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校共同体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培养
2021-09-22拓梅梅
拓梅梅
[摘 要] 所谓“专业情意”,即教师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感受、接纳与肯定心理,它的内容既包括专业理想、情操、形象、自我等,又不仅限于此。在幼儿园中,专业情意正是幼师从事保育、教育的动力源泉。对园校共同体的内涵及目标进行阐述,对园校共同体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培养的意义及不足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 键 词] 园校共同体;专业情意;内涵;目标;意义;不足;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080-02
对于幼儿园来说,幼师是教育工作及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情意直接关乎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在园校共同体背景下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情意进行培养是新时代幼儿教育的必经之路,幼儿园不仅需要对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培养的意义有明确的认知,还需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查漏补缺,正确把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善、创新,如此一来幼儿教育质量方可突破现阶段的瓶颈,以勇往直前的姿态向前迈进。
一、园校共同体的内涵与目标
“共同体”的含义为人们在共同条件下所结成的集体,就广义而言其含义十分广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共同体”逐渐被应用到了教育及学术领域内[1]。这也正是“园校共同体”的由来,在这个词中,“园”指的自然是各类幼儿园,而“校”指的则是囊括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五年制高职师范学校,此二者于学前教育方面达成了有效共识,通过互相了解、配合及互补协作等合作方式,幼儿园与高职院校构建了以合作为基础的联合体,以幼儿园提升高职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提升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为幼儿园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力量,以此实现“双赢”,此为园校共同体的内涵与目标[2]。
二、园校共同体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学前教育师范生而言,凭借在高职院校内的学习固然能够获得与幼教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教育并非“纸上谈兵”,要实现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将理论付诸实践势在必行。在过去的幼教领域,学前教育师范生缺乏实践机会,导致毕业后难以快速踏入工作岗位,即便能够成功入职也于实际幼教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而园校共同体的出现令该类问题迎刃而解[3]。通过园校共同体中专业情意的培养,幼师能够对专业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促进学前教育师范生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转换,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除此之外,学前教育师范生虽然在师范学校内学到了与后续幼教工作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但就目前而言,未对幼儿教育的时事问题形成有效关注是当今幼师师范学院的“通病”,学前教育师范生经过师范学校的学习后常常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于专业态度方面亦有所薄弱,难以真正形成坚实牢固的专业信念。而在园校共同体中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情意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学前教育师范生确立科学的专业认知,令其通过实践提前找寻自身存在的不足,为其后续幼教事业的发展找到正确方向。总体而言,专业情意的培养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而言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园校共同体背景下学前教育师范生在专业情意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学前教育师范生对专业情意存在认知不足的状况
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专业情意不仅代表幼师对幼教事业的情感态度,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幼师本身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息息相关[4]。但就目前而言,在园校共同体中虽然已实现了幼师师范学院与幼儿园的对接,然而其合作却仍然偏向形式化,双方对园校共同体皆保留着“敷衍”态度,即幼儿园仅仅满足了本身的教学需求、幼师师范学院仅仅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实际步入幼儿园上手幼教工作时难免会在专业情意的培养方面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难以真正领会到专业情意的重要性与培养意义,久之在踏入教师岗位后更难以真正令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提升,于长久而言对学前教育师范生本身不利。
(二)缺乏与专业情意相应的培养方案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园校共同体普遍存在缺乏与专业情意相符的培养方案状况[5]。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已对幼儿教育做出了新的定义,以此确保为幼儿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这一点在我国诸多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方面皆有所体现,如要求幼师树立“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的专业理念等,但在专业情意方面仍然没有做出合理界定。而事实上,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多与新时代下幼师工作的需求有关,在新时代下结合园校共同体的实际状况制订与实际状况相符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情意评价体系
在目前的园校共同体中,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情意评价体系是其现阶段存在的另一大问题,该问题多源于园校共同体本身及情意的复杂性,其中在园校共同体方面,由于缺乏可量化及可操作的专业情意培训评价体系,兼之该类型的评价体系构建存在一定难度,因而无论幼儿园还是师范学校皆对此方面的问题选择了“合理回避”,导致专业情意的培养一直未能得到落实;而在情意的复杂性方面,由于情意皆存在内隐性与灵活性,在没有明确导向的情况下园校共同体难以真正对其進行考察,且目前大多园校共同体仍没有致力于建立明确导向的打算,久之便导致园校共同体中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情意的培养难以得到真正落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