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安德森
2021-09-22王松
王松
前 言
韋斯·安德森(以下简称韦斯),是美国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作品就好像是在用全身的力气,讲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但偏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让人尴尬,反而还挺有意思。他的风格有点像无厘头,但又没无厘头那么夸张,也主要不是为了搞笑,更像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在韦斯的电影里,冷峻的对白和情节背后,往往会有些哲学意义,这可能跟他毕业于得克萨斯大学的哲学专业有关。学哲学的人,有时候脑子里的想法跟平常人不大一样,同样是在描述一个情节,韦斯往往会选择一个奇怪的出发点,或者采用奇怪的表现方式,这可能是他独特风格的由来。
(本文中的人物和地名,以影视作品中的音译为准)
1.风格迥异的导演
大部分人第一次对韦斯有深刻的印象,源自2009年上映的电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是一部定格动画电影,韦斯那种独特的风格,遇上这种类型的作品简直如鱼得水。
定格动画电影,是那种逐格拍摄再连续放映的作品,国内比较著名的定格动画电影,比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阿凡提》。定格动画有点像连续的幻灯片,很有一番“动中有静”的美感,而且这类动画片的人物和背景都可以经过美术设计,让影片看上去更有特色。
韦斯导演作品的风格体现在镜头的处理方法上,跟其他导演的处理方法不大一样,就好像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讲起故事来东一句西一句的,好像没什么章法,不过听故事的人却听得明明白白,就是感觉切入点和视角有点奇怪。这种怪诞的风格,配上定格动画电影,那种一格与一格之间,稍稍有些卡顿的感觉是绝配。
可以说定格动画电影的特色,使得韦斯得以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把电影的镜头节奏控制得像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举手投足之间的动作都是一顿一顿的,看着挺别扭,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机器人的动作特别有意思。就好像“狐狸爸爸”和负鼠凯立去养鸡场偷鸡的时候,“狐狸爸爸”在蓝莓里下了迷药,看门狗把蓝莓吃下去晕倒的情景。当看门狗吃蓝莓的时候是“动”,当它吃完后猛然一顿是“静”。这一“静”被处理得实在太有意思了,既表现出了狗的状态,又有一种独特的喜感。这种“动”和“静”的冲突,或者说是反常和颠倒,是韦斯所最擅长的。在韦斯另外一部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他就利用这种“动”和“静”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了很多有特色的镜头。
这是韦斯导演作品的镜头风格,他在表现手法上的风格,有一种“很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感觉。再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为例,这是根据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一部动画电影,讲的是一只“超级”狐狸带领动物与三个邪恶的农场主战斗的故事。
韦斯对动物世界做了很有意思的处理,比如“狐狸爸爸”一开始的住处是“黑刺莓一号”。比如“狐狸爸爸”想要换新房子需要去联系中介,还要找律师评估,只不过中介是一只黄鼠狼,律师是一只獾。比如人类世界的两年是十二个狐狸年。
这种拟人化看上去像“胡说八道”,可是韦斯却讲得有鼻子有眼,直到后来“狐狸爸爸”在跟农场主法兰克林·宾(以下简称法兰克林)对话的时候,竟然不觉得突兀。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前面那种看上去独特的动物界的世界观,就是在为了使动物足够拟人化做铺垫。
每一部电影都要有一个起码的自洽,即使是童话故事,一只动物突然开口说话,也是会让人感到奇怪。唯一不同的是,在看童话故事的时候没有人会因此而较真。
如果是一部足够自洽的作品,就会在动物开口说话之前做一个铺垫,那么动物在开口的时候就不会显得突兀。韦斯在动物开口之前对动物世界的处理,就是把狐狸等动物,抬高到了与三个农场主“平级”的地位。
所以,在处理动物世界的时候,韦斯的“胡说八道”是认真的,比如“狐狸爸爸”在搬家和装修的时候,聘用的都是些松鼠。松鼠里的“包工头”,啰里啰嗦地又是指挥松鼠搬运工,又是提醒松鼠工人装修的细节,构成了一个很紧凑又很有喜感的情节。
而在这些喜感的背后,都是韦斯在潜移默化地构建一个完整的动物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韦斯很认真地描绘那种特殊的仪式感,比如动物那种打燃烧的松果的运动,从把松果点燃后运动员扔出前的动作中,甚至可以看出一丝神圣感,动物运动员表现出了足够的专注和认真,让这场像棒球又像跑酷的运动变得真实起来。
还有“狐狸爸爸”戴的土匪帽,一只狐狸去偷鸡,还戴个什么帽子?难道是怕被人认出来吗?可是“狐狸爸爸”偏偏就戴了,还戴得煞有其事,“狐狸爸爸”的儿子艾什没什么运动天赋,表现也不是很好,“狐狸爸爸”还不给他土匪帽戴。当艾什的表现足够优秀,帮助大家脱难的时候,“狐狸爸爸”才给他“颁发”一顶土匪帽。
这都是在用仪式感,衬托动物世界的拟人化,让动物的形象变得饱满起来。韦斯的表现手法有些与众不同,纵观美国其他的动画电影,也有很多把动物的世界拟人化的作品。那些作品用的手法,都是用背景或者言辞、道具设计等等,来凸显其拟人化。
比如《疯狂动物城》里的兔警官,她穿着一身警服,生活在一座功能齐全的城市里,那么她的形象就立起来了,就是一名动物城里的警察。这是动物类电影里的通用手法,用背景和道具来表现其拟人化。
韦斯却总是从一些奇怪的切入点出发,比如前文中所说的仪式感,让动物世界充分拟人化。韦斯描绘出来的动物世界有它独特的自洽,虽然很像人类世界,却又突出动物的本质。比如“狐狸爸爸”等人在宴会上,用的是高脚杯、餐盘,餐桌上都像模像样地铺着桌布,但是他们的吃相却“很野兽”,连抓带啃吃得到处都是。
还有“狐狸爸爸”跟獾律师发生争执的时候,两个人在办公室张牙舞爪,这是野兽发生争执后的解决方式,就形同于在吵架。这是韦斯在提醒我们,虽然他们足够拟人化,但是他们终究还是跟我们不一样的野兽,他们所持的观念也不必跟我们一样。
正如“狐狸爸爸”在看新房的时候,介绍自己的职业时说,以前他以偷鸽子为生,现在的职业是为报社撰稿。在野兽的概念里偷鸽子和为报社撰稿,都是他的谋生手段,并没有因为偷鸽子而受到道义的谴责,相反这在狐狸的世界里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
韦斯的想象力,再加上稀奇古怪的切入点,共同构成了他表现手法上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在细节上,就是影片中色彩和配乐的特色,比如描绘田野里的情景,基本上都是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似乎能看到无限的希望和收获。而到了三个农场主那里的时候,天上乌云密布,农场的天空变成了压抑的黑色。最精彩的还是狼出现的时候,他背后白色的雪山,一种冰雪或者冬季的肃杀感扑面而来。
影片里的配乐则有一种古灵精怪的感觉,比如影片一开始,“狐狸爸爸”和他的妻子费莉希去偷乳鸽时候的配乐。那感觉就不像单单去偷一只乳鸽,更像在进行一次特工行动。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配乐,是“狐狸爸爸”在取得胜利的时候,骑着摩托扬长而去的配乐。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狐狸爸爸”心中的雀跃。
韦斯的导演表现手法和镜头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感觉在很多时候,就像在跟一个精神病人谈话,你会惊叹于他的想象力,虽然对方的讲述杂乱无章,但是有他自己缜密的逻辑。
这让人想到了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一开始,有这样一个镜头,“狐狸爸爸”和他的妻子费莉希去乳鸽厂偷鸽子。那个“伯克”的乳鸽厂里,有两座高高的厂房,有仓库,有拖拉机,有杂乱的木箱,有一座二层小楼,还有带着编号的鸽棚。总之,这里看上去是井然有序的,真正的乳鸽厂也就是这个样。
可是在这样一个乳鸽厂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风车?那些风车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有一个依稀可以分辨得出来的是风力发电用的风车,其它还有四五个大风车是干什么用的?另外,在两层小楼上还有转动的测风仪,在围墙上还有一个玩具风车,这些风车在表现什么意义?
