩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扩大投资,导致地方举债规模增加。“十四五”期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仅关照经济增长,同时还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增进民生福祉”等,决定了地方考核的多向性和多样性。对此,本文在此过程中,考核指标的核定,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应当将地方债券融资亦纳入其中,并适当提高其权重占比,促进各级政府发展理念的蜕变,最终回落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尤其对于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把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谨慎考虑各类地方债券的发行,以此来抵御收益无法覆盖成本诱发的债券违约风险。同时,基于有效的监管机制结构,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给予零债务违约行为适当奖励,鼓励经济发展多元化。对于地方债违约行为进行认真甄别,明确真是的责任人,避免债务遗留问题,防止领导班子的短视格局,通过终身问责制,将之与官员的整个政治生涯进行挂钩考核,从而遏制过度举债造成的长期恶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