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说的三个话题

2021-09-22贾兴安

金沙江文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写作者小说语言

一、小说与说话

什么是小说?小说在中国历史上有了比较明确的说法是“白话小说”,也叫“话本小说”,意思是说话的底本,源自唐宋元时期“说书人”的话本,大多是章回体,每章开头都要“话说……”,结尾都来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可见小说与说话的关系密不可分。现在的小说家,等同于古时的说书人。

平时说话,自己说话或者听别人说话甚至插话,都有爱说不爱说、爱听不爱听或者想不想与人对话的情况。于是,有时便常常想,为什么有爱说不爱说,又为什么有爱听不爱听的现象?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叫作家,有兴趣了想插话或者想与之对话和交流的称评论家。

爱说,是想说,想倾诉;不爱说,是不想说,不值得说,也许沉默就是金。想说就有话,有很多话,不说出来难受,也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就那么喋喋不休地说,有时可能是说给自己听的,不管别人兴趣怎样,完全是为了自己。写作也是这样,很多写作者不是给别人写的,是给自己写的,自己写着舒服,倾诉着痛快,并不顾及别人是否看不看,看后舒服不舒服。就像有的领导人在大会上作报告,不管下边听不听,他必须“报告”,像是完成一项“任务”一般,也像白痴或者弱智者的胡言乱语。有的写作者就喜欢那样自说自话,如果有人记录下来非要说成是“艺术”或者“创新”也未尝不可。听不懂看不明白也许是你修养和学问不够,你知道得太少知识太贫乏了。

因此,小说是一种说话方式,也是一种说话的态度,一是自己想说必须说,二是必须让人家喜欢听。光想说不行,还得“严重关切”到让人能听下去听得兴趣盎然甚至激动和兴奋起来。我有一位朋友,就喜欢说话,可我很害怕听他说话,他从这件事能说到另一件事,再从另一件事说到第三件事,最后不知道说到哪了,性质完全变了。这就叫下笔万言,离题千里。就像传口令,第一个人说是“黄河”到第十个人可能就变成了“黄瓜”。写作有时候像说话“不注意”或者说话“有病的人”一样让人可怕。他自己不知不觉,认为自己说得好写得好,感觉神采飞扬,可殊不知读者早就“晕菜”和“崩溃”了。

开会听人讲话,是被动地接受,可以装听,当耳旁风。听大家聊天,有人听也有人不听,可以置若罔闻,但写作与读书不行,是有选择性的。每次到书店淘书,我都感到茫然和惶惑,书架上那一排排的书,如同一个个站着的人,都有一肚子话想对我说,但那得看我想听哪一位的。我翻开一本书,这才允许这本书对我说话,但它说的是什么,我要看几行等它说那么几句,才决定是不是把这本书买来带回家让它继续对我说,所以写作者是被读者在选择着,而选择的淘汰率又很高,这显然有点悲哀,写不好不受欢迎不适合人家的口味,人家是不屑的,白送了还嫌占人家书架上那有限的空间。所以,有人跟我要我写的书,我从来不愿意给,怕占人家的地方,非缠着要,我必须声明:“不要看,浪费时间,只作个留念。”

说什么样的话让别人愿意听,写出什么样的东西读者愿意看?把这件事办好并不容易,因为无论写作还是说话,都是与人沟通,可人与人沟通起来是很困难的,十有八个不“对调”。正因为如此写作才有了意义才有了魅力才具有了挑战性,才有了不断提高说话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动力。有的故事复杂而曲折,这里杀人那里放火,这里抢劫那里强奸,但写得没意思,新闻里有了,我不想听也不想看了。有的无病呻吟,一点儿事弄得复杂又复杂,自己陶醉得死去活来甚至泣涕涟涟,但别人看得酸酸的木木的并不动容。有的故事并不大,但说得千回百转,韵味无穷,句子里有意思,有意味,让人看了上句想看下句,还回味无穷。所以,说话和文章想叫人喜欢,并不在于事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你与他人的情感是不是“对接”,如同《一句顶一万句》里描述的,人与人说得来,就能成为朋友,能写到人的心里去,作家就是读者的朋友。

小说如同说话,也是一种姿态。最好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智商高。要说真话,叙真言,讲真情,像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就是俗话说的要“掏心窝子”。我们平时接触人,之后总要对人有个评价,说谁人不错或者说谁人不强,其实就是从说话开始留下印象的,那家伙光“吹牛”“说大话”,一点儿“不靠谱”,不真诚,以后少接触少打交道。写作亦如此,不要骗人或者故作高深,其实人和人的智商低不了多少,不要耍小聪明,读者能一眼看透。

