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教学策略
2021-09-22蔡英英
【摘 要】本文立足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对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音乐审美;素质教育;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083-02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提升学生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的音乐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鉴赏音乐,了解音乐内涵正是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剖析该课题背后的深意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音乐教学朝着更加原生态、更加多元的方向不断发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深入了解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明确教学方向,为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开辟一条新道路[1]。
一、音乐审美教学的意义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音乐审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音乐之所以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正是因其审美艺术的独特性。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如同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春雨,能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律动,体会音律之美。与此同时,音乐教学也为审美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紧扣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美的音乐,欣赏优秀的作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2]。
(二)素质教育的责任使然
百年复兴,教育为先,音乐能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因其紧密契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坚持音乐审美、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实践体验、追求教学实效”的教学理念。这无疑为音乐审美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音乐课堂的有限时间,进行专题化的音乐审美教学,深度挖掘音乐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发挥音乐曲目的教育作用,构建音乐审美教学的框架,帮助学生切实培养审美能力。
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表率作用,奠定审美基础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审美水平。学生具有一定的向师性,教师只有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才能带动学生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将更多注意力凝聚在音乐学习上,进行深度审美鉴赏活动[3]。以《七子之歌——澳门》一课的教学为例,音乐审美对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陌生,教师可以进行课堂示范,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审美的相关思路。首先,教师可为学生演唱歌曲,并询问学生:“在听这首歌时有什么感想呢?”有学生回答:“我觉得充满力量。”此时教師可基于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学生觉得在听这首歌曲时充满力量是因为这首歌曲式结构十分特殊,第一乐段中1~9小节的旋律十分平稳,能让倾听者静下心来,随后在第三乐句的5、6小节,乐句随即出现了重复,使音乐迎来了第一个小高潮。在第二乐段第11
小节之后,出现了高达六度的跳跃,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好像在呐喊,对祖国的情感在一瞬间爆发,更显得深情,将渴望回归的状态体现得淋漓尽致,故学生在音乐审美鉴赏的过程中会十分激动。在对乐曲本身进行审美分析后,教师可以针对歌曲创作背景进行赏析,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闻一多先生远赴重洋,在异国他乡产生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屈辱与不公深深刺痛闻一多先生的民族自尊心,在这一背景下,他结合《澳门岁月》《潮汕民歌》创作了这首曲子,以表达爱国之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能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能为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提供新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强化学生基础,提升审美意识
音乐审美意识强调学生独立了解曲目、曲调、韵律、乐谱、音名、音符,并以此揣摩作者深层情感。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意识是音乐技能的一种提炼升华,这就需要专业的音乐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思维与音乐素养[4]。以《十送红军》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开展班级音乐审美大赛,引导学生独立发表审美感悟,并基于学生反馈进行总结,做针对性的补充。有学生说:“《十送红军》中有浓浓的江西民歌风情,聆听此歌我们能够回顾江西红色历史,感悟英雄前辈的革命精神,体会歌曲内涵。生活中,我们应发扬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还有学生说:“《十送红军》是一首反映红军即将踏上长征之路,军民鱼水情深的歌曲。1960年张士燮、朱正本两位音乐人携手创作此曲,到今天已经40多年,仍旧是脍炙人口的好音乐。”从学生的审美感悟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基础韵律的鉴赏是有限的,对节奏、音准可能无法分析,笔者借此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询问学生:“在旋律上这首歌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学生回答道:“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内在联系,采用回旋曲式手法,使整首歌风格统一。”这样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审美基础,师生的对话交流能够补足学生的知识漏洞,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敢于表达具有重要帮助。
(三)完善课堂安排,侧重音乐素养培养
音乐教学内容包含众多知识点,单一的课堂讲授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自身应当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授课,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优势,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5]。以《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音乐,通过悠扬的乐曲将学生迅速拉入教学氛围中,紧接着写下音乐审美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探讨:①感受、体验乐曲的情绪,并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音乐与情绪间的关系,体会乐曲所揭示的社会生活内容。②探究《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了解曲名的由来。③分析音乐表现了阿炳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歌曲的基本情感。此时学生能够了解《二泉映月》以第一乐段为基础,经过五次变奏,把阿炳由“叹息—陈述—感伤—激动怒号—平息下来—憧憬未来”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进行音乐审美鉴赏,更像是在倾听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民间艺术家的心声。还有学生补充道:“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展开,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为主,稍有起伏,作者情感更显平静,透露出对生活的信心。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展现了与社会抗争的蓬勃力量。此后的五个段落是围绕着第一段两个主题的五次变奏,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结合曲调音域的上升和下降,表达出音乐的渐次发展和推进。主题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傲然,深刻展示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不平与怨愤。”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专业化教学,充分发挥了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能从关键要素出发进行分析,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发挥人性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想学生之所想,总结促进审美素养与多样化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提高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策略探究”重要课题,以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尹华琴.提高初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4(8).
[2]杨清.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J].新课程导学,2014(7).
[3]刘蕾蕾.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4(10).
[4]郭慧丹.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教育,2015(6).
[5]袁丽颖.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中国培训,2016(6).
【作者简介】
蔡英英(1979~),女,汉族,福建晋江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