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家风“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革命”
2021-09-22
17岁当兵,21岁任团长,24岁强渡大渡河,26岁打响平型关第一枪,40岁出征朝鲜,44岁被授予上将军衔,47岁改名换姓再当兵,68岁再挂帅……杨得志用一生诠释了军人保家卫国的神圣誓言。在他的言传身教下,6个子女全都参了军。他晚年在病床上说:“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革命。”
【家世】
“你要做个有志气的人!”
1950年1月,杨得志回到阔别20多年的湖南株洲老家。听说开国将军要回乡,方圆数十里的父老乡亲蜂拥而至,还特意抬了四人轿来迎接。杨得志见了哈哈笑道:“我是乡里人,过去我帮人抬过轿。现在我不作这个孽,把别人的肩膀当路。”
杨得志回家后得知父亲、大姐、二姐和弟弟都已不在人世,叔叔当年讨饭时被地主家的狗咬死,他十分悲痛,在父母的坟前肃立许久。
杨得志的母亲陈氏先后生育了14个孩子,大多在贫病交加中夭折,她也于1921年不幸难产早逝。
父亲杨远奎是个铁匠,杨得志从小跟着他学打铁。白天,他们外出打镰刀、锄头等农具,夜间铺点儿稻草,露宿在人家的屋檐下、门洞旁或大树下、古庙里。天长日久,父亲得了风湿病,无钱医治。迫于生计,杨得志14岁时与哥哥杨海堂去安源煤矿挖煤,15岁去衡阳修路。
出发那天,父亲背着行李送杨得志。分别时,父亲嘱咐道:“孩子,你要做个有志气的人!记着爹,有空就回来!”想不到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到了工地,杨得志当了挑夫,一担能挑160斤石灰,每天挣6角钱,省吃俭用寄钱回家。在这里,他认识了李立三。李立三常讲古书给工人听,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等,让杨得志印象极深。
1927年,越来越多的起义消息传到工地,杨得志对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军心生敬佩之情,一有空就去打听消息。
1928年,杨得志迎来了人生转折点。
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发动了湘南起义,杨得志和哥哥商议一夜后,与其他23名筑路工一起去找部队。杨得志此前名叫杨敬堂,报名参军时,哥哥给他正式改名为杨得志。
4月,兄弟俩随部队上了井冈山。5月4日,在庆祝两军会师暨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大会上,杨得志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听到他的满口湘音倍感亲切。
8月,杨得志随第28、29团在郴州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当时,郴州东门外是耒水河,河上有一座桥,撤退时,杨海堂见杨得志枪上没有上刺刀,嘱咐说:“快把刺刀上好,不然要吃亏的!”待杨得志把刺刀上好,杨海堂却不见了。后来长征经过宜章时,杨得志还专门去打听,老乡说,当时有600多名红军没有过桥,不是在战斗中死了,就是被地主武装捉住杀害了。
“可以肯定他已经牺牲了。”杨得志晚年回忆,部队重回井冈山时,和他一起参军的24名筑路工人,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打垮国民党刘士毅部的5个营。杨得志在这次战斗中作战英勇,受到连队党支部的重视。
10月底的一天晚上,他在井冈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会是傍晚在黄坳那个小庙里举行的。没有桌子,没有凳子,只在墙上挂了一面很小的党旗。站在党旗下,由党代表颜有光同志带领我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他读一句,我读一句,连续读了三遍”。
这一年,杨得志年仅17岁。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杨得志一生》,解海南、杨祖发、杨建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开国上将杨得志和他的父老乡亲》,黄禹康/文,《党史纵览》2007年第4期等)
【家谱】
在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
杨得志:百战上将
“我们为什么敢于面对强敌?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靠的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传到了我们共产党人,又有了新的升華。”
杨得志(1911-1994),湖南株洲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1师班长、排长、连长,红15军第45师管理科科长、93团团长,红一军团第1师1团团长、副师长,第2师师长等职。全面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团长、344旅代旅长,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1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第2纵队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10月1日,杨得志率领这支历经战火洗礼的胜利之师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
此时的杨得志,是主管作战的志愿军副司令员,虽然只有42岁,却有一份史诗般的战争履历: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大战平型关、“飞兵”清风店、解放石家庄、围攻新保安、转战大西北、激战“三八线”……这位看上去谦逊温雅的军人,打起仗来如虎啸龙吟,叱咤千里,颇得毛泽东赏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人们介绍说:“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1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呀!”
21岁当团长,缴获飞机
1928年杨得志参军时,穿的、盖的还是自己带来的那套破旧的衣服和被子,只是每人发了一个红土布袖章,这是唯一的标志。他开始在师部当通信员,很快便调到师属特务连当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他高兴地又蹦又跳:当了战士就可以领到一支枪啊!
谁料想刚见面,班长问过姓名后,从稻草铺底下摸出一个生锈的梭镖头:“去找根木棍砍砍,把它装好!”杨得志气坏了:“怎么不给我一支枪!”他脖子一拧,转身就走。
“杨得志!”班长截住他,也火了:“我再说一遍:去找根木棍砍砍,把它装好!”