写作如同说话,也要讲究方式。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不是“耍滑头”,也不是“虚伪”和“市侩”。在商言商,见了秃子不说亮。面对改革开放,面对国家的建设成就,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进步,或者进一步说,说说“国家大事”或者倡导写写“主旋律”,就是为意识形态服务,就是为政治服务了吗?再说,文艺或者文学为政治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并没有错。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说的话办的事就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恐怕是没有“服务”好,或者不会“服务”吧?写作的类型化,可能就是写作方式的主要体现。一批一批的作家和作品,诸如写少儿,写历史,写科幻,写“官场”,写“底层”,写“亲情”等等,大概就是这样出来的。人家就照着这个领域里“掘”或者朝这一“行”里钻,如同见到收废品的,你要問他旧报纸多少钱一斤,他说六毛,你就说别人收的七毛,于是他会和你戗戗不可能或者原来是这个价现在不是了如何如何,如果跟他说别的,既没有意义他也听不懂。写作者创作出的作品,是让谁看想得到什么人喜欢,有何意义,也许是有“预谋”的。

写作如同说话,也有方法。一样是老师,教同样的课程,但有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有的则不然,为什么?原因是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在写作上,这叫技巧,是有章法的,经过严格或者说长期训练和培训也是“管事”的,所谓多写,熟能成巧,就是这个意思。说话和写作有天赋吗?应该有,结巴和哑巴肯定不便与人交流,文字或者文学造诣差的,也许心里有话并不能准确无误并且很艺术地表现出来。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作也是这样。微言大义是格言,是警句,是诗歌,一两句话有时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小情绪小感悟写成小品、散文和随笔。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人生,那要拉开架式多少天多少年地滔滔不绝有时还会意犹未尽,这是长篇,搬到屏幕上,叫电视连续剧,在广播里,叫评书,能读,能看,能听。

简单一点儿说,这就是写作,与说话的关系十分重大。

二、小说应该令人感动

什么是好小说,受读者喜爱的小说是什么标准?多年来,研究小说的“主义”挺多,有的写小说的和很多读者不是很明白,某些写小说的为了“炒作”自己“迎合”评论界,也在“标榜”自己写的是什么什么小说,或者有意识改变自己的写作走那条在表面看来是“创新”的路子。其实,说一千道一万,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鉴别一篇小说的优劣,基本上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它是不是令人感动,其最初与什么“写作”什么“主义”无关。《欧涅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的写作,绝没有想到自己的小说被后人冠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他们小说的生命力,是作品里塑造出了葛朗台、卡西莫多和艾思美拉达还有于连这种划时代的人物让我们难以忘怀、深深感动。乔伊斯的“意识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川端康成的“新感觉”等等,都是在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自己的独特生活感悟中引发出的艺术倾诉,因而让我们感动:思想上的感动或艺术上的感动!与“流派”和“主义”风马牛不相及。提起赵树理的“山药蛋”,有些人不屑一顾;时不时地,还有人对浩然说三道四;近年来,还有讥讽和谩骂鲁迅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扪心自问,在那个时代,人们实在是被他们的小说感动过,感动过整整幾代人啊。我们写出那样的小说了吗?没有,有些小说作者自以为上了几年学,读过几本书,就不断洋洋自得地标榜自己是“知识分子写作”“贵族写作”。身为“贵族”的曹雪芹假如不是破落,很可能写不出《红楼梦》,那些写出令人感动的小说作家,学历几乎都不高,甚至没读过全日制大学。比如铁凝、梁晓声、王朔、莫言等,但他(她)们的小说真的使我们一遍遍感动过。对于小说,我固执地这样认为:一篇(部)小说写得是否好,要看作者创作的故事和人物是不是感动人,《哦,香雪》《永远有多远》《大浴女》里不同命运的女性令人感动;《今夜有暴风雨》《年轮》里的知青和知青们进城后的命运令人感动;《动物凶猛》《我是你爸爸》里的人物遭际及父子关系令人感动;“红高粱”系列小说里的家族故事令人感动。1993年,当我在北京当面向刘震云请教他怎样才能写出好小说时,他说,找自己最感动、经历中最难忘的故事写,你自己认为感动,也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此后,我一直按刘震云说的这样坚持写作,也按这个“标准”去读小说。至今揣摩起来,这“说法”依然熠熠生辉。刘震云的《新兵连》《塔铺》《单位》是感动着写的;贾平凹“商州”系列里的淳朴民风乡俗、《浮躁》里的天狗和小水,最先感动了贾平凹;王蒙的“季节”四部曲,是被自己的经历感动着;刘心武的《班主任》,路遥的《人生》,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平的《抉择》,都是激动人心的小说。如今的小说,没有必要给它附加更多的东西,小说就是小说,是让人看的,读的,而且看后读后使人感动,有点琢磨头,久久不能忘怀,这就足够了,别再给我们说别的。但是,现在的小说写作,似乎不给我们说这个了,写作者在下笔时也不琢磨这个了,净琢磨是“什么样”的写作、“什么代”写作,编辑怎么看评论家怎么看,而不思量思量能不能感动读者大众。小说里什么花样都有,就是心灵与情感缺席,不能让人与之同喜同悲共鸣之。也许,小说让人感动的道理太简单了,说这个可能是没有文化。也许,这也是人们普遍议论的如今没什么好小说可看的症结之一。

