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英语交互式学习研究
2021-09-22杨延从黄苑菲
杨延从 黄苑菲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厦门市内厝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1;3.福建教育学院外语教育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25)
一、课堂学习共同体与交互式学习概述
1.课堂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倡导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学习组织形式和文化生态,课堂学习共同体倡导学习者置身真实的学习情境与社会关系中,以共同学习愿景为目标,以心智模式为依托,以团队学习为抓手,以系统思考为统领,将个体学习融入团队学习之中,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互助协商,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通过整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促进个体认知能力提升与社会化成长,营造了组织与环境融合、规范与精神统一的学习型组织。它具有下列四大特征:
(1)共同的学习愿景。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指出,每个学习型组织都有共同的学习愿景,它为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1]。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的学习愿景是以构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载体,追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共同的学习愿景是团队成员共同追求的学习目标,是感召全体成员内在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并影响团队的行为与发展方向。共同的学习愿景需要团队成员彼此真诚分享相互的愿景,并在不断交流与思维碰撞中,通过聆听与分享逐渐融合出共同的学习愿景。
(2)异质的团队组织。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迫切需要团体学习,团队也逐渐成为学习型组织当中最关键的学习单位[1]。学习团体成为全班学习的组成部分,有效将学习共识转化为学习行动,并感召与影响其他学习团体,进而全面推动全班集体学习。课堂学习共同体均由一个个小型异质团队组合而成。异质性体现在团队成员在性别分布(男女混搭)、能力结构(优劣互补)、文化背景(家境不同)等因素的差异化,将全班分为6 人为一组的学习共同体团队,共计8大组,在班级中建立共同学习与治理的态势,打造“个体—团队—班级”由点及面的序列化组织机制(见图1)。
图1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机制
(3)平等的学习关系。杜威指出,民主主义不但是一种政府形式,而且是一种联合生活与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2]。民主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基本特征,团队成员要具备平等的学习关系,学习材料要有渗透提升团队成员民主化意识的内容。首先,要营造团队成员充分表达、自由分享个人思想与人生智慧,有助于团队成员通过社会化进程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其次,要打造成员之间充分信任与耐心倾听的学习型组织,营造温馨、和谐的信任氛围,尊重团队成员充满个性的认识与表达。再次,课堂学习共同体倡导互助与协商文化,重视培养共同体成员交流与批判的精神,交互、协作与交流已成为共同体常态化学习方式。
(4)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还要备好充足的物化资源与人力资源方面。前者要求课堂物理环境温馨,课程教学资源充裕,将英语学科音视频资源、移动终端设备、网络学习资源等适时补充进来;后者要求充分发挥师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经验,教师也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除了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也是活动的策划者、协助者、监督者与评价者,协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家长、专家与辅导者也可以引入课堂学习共同体学习,使团队学习成为一种交互性与社会性并存的活动。
2.交互式学习
交互式学习,作为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志,是描述个体与团队、媒介之间的相互行为。Wagner 提出了交互式学习的三种类型: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3]。第一种交互类型是对教育基本概念与特征的表征。在与学习内容交互过程中,学生利用学习空间管理重组知识信息,搭建知识网络,成为学习的中心。在第二种交互类型中,教师利用传统课堂及网络平台与学生多维交流与反馈,引导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培养技能,重塑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第三种交互类型,即生生交互,是学习最宝贵的学习资源,它凭借团队合作与知识共享强化学习质量,是学习的本质。Anderson 与Garrison 指出,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等交互学习类型[4](见图2)。
图2 现代课堂交互式学习模式
Williams,Rice&Rogers 等学者深入分析了贯穿于交互式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维度,指出交互式学习是学生掌控、反馈与多向交流组合而成的多维构念[5]。笔者在充分吸收诸位专家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交互式学习的模式与维度框架(如图3),并确定“学习者控制、反馈与交流”为交互式学习的观测变量。
图3 交互式学习模式与维度框架
