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2021-09-22赵婕妤
赵婕妤
摘 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有利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充分衔接。中职学校通过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订单式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與实效性,有利于实现校企产学结合、互惠互利的双赢目标。文章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下的3D设计与打印课程项目式教学为例,对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新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思考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3D打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077-03
伴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校企合作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随着“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提出,中职学校和合作企业要通过打造一体化实训平台,运用校企共建“互联网+项目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有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下面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3D设计与打印课程为例,来探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促进中职教育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职学校的现状分析
1.生源结构复杂
中职学校的主流生源还是不错的,或许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是,他们大多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思想上进、心灵纯粹,可塑性极强。不过,相对普通高中,中职学生的结构更加复杂,除了以上主流生源外,还有其他生源的存在,比如,有的学生是学习成绩太差,没有其他选择才来的;有的学生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想随便选个专业来混几年;更有的学生是父母害怕他们过早步入社会,接触到不良人员,硬逼着来的……这些学生不但文化基础薄弱,而且思想不稳定、自控能力差,缺少学习的动力,更没有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在学习习惯、思想行为、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正因为中职学校生源的结构复杂,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培养好这些学生,让他们经过三年的中职学习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
2.教师职业发展面临困境
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面临着职业成就感不强,实际工作中自我价值难以实现,职称上升通道不畅等问题,这就导致很多成熟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方面,中职教师需要面对结构复杂、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甚至严重超负荷运转,即便如此,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也并不理想。另一方面,中职教师虽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是,职称上升到高级讲师后,通常很难再往上晋升。这就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难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工作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进一步导致中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下降。
3.知识体系有待更新
中等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因此,大多数中职院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活动中都很重视实践课的比重,都很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既便如此,中职学生毕业后仍然面临着校园和企业衔接不上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中职教育的课本上的知识更新不及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依然是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陈旧案例,这就导致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中职学校与企业签订的项目式的订单一直被忽视。而且,企业通常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技能“先天不足”,即便让中职学生进入企业,往往也是让他们从事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简单加工等重复性工作。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意义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来为企业定制培养人才。这种模式有利于达到人才培养成果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目的。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一种互惠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意义重大。
1.对于学校来说
首先,学校可以准确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其次,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前沿的科技发展状况,避免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因滞后而无用。再次,学校可以在合作企业中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最后,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来共同研发项目,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2.对于企业来说
一方面,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这样就可以免除上岗前企业对他们进行二次培训,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企业和学校合作共同研发项目,一旦学校在研发上取得成绩,那么合作企业就是最直接的受益对象。
3.对于学生来说
首先,学生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然后,学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早早地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最后,学生通过到所就读学校合作的企业实习,就能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新模式下的3D设计与打印课程的发展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产教融合共育人,创新创业开新篇,这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学校、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意味着新发展、新机遇。对于3D设计与打印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实操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即可就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1.引进企业资源,打造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平台
通过构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平台,让中职学校、合作企业、学生真正获得实惠。首先,中职学校应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要依据,来确定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综合技术的应用能力。然后,中职学校根据企业对3D设计与打印专业人才的需要,量身定制一套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平台。再次,中职学校再通过“融合交叉、相互平行”的教学模式,形成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最后,中职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出资购买3D设计与打印专业所需的最新教学设备,这样,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真正与企业的需求接轨,由此实现“学校有实力、企业有需求、中职学生能做到”的三方共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