只有感动我们的人物和故事,才会激发我们的写作欲望和激情。我通过深入生活并长期赴基层挂职,才写出了长篇小说《陋乡苍黄》《黄土青天》《县长门》以及改编电视剧《啊,父老乡亲》。

三、小说的三种辩证关系

1.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

有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就像量布用尺,裁衣用剪,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是比较好的小说。但是,在很多时候或者说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不能携手共舞的,因为内容是既定的具体的,形式是无形的抽象的,双方结合在一起出现的小说,就宛若一个活人,我们只能看见他的外貌而难以了解他的内心。于是就出现了对一部小说艺术评价上的人云亦云,内容好,主题好,可形式不好,结构不好,或反之。其实,这也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相和谐的问题。对于思想性(内容),或许还有一些是非标准,比如新颖与陈旧,积极与消极,进步与反动,崇高与萎靡,但艺术性(形式)却难以界定了。谁敢说这样的内容用这样的形式来反映是最佳方案吗?这就像有一公升水,我们必须倒进杯子里,而盛在碗里不行吗?或许,小说的命题有很多是永恒的,比如爱情、亲情,并没有太多太多的选择,而形式却是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的,所以才有了对同一题材作品的重写与改编,许多个版本居然各有千秋。形式可以篡改内容,修饰内容甚至颠覆内容,可以酝酿出本来没有的艺术维度和阅读效果。有时内容决定形式,有时形式也能决定内容。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分辨出内容与形式哪个更为重要,而两者结合得是否无懈可击了,更没有什么标准可言。

2.故事重要还是语言重要

在小说中,故事是材料,语言是工具,将材料装载到什么样的工具上运到最佳的位置,恐怕是小说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没有故事,语言无的放矢,框不住或者说不能依作者的意志排列出中国汉字那狂放不羁的乱码。故事是一粒鸟卵,语言是一个窝巢,窝巢里必须放进去鸟卵,经过一番语言的孵化,才能使故事放飞。然而,故事跟语言比起来,有时又是不重要的,小说可以没有故事,但不能没有语言,语言可以营造故事,可以把没故事变成有故事。“一个人死了”是不是故事?没有小说语言的人会说没有故事,反之会演绎出无穷无尽的故事。在这里,故事(材料)无足轻重,语言(工具)顶天立地。因此,语言不过关、不到位的作者,最好不要写小说,弄不好会把故事写得没了故事,会把真故事写假了。于是,有时就恍惚,没有故事,居然也可以写好小说,可小说没有故事,还是小说吗?或许,故事和语言都是重要的,或者说其中之一是重要的,前提是,语言必须有驾驭故事的基本能力。

3.生活重要还是想象重要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应该是一句真理,任何小说作者都不会有什么疑义。很多名著和名作家,都佐证着小说创作的这一基本原则。在那个年代,当然也包括现在,只要老老实实将自己经历过的体验过的生活再经过反刍写出来,就可以成为作家,作品也可以成为名著。可以说,是生活成全了作家和作品。在这里,没有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没有生活。更进一步说,这里再现了毛茸茸的火热的生活,强调真实和事物原本的样子。写作者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深入生活攫取创作素材。但是,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小说的任务好像不只是再现描摹生活原本的样子,况且也不可能这样,因为小说不是照相机或录音机,无法还原生活。所以,生活对于小说,有时显得并没那么重要了。作者可以凭借资料或者新闻报道甚至道听途说,再凭借天资才华和非凡的想象力写出非常优秀的小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狼说话、狗似人、荒诞、幻觉,大千世界纵横几千年,非世间景况想象无穷,比现实更现实,假的比真的还真。事实也证明,距离产生美,历史小说写得最好的,往往不是历史学家,写工人、农民的优秀作品,其作者恰恰没有生活在他们中间。现在,读者说我们有的作家年纪轻轻就老了,小说里什么都有,就是想象力缺乏。也许,想象力比生活更重要吗?

贾兴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郭秀玲

猜你喜欢

写作者小说语言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白马
倾斜(小说)
论写作(创作谈)
写作
文学小说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不在小说中陷落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