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思考
2021-09-22马晓晴刘丽彩富芳芳
马晓晴?刘丽彩?富芳芳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与扩张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消极影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但是,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构建全方位的高校育人平台,才能够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英语专业;融入
【作者简介】马晓晴(1992.04-),女,安徽阜阳人,安徽新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刘丽彩,北京市西城区志成小学;富芳芳,辽宁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验学校。
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渠道。与其他专业教学相比,英语专业教学涉及西方文化思想更多,所以为了培養出更多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英语专业教师必须主动承担起更重的思政教育责任。但是,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1.强化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能力的提升方面,课堂互动也围绕英语专业而展开,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专业与思政教育完全脱节,英语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可以借助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活动的组织开展,从而在教会学生英语技能、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使得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越来越明晰。在我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的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觉悟。所以,英语专业教师必须要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将英语专业教学与思政理念进行充分融合,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其可以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不良思想,实现全面发展。
3.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都是成系列的,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理念倾向于单一性学科教学。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这种教学理念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只有跨学科交流,对高校教育体系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教书育人功能。所以,挖掘并应用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和道德资源,可以有效提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现状
1.显性化问题严重。分析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发现,英语专业教学仍以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英语能力的提升为主。虽然也涉及一些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内容,但是占比非常小。而且,课程思政更加注重隐性教育,即强调将思政教育内容以碎片化的形式融入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从而让学生完成英语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感悟与理解。但是,部分英语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将课程思政与英语专业教学分离开来,单独占用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进行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显性化。
2.标签化问题严重。虽然课程思政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具体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结合,并对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出高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只是完全将其他院校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进行照搬或模仿,使得课程思政成为一个明显的标签,缺乏实质性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与课程思政有关的教育资源有一定浪费,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也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思政教育效果。
3.功利化问题严重。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功利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部分高校为了突出英语专业课程的“前卫”与“创新”,特意打出“思政品牌”课程,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扩大高校影响力的工具;其次,部分高校在加快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教学进度的同时,也与社会媒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望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来扩大高校在各地的知名度;最后,部分高校虽然也对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十分重视,并设立了专项研究基金,对英语教师进行鼓励,使其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但是部分英语教师只是为了获得研究经费而参与课题研究,并没有真正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的钻研与探索。
三、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1.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向。要想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就需要对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向加以明确。
(1)在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积极、健康的家国理念。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最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精神。正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才使得我国人民高度团结在一起,通过集体的力量抵御外来侵略者。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后,是实现我国与世界沟通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会对国家的发展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英语专业课程设计融合在一起,在英语专业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使其在国家对外交流事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并产生强大的文化自信。但是分析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仅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英语知识传授,并没有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影响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没有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时候,必须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强化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强化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能力,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首先,高校要通过思政理论学习或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对党员英语教师的思政理论进行强化,让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思政教育责任,进而引导教师加强对思政教育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并在实际的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英语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理想,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策指导来约束自己的思想、政治以及行为,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銳度,时刻谨记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自觉抵制英语国家的不良文化入侵,为学生做好榜样。最后,教师要对课程思政的辩证方法进行灵活掌握,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将英语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英语能力进行先进中国思想文化的传播。
3.挖掘并丰富高校英语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功能偏弱,主要与高校英语教材中关于爱国思想、道德情操等思政元素不够明确有关。所以,要想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政理念与英语教育理念进行充分融合,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突出思政理论的引领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将中国的传统道德美德、核心价值观念等元素融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加强英语专业教学中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介绍,然后根据课程进度组织开展一些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主题的辩论活动。其次,在讲解英语国家民俗风俗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渗透一些与中国风情地貌有关的内容。在讲解英语国家民主制度的时候,也要渗透一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内容。通过中西方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对比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元素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大学生对英语国家不良思想的抵御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化自觉。
4.完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完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制度,可以从制度层面保证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效果。首先,高校要成立课程思政领导机构和课程思政专管委员会,对高校各层级的思政资源和思政教育理念进行协调,为高校课程思政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提供保障。其次,高校要对现有英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对英语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从英语课堂管理、英语教材选择、英语教学评价等方面,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彻底融入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最后,高校要将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纳入英语教师的教学绩效考核中,构建集育人与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英语考评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必然趋势。对此,高校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向,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引导英语教师加大对英语教材中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应用,并通过课程思政制度的构建来强化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馨月,张宇.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挖掘”与“融合”——以“英美时文选读”课程为例[J].英语教师,2020(16):66-69.
[2]张静静.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融入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8):179-180,194.
[3]周蓉蓉,张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2):119-122.
[4]衡清芝.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21(6):193-196.
[5]张苗.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1):66,68.
[6]黄亚楠.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2021(1):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