这种感觉就好像有人在直播做菜,却突然讲起了“母猪的产后护理”,还讲得津津有味,关键是看直播的人也觉得很有意思。这大概就是韦斯的风格给人的感觉,很多地方会让人感觉不正常,但是又令人印象深刻。
2.情怀和家庭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说的“狐狸爸爸”,就是那只以偷鸽子为生的狐狸,他在得知妻子怀孕后金盆洗手,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他那颗喜欢冒险拥有野兽本性的心,却一直蠢蠢欲动,直到他们一家搬到了新家里,“狐狸爸爸”开始重操旧业。
这描绘得很像是一个男人在事业和家庭中作出的选择,“偷鸽子”就是“狐狸爸爸”的工作,前文中也说过,在狐狸界这还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太危险,既然要当爸爸了,那么在孩子长大之前,他都不能从事太危险的工作。
这一点在影片里有一个隐性的提示,电影的一开始“狐狸爸爸”出现在一个不大的山丘上,一棵矮小的苹果树旁。当“狐狸爸爸”的孩子艾什12岁的时候,“狐狸爸爸”觉得应该给家人更好的一个家,他们的新家在一个大大的山丘上,一棵大大的树下。这就是在表达,经过了12个狐狸年,“狐狸爸爸”成长了许多。
但是“狐狸爸爸”在做了爸爸后,却没有处理好跟儿子艾什之间的关系。他跟其他的爸爸一样,也有点望子成龙,会因为艾什跟外甥比起来不够优秀而失望,很多时候也忽略了艾什的感受。
于是,艾什开始讨厌自己的表弟克里斯托弗森,可是表弟却有惊人的运动天赋,跳水的时候只溅起了小小的水花。第一次参与“重击棒比赛”,就是之前所说的既像棒球比赛又像跑酷的扔松果比赛,这是影片中动物世界一个独特的游戏。克里斯托弗森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在场边,教练跟艾什聊起克里斯托弗森,教练说克里斯托弗森可能是有“狐狸爸爸”的家族基因的关系,运动天赋才这么优秀。艾什赶紧否认,说克里斯托弗森是他表弟,跟“狐狸爸爸”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
艾什的极力否认,源自于他的危機感,他怕大家都认为克里斯托弗森跟他父亲有家族血缘关系,他甚至怕克里斯托弗森抢他的父亲。所以,他处处为难来寄宿的表弟,还用克里斯托弗森父亲的病情来挖苦表弟。
不过艾什的努力是徒劳的,克里斯托弗森在各方面的表现比艾什都要好,班里的女同学也被克里斯托弗森在化学实验中的冷静处理所吸引。一家人在逃跑的时候,在挖洞方面克里斯托弗森也比艾什挖得快,挖得好。
“狐狸爸爸”也非常认可克里斯托弗森,让他加入自己的团伙,并给他发了土匪帽。这一切让艾什很受打击,越是这样他越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直到他跟克里斯托弗森抢夺“狐狸爸爸”的尾巴失败,克里斯托弗森被抓,“狐狸爸爸”不得不去以自杀的方式换回外甥。艾什非常自责,认为自己很没用,认为是自己害了父亲。
就在这时候,“狐狸爸爸”才表现出了对儿子的关爱,也向儿子诉说了他在自己心目中的独特和重要,父子二人这才冰释前嫌。整部电影看上去是一部童话故事,其实一直以家庭和情怀为主线,在家庭方面“狐狸爸爸”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艾什眼中的父亲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从这两方面分别诉说父子关系。
“狐狸爸爸”在看到儿子不如外甥优秀的时候,一方面赞美外甥,希望儿子进步;一方面又不会让儿子跟自己去犯险,总是会关注自己的孩子。另外,艾什与克里斯托弗森的关系,是兄弟之间的一种相处模式。
克里斯托弗森的优秀,引来了艾什的嫉妒,“狐狸爸爸”家毕竟是艾什的主场,他利用自己的“主场优势”不止一次地欺负克里斯托弗森。可是他们终究是表兄弟,有人在说“狐狸爸爸”和艾什的坏话的时候,克里斯托弗森出手为他们打了一架,艾什这才彻底接纳了表弟。
后来,艾什把被抓的表弟救出牢笼的时候,终于向表弟道歉,艾什在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也有了成长。通过这些情节,电影为我们描述了家人的相处方式,家人之间可能会有矛盾,同时家人之间又会有种独特的向心性,让家人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的时候,会齐心协力起来。
电影中对家庭的描绘可谓举轻若重,用一点一点的情节积累关于家庭的情绪,最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释放。而情怀方面的元素则有些独特,可能是导演韦斯的风格有些奇怪,让电影的情怀也变得奇怪起来。
但是韦斯尝试着抒发的那些情怀,却很容易让人感受得到,首先是“狐狸爸爸”的那种冒险情怀。相信很多男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多数会选择家庭,作出这样的选择后多少都会感觉到无奈,毕竟男性一般都更喜欢冒险又需要智慧的事业,所以才有“男儿至死是少年”的话。
作为一只中年狐狸,在家庭初步稳定后,他便重拾那份冒险的偷盗工作。正好离“狐狸爸爸”的新家不远处,有三个心狠手辣的农場主,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三个农场主在,他才会选这座新房子。
在“狐狸爸爸”偷鸡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狐狸爸爸”的助手是负鼠凯立,他俩冲到鸡窝里,“狐狸爸爸”三下五除二就咬死了三只鸡。可是凯立却很费劲,因为他的牙跟“狐狸爸爸”长得不一样,根本咬不动鸡脖子。凯立的无奈,再加上周围的鸡那种好奇的眼神,让整个镜头非常滑稽。
还有去法兰克林的地下室偷苹果酒的时候,遇上为法兰克林工作的老鼠。当老鼠把小刀拿出来,走向“狐狸爸爸”的那一刻,配音和独特的镜头感叠加在一起,竟然会有两个牛仔决斗的感觉。可能定格动画电影特点的缘故,让他们的打斗看上去还真有点高手过招的意思。
老鼠这个角色出场的次数和戏份都不多,但是这个角色却很有特色。如果非要说的话,他应该是在事业和家庭之间,选择了冒险的事业的那类“动物”。老鼠似乎跟“狐狸爸爸”是同龄人,两个人的相见似乎更像“江湖再见”。就是那类金盆洗手重操旧业的高手,遇上那种“现役”的江湖高手的样子。
这只老鼠在临死前跟“狐狸爸爸”的对白很有味道,他这些年一直在追求那种刺激的感觉,影片里用“苹果酒”的味道代替那种感觉。而在“狐狸爸爸”头一次去偷苹果酒的时候,他也发表过类似的感慨,可见他和老鼠的追求都是一样的。追求刺激是男人共有的情怀,只不过选择不同,让他们的追求方式不同,让他们有了不同的人生。
在观影的时候能感受得到,导演韦斯是很喜欢老鼠这个角色的,他出场的时候都有一段属于他的配乐,关于他的镜头也很经典。比如他拿着麻袋,一边打着响指一边走向艾什的镜头,像是蛇吐信一样发出着嘶嘶声,这个镜头绝对是全片的经典镜头之一。
老鼠有情怀,有追求,所以,他的死会让人悲伤,这意味着在这些追求之后的牺牲。所以,老鼠在死的时候,似乎有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消失了,格外令人伤感。
除了冒险情怀,该片还抒发了一种温暖和孤独的情怀,这两种情怀好像是有冲突,中间也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导演却把两者捏在了一起,所以,那匹狼出现的时候,观众才有那种十分震撼的感觉。
一开始凯立在提到狼的时候,很像就那么随口一提,但没想到后来狼真的出现了。“狐狸爸爸”在重操旧业后,很快惹怒了三个农场主,“狐狸爸爸”的新家被用铲车挖了,用炸弹炸了,有108个人不分日夜地守在那里,势必要将“狐狸爸爸”一家杀死。三个农场主的大肆破坏,也让周围的动物遭了殃,于是一场动物和农场主的战斗由此打响。
机智的狐狸通过挖掘隧道绕过了农场主的封锁,把三家农场里的东西全都偷走了。这一招把法兰克林气得不轻,他把房车里、桌子上的东西全都划拉到了地上,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足够的愤怒。他怒目圆睁,为数不多的头发以及愤怒的表情,让他看起来像一只愤怒的野兽。这个情景之所以说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个镜头的张力太精彩了,用真人来演的话,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效果。
之后“狐狸爸爸”跟法兰克林又经过了两个回合的交手,最终“狐狸爸爸”救出了克里斯托弗森,并骑着摩托扬长而去。就在得胜回归的路上,“狐狸爸爸”遇到了狼。
遇到狼的镜头,白色和黄色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狼的背后是白色的雪山,他站在岩石上,显得孤独又无畏。而“狐狸爸爸”这边是黄色的原野,看上去非常温暖。
狼的出现,就好像在向孤独致敬,他消瘦挺拔地站在那里,最后回到了白色的冰原上。狼似乎象征着没人能懂的世界,你可以不主动去懂他,但不能无视他的存在。
导演韦斯就这样利用色彩,把孤独和温暖两种情怀捏在了一起,当两种情怀碰撞的时候,似乎都能看到两者碰撞出来的火花,但他们又分外和谐,并互相敬畏。
3.中年危机
2004年上映的《水中生活》是韦斯早期的作品,那时候他的风格还不像后面那些作品中那么精彩,从很多镜头里还能感受得到,他在做一些尝试。起码是在叙事方面,《水中生活》远没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那么有趣。
在该影片中韦斯的导演风格虽不出彩,但已经基本成型,比如船员们戴的那顶红帽子,就跟之前乳鸽厂的风车作用差不多,只不过表现力还稍有不足;在镜头感上,韦斯也远没有在之后的作品中,剪得那么天马行空。
虽说这部影片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电影所表达的情怀却很让人感动。韦斯从他更早的作品《脱线冲天炮》中,就很懂得用情节堆积情怀。
人们都称他为喜剧导演,他导出来的作品也都是喜剧电影,可是看他的电影如果只是冲着喜剧去,肯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他在每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情怀,才是核心元素。
《水中生活》的主角叫史蒂夫·泽索(以下简称史蒂夫),是一位著名的海洋探险家,他的纪录片和教科片曾经给许多孩子的童年埋下了探索、好奇和冒险的种子,是许多喜欢冒险的人的偶像。
可是史蒂夫这些年却越来越不如意,他拍摄的纪录片质量越来越差,在一次拍摄行动中,又有一位跟史蒂夫感情深厚的同伴葬身海底。史蒂夫发誓要为好友报仇,在他正准备踏上新的征程的时候,麻烦事却接连不断。
先是突然冒出来一个飞行员儿子耐德·普里敦(以下简称耐德),接着是因为已经连续九年没有拍摄到精彩的纪录片,没人愿意再为他们此次拍摄行动赞助。因为耐德的出现,史蒂夫跟妻子的感情也破裂,妻子离他而去。
显然这位海洋探险家遇到了中年危机,之前他越是辉煌,现在他就越是不理解,为什么自己那么辉煌的人生,会变得这么失败?之前自己拍摄纪录片的精神气去了哪里?如今他在纪录片里的表现,就像是个中年大叔在海里没精打采地游来游去。
而史蒂夫在面对突然出现的儿子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他很想显示一把老父亲的尊严,但此时却正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他很想关心一下儿子,却因为专横惯了,也不管耐德的想法,就邀请耐德加入自己的团队,结果使耐德在进入团队之初受到了老队员排挤。
这一切的不顺利,让史蒂夫越发孤注一掷,他觉得之前杀死他同伴的“美洲虎鲨”,就是他人生中的一道坎。只有跨过了这道坎儿,他的人生才能摆脱如今的窘迫。
于是他答应了各种苛刻的条件,终于拉来了一笔赞助。那些苛刻的条件,甚至包括不杀死“美洲虎鲨”,以不再给朋友报仇为目的。这一段情节的镜头让人感觉非常乱,这应该是韦斯故意而为之,在表现史蒂夫心中的那种慌乱和迷茫。
在名利的簇拥下,史蒂夫已经忘记了冒险的感觉,忘记了探险的精神,他的人生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所以才会越来越糟。一开始,他以为新的行程是为了探险,但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他才发觉海洋已经让他觉得索然无味;他又觉得出海是为了给好朋友报仇,可是在赞助面前,他却可以把报仇的事推得干干净净。
那么出海是为了什么?