当然,随着现代课堂的不断发展,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水平也随之提升并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与感知学习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后者直接制约学习效果的好坏。研究表明,不断深化的交互程度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态度,优化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因此,学生对其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感悟力与满意度为学习效果的另一大观测变量。
二、课堂学习共同体与交互式学习深度融合可行性分析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交互式学习理论以课堂为实验平台,以课堂为实验平台,以交互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引导学习者在控制、反馈与交流过程中提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感知力与满意度。当然,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团队成员的平等对话,进而激发与保持学习共同体的活力。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交互手段,交互式学习对提升课堂学习共同体学习效率有重要促进作用[6],两者之间共同隐喻如下(见图4):
图4 交互式学习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图
1.以交互提高共同体运转效率
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介之间的多维互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交互式学习中,交互类型与维度趋向多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局限于单向交流关系,而是共生多维对话关系,师生均是学习参与者,彼此形成具有共同学习愿景的学习共同体,团队成员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多维参与,协商互助,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交互”有助于提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运转效率。
2.以对话促进共同体共同成长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存在有赖于团队成员共有互通的学习愿景、文化信仰、团队意识与积极感情,更要依靠团队成员之间的多维对话与沟通,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倾听,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分享知识与经验、智慧与情感,以同声相应促进心灵契合、共识融通,进而优化团队的意义学习。可见,共识对话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维持与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并对团队成员的知识增长、智慧共享、团队合力、学习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交互式学习案例分析
1.交互式学习模式构建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交互式学习模式是指包括专家、教师与辅导者在内的助学者与学习者在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与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围绕共同的学习愿景,遵循平等对话与互助协商的原则,借助学习材料与网络平台在内的媒介,与团队成员多维互动、意义协商,共同分享团体智慧、团队理念与团队文化,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个体与团队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7](见图5)。
图5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阙下交互式学习模式建构
2.交互式学习案例分析
笔者选取短篇小说《Eleven》作为高二英语文本阅读材料。小说以敏感笔触描述了主人公Rachel 十一岁生日的心理斗争,述说着小女孩淡淡的忧伤。Mrs.Price 将一件本属于Phyllis 的又丑又旧的毛绒衣硬说是Rachel 的,并命令她当场穿上,即便后来Phyllis 承认毛绒衣是她的,Mrs.Price 也装作没事人似的,满怀委屈的Rachel 憎恶自己仅有11 岁,而非102 岁,对生日从满怀期待变成厌恶甚至想逃离。小说风格清新,心理刻画细腻,让人读后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本案例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运用交互式学习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学习共同体设计,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见图6)。活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在课前导读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确定共同学习愿景,即学会梳理故事发展脉络与揣摩人物情感变化,并学会对事件发表批判性观点,这是共同体之间展开交互与协作的落脚点。在导入主题环节,以情境创设为抓手,激活学生对人物情绪词汇等“前概念”的记忆,以分组竞争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和谐、协商互助的文化氛围。在细读文本环节,以故事发展情节帮助学生建构本文框架,把握故事发展脉络与人物情感主线,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交互式学习欲望。在品读文本环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发展的内在原因,推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找出内在联系,并协作完成冲突与情感的变化曲线。教师要以团队伙伴身份融入共同体学习氛围,敞开心扉真诚与团队成员对话沟通,在多维互动与反馈评价中构建和谐文明课堂学习共同体。最后,在语言输出环节,全体成员共同分析与解决主人公的疑难问题,通过帮助学生搭建思维与语言脚手架,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及时总结与归纳学习体会,师生共同分析与解决问题,突破思维障碍,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6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英语交互式学习流程图
