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必要性及实施途径探赜
2021-09-22叶小舟
叶小舟
摘 要:大学生群体在校学习期间可能会因为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综合在一起之后还可能造成大学生出现轻生的念头或行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并做到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对生命教育的含义、必要性及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必要性;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09-03
高等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并做到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可能因为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行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并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成为非常必要的心理引导,是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本文对生命教育的含义、必要性及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一、生命教育含义分析
生命教育涉及的范畴比较广泛,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从广义的层面对生命教育的内在含义进行归纳和分析。第一,了解生命含义并产生正确的认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生命的孕育过程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且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需要花费父母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在探讨大学生生命教育这一问题时,需要将“生命”二字的含义从生物学生命的获取延展到健康成长的领域,让大学生认识到人和自己、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懂得珍爱并敬畏生命。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对生命产生敬畏心。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生命,就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还会给亲友造成巨大的伤害。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并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产生敬畏心,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及爱护他人的生命,不能因为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或产生冲突,而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国内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小学、中学、大学中都有一些相关课程。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的本质需求
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并认识到良好的生命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健康。现代化的教育,需要培养出身体和心理都非常健康且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且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波动。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学校环境后,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而且大学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空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性特点,学生在求学期间需要正确处理自身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断调节自身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遭遇一些挫折或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都是很正常的情況,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本质需求。
2.现实的需求
近年来,通过网络、电视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媒体,可以看到一些大学校园内出现的自杀事件及刑事犯罪案件。发生这些事件、案件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园内可能会产生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情感纠纷或经济压力等,甚至有些学生在校园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亚健康心理状态。另外,个别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可能还会因为一些矛盾而引发一些过激行为,以致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大学生群体在校园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产生不良心理却得不到有效疏导时,就容易产生轻生的情况。从以上角度来看,高校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生命教育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需要。
3.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
大学生群体在校园生活中需要承担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人生规划方面的压力等,同时,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各种信息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思想和观点还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比较严重的干扰。在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比较浮躁的心态,进而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在大学开展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全局出发来理解生命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而不是根据眼前的得失来判断自己的成败。也就是说,大学生一旦掌握正确的生命观,就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正确应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和不顺,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事实上,现代高等教育也应该从这一层面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4.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不在少数。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校总是将教育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术能力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心理压力,确保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高等院校组织开展生命教育相关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而不是笼统地进行全覆盖式的教学。要想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学校首先要通过调查问卷活动来掌握学生在当前阶段是否存在心理亚健康问题,将焦虑、抑郁、沮丧等作为重点关注的心理亚健康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调查问卷活动掌握学生是否产生过轻生的念头、是否接触过与轻生相关的信息及书籍、是否曾经实施过自杀行为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依托本校的心理学系或借助其他一些相关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心理问卷调查。通过这种调查活动,可以对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压力状况、家庭情况及是否具有自杀倾向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做到对学生轻生方面的风险的有效评估,并通过及时开展生命教育来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