这个疑问让史蒂夫看上去像是个讲课无趣的老师,在镜头前说着那些乏味的台词,估计他自己都要昏昏欲睡了。随船的记者说史蒂夫的拍摄很做作,在镜头前是一个人,在镜头外又是另一个人。史蒂夫很生气,认为記者是在胡说八道,可是从那之后他越发地迷失了自我。
史蒂夫的迷茫是对人生的一种质疑,人到中年,是人生中的不惑之年,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再迷惑了。有的人的不惑之年风平浪静,有的人的不惑之年却有了新的质疑:人生真的只能这样了吗?这个世界就一定要是这个样子吗?两者不能发生改变了吗?
史蒂夫就属于后者,他懂得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是又希望自己的人生会有新的意义。他已经被物质和名利冲昏了头脑,但是他的内心还隐隐有那么一股动力,让他去坚持着些什么,虽然他也不知道坚持下去的意义,但就是想坚持下去。
直到他们在公海遇到了海盗,直到海盗把耐德抓走,史蒂夫突然怒了,他像是一头发狂的狮子,咬断了绑住自己的绳索,开枪把海盗从船上驱赶出去。那个毫无畏惧的史蒂夫又回来了,虽然他驱赶海盗的时候,只穿着泳裤和浴袍,但依旧掩饰不住他身上的那股英气。那个探险家史蒂夫又回来了,此刻他就是披着战甲的勇士,在海上所向披靡!
《水中生活》的枪战其实挺儿戏,甚至开枪的声音都有点像放鞭炮,不过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不会在意这些,因为那些枪声、史蒂夫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表现他冒险人格的回归。枪声是为了表达情绪,而不是真的为了描绘枪战。同时,看到这里的时候,似乎有口气被导演韦斯提了起来,那是冲破了中年危机的一口雀跃之气。
之后,史蒂夫又遇到了接连的打击,所有的钱都被抢了,连船里的油都被抽光,史蒂夫的团队被困在了海上。同时负责为史蒂夫找投资的老朋友,也在此时离他而去,船员对史蒂夫的意见越来越大。但最让史蒂夫接受不了的,还是他被学术上的竞争对手和情敌所救。
史蒂夫陷入人生的最低谷,可是他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彷徨,无奈,推卸责任,而是开始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他放下了之前的自大和傲慢,找到了妻子向她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持和资助。虽然很不舍,但是他依旧清除了船上的不稳定因素,其中包括一个跟了他很多年的老朋友。他通过收到的信息,猜测出了海盗的老巢,并带着船员去营救出了被抓的人质。
最重要的还是,他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不再那么傲慢自大。其实之前的成就越大,人到中年之后,就越是会缺少敬畏之心,这才是他迷茫和自大的根源。没了敬畏之心,就会马虎大意不再认真,人生自然会变得不顺遂起来,同时,自大会让人到中年的史蒂夫,完全忽略了自身的问题,他才总是会推卸责任。
在这方面导演韦斯找切入点找得很准,虽说是表现手法有点奇怪,但却能把史蒂夫那种情绪上的变化呈现得清清楚楚。史蒂夫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无视妻子的感受、属下的感受、儿子耐德的感受。他会认真地去听取身边人的倾诉,尽量尊重他们,可以说经过了这次冒险,他迎来了自己的一次重生。
《水中生活》又是在卖力地描述父子关系,在韦斯导演的电影中,家庭和家人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父子关系,韦斯的每部电影里都会有父子关系的特写,这其实是很多文艺工作者的通病,因为父子关系是亲情之中最复杂的一种关系,父子之间的故事也是最让人回味的。
不过史蒂夫跟耐德之间的父子关系有点特殊,据史蒂夫的妻子伊丽娜说,史蒂夫无法生育,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清楚。那么耐德是哪里来的?这可能是一个误会,也可能是耐德的母亲怕他缺失父爱,所以就说他的父亲是著名探险家史蒂夫。
伊丽娜没有把实情告诉这父子俩,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在尽量维持好这段父子关系。史蒂夫一开始虽然专横,不过对于突如其来的儿子他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他已经五十多岁却还没有一儿半女。所以,当耐德出现的时候,史蒂夫并没有逃避,而是积极地去接纳耐德,把耐德接到了自己家,还让他加入自己的团队,甚至因此导致了伊丽娜的出走也在所不惜。
而耐德也希望能得到史蒂夫的认可,所以,他也在很认真地维系这段父子关系。他连潜水都不会,但依旧接受了史蒂夫的邀请,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活。对于史蒂夫的要求,他也会认真对待,一直尊重史蒂夫,维护史蒂夫。
但即便在两个人共同努力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依旧处理得乱糟糟的。这就是父子关系的特殊性,就算双方都愿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他们之间也不一定能和谐。韦斯的手法,也很贴近现实,他没有那么夸大父子之间的矛盾或者误会,就是就事论事地描绘两个人之间的情绪和情感。
可惜的是,耐德帮史蒂夫找回了自我,却死在了寻找“美洲虎鲨”的过程中。这时候史蒂夫的情感再次得到了一次升华,他意识到自己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他的朋友又回来了,他的妻子也回来了,船员们再次拥护他、相信他,他的纪录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史蒂夫之前在奋力争夺的名利,此时对他来说竟变得寡淡起来,在影片的最后,他把刚获得的奖项放在了台阶上,扛起了船员克劳斯的小侄子,离开了放映现场。此时的史蒂芬不只是个冒险家,他還是一位丈夫,一位长辈,一位船长,他重新找回了自我。
4.心灵之旅
韦斯导演的电影都是喜剧,但是其中的核心元素都是比较严肃的东西,比如死亡和生命。在韦斯的电影里,几乎都会出现对角色死亡的描述,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的老鼠、《水中生活》的耐德等角色。韦斯总是在把他们塑造得有血有肉之后,再残忍地让他们去赴死。奇怪的是,他们的死并不会引起太大的悲伤,反而还能让活着的人珍爱生命,对人生若有所悟。或许这就是韦斯对死亡的看法,这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生命的全部。逝者已逝,但活着的人却要好好活着。
跟国内的电影市场差不多,好莱坞早已经是商业片的天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韦斯的电影可能不会太受欢迎,但一定是能让人回味的那类电影。他的电影里没有特技,没有拯救世界,更注重描绘心灵世界的绽放。
在2007年上映的《穿越大吉岭》,就是一部关于心灵之旅的电影。跟以往一样,韦斯还是用冷幽默式的对白开场,三个不太联系的兄弟,聚集在一列火车上,开始了他们有计划的旅行。
兄弟三人中的老大叫弗朗西斯,他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差点就因此命丧黄泉。他以为自己遭遇的这场灾难,让自己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亲人的可贵,所以,他才把两个兄弟叫到一起,去印度旅游。
但是弗朗西斯的认知是片面的,他显然对人生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比如他的控制欲依旧很强,要给两个兄弟点菜,行程要由他来安排,其他的决定也都是一副“我说了算”的模样。这让他的两个兄弟很反感,不过弗朗西斯很了解两个兄弟,所以,他点的甜点之类的东西,都是两个兄弟所喜欢的。
老二叫彼得,因为妻子怀孕,他却还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所以要跟妻子离婚。他虽然跟两个兄弟说是先有了离婚的念头,才知道自己有了孩子,这打乱了他离婚的计划。不过他的孩子都快出生了,他再去说“离婚计划”就显得比较可疑,毕竟怀胎十月他早干嘛去了?所以正常顺序应该是,他先得知妻子怀孕,才有了“离婚计划”。
其实,老大弗朗西斯的车祸场面也非常可疑,一开始说是开车出了车祸,后来见到他们的母亲后,又说是骑摩托车出的车祸。当然,不排除他在见到母亲后开了个玩笑,不过当时看到另外两个兄弟的眼神,又似乎不是在开玩笑。而且,弗朗西斯在第一次描述完车祸经过的最后,那个不自然地一笑,以及他口中车祸的那个惨烈程度,似乎就是在表示他在说谎。
这个细节直到电影最后也没有一个定论,笔者偏向于弗朗西斯在最开始的时候说了谎,起码那场车祸没有他所描述的那么震撼人心。可能就是骑摩托车的时候,不小心撞树上了,他虽然一副已经看淡了生死的模样,但实际上是因为得到了母亲的消息,才叫上两个兄弟开始了这段旅程。
不管怎么说,老二跟妻子的关系很不融洽,于是他才像是为了逃避答应了这次旅行。兄弟三人当中的老三叫杰克,是个短篇小说家,刚刚跟女友分手,但似乎还很迷恋女友,一直在偷听女友的电话,而且很希望能复合。他的感情生活不顺遂,才答应了大哥的旅行邀请,希望能散散心。