杨得志满腹委屈,仍没有接那支梭镖。这时,班长大声喊道:“全班持枪集合!”
一班人站定,杨得志一看,呆了,原来包括班长在内,所有战士手中的武器全是梭镖和大刀!
哥哥杨海堂听说了这件事后,找到杨得志,一见面就板着脸说:“那梭镖头是农友们打土豪得来送给红军的,不容易哩,你怎么可以不要?”
经此一事,杨得志深受触动,他决定用手中的梭镖头来缴获两支“汉阳造”,一支送给班长,一支自己用。参军两个月后,他参加了工农革命军第7师对国民党军的反“进剿”作战,这是他百战生涯的第一次战斗。
杨得志拿着红缨枪跳出战壕时,班长在他背上猛拍一下:“快,去夺他们的‘汉阳造!”敌人败退,杨得志“凭着一个念头,就算拿红缨枪,也要夺一支枪。当发现国民党的一个逃兵的时候,就紧追不放,最后追得国民党兵实在跑不动了,跪在那里,举起双手”。遗憾的是,杨得志缴获的是一支杂牌枪。这时,有声音从山坡上传来:“杨得志,快来呀,班长快不行了!”他一听,转身冲上山坡。班长已身负重伤,见到杨得志到来,指了指身旁,便断了气。杨得志顺着班长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那里放着一支“汉阳造”。
几天后,杨得志背着这支“汉阳造”踏上了去井冈山的路。在红军挺进赣南闽西、攻长沙、打吉安、战龙冈、创建中央苏区的战斗中,杨得志冲锋陷阵,表现英勇。之后,他被提升为班长、排长、警卫连长、炮兵连长。1932年春,年仅21岁的杨得志担任红15军第45师新成立的第93团团长,率团参加了漳州战役,这次战役缴获了敌人的两架飞机。
战役结束后,杨得志兴致冲冲地同团政委一起去看战利品。4月的福建已经很热了,两人走了20多里路,大汗淋漓。在路边休息时,一辆大卡车开了过来。两人不约而同地去拦车,当车停下来时,两人吓了一跳,原来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正在卡车上。杨得志他们敬了一个礼,说明情况:“我们想到漳州去看看缴获的飞机,没看到是首长坐在车上。”聂荣臻边说边招呼他们上车。杨得志多年后仍忘不了这件事。
杨得志回忆寻淮洲:“寻淮洲同志的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当团长前,杨得志先被调到红45师当了一段时间的管理科长。初到红45师师部,师政委找他谈话。政委住的屋子不大,大白天光线也很暗,杨得志坐下后才注意到屋里还有一个人,正坐在桌前写写画画。杨得志以为他是文书。
刘政委问了杨得志一些情况后,直率地问:“听说你不太乐意做管理工作,是吗?”杨得志告诉刘政委:自己想留在连队打仗,再说管理工作婆婆妈妈的事多,自己脾气急躁,怕做不好。刘政委听杨得志讲完,对一旁的年轻人说:“你谈几句吧,师长!”杨得志大吃一惊——那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寻淮洲!
看到杨得志尴尬的样子,寻淮洲放下手中的笔,说道:“是不是看我身不过五尺,不像个师长的样子呀?哈哈!年过二十,不长了,没得办法了。个子小也有好处,战场上目标小,子弹不容易打着我哩!”他见杨得志仍然站着,一边让他坐下一边说:“管理工作不好干呐!你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吗?粮草先行,为的就是兵马要动。政委要我讲,我就讲四个字:你得干好!”他笑着在杨得志肩膀上拍了两下,重复着:“你得干好!”杨得志郑重地表态:“请师长放心!”
杨得志走马上任后,虽然尽心尽力,也有遭埋怨、受白眼的时候。有一次部队移防前,他带着一个管理员提前到宿营地号房子。那天,他们把师特务连的住处安排在一所祠堂的走廊上。本来,走廊比较宽,两人又专门铺上稻草,边上再用木板挡起来,觉得很不错了。谁知,在部队到达前下了一场大雨,走廊里的稻草都被打湿了。杨得志和管理员正在为难时,部队冒雨赶到,特务连长年轻气盛,他听说连队要宿在这水淋淋的走廊上,很不高兴地说:“这样的地方还要你们提前来找呀?我闭起眼来也能摸到!”杨得志解释说:“这地方本来还是可以的,谁知下了大雨,我们……”他的話没讲完,对方扯起嗓门对部队喊:“把稻草扔到外面去!”战士们按他的命令往院子里扔稻草。顿时,整洁的院子全乱了。
杨得志赶上去,提醒他说:“连长,这里是祠堂,要注意点影响呀!”对方瞪了他一眼:“鬼的影响!战士们冒雨行军,你这个管理科长总不能让他们在水里睡吧?你不心疼战士,我当连长的还心疼呢!”杨得志还想解释,对方直摆手:“走吧,你们走吧!”
