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2021-09-22李健壮
李健壮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因为这一阶段的繁荣与稳定,将中国古典诗歌推向巅峰,唐诗得以发扬、流传下来。唐诗素来以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著称,受到后世推崇,成为文学史标杆。当然,唐诗发展与唐朝历史息息相关,想要了解唐诗就必须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探究唐朝历史对唐诗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梳理和认清唐诗发展脉络,对加强唐诗的认知和把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唐诗的雏形与发展背景
唐朝历史与唐诗发展相辅相成,可以说,唐诗是在唐朝历史的肥沃土壤中孕育与成长起来的。关于唐诗的雏形及发展背景,需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阐述。
(一)唐诗雏形概述
唐朝之前,古体诗发展体系已经初步完善,古诗词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乐府诗等,其中以乐府诗更为鲜明和突出。汉朝开创的乐府诗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发展壮大,包含歌、行、曲、辞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乐律与诗词的融合,称得上诗歌发展中的创新。乐府诗在之后的魏晋南北朝得到传承与发扬,五言古诗被大力推崇并迅速走上巅峰,借此机会,骈俪形式的汉赋被激活并发扬,我们熟知的《观沧海》《停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南北朝诗词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诗词的潜力,也为今后唐诗的出现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唐诗的发展背景
唐诗的发展汲取了魏晋南北朝古诗词的营养,也试图从文学作为学术的范畴中脱离出来,致力于探寻文学的特点、分类、创作规律等,并为此付诸较多努力,相关著作有《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选》等。
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体系建立的前提下,诗歌创作开始出现新的苗头和可能。同时,《诗经》也在唐诗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影响,开启了“儒学与文学汇合”的新时代,加快了文学思潮的涌动。
除了以上描述的基础背景外,也可从政治背景和军事背景两方面来阐述。政治方面,唐朝以诗赋进仕,且唐代君主好诗歌,为唐诗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作诗的浓郁风气,无疑助推了唐诗的快速发展。军事方面,唐朝社会局面稳定,所以,初代唐诗也被称为“太平文学”。唐朝开元之后虽有些许动荡,但是也为唐诗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使得唐诗伴随唐朝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发展,促成唐诗风格多样、情感万千。
二、唐诗形成的历史动力因素
唐诗的发展与成熟,与唐朝历史的推动不无关系。现如今,“唐诗宋词”这一说法也反映出唐诗的重要地位及重要影响,其地位之高很难超越。有关唐诗的形成,还需从历史中寻找动力因素。
(一)经济富足因素
唐朝的繁荣和昌盛是人所共知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将唐朝推向了鼎盛位置,唐朝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且物质充裕,如此繁荣与安定的格局足有两百年,为更多文人安心创作提供了较好条件,间接推动了唐诗的形成与发展。
(二)政策宽松因素
唐朝建立后,尊儒重道、广开言路,颁布经诗赋取仕等一系列国策,对内政策宽松,对外则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内外一视同仁,很多外域文化得以涌入,形成多民族文化的开放局面。政策的宽松与开放为唐诗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文化教育普及因素
唐朝是一个以文治国、大兴科举的朝代,即使是平民也可通过科举踏入朝堂。在稳定的社会环境及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广大平民开始安心学习,加上严格的选拔机制,使得唐诗很快走入千万家并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唐朝在中央设立国子监总管六学,地方设官学,颁布《孝经》《论语》各一册,勒令勤学苦读,也为唐诗的快速形成添了一把力,推动了全民教育格局的快速形成。
在全民教育格局下,唐朝上至官员、下至平民,都积极学习诗歌、创作诗歌,当然,唐诗作者的阶级层次分外明显,生活视野的多样性使得唐诗炫丽缤纷,唐诗得以空前壮大与繁荣。
三、唐朝历史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唐朝各阶段的历史,都为唐诗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素材和推动力,使得不同时期唐诗的风格、情感截然不同。
(一)贞观之治时的宫廷题材与诗风
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执政时期,唐太宗年幼随父到处征战,征战版图遍布四面八方。因此,唐太宗深知连年征战对国家的危害,故对文人格外重视,他开馆修史重儒学,开创科举取仕先河,还颁布了一些弃武修文的政策,为唐诗的兴起与发展补充了必要条件。