兄弟三人已经一年未见,跟陌生人也差不多了,他们甚至互相设防,彼此之间都没有了信任感。杰克最没有安全感,甚至在车站买了辣椒喷雾。对于自己的现状,大家也都往好处说,很像是同学聚会的情景。而且兄弟三人对互相之间都有隐瞒,又互相告密。比如杰克只对彼得说,自己准备提前结束旅程,乘飞机飞往意大利去找前女友,并让彼得保密。结果彼得转头就告诉了弗朗西斯,于是弗朗西斯展现了他专横的一面,把彼得的护照翻出来自己收着。
同时,兄弟三人都不愿意在另外两人面前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比如杰克把自己的新小说拿给彼得读,明明是一篇悲情小说彼得却故意发笑,直到控制不住情绪,他才以上厕所为由,跑到厕所里偷偷地哭。再比如杰克的小说,都是根据他的遭遇所创作的,但却一直强调那是虚构的情节和人物。
在旅行的一开始这段情节中,导演韦斯用了冷幽默的形式,讲述兄弟三人的勾心斗角。这是韦斯的喜剧模式,情节可能不好笑,但一定很有意思。往往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它的内核都是悲剧,韦斯的喜剧模式可以称之为“冷漠的喜剧模式”,他不会让人开怀大笑,却也不会让人感受到悲剧的内核。在他的作品中,情节不管是喜还是悲,都是比较寡淡的,就像一个无比冷静的人给大家讲一个不太好笑的故事。正如前言中所说,虽然不太好笑,却很有意思。
兄弟三人就这么各怀心事地进行着旅行,可是旅行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矛盾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还在积累。弗朗西斯对彼得用父亲的剃须刀、墨镜、车等遗物,以及没有经过允许就用自己的皮带而颇有怨言。彼得渐渐受不了弗朗西斯的专横,中间再有杰克添油加醋,弗朗西斯和彼得终于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打了一架。杰克在劝架无果后,朝两个哥哥喷了辣椒水,于是弗朗西斯和彼得又开始去追逐杰克。
因为他们打架,还有之前把毒蛇带到列车上的“旧账”,兄弟三人被列车长赶下了火车,弗朗西斯的计划彻底泡汤了。就在他们准备结束旅程的时候,反而开启了真正的心灵之旅。
兄弟三人拖着行李,在寻找新的交通工具的时候,目睹三个印度男孩落水。他们奋力营救,但还是有个印度男孩撞在了石头上,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
在导演韦斯的作品当中,《穿越大吉岭》对死亡和生命的描述,最感人肺腑。男孩遇难的情节有几个很精彩的镜头:彼得抱着死去的男孩回村庄,另一个男孩还牵着死去男孩的手。弗朗西斯兄弟三人一脸的庄严,这个男孩的生命在他们面前消逝,似乎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
遇难男孩的父亲,一脸沉痛地清洗儿子的尸体,另一边,彼得抱起了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这两个镜头,把死亡和新生连接在了一起,让彼得对怀里幼小的生命产生了敬畏。
兄弟三人被邀请参加遇难男孩的葬礼,这让他们回想到了一年前参加父亲葬礼的情景。在那个过程中,兄弟三人上演了一出闹剧,在去参加葬礼的路上,非要去开父亲在修车厂的车。
面对父亲的死,韦斯又开始用冷幽默的方式,表现三个兄弟对葬礼的冷漠。彼得还有闲心去领父亲放置在修车厂的车,杰克则干脆开始试穿父亲留在车里的衬衫,还要把车里那箱行李做登记,当做遗产分配。
彼得的过激举动,似乎是因为过于伤心的反应,但仔细看的话并不是,他似乎带着愤怒,就像是在生父亲的气,埋怨父亲分配遗产不均。不过在《穿越大吉岭》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发生关于遗产的争端问题,如果涉及这方面的问题,之前他们打架的时候就应该暴露出来了,可是兄弟三人谁也没有提到。
对于参加父亲葬礼的彼得,为什么突然生气,影片中自始至终也没有说明。不过考虑到兄弟三人打架的导火索,是在争谁是父亲最喜爱的儿子,笔者猜想可能跟此事有关。
总之,这一家人在一年前的时候是有矛盾的,杰克寄给父亲的小说,父亲没有看,兄弟三人对葬礼也不太上心,可见他们的父亲作为父亲做得也不是很成功。他们的母亲也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出走,这是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父亲和母亲的失职,才让老大弗朗西斯不愿意组建家庭,让彼得不愿意做父亲,让杰克对母亲有过分的依恋,进而放大成了对女性的依恋,对女友恋恋不舍。
当兄弟三人在看到那位印度父亲,在为自己的儿子举行葬礼,悲痛之下晕过去的时候,他们才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对比一年前他们参加父亲葬礼时候的幼稚,此时他们完成了一次真正的成长。
老大弗朗西斯还是那么喜欢做规划,不过他的新规划给两个兄弟留下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彼得做好了当父亲的准备,还给自己将要出生的孩子买了衣服。杰克不准备去意大利了,打算彻底结束这段恋情。彼得和杰克关心起弗朗西斯的伤势,这比影片一开始兄弟三人虚情假意地拥抱顺眼多了。
当兄弟三人见到母亲的时候,他们虽然埋怨母亲的抛弃,但当他们看到母亲正在做令人可敬的事,又选择原諒了母亲。家人与家人之间,最令人感动的一点,可能就是互相之间的谅解。
在影片的最后,兄弟三人重新踏上了旅途,他们为了赶火车,把行李一件一件都扔掉了。这个镜头堪称神来之笔,似乎寓意着在新的旅途中,他们抛下了所有的包袱,扔掉了所有的烦恼,并在踏上火车那一刻,审视着自己的行李、包袱和烦恼,看着它们离自己越来越远。
5.月亮的国度
韦斯在电影中用的配乐是极有特色的,总是那么古灵精怪,总是那么恰到好处,又总是那么极具感染力。比如在《穿越大吉岭》的一开始,先是一段急切的音乐,再加上角色慌慌张张的神情,立即就营造出了一种急切、烦躁的情绪。可是当彼得跳到火车上之后,背景音乐随之变得舒畅起来。这个开始就奠定了旅行的基调:舟车劳顿时烦躁的心情,和欣赏到美景的舒畅心情。
2012年上映的《月亮升起之王国》的配乐,韦斯延续了之前的风格,严肃中又带着俏皮。比如萨姆·史卡斯基(以下简称萨姆)和苏茜·毕夏普(以下简称苏茜),两个人刚刚成为名义上的夫妻,从童子军的小教堂里飘出来的配乐,把两人那种雀跃和欢快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没有婚礼的庄重感,满满的都是少年人的朝气和对美好的向往。
可能是描写少年爱情题材的关系,整个《月亮升起之王国》中的配乐,比起韦斯其他的作品更有朝气。同时这部电影几乎没有涉及死亡和生命这样的大命题,就是呈现两个少年谈情说爱的过程。
不过,韦斯怪诞的风格,决定了他导演的影片中出现的谈情说爱,自然不会俗气或平淡。怪诞的导演,他镜头下的主角也一定是怪诞的,在《水中生活》中史蒂芬的团队里就全是怪人。
同样在《月亮升起之王国》中,主角萨姆和苏茜在朋友、同学和家人眼中也是两个怪人。其实两个人是因为早熟,才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在大家看来,他们是两个怪孩子,总有些这个年龄段不该有的想法,大家都想去给他们矫正,却没有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的世界。
萨姆和苏茜在一次歌剧表演中相识,同样早熟的他们立即互相吸引,从此两人开始互通书信。萨姆还好一点,他是个孤儿,养父养母对他的教育也不是很看重,到他十二岁那年已经不怎么管他。可是苏茜的父母健在,还有三个弟弟,她母亲一直把她当孩子管教,这让她有点受不了。
于是,这两个十二岁的少年,便用书信的形式相约私奔。韦斯没有让人失望,这对少男少女的相恋果然怪诞,如果放在普通电影里,两个少年的恋爱受到家人和距离上的阻碍的话,肯定就要夭折,变成一段人生中美好的遗憾了。
两个少年的私奔,其实是一种对俗世的逃避,因为他们异于常人,所以他们被看作是怪胎,很难跟周围的人融洽相处。就像是一个二十来岁的人,肯定不会跟十来岁的小屁孩一起玩,但是萨姆和苏茜的外貌也是十一二岁,他们不得不跟这些幼稚的小朋友在一起。
导演韦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苏茜有三个年龄相仿都只有五六岁的弟弟。这个设计好像是以苏茜的视角审视,她的周围都是些幼稚的孩子。萨姆的情况差不多,由于他的心理年龄成熟的关系,他愿意交往的都是比他大好几岁的人,但却因为年龄差,让他经常受到孤立。
时间久了,他们就希望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找一个让自己舒适的环境生活,那里就是“月亮升起的王国”。可以把这部电影当作是一部怪诞的作品,也可以说有点闹着玩的感觉,但是两个主角那种对向往的生活的追求,却感人肺腑。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也是一种厌倦了现在生活的控诉。
整个故事从一处童子军的军营开始说起,营长在召集大家吃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失踪了一个人。失踪的那个人就是不受欢迎的萨姆,因为他在童子军中表现太好,所以没什么人缘,甚至被其他童子军恨得牙都痒痒。于是寻找萨姆的时候,有的童子军拿着棍棒,甚至有的带了匕首和弓箭,似乎不是在找人,而是准备大战一场。
同时在苏茜家里,她的母亲劳拉也发现女儿失踪了,夏普警长等人立即开始了寻找。大人们有些慌张,可是两个私奔的人却出奇地冷静,他们按照计划碰面,按照计划安营。
