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的党性教育价值

2021-09-22白宏亮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联党性纪律

白宏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中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它是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必将永载史册,成为后来者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为了加强党员对党性的学习,我们要将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使其发扬光大。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坚定的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石

中国共产党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学习,其中就包括东北抗联精神。抗联之所以最终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抗联将士拥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坚信早晚有一天可以驱逐日寇,收复河山。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持下,他们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不畏艰难险阻,耐住饥寒交迫,只为打败日军。以史忠恒、夏云杰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生命表明了抗战到底的决心,对其他战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鼓励作用。这支队伍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取得了最终胜利。时至今日,广大党员干部同样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弘扬抗联精神,提升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党性修养。

(二)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本质

广大抗联将士不畏凶险,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坚定必胜的信心,这体现了抗联精神的本质。面对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抗联将士缺乏食物和药品,没有先进的枪支弹药,长期孤军奋战,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抗联将士仍然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了抗联将士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需要继承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党员干部要坚持将艰苦奋斗作为一种修养,将继承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源泉

广大抗联将士都具有无畏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也是抗联精神的真实写照。东北抗联队伍中,大约有40名军级以上干部与数万名士兵在抗日战争中被杀害。这种无畏牺牲的精神,不仅使抗联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是保持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动力。对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来说,不怕牺牲精神可以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使他们更加注重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坚定其党性。

(四)高尚的爱国主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精髓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爱国主义是永不过时的内容,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正是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抗联将士才能坚持抗战,取得胜利,这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精髓。因为不愿做亡国奴,东北同胞才会奋起反抗,走在斗争的前线。杨靖宇、赵一曼、童长荣、周宝中等优秀共产党员离开家乡投身革命,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转化为实际行动,对当代党员干部有深远影响。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才能化理想为行动,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幸福生活奋斗终生。

(五)国际主义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特征

中国、朝鲜、苏联三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旗帜下并肩作战,为促进人类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崔永健、金日成、金策为代表的朝鲜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朝鲜同志长眠于中国东北。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联始终发扬同苏联进行国际合作的精神。为了配合苏军彻底打败日本,解放整个东北,东北抗联派出小分队返回东北进行军事侦察,并向苏军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情报。當前,我们正处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当代党员干部要弘扬国际主义精神,努力提升全国人民的幸福感。

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意义

(一)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相信党有能力肩负时代的重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为东北抗联始终坚信党的领导,所以在反侵略战争的磨炼下越发坚定。新时期,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宣传东北抗联事迹,深入分析、解读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使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并且始终坚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根本保证。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忠实实践者和坚定信仰者。无论是在抗日战争的高潮时期,还是在危机四伏的关键阶段,即使没有外来帮助,孤军奋战,即使外界看来打赢战争的希望渺茫,东北抗联仍然不放弃,坚信可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并且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东北抗联将士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愿意为崇高的信仰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东北抗联将士始终信奉马列主义,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解决战斗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根据抗日战争的具体情况谋划战略布局。

新时期,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党性教育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使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把握其精髓,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立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应对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面对干扰和诱惑保持冷静,面对挫折不气馁,取得成就不骄傲,锻造钢铁般的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增强爱国情怀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可以增强党员干部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怀。因为热爱祖国,东北抗联将士对侵略中国和压迫中国人民的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仇恨。东北抗联将士为保卫祖国,选择到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者,吹响了救亡图存的号角。这种爱国主义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坚持国家利益第一,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维护国家主权,敢于同损害国家利益、尊严和荣誉的言行做斗争。同时,爱国主义能够督促党员干部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其为国家富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可以使党员干部奋发向上,乐于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面对强大的日本法西斯,东北抗联将士无所畏惧,浴血奋战,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奋力拼搏。东北抗联将士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自尊和自强,并且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用生命实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守岗位,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着眼大局,认真完成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任务。

(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加强纪律性

当前,党员干部纪律整体良好,但仍有少数党员有侥幸心理,无视党规党纪,对党不忠,弄虚作假,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违反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群众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工作纪律的现象在党内不同程度存在,党的纪律建设任重道远。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开展党性教育,有利于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和纪律作风。

1.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

东北抗联严明的纪律作风,使各支队伍步调一致,增强了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一支敌人打不败的铁军。也正是因为全军始终保持严明的纪律作风,东北抗联才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信任和支持。学习东北抗联精神,能够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严明纪律对一个人、一支军队、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认识到任何人在党纪国法面前都没有特权,必须严守纪律,否则将受到严惩。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能够使党员干部牢记党纪国法,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法律思维,把纪律和法律结合起来,并且始终以纪律和法律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严守与维护纪律

东北抗联将领积极制定纪律并带头执行,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每一个士兵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他们从细节做起,坚决不做任何违反党纪党规的事,把守纪律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东北抗联的纪律非常严格,任何违犯纪律的人都将受到严惩。坚决维护党纪军纪权威,没有特权,也没有例外。严格的纪律使东北抗联成为一支意志坚强、素质优良的军队。以东北抗联为榜样,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东北抗联的将士是如何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质的,帮助大多数党员和干部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以身作则,带头认真学习党章,维护党的尊严。

三、新时期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党性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发挥党校在党性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党校工作的重心是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将东北抗联精神与新时代党性教育相结合,必须充分发挥党校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以党校为主课堂,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学科完善东北抗联党性教育课程体系,使东北抗联精神成为党性教育的重要灵魂。以党校为主渠道,开设全国党校东北抗联党性教育项目研发平台,推广东北抗联精神的影响力。以党校为主阵地,增强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完善东北抗联党性教育学习研讨交流机制、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

(二)创建科学开发、研究与保护的体制机制

东北抗聯文化的研究是对东北文化创新和传承的实践活动和系统理论,需要政府出面开设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重大研究项目,多出研究成果,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东北抗联文化的活力。提倡地区与区域间以及国外的文化交流,包括博物文物交流、文学艺术交流,进而开阔视野,促使东北抗联文化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三)将东北抗联精神与文艺大众生活相结合

需要政府指引作家关注和了解东北抗联精神,从而写出更接地气、受人们喜欢的作品,让大众领悟东北抗联的精神力量。

四、结语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在党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这其中,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是我党不忘初心的重要表现。新时期,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实现东北抗联精神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编号:SJGSZD202001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支持计划“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编号:03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知民,吴祖鲲.论东北抗联精神文化内涵与当代启示[J].长白学刊,2013(5):116-119.

[2]仲海涛.东北抗联精神的党性教育价值[J].新长征,2020(9):38-39.

[3]刘信君.再论东北抗联精神:抗战胜利70年后的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5(6):83-89.

[4]贺文焘.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5]宋学来.东北抗联精神的政治伦理意蕴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6):57-63.

[6]郝嫣然.东北抗联精神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再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2):51-53.

[7]李静静.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强党性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9.

[8]高健飞.东北抗联精神唤醒民族意识[J].新长征,2020(9):42-43.

[9]贾立庆,关放,赵刚.弘扬抗联精神  重回峥嵘岁月[J].黑龙江画报,2020(8):24-33.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抗联党性纪律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纪律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