杨得志一扭身跑到寻淮洲那里,说:“不干了,我不当这个管理科长了!师长,你让我去搞别的工作吧!”寻淮洲笑道:“别急,别急,不要发急嘛!讲讲为什么不想干了。”等杨得志把事情的经过讲完,寻淮洲大笑起来,他说:“为这点事就不想干了呀?不行,不行。同志们闹点误会,受点冤屈,常有的事嘛。听说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吗?我们不是封建朝廷的官,我们是共产党员。肚子里撑不下船,还盛不下几根稻草呀?”这几句话让杨得志醍醐灌顶。后来他回忆说:“寻淮洲同志的话,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自此,杨得志安心做起管理工作来。不过,寻淮洲没忘记杨得志想上前线的意愿,没过多久就把他叫去,对他说:“好了,要你去打仗,带一个团!”
红军长征途中,杨得志率红1团为先遣队,被赞誉为“长征第一功”
红军长征途中,杨得志率红1团为先遣队,夺乌江、克遵义、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越毛尔盖、攻打直罗镇。凡生死之地,危急之时,红1团必创奇迹,夺头功,化险为夷,峰回路转。杨得志之名由此大振,被赞誉为“长征第一功”。杨得志之子杨建华是听着红1团的英勇事迹长大的。据他口述: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有“神山”之称。上级要求所有人员准备白酒、辣椒等发热和抗寒的食品,还要每人备一根拐棍。靠近大雪山的村庄很少,虽然老乡家有酒,红军也有钱,但在那里,酒是老乡从几十里外买来的生活必需品,买了他们的酒就等于“与民争食”。尽管红军不少同志身上只有破旧的单衣,甚至还有人穿着不过膝盖的短裤,冻得周身发抖,但要开口买酒仍难以启齿。父亲在讲到这里时说:“我们翻过雪山便可以脱离这高寒地区,而乡亲们要久居此地,不忍心啊。还是多买些当地可以生长的辣椒吧。”
上山下山七十里左右的路程,必须在五六个小时内走完。开始行进时还有路,走出一个多小时就没路了,雪地更滑,气压更低。有的在冰路面上滑倒想站起来都很困难,有的因缺氧嘴里吐着白沫。后来父亲对我们讲:“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腿肚子里像灌了铅,沉得怎么也抬不起来,胸口上像压着石块透不过气来,心跳得特别快,好像一张嘴就会蹦出来。”
从毛尔盖到班佑要经过数百公里纵深的茫茫草地,气候恶劣……不少同志献出了生命。我好奇地问父亲:“你们粮食吃完了怎么办?”父亲回答:“吃皮带,吃皮鞋,吃皮包……吃所有能吃的东西,以维持体力。如果下雨就赶紧接点雨水喝,没有雨水就接马尿喝,水泡子里的水有毒不能喝,但是马有个本领,天生就会辨别食草,所以马尿是无毒的。尽管如此,也不是人人能喝上马尿,因为活下来的马太少了。”
由于这段特殊经历,杨得志对红1团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对革命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曾说:“许多可亲可敬的同志都牺牲了,他们没能走过来,但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一直伴随着我们,鼓舞着我们……红军进入陕北,陕北老乡一声甜甜的‘同志,我的眼睛就湿润了。为什么说红军到了陕北就是到了‘家?我理解就是根据地,就是人民群众,就是党,就是共产主义事业。”
毛泽东:“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红1团和第3团的一个营编为第1纵队第1大队,杨得志任大队长,萧华任政委。9月29日,杨得志奉命率部急袭通渭城。据杨得志回忆进城那天的情景:
不料我们刚到一会儿,毛主席骑着一匹马,带着两个警卫员就赶来了。萧华同志问我:“毛主席来了,搞点什么欢迎他呀?”因为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我真晓不得该怎样接待他。搞点什么呢?当时通渭城街上只有卖梨子的,于是我就让机关的同志赶紧买了一些梨子,洗好后,放在一个铁盆里,摆到一张腿脚直摇晃的桌子上。机关的同志见我不时地察看那张桌子和旁边那几把也不牢稳的桌子和板凳,便说:“这样的桌椅还是走了好几家才借到的呢!”
