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递式教学解读的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021-09-22刘琪雪
【摘 要】层递式教学解读是立足于课文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解读系统与序列,分为三个层级:释义、解码与评鉴。本文以《散步》的教学为例,尝试利用层递性教学解读开展教学设计,以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索及语文思维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解读;阅读能力;《散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127-02
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文本的教学解读作为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成为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研究重点。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提出:“教学解读是在整合普通阅读经验和专家解读理论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一套可以用于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解读系统和序列[1]。”为达成这一目标,他创立了“教学解读三层级”解读模型,经过“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级的解读,更好地实现教学价值,有序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立足《散步》课例,对教学解读三个层级进行教学尝试。
一、文本“释义”
文本的第一层解读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部分,重在解决基础性问题及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初一学生对语文的系统知识概念尚未建立,小学阶段接受的更多是形象感知和主旨理解,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并不熟悉。因此,教师在体会文章主旨的同时针对学情提取一堂课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是教学设计不可避开的第一步。
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了三个环节,以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释义”:
环节1:共情导入,走近《散步》。让学生交流日常散步的故事,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文本第一次碰撞。
环节2:检查预习,亮题质疑。通过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概括文本:①本篇课文题为《散步》,哪些人在散步?②他们什么时候散步?③在哪里散步?④散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结果如何?以此提炼出叙事性散文的要素,理清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学会类似文本的概括方法。
环节3:粗读课文,走近人物。请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谈一谈哪个人物让自己印象深刻,自己是从哪里感觉到的?这一环节,学生能从刚刚提纲挈领地“离开”文本之后再次“浸入”文本,以理解人物为主线再次进行自主解读。《散步》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描述了形象各异但互敬互爱的一家四口,正是家庭成员间的爱,才让一个个小冲突解决得温暖人心,余韵悠长。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家人间的互敬互爱,受到情感教育;学会把语言符号转换为形象理解,提升文本感知力;学会提炼人物形象,初步感知人物设计思维,提升阅读理解力。
对学生而言,完全了解与掌握一篇文章的基础性问题可以通过预习自主探究实现,课堂上的提问巩固(环节1)也能得到解决。但是文本解读的“释义”却不可就此止步,文本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庖丁解牛式的“阅读策略”问题。本节课笔者通过环节2与环节3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感知与了解,探究文章的特殊性,并且为后续的深入探究解读做好铺垫,形成文本解读的螺旋上升,达到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文本“解码”
“解码”,顾名思义,解开文本的密码,这是对上一环节针对文本特殊性设计“阅读策略问题”的加强与深化。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文本的艺术结构、建构匠心、表现手法、言语智慧,力求将内容理解与形式体悟贯通,避免局限于知识的外在学习和浮于情感的浅层理解。教师要理清文本独特的艺术结构,并与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以有层次、有内涵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匠心独具。
对该文而言,独特匠心体现在文中“分歧”的产生与解决: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次次化解,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小小的冲突并没有冲散家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让人物之间愈发亲密;环境的烘托到位,“景物的语言”合情合理,让矛盾水到渠成地调和。可以说,围绕“分歧”,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的表现张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聚焦‘分歧,体会波澜”便是“解码”文章的最佳切入点。用一组思维连贯的小问题理解“分歧”:①“分歧”是什么意思?②这篇文章人物的“分歧”是什么?③各执一词的双方都是谁呢?④他们各执一词的理由是什么呢?接着引导学生从奶奶的角度,再次走进文本,思考人物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体会前后文的铺垫与呼应,感悟人生的发展与轮回。
一个词语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可能变化出千差万别的意味,这是运用语言时常被忽略的。字典义是“最大公约数”,在具体上下文、具体人际交流中,语言会发生无穷无尽的、微妙的变化,懂得这个变化才是真正懂得了驾驭语言[2]。抓住肯綮之处,在语境中
“咀嚼”词语,展开暗含在“分歧”背后的文章脉络。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思索与探寻远离了窠臼,并且从词语的生长环境刨根究底,贴近了文本,从根源处把握文章意脉,立足审美的阅读欣赏力和立足逻辑的阅读分析力均得到了提升。
三、文本“评鉴”
语文课堂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文本的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局限于“热闹”和“煽情”之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取和学习知识,尝试带着比较和研究的目光“评鉴”文本,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与审美。
教学中,如何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的思维灵动飞跃,让学生的“自我”更大程度地展现,需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激活”知识。叶澜教授指出:“教师的智慧就在于把学科知识激活,让学科内在的生命能量呈现出来。学科知识是充满生命能量的,须回到它创生时的原始状态,知识创生过程中的经历、曲折和智慧,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學科知识独特的逻辑、魅力,也是有生命的,是活的。教师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得到活的知识,看到知识创建的过程,懂得知识对于人类、个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不只是一个用符号表达的‘死的结论。[3]”让文本“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更要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灵活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回归文本,审视文本。教师要在“活”中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完成知识内化、学会迁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散步》一文的语言表达、修辞运用均轻巧晓畅,环境描写、景物烘托都恰到好处,文章具有独特的清浅且又深厚的美感。为让学生学会“评鉴”这篇美文,在自主探寻中挖掘美感与巧思、迁移知识与能力、内化精神与审美,笔者设计了“‘减法运算,揣摩表达”这一课堂环节。先抛砖引玉,用不同版本的文本来开启对文章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探寻:请学生品析两个版本细微处的区别,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比较“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接着,对文本进行修改,删去文章的环境描写、议论抒情语句、强调的字眼,呈现给学生一篇全新的《散步》,给足时间,请学生分析删改后的版本与原文的异同与巧拙,引导学生分析出原文在语言组合、景物描绘、修辞运用上的妙处。然后,点拨学生写作要点:打磨语言,加强描写,传情达意。最后,笔者通过文章标题的修改,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師带领学生通过文本的对比,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文本进行评价与鉴赏,利用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目光多次审视文本,领略《散步》这篇文章蕴含在清浅叙事背后的情感张力,了解文章看似惜墨如金,却在关键处写得细致入微。如果课堂上由教师直接展示文章遣词用句的艺术,便会失去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在探索的关键处,需要教师搭建阶梯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隐性的知识,解开课文理解之锁,教师还要让学生要在探索中回头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与练笔,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领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涤荡亲情;激活学生体会情境之美,触摸生命教育。总之,要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平视”文章,开启学生的智慧,强化学生的信念,提升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评审力与阅读迁移力。
只教知识的课堂是片面与死板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完成“释义”“解码”“评鉴”这一系列解读,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散步》一文是笔者对文本解读教学的初探,希望能借此向学生传递文本中隐含的知识,提升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最后,笔者以“与美相约读《散步》,一家四口起‘风波。增删语言入深处,描写议论如神助。”这首小诗总结教学,并配合后续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读写能力,让学生通过仿写、续写等训练,把文章的叙事艺术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
《散步》这篇回味无穷的文本,是学生后续情感熏陶与写作借鉴的优秀范例。通过层递式教学解读,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伟.教学解读与阅读能力发展层级简论[J].学语文,2019(1).
[2]孙绍振,崔久主.把握语用规律,坚守语文正道——孙绍振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6(29).
[3]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Z1).
【作者简介】
刘琪雪(1997~),女,汉族,安徽凤阳人,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