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2赖宇球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微课

【摘 要】伴随“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将信息技术渗透至学科教学的各环节已成为普遍共识。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学科教学和微课的深度融合,对拓展教学空间、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微课的内涵以及特点,以初中篮球教学为例,探讨将微课运用到篮球教学的具体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初中篮球;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139-03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目的。因此,将微课融入初中篮球教学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学习,推动初中篮球教学模式创新和升级,进一步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充分运用微课教学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顺应全球体育文化发展新趋势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微课具有时代性以及必要性。

一、微课的内涵、特点及结构

(一)微课的内涵和特点

微课,指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依托视频,围绕特定知识点或者相应环节实施的教學[1]。实施微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对传统教学设计以及活动进行可视化处理,借助流媒体形式对某一知识点展开简要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意味着无论是微课的制作还是微课教学的实施,都是基于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体现生本理念。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其核心内容为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和教学主题具有密切联系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教师点评、素材课件、学生反馈以及教学方式等,将上述元素借助特定的逻辑结构加以整合,能形成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和以往单一类型的教学资源相比,微课嵌入的资源类型更加丰富。微课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教学视频时间较短,多以5至10分钟为宜,高度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学科规律。第二,微课聚焦特定知识点或者内容,其教学内容较精炼,广泛应用于重难点知识内容的教学。第三,应用方便,通常只有几十兆,学生可以在不同终端在线播放,方便教师观摩、评课以及教学反思。

(二)微课模式的结构

通过微课内涵以及特点可知,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明显区别。因此,微课模式下的微视频内容应该系列化,这是实现微课内容结构完整以及逻辑清晰的基础。无论是课程导入还是重难点讲解,微课都应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移动学习以及在线学习,图1为微课教学结构示意图[2]。

二、初中篮球教学中微课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并非初中篮球教学的所有内容都适用于微课教学,因此具体设计微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心理、生理等层面加以分析,激发其参与感以及积极性。基于初中体育课程结构、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初中篮球教学中微课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趣味性。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较为突出,会持续探索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设计篮球微课时,可以增加中外篮球发展史、经典篮球比赛、篮球明星进球集锦以及篮球赛趣味解说等内容,让学生感知篮球魅力,提升对篮球的学习兴趣。

第二,突出重点。初中篮球微课内容应该明确教学重点内容,无论是战术讲解、运球分析还是双手传球讲解,每一个微课都应突出特定主题,并将时长控制在5至10分钟,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吸收微课中的知识。

第三,交互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微课与社交平台以及门户网站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能从多渠道获取微课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制作微课时要注重交互性,既要保证微课画质清晰、讲解与画面同步、语言生动,也要及时将微课视频同步至相应平台,便于学生下载学习、交流和分享。

三、微课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篮球运动在我国较为普及,也是中学生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既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以及团队意识。作为竞技体育项目,集体对抗以及攻守交替是篮球运动的突出特点。为激发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兴趣,使其融入教学,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微课,让学生对篮球文化、篮球运动、杰出的篮球运动员以及篮球规则等进行讨论,活跃课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3]。

【微课1】Welcome to the basketball park(欢迎来到篮球公园)

【情境导入】

1.篮球的发展史

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了篮球。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玩将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2.篮球比赛形式

最常见的有5人制篮球赛,也有3人制篮球赛。1904年篮球正式列入奥运会的表演项目。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中,篮球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3.篮球比赛规则

篮球规则指篮球比赛中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通常被细分成FIBA规则、NBA规则、NCAA规则等。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是FIBA规则,如球员底线发球不得超5秒,半场进攻不得超24秒,拍球不得用双手,不能二次拍球,禁区外不能带球撞人等。

4.我国篮球的“第一次”

①20世纪初期,我国首座室内篮球场建成;