长征以来红1团大部分时间作前卫,见毛主席的机会很少。这次一见,感到他明显地消瘦了。他个子本来就高大,一消瘦,就显得有些单薄了。毛主席见到萧华、耿飙、冯文彬等同志和我,热情地同大家一一握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主席瘦多了,身体还好吧!”毛主席拍拍身上的尘土,笑着说:“瘦一点好,瘦一点负担轻嘛!”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部队的情况。我们一边回答毛主席的询问,一边请他坐下。我说:“主席吃点儿梨子吧。”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看着铁盆子里的梨子说:“梨子呀,好东西。你们有辣椒粉吗?”我感到奇怪,毛主席怎么看着梨子想起辣椒粉来了?“有!”我说着,便让人去拿。毛主席接过辣椒粉,望着我说:“杨得志同志,你这个湖南人吃没吃过辣椒粉拌梨子呀?”“我没有吃过。”
“嗳,好吃得很呀!”毛主席说着,把辣椒粉撒到梨子上,“不是说有酸甜苦辣四大味吗?我们这一拌,是酸甜辣,没有苦了,来,你们尝尝看。”他说罢,很有兴致地吃起来。
我们请毛主席讲讲形势,给部队作些指示。他说:“你们这个1大队的前身是红1团。红1团在这次大转移中是立了功的。你们一直走在我前面,情况了解得比我多,要讲,应该你们讲嘛!不过我今天要超过你们,走到你们前面去。”那天,毛主席真的在我们离开通渭前便走了。
送走了毛泽东,杨得志等人久久不能平静。大家议论着,毛泽东此时兴致勃勃地来到第1大队,不光是想了解红军指战员的思想情绪,他用辣椒拌梨,巧妙地道出了红军苦尽甘来的大好形势,激励红军指战员乘胜前进。不久,陕甘支队第1、第2纵队合编为红一军团,第1大队恢复为红一军团直属第1团,杨得志任团长。
47岁改名下连当兵,战士们称赞“老杨是个合格的老兵”
1937年1月底,杨得志接到上级命令:到红一军团部带领一批干部到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到了军团部,杨得志才知道:参加这次学习的五六十位干部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带队的是陈赓和自己。
“抗大”住窑洞,露天上课,背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这些对于杨得志都算不了什么。最难的是,他的文化和理论基础差。杨得志晚年回忆起在“抗大”的学习,感慨万端:
那时没有教科书,讲义也极少,每队有几份,大都是油印在又黄又粗的纸上或者是标语口号纸的反面,有的字潦草,难认得很。有时教员讲半天,有些记不下来,只得全凭脑子“储存”……毛主席在“抗大”的讲演,给我的印象最深。毛主席那时才四十几岁。他来讲课,总穿一身灰布军装,不戴帽子。乌黑浓密的头发显得有些长,也有点乱,大概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理。宽大的前额好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他讲话的语言特别生动诙谐、通俗易懂,又非常深刻。
有一次,毛主席給学员讲到促进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时,打了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对付蒋介石,就要像陕北的农民赶着毛驴上山,前面要人牵,后面要人推,牵不走还得用鞭子抽两下,不然它就耍赖、捣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我们用的就是陕北老百姓这个办法,迫使蒋介石起码在口头上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受了一致抗日的主张……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讲话,不但把我们全吸引住,而且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了。
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锐利武器。“抗大”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水平。对我个人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七七”事变后,杨得志提前结束在抗大的学习,赶赴115师向聂荣臻请战。他担任685团团长,一上任就是正面与日军交锋——“打响了平型关战役的第一枪”。大战平型关之后,他又率部奇袭八公桥、挥师卫延安、“飞兵”清风店、解放石家庄、围攻新保安、转战大西北……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得志刚刚率第十九兵团解放宁夏。新中国成立后,他更忙了。
1951年初开赴朝鲜前,杨得志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说:“你们十九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是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去,叫做‘三杨开台。”杨得志晚年回忆说:“多少年来总理的这些话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我。”
抗美援朝是杨得志“军旅生涯的一段重要经历”,他说:“我们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困难很多,我们面对的却是装备精良的对手。我们为什么敢于面对强敌?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靠的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是我们老祖宗经历无数次内忧外患逐渐培育起来的,只是传到了我们共产党人,又有了新的升华。我很赞成洪学智将军的那句话,他说:‘中华民族的正气和精神在那场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带着这股精神,1958年8月,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积极响应毛泽东号召,带头报名,成为第一批下连当兵的领导干部。在杨得志的带动下,军区政治部主任李耀文、干部部部长陈美藻,也加入了第一批下连当兵的队伍。
杨得志等人淋着细雨,踏着泥泞来到徐州某部6连驻地。为了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士兵,他改名为杨绍起。
来到班里后,他从打背包学起。他问班长:“你看我的背包打得对不对?”班长见他的打法还像过去打游击时的样子——在背包上插着鞋子,就连忙教他新的背包打法。杨得志仅练习了一次就学会了。听到开饭哨声,杨得志一溜小跑地来到饭堂,忙着给大家分菜盛饭。
第二天,杨得志领了一支自动步枪,他习惯地按照过去使用旧式冲锋枪的动作,检验自己的武器,可是,怎么也拔不出枪梭。战士们帮助他分解,他看了一遍,第二次自己就能分解结合。班长不禁惊讶地说:“你学得真快呀!”杨得志笑着说:“你不知道,我是当过兵的。”这时,班长看到杨得志的左手腕处有子弹打伤的痕迹,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像你们这样大年纪,参军又久,苦也吃了,罪也受了,经的多,见的广,还需要再当兵锻炼吗?”杨得志说:“我脱离士兵生活的时间太久了,连里的变化很大,不锻炼不学习怎么能行!”