韦斯在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很有意思,为了凸显两个少年的成熟,萨姆叼着个小烟袋,苏茜则画了烟熏妆。两个人的碰面,从远远地相望到靠近,有一种历经了磨难的恋人终于重逢的既视感。
相信每个人在少年时期,身边总会有些早熟的朋友,往往他们在少年时期的那种恋爱总让人羡慕。萨姆和苏茜的恋爱就是如此,两个成熟又有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肯定能擦出爱情的火花。
他们摆脱了追兵,渡过了湍急的小溪,穿过树林,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那是一个圆形的小海湾,周围是浅浅的沙滩、裸露的岩石和郁郁葱葱的植被。这个海湾就像一轮圆月,海湾周边的沙滩就像月牙,这就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国度,这里就是“月亮升起的王国”。
萨姆和苏茜在这里游泳,在这里跳舞,在这里接吻。这里没有人对他们指手画脚,没有人指正他们的行为不合时宜,也没有那些幼稚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回响。这一刻他们得到了心灵上的自由和释放,这个属于他们的国度,注定要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另一边大人们却已经乱作一团,因为在萨姆和童子军的冲突中,苏茜用剪刀捅伤了一名童子军,大人们开始互相推诿,谁都不想为此事负责。这是影片中极具讽刺色彩的一个情节,两个十二岁的少年,都能那么冷静地反抗生活,可是那些大人们却把自己的生活和世界处理得一团乱。
可能是成年人把自己的世界设置得太复杂了,最终连他们自己都迷了路。而萨姆和苏茜这样的“怪胎”,才有逃离这个复杂世界的能力和想法,大人们却已经不想逃离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或者说已经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迷失。
最终大人们还是闯入了萨姆和苏茜的王国,两个少年本来在帐篷里相拥在一起,却被大人们粗鲁地分开。大人们认为,此生都不能让他们再相见,因为他们的行为,不符合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行为,不符合大人们对他们的预期,这就是不合时宜的举动。
而萨姆的养父母也在此时把萨姆扫地出门,萨姆又变成了没有家的孤儿。萨姆对养父母是有感情的,也很希望有個家,他也曾经尝试着去融入这个家,可是却总是被人孤立,被人针对,他只能做出反击。可是在养父母的眼中,这就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
接着导演韦斯又开始用冷漠的讽刺手法,开始讽刺美国的社会服务制度。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把无家可归的萨姆送到孤儿院,并且由于他的暴力倾向,还要给他做“电击休克疗法”。
这是社会对异端的一种抹杀,萨姆在他人的眼中看起来怪怪的,总是做着些不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事。就像从童子军军营里出走,他的准备极其充分,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什么东西早就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苏茜在别人眼中也是怪怪的,总是拿着个望远镜看来看去,她说假装这是自己的一种能力。
显然社会是容不下这种怪人的,所谓的“电击休克疗法”,是导演韦斯的又一个冷幽默。“休克”的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那一部分,是萨姆和苏茜个性的那一部分。
两人被大人们找到的当晚,夏普警长跟萨姆做了一次长聊,夏普发觉了萨姆的成熟,尝试着跟萨姆做同龄人的交流,结果这样的交流方式,反而让两个人都舒服。反观之前童子军的营长兰迪跟萨姆的交流,他同情萨姆,并认为自己应该给身为孤儿的萨姆一定的照顾。这样的交流反而让两个人都觉得别扭,因为萨姆成熟的心智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照顾。
萨姆暂时住在夏普警长那里,等待社会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来把他带走。在其他童子军的协助下,他和苏茜再次逃脱,在一位童子军军官的主持下结为名义上的夫妻,并在军官的帮助下继续逃跑。
可是这时候暴风雨来了,萨姆和苏茜最终被人们逼上了教堂的塔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两个人准备从塔顶上跳下逃脱,虽然两位主角此时还是一脸的镇静,但谁都知道他们准备一起去赴死。这个时候导演韦斯的冷漠显得很残忍,在他们脚下是教堂的墓地,只有浅浅的积水,苏茜说他们要游过去,游过忘川河吗?
他们冷静地互相道别,准备结束这一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夏普终于赶来了,说他愿意领养萨姆。终于,萨姆又有家了,也不用去接受什么“电击休克疗法”。在影片的最后,萨姆画下了属于他和苏茜的“月亮升起的王国”,这段少年的恋情有了新的延续。
其实,“月亮升起的王国”应该也属于导演韦斯的“王国”,一直以来,他的作品就跟萨姆和苏茜一样,看得懂的人觉得很好,看不懂的人觉得这喜剧片既不好笑也不煽情,觉得少年的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纯属胡扯。
这导致网上对韦斯作品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极端,有人觉得很有特色很有意思,有人却觉得应该评负分。可能正因为那么多人不懂韦斯,所以他才有自己“月亮升起的王国”。
6. 《犬之岛》
韦斯在执导《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犬之岛》的时候,他的风格已经相当成熟。在之前《水中生活》等电影里,有时候韦斯为了表现一些情怀上的东西,在情节上甚至有些画蛇添足。但是在《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犬之岛》中,韦斯的作品变得比之前更加流畅。
韦斯想要在影片中所表达的情怀,也渐渐变得“润物细无声”起来。应该说《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作品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作品他所表达的情怀,是可以跟某个情节挂钩的。而在那之后,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电影中的情怀、人物的情绪等信息,但是如果回想一下,却又说不明白是哪段情节,让人产生了这样的情怀和情绪。
这标志着韦斯设置的铺垫越发自然了,并没有哪个情节特别突出。情绪的积累方式也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让人毫无察觉,这便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说明韦斯已经在这些方面达到了“收放自如”的状态。
《犬之岛》又是一部定格动画电影,韦斯自己应该也发现了,这种电影跟他的风格很契合,甚至可以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部电影比《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更加精美,制作了一千多个木偶,在场景上也下了大功夫。
2018年上映的《犬之岛》的背景是二十年后的日本某地,该影片中有大量致敬黑泽明的地方,比如小林市长这个人物,就是参照三船敏郎的形象创作的。三船敏郎曾经参演黑泽明执导的《七武士》《蜘蛛巢城》等多部电影,是黑泽明电影里的“熟面孔”。那个就只有几个镜头的神官,也跟《乱》中的一文字秀虎的形象很像。还有《犬之岛》中小林阿塔里(以下简称阿塔里)用收音机播放的音乐,正是《七武士》中的一段背景音乐。
说到背景音乐,不得不再说一下《犬之岛》的配乐,影片一上来就展现出了浓郁的日本文化的色彩。整部影片的配乐大部分都是日式的鼓乐,听着或铿锵有力,或干净利落。比如“首领”“国王”等五只狗,跟另外五只狗抢夺食物的时候的配乐,就好像两个不同派系的武士要决斗一样。
《犬之岛》对日本文化描绘得非常细致和到位,比如说相扑比赛的片段,那两个相扑选手以及中间的裁判,他们的表情、肢体动作都拿捏得很到位。还有日本能剧的元素,不管是走位还是动作,都像模像样。最精彩的还是那個制作寿司的片段,做寿司本来就有表演的成分,韦斯把表演的成分放大了一些,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像一种文艺表演。