在唐太宗的大力鼓舞下,唐初宫廷诗得以流行开来,以南风为主要格局,但后期也受到北方风格影响。唐太宗反对宫廷诗“浮夸”,鼓励“有益劝诫”“词理切直”等。
在帝王的鼓动下,宫廷诗杰出人物不断涌现,包括以写宫廷诗为主的褚亮、南方诗人王珪等。南北方唐诗方面的风格存有较大区别,其中,北方诗作大多豪放、气势恢宏且胸襟开阔,释放出质朴、浑厚之风。
(二)初唐时的市井之诗与格律诗
唐初,初唐“四杰”得以发现,并被推上了至高无上位置。“初唐四杰”中的王勃为杰出代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现了诗人的从容与大气。唐诗的革新人物陈子昂,其诗风格激昂、悲凉,标志着唐诗风格从魏晋时期的奢华之风中脱离出来,为唐诗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初唐四杰”拓宽了唐诗的发展空间,奠定了唐诗的五律、七律发展基础。在“初唐四杰”的努力下,诗歌从高高在上的宫廷走向民间,风格也从卑弱走向了明亮轻快,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广泛流传。受“初唐四杰”的影响,唐诗转向更广阔的塞外,为边塞诗和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
(三)盛唐时的边塞诗及田园诗
初唐时期,政权并不稳定,突厥、吐蕃等外域族群频繁骚扰,给当时的唐朝造成了不小威胁。唐太宗积极防御、积极攻取,方止住战乱,边疆才得以安宁。开元(713—741年)、天宝(742—756年)时期,边境持续骚乱,为保边境安定,唐玄宗派遣众多士兵驻守边塞,使得当时的军旅文化得以发扬,这便是边塞诗得以出现及发展的根本缘由。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龄、岑参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充分体现出边塞的境况与风光,对边塞的軍旅生涯描写得入木三分,凸显了边塞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强烈热爱以及对边塞风光的欣赏、对征战沙场的战士的钦佩。当然,一些边塞诗中不乏透着悲凉色彩,让人感受到身为边疆驻守战士的无奈、孤单。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田园诗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诗人可以赋闲在家,享受自然风光,陶醉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过着与世无争的恬静生活,于是,形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使得唐诗突出一些田园惬意感。盛唐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维等,田园诗作品既凸显了我国山河的优美,也描绘了清新秀丽的田园,使唐诗得以丰富。
(四)盛唐时的批判主义和现实主义唐诗
盛唐时,批判主义及现实主义唐诗得以发扬,最著名的有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这两人开创了批判主义和现实主义唐诗盛行的格局。李白建功于朝廷的抱负不得实现,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与腐朽,写出较多抨击性的唐诗。他蔑视腐朽权贵、冲击封建礼教,他创作的唐诗有强烈的向往光明之意、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同时不失豪迈、自由与飘逸,如《蜀道难》《将进酒》等。
杜甫见证过安史之乱,也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历程,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且敢于面对残酷现实。他的诗文中有抨击之意,也有痛恨之意,相关作品有《春望》《哀江头》等。
(五)晚唐时的哀伤唐诗
晚唐时期,唐朝国运衰弱,社会动荡。面对此情此景,不少诗人的心境发生了不小变化,由当初的激昂转变成了哀伤,创作的作品多有这种思绪。代表人物有李商隐、杜牧等。杜牧的作品《过华清宫》《泊秦淮》和李商隐的作品《重有感》《安定城楼》等,都对国运产生深深的担忧与悲哀,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也是对当时唐朝国运的真实反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唐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要想对唐诗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需要了解唐朝历史,因为唐朝历史对唐诗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唐朝不同阶段,唐诗迸发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值得关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唐诗的魅力及发展历程更加鲜明,为唐诗的流传及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坤.浅谈唐朝历史对唐诗发展的推动作用[J].今古文创,2021(23):45-46.
[2]尚永亮.近二十年唐詩研究述论[J].文史哲,2021(3):168-183+255.
[3]张素丽.《唐诗三百首》选本发展历程述评[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2):148-151.
[4]梁毅.从唐诗宋词中管窥唐宋女子体育发展特点及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6):122-124.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