杨得志很快与战士们打成了一片,战士们竖着大拇指夸“老杨是个合格的老兵”。几天后,有的战士对杨得志这位年近50岁的“老战士”开始猜测起来。有的战士在营俱乐部看到了济南军区党代表大会的合影照片,认为他和照片里的军区首长杨得志长得很像,但身材不像,而且“杨绍起”的言行举止都和普通士兵一样,一点儿也不像是首长。战士们都不敢冒认,直到后来杨得志在全营军人大会上作了自我介绍,大家才恍然大悟。
68岁再挂帅
1978年,距离杨得志拿着红缨枪追击敌人抢“汉阳造”,刚好过去了50年。这年12月31日,一场研究准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问题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进行。杨得志当时是武汉军区司令员,中央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怕他身体吃不消,所以先征求他的意見。杨得志毫不犹豫地说:“能。一切服从中央!”开完会回到京西宾馆时,已经是1979年1月1日凌晨2时多了,他让警卫参谋去休息,自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如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后来,有人对他的女儿杨秋华说:“你父亲的这种做法,在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可理解——他17岁参军,南征北战几十年,早已战功卓著,并于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和最高勋章,还时任一个大军区的司令员。如果这次仗打得好,人们会说情理之中,最多属于锦上添花;若万一打不好,那可就有损他的威名,将在他光辉的战斗历程中留下一大缺憾。”
杨得志听杨秋华转述了这番话后,对她说:那一刻他根本没有考虑这一切。他想,作为军人,现在是祖国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作为父亲,现在是用实际行动为后辈做出榜样的时候。
1月3日,68岁的杨得志回到家中向家人告别:“虽然我快70岁了,但身体还没出大毛病,那里海拔高一些,过段时间就会适应的。这次中央决定把任务交给我,是组织上的信任,人民的重托,是很光荣的事。”妻子要求陪他赴任,坚持把他送到了昆明。
从1月8日到27日,杨得志连续到各个攻击点勘察地形,听取部队汇报情况,研究作战方案,修订作战计划。连续奔波,吃的又多是压缩饼干和罐头,本就有胃病的杨得志悄悄加大了药量。爬山时,医生请求扶着他走,他坚决不肯。1月27日是农历大年三十,杨得志在边境度过。
2月17日开始还击。25日晚上,杨得志由于高度紧张和疲劳,开始便血。26日,中央军委派专机带上解放军301医院专家组接杨得志回北京,进行抢救。27日,杨得志刚脱离危险期,就催秘书将电话架到病床前,随时与前线联系。医生不让杨得志多讲话,他就让秘书不断地向他汇报前线情况。直到3月5日,中国政府向国际宣布作战结束,中央军委命令部队回撤。那天,杨得志在病床上与昆明军区领导通话,要求一线部队要逐批后撤。
3月中旬,前线指挥即将回撤,杨得志在医院里再也呆不下去了,执意要回昆明亲自迎接指战员们归来。
他百战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自此画上了句号。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杨得志一生》,解海南、杨祖发、杨建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杨得志红军时期轶事》,夏明星/文,人民网2013年4月8日;《一剑曾当百万师——杨得志是这样走过长征的》,解海南/文,《解放军报》2016年9月9日;《杨得志:司令员率先下连当兵》,解海南、胡珺/文,《学习时报》2019年1月10日;《上将杨得志:68岁再上战场》,叶曙明/文,《领导文萃》2017年第24期等)
与丈夫同赴朝鲜战场
杨得志妻子申戈军: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女战士
始终把支持丈夫工作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和自己的责任
她与杨得志严格要求六个子女,从小就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
申戈军(1918-1989),河北魏县人,1938年参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冀鲁豫边区、华北军区、济南军区、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武汉军区机关和总参谋部第52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53年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1940年,杨得志在工作中结识了年轻干练的申戈军。这年4月,两人结婚。婚后,申戈军服从组织安排,由地方县级干部转为八路军普通战士,参加了八公桥、百团大战等战役。
婚后不久,夫妇俩有了第一个孩子。申戈军生完孩子的第二天,杨得志就要带部队行军转移。申戈军没办法跟部队一起走,于是冒着雨,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朝另一个方向走。走了一个通宵,孩子没有活下来。杨得志夫妇一生中共生育了8个儿女,前两个孩子都没能在战争年代的艰苦环境中存活下来。
朝鲜战争爆发后,申戈军将四个年幼的孩子留在国内,与杨得志一同赴朝鲜三年,先后历经了临津江、开城、金城、上甘岭等重要战役。其中最险恶的一次经历,是在1952年。
从这年1月起,美国公然违反国际公约的人道主义原则,在朝鲜战场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
2月下旬,第十九兵团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要求所属干部战士必须把防疫工作当作目前部队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不管有无病员出现,都必须迅速而坚决地进行防疫工作,不允许有任何的犹疑和动摇。3月,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陈云、郭沫若、聂荣臻等18人组成的中央防疫委员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共成立了129个防疫大队,共计2万人。仅3月上旬运往朝鲜各地的疫苗就达580万份,基本满足了前线的需要。
在与美军细菌战的斗争中,申戈军两次受到感染,但都挺了过来。