影片中对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也都做了“日本化”的处理。看到影片中的人物的时候,会有一种严谨感,“人狠话不多”的感觉。如果不是电影中的对话和字幕主要用英语,都会让人产生这是一部日本导演执导的动画片的错觉。韦斯执导该影片的时候,在日本文化上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犬之岛》不管是画风还是配乐,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的味道。这显然是因为,一方面,韦斯抓住了“日本文化”的内核,把那种对“消逝”的赞叹和无奈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犬之岛》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情怀偏向于悲伤。
在这部电影中,韦斯首次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大命题。特别是描绘犬类两次被人类围攻的时候,犬类都显得那么无助和悲伤。整部电影所表达的情绪以忧伤为主调,显然韦斯都对这些问题持悲观的态度,但同时又给予了那位少年勇士极大的期望。
影片的一开始,就描绘了一段传说一样的情景,说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有一片属于犬类的乐土。喜爱猫类的小林家族为了扩张领地,悍然对犬类发起了攻击,就在所有犬类被围攻陷入生死存亡之际,一位少年勇士出现,斩下了小林家族族长的头颅,拯救了犬类。这位少年勇士是“狗界”的一个传说,也是犬类最后的希望。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韦斯在《犬之岛》中,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去展现家庭的力量。在之前的作品中,家庭和家人一直是韦斯作品里的核心元素,可是这次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小林市长和阿塔里的父子情。
韦斯作品里的父子情,不一定真的是父子,就像《水中生活》的史蒂芬和耐德,虽然耐德不是史蒂芬的骨肉,不过不影响他们产生父子情。还有《月亮升起之王国》里的夏普和萨姆,夏普显然比萨姆的养父母更了解萨姆,所以他才是适合做萨姆父亲的人。
在韦斯的作品里,父子情似乎是支撑着人类文明延续下去的动力,是一种传承,而不简简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年长者有教导年幼者成长的义务,年幼者有重振年长者勇气的义务,双方总是相辅相成。儿子总是想要超越父亲,总是在儿子超越父亲的时候,父亲的心情是复杂的,又是不理解,又是欣慰。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愫,所以,很多文艺创作者喜欢描述父子之情。
《犬之岛》中小林市长是阿塔里的叔叔,阿塔里的父母出车祸身亡,小林市长才收养了阿塔里。但仅此而已,影片中没有出现小林市长跟阿塔里相处的画面,反而小林市长还夺走了阿塔里的爱犬,可见这又是一位不成功的父亲。
人类社会中,似乎最难令人满意的一个“职位”就是父亲,因为男性总是会忽略家庭的意义。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才能胜任的“职位”,但天下有学习各种谋生技巧的学校,却唯独没有一家教人们怎么做个好父亲的学校。
在韦斯的作品中,父亲的表现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但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父亲。这或许是韦斯对父亲这个“职位”的一种期望,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成为一名好父亲的前提。
小林市长夺走阿塔里的爱犬,是要推动驱逐犬类的行动,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在电影一开始就有交代,小林家族一直把猫当做宠物,甚至还在古代发起了第一次对犬类的围攻。
不过小林市长是个例外,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不是因为对宠物有偏见,只是要达到自己的政治野心。影片中有个小林市长在接受采访的镜头,他虽然在采访的时候抱着一只猫,但是采访一结束他立即把猫丢开。这说明他已经把小林家族的人应该喜欢猫或者讨厌狗当做笑谈,为了争取更多的力量支持,才会表现出喜欢猫的样子。
城市里所有的犬类,都被丢弃到由垃圾和废旧工厂组成的岛上,那座垃圾岛就是“犬之岛”。整个犬之岛不管是杂乱的垃圾,还是荒凉的草地、大型的废旧工厂,都在表达狗狗们的绝望。没有了主人的陪伴和需要,每餐只能吃一些长了蛆虫的食物。在“国王”等几只狗之间的交谈中,已经有些狗选择了自杀。
历史似乎重演,犬类们又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回能有少年勇士出来救它们吗?就在这时候,一架小型飞机在“犬之岛”迫降,驾驶这架飞机的正是一名少年。
这个情节又是韦斯对黑泽明的致敬,所致敬的情节,就是《蜘蛛巢城》中那个妖怪的预言情节。只不过《蜘蛛巢城》的预言,是为了表现人性的脆弱,而《犬之岛》中的传说,则代表的是一种希望。
7.人类的朋友
韦斯所描绘的故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故事,一定是有意思的故事,而且是有韦斯独特的喜剧模式的故事。虽然《犬之岛》以悲伤为主调,但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依旧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也很有“韦斯风格”。比如电影中其中一条字幕:“本片中的犬吠皆用英语呈现!”(大意如此)
一般好莱坞的动物电影中,就默认它们会讲英语,也就韦斯能用字幕把这一点标注出来,这倒是符合韦斯一直以来的冷幽默模式。说到韦斯电影里的字幕,不得不感叹他执导的电影中,字幕出现的时机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不管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还是《水中生活》等其他影片,都出现了字幕的设计。在人们的认识里,字幕好像是无声电影的专利,出现了有声电影之后,已经很少会用字幕来作介绍,或者表达某些意思。
韦斯显然是跟正常人的想法有些不一样,在他的电影里,字幕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总是会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就像有人想要抽烟,别人就给他送来了打火机一样贴心。其实即使不用字幕也会知道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但字幕在该出现的时候依旧会出现,它才不管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韦斯式的冷幽默,从许多细节上让人不禁摇头轻笑。
言归正传,我们再说回到《犬之岛》的情节部分,在日本某地,爆发了一种犬类的流感。这种流感很快变成了可以传染人类的疾病,并且因为流浪狗的存在,跳蚤、虱子等寄生虫在城市里蔓延。所以,小林市长提出把市内的所有犬类,包括宠物狗都流放到海上的一座孤岛上。
在半年之后,“犬之岛”上的狗狗们陷入了绝望,它们每天要通过搏斗才能从城市里运来的垃圾当中,获取少许的变质食物。由“首领”“君主”“国王”“公爵”“老板”五只狗组成的小型团伙,吃着变质的食物,回想起了自己最难忘的一餐。
虽然它们所说的是美餐,但字里行间都是跟原先主人们的深厚感情,在怀念起美食的同时,也怀念起了跟主人一起相处的情景,它们越怀念越绝望。不过它们当中的“首领”是个例外,它原本就是一条流浪狗,只有它没有产生绝望的情绪,反正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它都是流浪狗。
就在它们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有架飞机在“犬之岛”上迫降,因为没有跑道,飞机降落的时候让阿塔里受伤晕倒了。“君主”等四只狗立即去营救,只有“首领”一直对人类怀有戒心,不愿意多管闲事。
阿塔里是来“犬之岛”找自己的爱犬点点的,虽然他讲的是日语,“君主”等狗说的是英语,他们之间“语言不通”。不过通过照片等信息,“君主”它们还是明白了阿塔里的来意,并愿意帮助阿塔里寻找点点。
这本来是一次冒险行动,其中也充斥着“韦斯风格”的冷幽默和古灵精怪的想象力,可是就是让人笑不起来。不仅如此,看着他们的行动,还会有淡淡的忧伤和愧疚的情绪出现。人类一直说“狗是人类的朋友”,但是人类却因为流感和寄生虫,在这位朋友最需要人类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它丢弃了。
即便如此,这位朋友依旧会想方设法地帮助阿塔里。“首领”认为“君主”它们太愚蠢,但同时他又对人与动物之间的相处充满了好奇,所以它一直跟在大家后面。
在阿塔里寻找点点的同时,小林市长派人来抓捕他。在第一次的抓捕被“君主”等狗阻挠之后,小林市长在采访中宣称,阿塔里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五只“凶犬”绑架。只不过叫人讽刺的却是,采访中用到的图片,就是阿塔里在用弹弓打无人机的情景。难道阿塔里也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攻击“营救”他的无人机?