(1)课前导读,构建共同愿景
为了让学生课堂上能更充分、更深刻地体验小说内涵,笔者在预习任务中布置学生课前自主搜索小说《Eleven》的相关背景知识,尤其是作者信息。本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诗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代表作《芒果街上的小屋》等。由于她具有墨西哥裔背景与跨越双重文化背景的成长经历,使得其文学作品透露着女性特有的敏锐视角与细腻心理。课堂上,学生以6 人小组为单位组建共同体,笔者通过展现作者照片,引导各个共同体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为读中再次品读小说的语言做好铺垫。
除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外,笔者还适时引导学生巩固小说的四大要素,即人物(character)、情节(plot)、环境(setting)和主题(theme)。在实施文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四大要素,引导学生理解与内化文本。当然,情节(plot)构成了故事的发展脉络,涵盖开端(beginning)、起因(cause)、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与结局(ending)。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
此外,笔者还通过导学案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前略读全文,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概括文本主旨大意。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要求学生在浏览全文时做些批注,组长带头在六人学习共同体内互相研讨与交流共同的困惑,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即学会梳理故事发展脉络与揣摩人物情感变化,并学会对事件发表批判性观点。带着问题在学习共同体交流不仅能激发团体合作探究的欲望,也开启了本节课的对话历程。
(2)导入主题,创设对话机制
这篇小说涉及“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两大主题,笔者希望学生通过品读这篇文本,首先学会关注自我需求,认识并完善自我;同时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笔者设计了卡通片段《头脑特工队》导入主题,引导学生从影片中理解主人公的五种性格特征(主人公头脑里分别住着五个掌控不同情绪的小人),不同情境会激发起主人公的不同情绪,最终学会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正是成长的必经历程。
同时,笔者设计了头脑风暴活动激活学生脑中储备的两大类“情绪”的词汇(见图7),为下面环节揣摩人物情感发展做好铺垫。笔者将全班分为八组学习共同体并引入竞争机制,在规定时间内罗列的词汇量最多者为胜。头脑风暴活动让团队成员均能畅所欲言,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为团队争光,进而更积极主动地融入英语课堂,并在团队的互帮互学中习得或巩固高级或新学词汇,共同体的学习机制使课堂成为流动知识的共享库。
图7 导入环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
(3)细读文本,梳理小说情节
在细读文本环节中,为降低学生阅读文本的难度,笔者将原文按情节发展分成“A-E”五个部分,并结合“五选五”题型设计了段落大意匹配题,引导学生以6 人学习共同体为单位组织阅读,按照小说发展脉络归纳与总结,学会利用关键词复现法筛选出正确答案。
Activity:Please put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t on the right places.(A-E)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完成段落大意匹配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将小说发展情节与本文五个部分相匹配(如图8),帮助学生建构本文框架,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图8 文本框架脉络图
图9 冲突与情感的变化曲线图
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本文更是体现在人物之间的冲突上。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主人公Rachel 情感发展为纵轴,故事情节发展为横轴的曲线图,引导学生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借助文本媒介以及与团队成员多维互动,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与神情,梳理出故事冲突与人物情感的变化,即从confused(开端:迷茫)—surprised(起因:吃惊)—angry(经过:愤怒)—aggrieved(高潮:委屈)—frustrated(结局:沮丧)。从脉络图到曲线图的变化分析,学生对小说的品读由平面式感知走向立体式体验。
问题驱动是交互式学习的核心环节。笔者正是抓住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这一问题展开探究,问题设计是否合理高效成为交互式学习的关键。问题可由学生或教师提出,但问题设置要具备科学性、启发性、探索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交互式学习欲望,并在民主和谐的共同体学习氛围中保持学习的持久力,在自然状态下内化知识、增长智慧,促进课堂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协同发展。
(4)品读文本,分析人物情感
在品读文本环节中,笔者通过分段阅读,让学生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在每一个情节中找到冲突原因,通过分析人物语言与动作,推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找出内在联系,协作完成冲突与情感的变化曲线(见图10)。具体活动设置如下:
图10 冲突与情感变化曲线图
Activity:Read Part A and finis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Find out what the“ages”mean.
