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建“构筑”数字化护城河

2021-09-22孙栋

英才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建电建构筑

孙栋

“现在做,不一定成功;不做,未来肯定不成功;未来做,有可能成功,但难度一定会增大。”这是《英才》记者采访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主任吴张建的感慨。

对标业界“前辈”,台塑集团作为成立60余年的企业,其信息化成果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成为了业界“标杆”——台塑集团的“一日结算”“单元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集团财务年度决算在新年伊始就能实现,数字化手段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时刻“监督”着企业的良性运转,信息的汇聚让企业更加富有效率。

中国电建的数字化转型是什么?吴张建给出了他的思考:把一切人、事、物都符号化,并通过计算机科学来识别和处理,利用其产生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进全球化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全生命周期服务,突出价值导向,打造数字电建,以数字化轉型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就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如何让中国电建保持循环发展?“数字化的目的,就是要“看得见、看得懂、看得远”,各项工作全程可见,高度协同,提升我们服务用户、客户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吴张建说道。

目前,中国电建的产业数字化主要面向工程业主、管理方、监管方和参建方等多个合作方,建立基于数字资产的相关各方共同管理平台,整合资源,提升能力,以构建智慧能源、智慧水务、智慧城市为目标,建设“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

吴张建向《英才》记者讲述了中国电建在深圳前海自贸区的智慧城市蓝图。这是前海首次建立了地理、地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基础模型统一的城市模型(CIM),形成了多规合一、多源合一的城市圈信息数字模型,确保了可以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打造了一个“透明”的数字城市。

由于城市建设牵涉面广,工作交叉复杂,面临工期紧、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规划决策难度高、报建报批信息量大、工程拆改费用巨大、建设监管手段缺乏、基础设施立体开发等多种挑战。中国电建搭建了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数字化协同建设平台,可以实现基于城市级的多规合一,地理、地质、规划、设计、施工等各类型的设计与展示。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及应急,能有效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智慧水务方面,吴张建着重介绍了在深圳市茅洲河流域治理的实践过程中,电建打造的现代城市数字化水域治理的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为现代城市管水、用水、治水提供了支撑。

除此以外,诸如江西抚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治理、西安小寨海绵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均是中国电建在深挖水领域价值链后,探索推进水城联动的数字化成果。

在一系列的数字化实践过程中,中国电建硕果累累,共有6个项目入选了国资委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总数位列央企第二。

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曾言“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正在改变、甚至已颠覆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建筑央企,能够多大范围、多高层次、多强密度地去组织整合资源,将决定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和发展边界。”

通过丰硕成果以及典型项目的引领,中国电建的数字化转型发挥了整体的效益和价值,也得到了企业内部的广泛认可。

吴张建表示,“十四五”新征程上,中国电建的数字化要做“集团化的平台、企业级的建设、项目级的应用”。洞察需求的变化,管理有“序” ,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张建电建构筑
Yu Min: Father of China’s Hydrogen Bomb于敏
中国电建承建的马里古伊那水电站投产发电
中国电建剥离地产业务置入新能源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Diffusion of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protein XPA along DNA by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simulations∗
本期焦点人物:张建一
论电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一带一路”构筑“健康丝路”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践行治水方针 构筑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