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瞬时记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2黄晓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中心词交融考点

黄晓锋

近年来随着中考制度改革,中考考纲已被取消,而初中历史作为一门概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也面临着学习目标和考试范围向外延伸的局面。面对着庞大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如果采取传统的背诵记忆法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记忆时间,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学科的厌倦,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将“瞬时记忆”引进初中历史教学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本文围绕历史教学中“瞬时记忆”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

1

历史教学中的“瞬时记忆”具体概念

“瞬时记忆”亦称“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一種,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短暂记忆。而历史教学中的“瞬时记忆”则可理解为通过利用情境创设、图片引导、故事串联、考点背诵等方法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中心词和关键节点,并通过把中心词串联起来在脑海里形成短暂知识架构记忆。这种记忆法较为新颖,虽然目前在教学运用过程案例较少,但它在教改当下,尤其是考纲取消后面临的庞大知识体系记忆,具备更灵活、更精巧的特点,值得探讨。

2

“瞬时记忆”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方式,节省教学时间

初中历史在教学科目中属于概念性、记忆性较强的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架构复杂、历史主线纷繁是其固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通过时间、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这对于悟性较高的学生而言是较好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理解性、悟性偏弱的学生来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背诵,而且效果也不佳,甚至会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

“瞬时记忆”强调把知识分为各个节点,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记忆,先把关键的考点记住,然后围绕考点,通过情境导入、图片引导、故事串联等方法将知识点向外延伸,但不管怎样延伸,围绕的中心依旧是考点,因此只要学生想到考点就会顺其自然的引发一系列的联想。这样,如果把“瞬时记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从心理上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教学节约时间,既避免重复教育,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基础巩固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还有就是,这种教学方法对后进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新尝试,不仅教学方式新颖,在记忆过程中内容较少,有利于后进生和优生在同一个记忆起点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二)提炼知识架构,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孔子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就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在经历长期一成不变的传统的枯燥的历史教学后,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的。

“瞬时记忆”通过提炼知识,简化知识架构,利用情境创设、图片引导、故事串联等方法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以求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到考知识点的熏陶,这样学生便在有意无意之中记忆了一遍知识,为后面关键词的拓展打下了基础,让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想要继续了解下文,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讲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这一课时,先用简单的中心词“元、北、山、河、半”来描述我国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名字,然后运用视频、图片等画面感较强的材料作为课堂的“开场”,通过烘托出历史事件当时画面,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到当时的境遇,增强学生的好奇感和求知欲。这样既提高了兴趣,又有了学习动力,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三)提高课堂效率,延展课堂容量

上下五千年的人类历史决定了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体系庞大,头绪众多。而课堂的时间又是短暂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内从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重难点,掌握知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当下历史教学的关键。

传统教学中,需要先通过历史背景、时间、人物、事件、作用以及延伸等逐一教学完后安装顺序逐一背诵,这无疑会占用大量时间,而且不能更有效的记住考点,容易因知识不连贯造成考点混淆。而运用“瞬时记忆”可以在课前通过突显关键知识点,例如时间、人物、地点等,然后通过对关键知识点进行双向拓展,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只要以后出现相关的中心词,同学们就会对其进行联想,从而把相应的知识点回忆起来。

例如在讲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时,我把“汉武帝”作为瞬时记忆的中心知识点,利用图文展示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后,通过快速背诵汉武帝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措施,然后进行小组PK问答,营造竞争学习的状态,进一步激发瞬时记忆的效果,这样以后同学们只要想起汉武帝,马上便会联系到他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在无形中相对地延长了课堂的时间,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思考,接触更多的资料,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 “瞬时记忆”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备课过程中侧重关键词的选择,让“瞬时记忆”有明确的记忆目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的中心主旨准确把握,选择能够精确反应中心思想的中心词,并需要具备明确的记忆目标。课堂中心目标是发挥“瞬时记忆”的关键,这个主旨需要用一个特别容易记忆且内涵延伸较广的词来形容。例如,在讲授《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时,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在于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而这一目标可以用“交融”这个中心词来形容。

当中心词确定后,下一步则需要考虑加以扩展,例如前文所说的“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瞬时记忆记住“交融”二字后,引导学生扩散思维联想:为什么会“交融”——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如何“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交融”的结果——民族大融合表现。通过展开问答式的提问,既能让学生将所有知识点“浓缩”于中心词,又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庞大的知识体系,并且只要以后同学们想起《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便会马上想到“交融”二字,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大融合表现等知识点便会随之浮现在学生脑海中,从而实现记忆目标。

猜你喜欢

中心词交融考点
真美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英汉口语中名词性省略对比研究
俄汉语定语对比
集合考点例祈
交融的独特优雅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升复习效率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