在《犬之岛》中,导演韦斯用到的讽刺,比其他作品都要多。特别是对于人们的谎言这方面的讽刺,他一改之前用冷幽默的柔和表现手法,而是用尖锐的讽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讽刺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着小林市长展开的。与小林市长对立的渡边教授,经过千辛万苦的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治疗流感的疫苗。但是小林市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竟然直接把渡边教授毒杀了,把渡边的实验室也一起毁掉。
这时候才揭露了真相,原来散播流感病毒和寄生虫的人,竟然是小林市长本人和他的下属。整个对犬类的驱赶行动,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阴谋,一切都是小林市长为了利用大家对犬类的厌恶,来获得大家的支持。同时小林市长还一直在制造机械狗,希望用他们制造的机械狗来代替宠物狗。
另一边,跟阿塔里同行的“首领”,渐渐开始信任阿塔里,并跟阿塔里玩起了游戏,也允许阿塔里给它洗澡。结果一出场就是黑狗的“首领”,洗完澡之后竟然是一只有斑点的白狗,而且除了鼻子的颜色之外跟点点长得特别像。
阿塔里经过艰难地跋涉,来到一座断桥前。这时候小林市长派来的人追上来,开始对阿塔里的第二次抓捕,关键时刻点点出现,帮大家脱险。点点带阿塔里等人、狗来到一座实验室,原来小林市长一直在这里秘密地用狗进行活体实验,用实验成果来进行机械狗的研究。这个实验室虽然被废弃了,但是依旧有很多遍体鳞伤甚至经过了明显的人工改造的狗存在。
也许这样的设计正是《犬之岛》以悲伤为主调的原因。这个时候导演韦斯冷漠的风格,显得异常残酷,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见惯了生死的大夫,把人心解剖出来给大家看。
点点因为牙齿也经过改造,成为了这些“实验体狗”的新首领,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首领”是点点的弟弟,在点点有了更崇高的目标之后,它把自己护卫犬的职责给了“首领”,点点则成为了“实验体狗”的首领。不知道是不是在为角色命名的时候,就故意留下了这种名字上的设計?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韦斯设计了许多特立独行的狗角色,甚至会让人认为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这些性格各异的狗狗们。他们当中有领导气质的“君主”,有作为高中棒球队吉祥物、喜欢吃香肠的“老板”,有曾经为狗粮罐头代言的“国王”,有喜欢八卦的“公爵”,有博学的酒鬼“朱庇特”,有会看电视的“先知”。
这些狗狗们都是一些有血有肉,可以立得住的“人物”。当然“狗中主角”还是“首领”,它曾经短暂地被一家人领养过,因为咬伤了小主人的手,它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只有暴力倾向的狗,所以它才会远离人类,怕自己再伤害到别人。
阿塔里找到点点后,得知小林市长把“犬之岛”上所有的狗都集中到了一起,打算在他竞选获胜的时候,用毒药把他们全部杀害。阿塔里便带着点点、“首领”等狗,在小林市长选举获胜的时候,赶到了会场。
阿塔里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写的那几句俳句没有迸发出多少异样的情绪,导演韦斯配的画面却让人有些震撼。那是小林市长的官邸,在官邸前堆满了犬类的白骨,小林市长的官邸似乎是建在犬类的骸骨上。
细想的话不正是这样的吗?每个食肉的人,都是站在动物的骸骨上长大的,平时感受不出来,不过当导演韦斯把那些骸骨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才会让人感到震撼。当然,普通人还不会自责,毕竟这是生存的需要,可是像小林市长这样通过迫害犬类上位的人,在他脚下一定有无数犬类的骸骨。
阿塔里是为犬类奋战的少年勇士的化身,他的演讲打动了小林市长,不过小林市长更像是突然意识到作为父亲的责任,被阿塔里表达出来的亲情所感动。另外前面已经留下了伏笔,小林市长虽然是小林家族的人,却并不是喜欢猫厌恶狗的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他才可能会被阿塔里的演讲感动到。
经过点点和机械狗的一番搏斗,这场关于犬类的驱逐闹剧终于结束,疫苗治好了犬类们的流感。“老板”又回到了棒球队,继续做他的吉祥物,又吃到了它最喜欢吃的香肠。“国王”继续做狗粮罐头的代言人,“君主”和“公爵”也都回到了原先的主人那里。
电影的最后,在“首领”跟“表演狗”豆蔻的对话中,“首领”说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咬人。这是不是导演韦斯在提醒我们,虽然犬类在我们面前是和善的、忠诚的,但在它们的基因里却依旧记得在人类这里受到的伤害?当然,或许“首领”的意思,是在表达既然它没问题的话,那么被它咬过的孩子应该做了什么过激的事,它才会咬人?
8.巅峰之作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导演韦斯到目前为止的巅峰之作,就连2018年上映的《犬之岛》,比起这部作品都稍有逊色。(《布达佩斯大饭店》在2014年上映,韦斯执导的《法兰西特派》,预告将于2021年下半年上映,因暂未上映,目前《犬之岛》是韦斯的最新作品。)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风格”的一次狂欢,韦斯用他的想象力和他特殊的喜剧风格,为观众们奉献了一部精彩的作品。比如说电影的一开始,从一个离电影主题和主角很远的地方开始说起。
该电影讲的是M·古斯塔夫(以下简称古斯塔夫)和零·穆斯塔法(以下简称穆斯塔法)两个人的故事。可是电影的开头却离这两个人很远,是从一个少女去怀念一个“国宝级作家”开始说起,然后又说到了那位作家,从那位作家年轻的时候跟暮年的穆斯塔法的谈话中,才开始了整个故事。
在电影的最后,还留了个镜头,少女在作家的塑像前,阅读《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是说电影中的奇妙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是说这个故事只在少女阅读的书中?
为此笔者还多次看了开头和结尾,并没有找出或感受到韦斯的深意。后来笔者了解到该电影更多的幕后信息时,才知道原来韦斯的这个设计,是在致敬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个“深意”还真是让人意外啊!这就是“韦斯风格”,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在跟你开玩笑,还是准备跟你说正事儿。
在这部电影中,韦斯的喜剧风格,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古斯塔夫在监狱里遇到的那个喜欢光着膀子的囚犯,他身上纹着那些幼稚图案,与其说是纹身,更像是纹身师五岁的儿子给他纹上的涂鸦。明明天气很冷,为了表现自己的凶悍,他却非要光着膀子,因此他冻得直打哆嗦。
这个画面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好玩,与无厘头相比,韦斯的喜剧风格透着一股怪诞。无厘头还有逻辑可言,而韦斯的喜剧风格,根本没有逻辑。比如监狱里那把长长的梯子,在古斯塔夫越狱的时候,他们用到了一把需要五人合力才能扛起的长梯子。这把梯子就跟之前《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乳鸽厂的风车有异曲同工之理。监狱里用得着这么长的梯子吗?梯子是给犯人越狱用的吗?
另外《布达佩斯大饭店》里又出现了“回头杀”,韦斯的电影里很喜欢出现角色回头的镜头。这种镜头很有意思,比如《犬之岛》里面点点从猫头鹰那里得到消息的镜头,他的每一次回頭,都传达了不同的情绪或信息,有理解,有严厉等等。
而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则是警察亨利尔斯在饭店的大堂里,发现了德米特里追逐阿加莎的时候,朝镜头回了个头,这番回头有点“我没看错吧?”的意思。这种“回头杀”,是无声的黑白电影里才经常会出现的镜头,表示人物的理解、惊讶等等意思。韦斯把这种手法用在了现代电影里,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需要一定表现力的“回头”,韦斯作品里的对白,总是那么从容不迫,确切地说是善于利用冷峻的对白。比如《犬之岛》中“首领”讲述自己故事的那段对白,说他讲得有感情吧,但是口气又太过平淡;说平淡吧,又确实挺动情的。
由于在韦斯的作品中,冷峻的镜头和对白总是隐藏着一份张狂,因此很多人都说韦斯的风格属于“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风格。但是韦斯跟“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风格又不太一样,韦斯的风格看似无序、夸张,其实其内在却有序、温暖,而“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风格,多会有扭曲和罪恶的内在。
而且比起“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风格,韦斯很注重电影的故事性,他讲的故事一定是有意思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个好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讲的是一家豪华酒店的门童和经理的一次“大冒险”,精妙的剧情设计和讲述手法,让韦斯凭此作品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这部作品中的喜剧色彩,比之前任何一部作品都更浓厚,虽然也带着些讽刺的色彩,但从总体上来说是一部可以让人放松的喜剧电影。比如电影一开始古斯塔夫送那个贵妇人离开酒店的镜头,四个人或坐或站挤在空间狭小的电梯里。
服务生听着古斯塔夫读诗,表情就像见了鬼一样两眼上翻,生无可恋。门童穆斯塔法提着个皮箱,目不斜视地望着前方,似乎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明明在这个镜头里,古斯塔夫和贵妇才是主角,可是服务生和门童的表情却更抢镜。
这么有意思的镜头,也就在韦斯的作品里能看得到。前文中也说过,韦斯很喜欢用这种动静结合的镜头,根本分不出“动”的是主角,还是“静”的是主角。特别是穆斯塔法在把杀人狂乔普林推下山崖的时候,古斯塔夫提出的默哀情节更叫人啼笑皆非。
当时警察就在不远处朝他们鸣笛,而古斯塔夫此时还是逃犯,不赶紧跑,还有哪门子工夫默哀?况且乔普林就是去杀能证明古斯塔夫清白的证人,顺便还要杀古斯塔夫两个人的,有什么好默哀的?这个情节利用警察的“动”,和古斯塔夫两个人的“静”,营造出了非常强烈的滑稽感。