杨得志与申戈军互敬互爱,相伴走过了50个年头。在战争年代,申戈军不仅要随部队行军、工作,还要克服比男同志更多的生理困难,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在革命工作中,她是一位巾帼英雄,毅力超人,顽强抗争;在家庭生活中,她是一位贤妻良母,始终把支持丈夫工作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和自己的责任。她与杨得志严格要求6个子女,从小就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
1989年,申戈军在北京去世,享年71岁。杨得志非常怀念她,称赞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勤奋的一生,顽强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1994年10月25日,杨得志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杨得志一生》,解海南、杨祖发、杨建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等)
“父亲对我们的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渗透形成的”
满门革命军人:“我们是红1团的后代”
“父亲总有那么两句话:‘革命胜利了,
但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军队壮大了,
但牺牲的人远远超过活下来的人。”
杨得志有6个子女,他们从小听着红1团的事迹长大,儿子杨建华说:“我们是紅1团的后代。”6个子女长大后都参了军,6个儿媳女婿也都是革命军人。
“从小我听父亲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大渡河畔英雄多”
杨建华出生于1953年,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在父亲身边生活的时间最长——长达41年。父亲是杨建华心中的偶像,“父亲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纵队司令、志愿军司令、军区司令、总参谋长,一级不落地成长起来,他一生没有离开过部队,尤其是野战部队”。
杨建华用“三个不计其数”概括父亲一生的经历:“打过多少次仗不计其数,牺牲了多少战友不计其数,遇到和克服了多少困难不计其数。”“但父亲对红1团的感情最深,这是一支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部队。”据杨建华口述:
1935年5月25日,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发生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前一天的雨夜里,安顺场这个小山村突然出现了一群人。他们是谁?来做什么……原来,这群人的名字叫红军!我的父亲就是这群人中的一员。从小我听父亲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大渡河畔英雄多”,一个百听不厌的故事,一个令我崇拜的故事……我时常想起我的父亲,想起他讲的那个神话般的故事!下面是1957年我第一次听父亲讲的原汁原味的强渡大渡河的故事(节选):
渡船飞速地向北岸前进。对面山上的敌人集中火力,企图封锁我渡船。十七勇士(后增加一人,并称十八勇士)冲过一个个巨浪,避过一阵阵弹雨,继续奋力前进。一梭子弹突然扫到船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个战士急忙捂住自己的手臂。“他怎么样?”没待我想下去,又见渡船飞快地往下滑去。滑出几十米,一下撞在大礁石上。
“糟糕!”我自语着,注视着渡船。只见几个船工用手撑着岩石,渡船旁边喷起白浪。要是再往下滑,滑到礁石下游的漩涡中,船非翻不可。
“撑啊!”我禁不住大喊起来。岸上的人也一齐呼喊着,为勇士们鼓劲、加油。就在这时,从船上跳下四个船工,他们站在滚滚的急流里,拼命地用背顶着船。船上另外四个船工也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一阵搏斗,渡船终于又前进了。渡船越来越靠近对岸了。渐渐地,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不顾敌人疯狂的射击,一齐站了起来,准备跳上岸去。突然,小村子里冲出一股敌人,拥向渡口……
“打!狠狠地打!”河岸上扬起一片吼声。敌人溃退了,慌乱地四散奔逃。“打!打!延伸射击!”我再一次地命令着。又是一阵射击。在我军猛烈火力掩护下,渡船靠岸了。十七个勇士飞一样跳上岸去,一排手榴弹,一阵冲锋枪,把冲下来的敌人打垮了。勇士们占领了渡口的工事。
敌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一次向我们发起了反扑,企图趁我们立足未稳,把我们赶下河去。我们的炮弹、子弹,又一齐飞向对岸的敌人。烟幕中,敌人纷纷倒下。十七位勇士趁此机会,齐声怒吼,猛扑敌群。十七把大刀在敌群中闪着寒光,忽起忽落,左劈右砍。号称“双枪将”的川军被杀得溃不成军,拼命往北边山后逃跑。我们胜利地控制了渡口……
大渡河水依然在耳畔回响,但杨建华心中除了那传奇般的战斗过程,还多了一些沉思:“我也是军人,18个人、一条船、对岸是敌人一个营并且预先占领防御阵地,如果今天再来一次,我还能不能强渡成功?”
在军旅生涯中,他找到了答案。
与红1团一起为香港回归作贡献
“作为先遣部队,打恶仗的机会就更多一些,面对的牺牲也多一些,但红1团的战士们从来没有被牺牲吓倒。”杨建华对这支英雄部队又崇敬又亲近,“毕竟是父亲当年在红军最艰苦时期指挥和战斗过的部队”。杨建华更为自豪的是,他有幸与这支部队一起为香港回归作贡献。
香港回归前,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军抽调历史久、荣誉多的英雄部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在香港回归后驻守香港,前身为红1团的第42集团军某团被军委确定为驻香港部队步兵旅。时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杨建华参与了组建驻香港部队和保证部队顺利进驻香港工作的全过程。
跟父亲当年在红1团一样,杨建华做的也是“打前站”的工作。因前期有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他根本无暇休息,但仍然不断地给自己加工作、加担子。他说:“组织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就不能辱没使命。况且,父亲是这个团的老领导,如果我不能完成好工作,就是给他抹黑,就是给红1团抹黑!”