a)might say something stupid
b)need to cry
c)need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d)need to sit on your mama,s lap because you,re scared
b.What,s Racheal,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way of growing old?( )(多选)
A.Like the rings inside a tree trunk
B.Like my wood dolls that fit one inside the other
C.Like an onion
D.Like pennies in a tin
学生通过解答这两道题引发对“年龄”的深层次思考:主人公Rachel 用年龄表达自身的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是要被人尊重而理解的。而主人公Rachel 对“变老”的理解,像洋葱、像树干中的年轮,像层层相套的布娃娃——即层层叠加,不断“壮大”的过程,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Activity:Read Part B-E and find out the evidence of the conflict and emotions(verbal,behavior,mental)
该环节通过寻读人物描写的句子来分析人物情感,属于开放性题目。笔者适时鼓励学习共同体成员在讨论中大胆推测,组长组织团队成员轮流发言并认真聆听,佐藤学教授非常重视“聆听”的价值,彰显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性与交互性,通过倾听他人观点开拓个人思维,也丰富看待问题的视角,同时学会和平的交流方式,反驳他人观点时也能有理有据且不咄咄逼人,进而培养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文章在主人公Rachel 在自说自话的幻想中涵盖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笔者在学习共同体讨论中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Rachel 此时对成长的看法,再引申对成长的个人理解,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深层次思考。同时,笔者通过曲线图的分析(见图10),引导学生直观把握小说发展中蕴含的情感与冲突两条主线变化,在理解故事情节发展脉络(查找故事发展阶段的数字与关键词)的同时,也思考故事发展的内在原因,引发学生畅所欲言。在群体讨论中,不少学生将矛头指向了故事中霸道的老师Mrs.Price 和爱管闲事的同学Sylvia,将问题归咎于个性鲜明的两个角色。这时笔者适时启发各个共同体讨论:能否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本身?接着,引导学习共同体成员在畅所欲言之后归纳总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主人公Rachel 自身的内因与Mrs.Price,Sylvia 等他人所施加的外因等两大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别人纵然有得理不饶人的外因倾向,但是个体委曲求全、一味忍让的内因姑息做法也间接助长这种不良风气的滋生,要牢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通过讨论与总结,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拓宽看待问题的视角(见图11)。
图11 内外与外因分析图
品读文本环节引发各学习共同体之间的深度对话,彰显了学习中心教学的本质,教师全程把控交互式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帮助解决问题,实现双方的互助成长。交互式学习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也可聚焦某个核心教学内容组织群体多维思维碰撞。教师适时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一系列话题,吸引团队成员关注并展开话题,最终形成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视阈下交互式学习的认知系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语言输出,表达个人见解
语言输出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给主人公Rachel 提建议,帮助她解决个人烦恼并建议她:被人误解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退让,却不敢据理力争。通过思考Rachel 的问题,学生在思考对策的同时也帮助自己解决了成长中的烦恼,完善自我人格。在师生、生生之间交互式学习过程中,擦出智慧思想的火花,并在进阶式探究活动中逐步分解与细化问题,教师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当学生遇到思维瓶颈时,教师及时跟进启发式引导,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与解决问题,突破思维障碍,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训练中,笔者还提供了一些表达建议的参考句型,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所分析的内外因分别提出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6 人学习共同体内交流与探讨,最后由各组推选代表上台展示分享。在各个共同体充分交流学习后,学生完成建议信的写作任务自然水到渠成。
在语言输出环节,笔者通过交互式学习再次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总结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与基本技能,深化交互式学习的内涵。与此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多维互动,及时反馈课堂的学习收获,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与学习热情,并通过巩固性练习,引导学生把问题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宽学生的发展时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英语交互式学习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进行多维意义对话的过程,知识、技能与思维建构产生于多维互动之中。并以课堂为实验平台,以交互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习共同体为目的,引导学习者在控制、反馈与交流过程中提升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感知力与满意度,并在该理论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案例设计。当然,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英语交互式学习仍有许多亟待优化与完善的地方,如交互式学习的内涵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能否尽快融入当前主流教学中,是否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交互式学习模式能否给教师提供更多好的实践参考,都亟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