影片中还大量运用了定格动画的布景,比如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远景、缆车还有在山间的瞭望台,都很明显是布景。还有关于天文台、缆车的镜头,真假融合的布景,以及滑稽的剧情,又创造了一段经典的冷幽默情节。
在人物塑造上,《布达佩斯大饭店》沿袭了之前的作品,又是不大靠谱的“父亲”和上进的“儿子”的组合。只不过在这部作品里,没有“儿子”对“父亲”的救赎或者超越,有点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的设计:“父亲”一直是“儿子”的榜样。
剧中“父亲”的对应角色是古斯塔夫,他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经理,而且是饭店史上一流的经理,致力于为客人提供最一流的服务,有很多客人都会因为他而入住。同时他也会利用工作之便勾引来入住的贵妇,有一位跟他很要好的贵妇,在离开酒店后不久就去世了,古斯塔夫便带着自己的门生,赶往贵妇的家里,希望能继承一些财产,于是一场家族的遗产争夺战正式拉开序幕。
“儿子”的对应角色是穆斯塔法,也就是古斯塔夫的门生,他在面试的时候优异的表现,让他成为了古斯塔夫的门生。在剧中他大多数时候,都保持着似乎是努力维持着的端正站姿,整个脸部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唯一表达情感的途径就只有眼睛。也不知道是不是导演韦斯拍定格动画电影拍得太入迷?把真人当成了木偶使唤。
虽然这两个角色在影片中表达过他们之间是兄弟情怀,但他们更像是“父子”。不光年龄的差距像,两个人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像。这是韦斯作品里的“老传统”了,不管什么题材,总会有一段“父子情”在里面。
9.《布达佩斯大饭店》
古斯塔夫这个角色很饱满,不管是台词、服装还是肢体语言,都表达出了他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可能是因为他一直说个不停的原因,总是会让人忽略同一个镜头中的穆斯塔法。不过穆斯塔法并不全是电影里的背景,即便他不是镜头里的主角,却用一些微表情和微动作,让情节里的情绪抒发得更加顺畅。
比如在宣读贵妇的遗嘱后,贵妇的儿子德米特里跟古斯塔夫争论的时候,穆斯塔法就用惶恐的眼神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又用微微紧握的双拳在表现自己的忐忑,跟一旁侃侃而谈的古斯塔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斯塔夫那么卖力地勾引贵妇,就是为了这一刻,死去的贵妇在遗嘱中留给他一幅价值五百万的名画。这让贵妇的儿子德米特里不愿意了,他诬陷古斯塔夫害死了贵妇,使古斯塔夫锒铛入狱。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么看重那幅名画的德米特里,却迟迟没有发现那幅画已经被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偷走。当他发现名画被盗的时候,古斯塔夫都已经越狱了!可能他太忙了,忙着独占遗产,忙着指挥乔普林到处杀人。
就如之前的作品一样,韦斯一直在运用的冷幽默和冷峻的叙事手法,在有些时候显得很残酷。比如宣读贵妇遗嘱的时候,平时贵妇身边除了佣人没有其他人,不然她也不会对古斯塔夫那么不舍。当宣读贵妇的遗嘱时,只要是沾点亲的亲戚都来了,坐了满满一屋子人,连备菜的厨师都有些忙不过来。
在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还没觉得怎么样,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就会发现,这部电影不就是在讲一个家族因为遗产的事,而丑态百出吗?再去回顾这个情节,就会发现穆斯塔法的旁白有多么沉重。
也许在看韦斯的电影第一遍的时候,是一部喜剧,当看到第二遍时,才会发现里面的人情冷暖。这些东西韦斯都处理得太冷淡,太冷漠,所以才容易让人忽略。
古斯塔夫入狱后,穆斯塔法一直在寻找对他有利的证据。律师科瓦奇阐述德米特里的控告的镜头,再次展现了导演韦斯的“鬼才”天赋。这律师说就说吧,非得配着照片,感觉就像是个“人力PPT”似的。定格的照片跟科瓦奇的解说,再次构成了一个滑稽的镜头,总感觉这哥们的律师资格,是靠着做PPT得来的。
穆斯塔法这边没有掌握有力的证据,古斯塔夫只好继续待在监狱里。在监狱里古斯塔夫发挥出了他的交际能力,很快就参与一起越狱的计划。在这部分监狱里的情节当中,导演韦斯多次致敬《肖申克的救赎》,比如古斯塔夫推着小车挨个牢房问他们谁要米糊的镜头,就跟《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老爷子老布推着车问谁要书的情景很像。
只不过老布的狱友都很正常,而古斯塔夫的狱友却不正常,有满脸凶悍的大高个,有的在举杠铃健身,而且,这座监狱里牢房的门为什么都是敞开着的?搞得就跟大学宿舍似的,就不怕犯人们跑了吗?
还有古斯塔夫挖暗道所用的工具,也跟《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杜佛兰越狱所用的工具一模一样。只不过不“魔改”一下,韦斯就对不起自己的风格了,于是韦斯给那把小锤子加了个钉子大小的小凿子。本来应该紧张的越狱情节,就这样变得像小鸟啄米一样滑稽;而且,这小凿子跟金刚钻一样无坚不摧,连铁栏桿都能凿断。
古斯塔夫越狱后,在外面接应的穆斯塔法却一点儿准备也没有,他认为自己留了胡子就等于做了伪装,也没什么安全屋。好在古斯塔夫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那是个一流酒店的经理组成的神秘组织,某位经理落难后,可以得到其他经理的帮助。这挺合情理,就是古斯塔夫打电话的镜头有些奇怪,为什么在那荒郊野外,居然有那么个鲜亮的电话亭?
不过韦斯的电影,不能用合理和不合理来形容,他本来就很喜欢用不合理来制造喜剧氛围。比如韦斯电影中的枪战,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又出现了枪战的情节,这次韦斯依旧没有让大家“失望”,枪战的情形就跟放鞭炮一样喜庆,即使大家面对面对射,都打不到对方。
这样的枪战镜头合理吗?当然不合理,可是放在影片里却跟其他的情节很和谐。之前都出现了那么多不合理了,突然出现了一场正儿八经的枪战,反而会让人不适应;而且影片里的不合理,韦斯都用喜剧手法处理过,它们都变成了一个个的笑料,不会让人有出戏的感觉。
古斯塔夫得到了其他经理的帮助后,得知了能证明他清白的管家的下落,于是他们立即去一座天文台跟那位管家碰面。可是,管家实在是太小心,用多次接头的布置来隐藏自己的藏身之处。
不恶搞一下多次接头的情节,就不像韦斯的作品了,其中让人啼笑皆非的,莫过于缆车上的那一段“换车”。缆车上下山的两条轨道,一般都是相互平行的,什么地方会有电影中出现的那种呈“X”型交叉运行的两部缆车?
缆车的设计本身就有一种滑稽感,在缆车的交汇处,古斯拉夫和穆斯塔法换乘缆车的情节,如果出现在别人的电影里,估计观众都要骂街。不过出现在韦斯的电影里,大家都会觉得导演的想象力天马行空。
因为这就是韦斯的风格,用正儿八经的方式讲一个不太好笑的笑话,这个缆车被设计出来的使命,好像就只是为了给古斯塔夫和管家接头用。是不是有一种用尽浑身力气去关注了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的感觉?想想《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乳鸽厂的风车,还有《穿越大吉岭》里三兄弟的行李箱,这正是韦斯所擅长的。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还是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通过了管家布置的多次接头,终于见到了管家,可是还没等说两句话,管家就被乔普林找到并杀害了。管家的重重布置又显得那么神秘,有什么用?乔普林还不是轻易地就找到了他!
之后的情节前文中说过,想要杀死古斯塔夫的乔普林被穆斯塔法反杀。两人从管家那里得知,管家把一份重要的文件放在了油画中,古斯塔夫两人立即返回布达佩斯大饭店,准备拿回藏在那里的名画。
穆斯塔法的未婚妻阿加莎负责去取画,就在拿到名画的时候,她却跟找来的德米特里相遇。德米特里追逐阿加莎的镜头,就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里的老鼠,打着响指走向艾什的镜头,是本片中一个经典镜头。配乐和德米特里的表情,把他那种残忍和贪婪展露无遗,虽然动作简单,却极富张力。
最终古斯塔夫拿到了那份文件,原来贵妇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危险,并更改了遗嘱,只要她是非自然死亡,就将遗产全部给古斯塔夫。整个曲折的故事看似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古斯塔夫继承了大量的遗产,变成了他一直向往的富人。
可是古斯塔夫快乐吗?在那些贵妇中间偶尔愣神的他,似乎并不快乐。他是不是回想起了,自己的财产是来自一位过世的贵妇的馈赠?他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可以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不是反而有些怅然若失?
在电影的最后,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阿加莎一起出行的时候,突然变成了黑白镜头,似乎昭示着这段出行在一开始就蒙上了灰白的厄运。古斯塔夫为了他所谓的“文明的微光”,在行程中被纳粹士兵枪杀。
早在古斯塔夫和穆斯塔法在贵妇死后,赶往贵妇的城堡里的时候,一个路人就曾经遇到士兵的盘查。好在遇到了熟人亨利尔斯,他们才逃过一劫,古斯塔夫就自欺欺人地形容过,那是战争中“文明的微光”。
通过对两次战争的简单描述,韦斯用简单又直白的方法告诉观众,战争中没有“文明的微光”。而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员工合影中,大家却都沐浴在明亮的光線中,可能在穆斯塔法的眼中,古斯塔夫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他生命中的“光”。因为穆斯塔法小时候已经被战争迫害过一次,所以,古斯塔夫才以自己的生命,做穆斯塔法生命里“文明的微光”。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就这样在忧伤的情绪中落下帷幕。在这个故事中,以及导演韦斯其他的故事中,韦斯更像是故事的讲述者穆斯塔法,或者是那个把这个故事写下来的“国宝作家”,甚至是那个读书的女孩。
他离故事很远,甚至没有出现在故事里,但是这些故事却是他讲出来的,每一帧都带有他的“鬼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