从1995年开始,中方在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及专家会议上,多次提出驻香港部队少量人员提前进港,但谈判历时两年基本没有进展。“我当时的直觉是,英方这一超常举动,显然是有意考验中国政府和解放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杨建华回忆,“4月18日9时,我接到指示,驻香港部队首批先遣人员将于4月21日13时进港,由我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与驻香港部队之间的联络员,负责协调香港内外的相关工作,确保首批40名先遣人员和8辆军车顺利进港。”这就是说,从杨建华接到指令到部队进入香港地界,只有76小时的准备时间。要保证人、车顺利进港,必须办理香港的车辆牌照、通信装备的申报等各类进港手续,而正常程序需要7至10个工作日,“我深深感到肩负的责任和巨大压力”。
据杨建华回忆:
18日11时,我与驻香港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周则祥通电话,要求尽快提供首批先遣人员进港的车种、车型、发动机号码、车载无线电专用设备的名称、数量等详细资料。11时20分,我与香港民安保险公司一位熟悉的业务员联系,请她务必在下午18时前完成车辆保险单的制作。11时40分,我与香港政府保安科联系,紧急约商19日上午举行双边会议。14时30分,防务技术专家组召开内部会议……
21日12时30分,先遣人员车队抵达皇岗口岸。13时整,40名先遣人员由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少将率领,经皇岗口岸进入香港。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员身着制式军服第一次出现在香港市民面前。13时15分,先遣人员全部通关完毕,车队向威尔斯亲王军营(现中环军营)进发。
1997年4月21日,驻香港部队首批先遣人员顺利进驻,为5月19日、5月30日的第二批、第三批先遣人员进港打下了良好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
在香港工作期间,杨建华经常去驻港部队步兵旅的军史馆中瞻仰一把手枪,那是杨得志当年指挥强渡大渡河时随身佩戴的手枪。“红1团在我心中有一种神圣感,我时刻感觉自己就是红1团的后人。”杨建华每次到驻港部队,都感觉像回家一样。
满门革命军人
杨得志的6个儿女和6个儿媳女婿都是军人:
杨建华是唯一的儿子。1969年,杨得志鼓励他参军时给他题了四个大字:刚强正直。1971年,杨建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武汉军区情报部参谋、副处长、处长,第54集团军某步兵师副师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局长、局长、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党委常委、联勤部部长等职,2002年晋升为少将。
杨得志还有5个女儿,分别是杨华荣、杨柏华、杨秋华、杨东华和杨雪征,她们长大后都参了军。其中,杨华荣成为少将。
杨得志和申戈军的头两个孩子,都在战火中夭折了。于是,杨华荣成了长女。1944年,在杨得志率部向延安进发、保衛延安的路上,申戈军生下了她。战争给杨华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有一次,她随父亲的大部队正在行进,突然,空袭警报响起,炸弹倾泄而下,爆炸腾起的气浪把背她的警卫员掀起,她也被抛出。除了炮火中多次惊险的遭遇外,她的左肋骨曾严重塌陷。那是在随部队行军打仗时,母亲怕她从马背上摔下来,时常将她捆绑在胸前,因捆得太紧而造成的畸形。
1950年冬,杨得志、申戈军夫妇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杨华荣和妹妹去车站为父母送行。1953年的一天,在北京八一学校读书的杨华荣突然收到父母从战场给她捎来的一封信和写有“献给最可爱的人”字样的茶杯。她赶紧拆开信,发现信里还夹着一枚枫叶和一朵山菊花,父母在信上说,这是他们在阵地不远处采撷的。杨华荣立即兴奋地写回信:“爸妈,我和妹妹多么想念你们啊!你们常打仗要注意安全。”
收到回信后,杨得志热泪盈眶。他对申戈军说:“女儿会写信了,这是她写给我们的第一封信。女儿懂事了啊!”
1953年10月1日晚,9岁的杨华荣和妹妹有幸随同父母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典礼。这是杨华荣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心情格外激动。她和妹妹跟在母亲身后四处张望。突然,在毛泽东身旁的罗瑞卿向她们招手:“华荣、柏华,快过来!”罗瑞卿拉着她的手来到毛泽东身边,向毛泽东介绍:“这是杨得志司令员的女儿,叫华荣。中华的华,繁荣的荣。”
毛泽东微笑着伸出手:“呵,杨华荣,中华繁荣,这名字好!小朋友,可要好好学习,为中华的繁荣努力啊!”杨华荣激动地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牢牢地把毛泽东的话铭记在心中。
1963年,杨华荣高中毕业,同时收到了山东医学院和济南军区军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受父母一辈子戎马生涯的影响,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杨华荣的丈夫黄新,1944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黄祖炎曾任毛泽东秘书,牺牲后毛泽东亲临墓前悼念,并评价:“祖炎是个好同志,曾经是我的秘书,给我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祖炎能文能武,人才难得,他对党忠诚,办事认真,为革命他家牺牲了4位亲人,他的牺牲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1963年8月,黄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区队长、干事、团副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等职,2000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
黄新、杨华荣夫妇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又同作为我军高级将领,自知重任在肩,兢兢业业,努力工作。1999年,杨华荣晋升为少将。2001年,黄新晋升为空军中将。
父亲的“三件宝”
198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杨得志不顾劝阻,冒着风雪站在院子里送休完探亲假的黄新返回部队。杨得志百感交集,因为他前不久刚刚签发了黄新所在部队开往老山前线的命令。但是,黄新还并不知道,血与火的战争考验正等待他。杨得志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紧紧握着他的手,目送他离开。
杨得志的家风,蕴含在一个个细节中。他的言传身教,对后辈产生了重要影响。杨建华说:“父亲对我们的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渗透形成的。他讲的每一句话,我们这些孩子都愿意听,或者说不敢不听。”