②董守义是我国篮球之父,作为我国最早的篮球留学生,董守义还曾是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的高徒;③舒鸿是我国首位篮球国际裁判;④1921年5月的第5届远东运动会中,我国第一次获得国际篮球比赛冠军;⑤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我国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篮球奖牌;⑥1993年,广东宏远俱乐部成为我国第一家篮球俱乐部。

5.篮球与健康

参加篮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①增强心脏功能;②提高消化系统功能;③有效预防心血管病;④控制体重,改善体型;⑤提高身体素质;⑥预防糖尿病。

【课堂互动】你还知道哪些和篮球有关的趣闻?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通过上述过程,学生通过微课能初步了解篮球相关知识,正视篮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5至10分钟的视频中,教师讲解的部分应该言简意赅、避免拖沓,教师可改编国内篮球解说员的经典语录,呈现出趣味性的微课讲解风格,让学生体验极具个性化的微课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篮球微课的学习积极性。

(二)立足微课,突破重难点

篮球运动作为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其特点在于趣味性、集体性以及对抗性。篮球运动具有锻炼价值,激烈的比赛过程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进而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其他学科内容不同,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内容涉及篮球基本技術讲解以及战术运用,需要教师演示和学生的持续训练。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在应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应充分关注学生学情,如部分学生经常进行篮球运动,其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而部分学生对篮球规则较为模糊。所以,教师的微课设计要明确重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动作要领。

【微课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重点突破

【技术分析】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基础的投篮技术,在实际比赛中应用较广泛,该动作简单易学,练习也比较方便,对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投篮游戏】

教师与学生真人出镜演示三传二投篮游戏流程:五人一组,三人作为攻方,其余为防守方,游戏开始后,攻方传球并投篮,而防守方则需要抢球并干扰攻方投篮。如果攻方出现传球失误、投篮不中或球被防守方抢球等情形,需要与防守方互换角色。

规则1:攻方不能移动;规则2:攻方投中一次或者连续投中多次都只能算一次。

【要点分析】

持球手型正确,细节动作应保持连贯性,如蹬地、抬肘、伸臂、屈腕以及拨指,篮球投出后,手应该指向球篮。

游戏要点:灵活运用真假动作,要在投篮时调控自身心理状态。

【错误解析】

易犯错误:①投篮弧度较低;②手臂用力方向错误。

纠正方法:①语言提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找到标志物,投篮应越过标志物;②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球出手后,手指应该指向球篮。

对部分学生而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相对简单,但还有部分学生平时投篮姿势不标准,使其在投篮时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所以在微课讲解中,教师应注重对技术要点的分解,如抬肘以及手指指向球篮等,让学生能准确分解动作并纠正自己的投篮姿势,促使学生自我思考,并利用五点投篮游戏提升学生投篮能力。

(三)资源整合,高效互动

整合篮球教学资源是微课制作的重要环节,是“互联网+体育”的背景下,建立微课程矩阵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及时将篮球微课资源同步至校内学习平台或者合作学校共享云平台,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互联互通。此外,还应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构筑社交体系,鼓励师生无缝沟通,提高学生对微课学习的认可度,帮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篮球学习视频。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并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促进学生课后自主沟通、交流。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以中考篮球考试为例,教师可以针对该内容设计微课,重点对错误动作、完整流程以及流程分解加以说明,利用真人演示让学生全面了解中考篮球规则。在微课视频中,教师还应根据场地器材、考试方法与要求制作详细的“中考测试线路图”,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训练,提高篮球考试成绩。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体育”的背景下,微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其中篮球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学生往往需要“演示+训练”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因此将微课应用到初中篮球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应充分分析学情以及教学内容设计微课,在课堂导入以及重难点内容讲解环节重视微课的应用,提高微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德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13).

[2]王文清.初中篮球教学知识可视化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5).

[3]陈军.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9(15).

【作者简介】

赖宇球(1984~),男,汉族,广东广州人,本科,中学体育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微课:支持学习
浅析心理学知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混沌管理理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