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政教育,助力英语教学
2021-09-22花月明
【摘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十多年,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国相继举办多项国际性活动,凸显了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学生想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自身需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实现无障碍沟通交流。英语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主阵地。英语属于高职教育体系必修课程,需要实现德育性、知识性、技能性与基础性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引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正确价值观,这为融合时政教育提供了契机,也为学生成为知识、技能与思想品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望给诸位高职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花月明,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信息技术、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均实现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英语是高职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而高职学生正处于确立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无疑为融合思政教育提供契机。高职英语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聚集中外思想与文化,教材涉及职业规划、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各种话题,融合思政教育能实现全程与全员育人,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心、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在高职英语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意义
1.满足人才培养需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有着显著差异,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在培养人才时需保证其能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系列要求与标准,将培养知识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主导,充分了解高职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素质等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要关注思政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学生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职院校除了开设英语课程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英语学科中并未融入思政教育,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过于依赖教师。再加上因思政教育缺乏,学生受挫能力普遍较低,无法肩负和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当前社会存在各种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造成冲击与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能改善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此外,高职英语教材中收录的知识涵盖很多国家的优秀思想与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接触外国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思政教育与英语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作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学习英语需要付出艰辛努力与大量时间,并在逐步积累中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合作、信心、兴趣等情感态度与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激励学生敢于挑战自我、迎难之上的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教材是英语教师融合思政教育不可缺少的素材库,它承载了大量英语教学内容,关系到育人成果。高职英语教材涵盖丰富的思政元素与话题,教师需全面透彻理解教材,积极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基于此设计教学方案。高职英语教材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分布在各个章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添加职业素质与中国文化等素材。如适当添加如清明、龙舟、粽子、春卷等文化词汇,引领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改变以往面对熟悉的中国文化元素而不知所措的现象。或适当选编书法绘画、园林建筑、诗词文学、饮食文化、名胜古迹、品茶文化等代表性较强的中国文化元素,为学生展示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强化学生中国情怀。教师在教学中可设置文化交流与景点介绍等口语活动,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沟通交流,阐述自身所了解的中国文化。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职业素质,开展信息访谈、汇报展示、活动报告等多元化项目活动,促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英语教材收录的知识内容涵盖工作兴趣、职场面试、职业规划、效率效果、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与职业素质有关的内容,为学生顺利步入职场提供了支持与指导。
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纵观高职英语教学现状,教师采取的方式过于单一枯燥,未注重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常见方式为根据教材单元结构讲解词汇、翻译文本、语法知识等,在教学任务压力下没有开展创新型讲解,整个教学氛围极其沉闷,不符合高职英语教学需求。如果想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需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指导者、组织者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真的、活的、用的、动的教学理念,结合英语教材育人功能,积极揭示课文内涵,提升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语教学中。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呈现名人励志故事与创业历程等案例,指导学生规划人生和思考未来。在新课导入时可运用问题讨论方式,启发学生智慧与思维,敢于表达自身观点和意见。此外,英语教师应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例如将文化讲解、新闻热词、网站信息、扩展阅读等思政教育素材上传至校园网,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英语课程,从多种渠道感染学生心灵,提升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讲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认识和理解本土文化,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在文化学习方面指出,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习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教材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基础载体,涵盖大量文化意识。相关研究指出,英语教材中涵盖的精神文化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地理文化、历史文化、音乐文化、文学文化、哲学文化、宗教信仰等,由此可见英语十分重视文化意识渗透。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知识内容,尤其在备课阶段需充分了解文化内容并适当补充教材之外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涵盖的文化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讲解。此外,英语教师还需认真研读高职英语课程标准,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提出要求,深入挖掘教材涵盖的文化信息并基于此加以整合与分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例如,大部分英语词汇与中国文化有着不同含义,对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适当为学生输入文化信息。如peacock(孔雀),中国人认为孔雀象征喜庆,孔雀开屏更是象征大吉大利,而在英语中,peacock表示洋洋得意和炫耀自己的人。“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图腾,象征尊严与权利,西方国家则认为龙是一种邪恶的化身,因而在翻译与龙有关的词汇时应注重避免引起歧义。基于全新教育背景的高职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师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形成鑒别文化能力,并基于此提升文化自信心与交际水平,从而深刻理解英语课文传递的不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新时代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构建需树立相关德育标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如果想要紧贴新时代融入思政教育,必须结合新时代特征引入传统道德规范,为打造多元化思政教育体系作好铺垫。将思政教育和英语知识涵盖的文化背景相结合,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正确政治理念,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还可设置单独的课程开展英语阅读拓展。英语作为高职教育阶段公共基础学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除了学习英语,还要掌握专业知识,学校可将课程转为专题会议,例如在特殊节日开展征文活动或主题朗诵,培养高职生的道德文化素养。新时代的教育有了不少变化,传统道德观念被新的社会形势解构,部分传统道德规范引发争议,虽然符合传统道德精神,但受到当下年轻群体抗拒。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西方文化与价值体系逐渐渗透于东方思想道德观念中,因此高职英语教师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来帮助学生重塑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认真思考社会群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之,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小觑作用,为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人才。英语作为高职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结合学生学情与英语教学特征融合思政教育,使学生在理解与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完善自身人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人格与能力的双重蜕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洁.基于“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高职英语课堂思政教学改革新思——以教学单元“Sports”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74-76.
[2]周亚婷.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4):53-54.
[3]张杨.简述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原则及有效路径[J].福建茶叶,2020(2):237.
[4]程晓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化的意义及实现途径探析[J].海峡科学,2019(6):64-67.
[5]冯晓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2):117.
[6]董凯娜.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今日財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