1970年,杨得志带杨建华重返井冈山,“他触景生情,对我们现场‘教学,讲他入党宣誓时的经过”。他的教育,使杨建华明白了什么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杨建华说:“这些教育也回答了我多年前的一个问题,战争年代一分钱报酬都没有,反而要把本人和家人的生命搭进去,但那么多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动摇,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让后代不再像他们那样受苦,让贫苦的工农大众翻身……”
杨建华2013年退休后,反倒更忙。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把父母留下的历史资料和战争年代的文物分类进行考据查证,整理清楚后捐给国家或军队的档案馆、博物馆,让更多人知道父辈们的事情;二是他参加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的工作,为革命老区建设红军小学。
杨建华经常去红军小学给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基因要通过他们传下去”。杨建华不讲大道理,就是讲故事,他认为人们喜爱“西游记”这样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有吸引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讲得多、传播得广,“红军长征故事的精彩程度不逊于西游记,为什么人们知道得少,我想就是讲得少了”。
2016年3月12日,杨建华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把一瓶保存完好的云南白药捐给国家博物馆。这瓶云南白药是杨得志长征时缴获的,当时,全团指战员人手一瓶,但杨得志一直没舍得用。这瓶云南白药连同一把勃朗宁手枪(包括子弹)和一枚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颁发的三级红星奖章,并称“杨得志将军三件宝”。前两件“宝”,已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被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杨建华说:“父亲生前,这三件东西始终带在身边,用这三件东西给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末了父亲总有那么两句话:‘革命胜利了,但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军队壮大了,但牺牲的人远远超过活下来的人。我们长大后,父亲又把‘三件宝的故事讲给孙儿们听,我们家每个人都知道父亲保密柜里锁着这‘三件宝。”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杨家子女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会,决定将这第三件宝也捐出来。他们表示:“‘三件宝陪伴我们成长,大家都舍不得,但捐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这样更有意义。”杨建华说:“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和平年代军人还得有血性!这种血性就是从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精神中传承下来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中的牺牲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不要总问祖国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问,你为祖国做了什么?”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总参卫生系统的女将军杨华荣》,彭建国、王启才/文,《湘潮》2014年第3期;《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吕其庆/文,人民网2016年5月3日;《杨建华少将回忆解放军进驻香港》,李大伟、梅世雄/文,《解放军报》2007年6月29日等)
【家风】
“红军精神代代传”
“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革命”
“父亲把我们几个子女召集到一起,
他讲:‘我们国家这么大,总要有人保卫国家。
你们既然已经都参了军,就不要再想经商了。”
入党,是杨得志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他曾说:
共产党是“好人”,是我对党的最初印象,待到自己参加了红军,特别是上了井冈山,才慢慢知道,做一個共产党员是很不容易的。
参加红军前,我们邻村有两个人被国民党抓去了。临到砍头的时候这两个人硬是不弯腰、不下跪,直挺挺地站着。后来,人们说他俩是共产党。
井冈山的生活极其艰苦,有的同志却把衣物、食品让给别人。对这样的同志,人们总是以肯定的语调、钦佩的心情说:“他是共产党员!”
打土豪时,得来的东西,有人装进自己的腰包,挥霍了。人们又议论了:贪财的,不是共产党;无私的,准是好党员!
井冈山时期战斗很频繁,看到那些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掩护他人的同志,大家都认为他一定是共产党员。
我最初就是这样接触党、认识党、向往党的。
杨得志在一篇题为《信念的力量》的短文中写道:“红军是靠党的领导,靠共产主义信念,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杨得志正是靠这个信念,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子女,杨得志管得很严。从1963年到1972年,杨得志的子女陆续参军,全家都是军人。改革开放不久,社会兴起“下海”潮,“父亲把我们几个子女召集到一起,他讲:‘我们国家这么大,总要有人保卫国家。你们既然已经都参了军,就不要再想经商了。”
执行这个“命令”,对杨家的子女来说没有困难,但后来遇到“脱军装”才是最大的考验。1985年裁军百万,杨秋华在总参管理局招待处工作,这个单位属于集体转业的范围,而此时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杨得志正主持全军精简整编工作。据杨建华说:“姐姐心里很矛盾:从她内心讲,对这身军装的感情割舍不下……但如果不走,别人会怎么说?整编到自己女儿头上就不脱军装,影响会不会不好?最后姐姐还是离开了部队。后来姐姐说:‘当年十八勇士面对滔滔大渡河水,红军命运与个人生命,二者选其一,只能以大局为重。谁叫咱是红1团的后人呢!”
青年,是杨得志的最后挂念。他对教育工作者代表说:“我们能活到今天的同志,就是阎王老子还未勾簿……想起为革命牺牲的同志,心里就感到难过。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好好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作风,不要忘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革命。”
1994年,杨得志病危,专门嘱托杨建华把当年他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时随身佩带的手枪送回部队,激励青年战士:“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杨得志之子杨建华:红军个个是英雄》,杨建华/文,新华网2016年8月11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