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研究

2021-09-21崔莹李术平段清爽张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妇科肿瘤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崔莹 李术平 段清爽 张涛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2例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干预,观察组加用风险预防与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各项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防与控制应用于围手术期妇科肿瘤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用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

【关键词】风险预防与控制;妇科肿瘤;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炎性指标;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36-02

妇科肿瘤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多见的病症,可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多数妇科肿瘤均为良性,但仍具备一定的恶变可能性,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严重[1]。临床中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尽早切除病灶,避免疾病进展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但手术属于有创治疗,患者术后易出现高应激反应,致使术后并发症率提高[2]。而且手术后患者机体较为衰弱,再合并并发症后极易产生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健康是当前的重要研究问题[3]。有相关研究显示,加强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但如何进行科学的临床干预是临床中的重要研究问题。风险预防与控制是当前临床的新型理论,旨在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针对性预防,并对已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不良事件的威胁。鉴于此,本文特研究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92例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患者,以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1~54(43.57±8.32)岁;体重指数(BMI)在19~29(23.48±3.81) kg/ m2。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9~59(43.72±8.50)岁;BMI在18~30 (23.56±3.92) kg/ m2。对比两组年龄、BMI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妇科肿瘤诊疗指南》[4]中对妇产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配合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营养支持,具体临床干预内容如下。

患者术前给予营养治疗,治疗时间为术前4 d至术后7 d。治疗方法为术前4 d给予患者流质饮食营养治疗,饮食组成包括常规营养饮食联合肠内营养粉剂(TP)(生产厂家:ABBOTT LABORATORIES B.V.;批准文号:H20181147)。治疗方法为每天1次,每次20 g肠内营养粉剂(TP)。患者术后清醒后,每隔3 h给予患者流质饮食[含肠内营养粉剂(TP)40 g]。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逐渐改善饮食为半流食、软食,肠内营养粉剂(TP)同步添加至术后7 d。

1.3 观察指标

(1)营养状况观察指标。以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转铁蛋白(TF)测评患者的营养状况。(2)炎性因子观察指标。以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测评患者的炎性因子。(3)免疫功能观察指标。以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CD3+、CD4+、CD8+测评患者的免疫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

观察组营养状况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观察组各项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

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临床中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属于有创治疗,患者机体应激反应较强,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5]。尤其是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自身机体功能衰退,对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自身营养状况不容乐观[6]。而且手术后患者自身机体会产生炎性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7]。基于感染预防与控制理论,应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干预,以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强化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8]。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各项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风险预防与控制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强化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肠内营养粉剂(TP)是临床应用较多的营养物质,本次研究于患者术前4 d至术后7 d均进行持续营养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所提高。因患者营养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术前因无创伤,免疫功能无受损,术后免疫功能降低,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IL-6、IL-10及TNF-均是临床常见炎性因子,可显著表现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因机体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炎性反应也有所 降低。

综上所述,风险预防与控制应用于围手术期妇科肿瘤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用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反應,建议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燕.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7):184,198.

[2] 黄菊,杨坚娥,肖瑜,等.基于FMEA法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风险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4):156-159.

[3] 吴婧.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7,38(3):285-286.

[4] 莫锐婷,袁建寰,林丽嫦.风险预防与控制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8,50(5):389-391.

[5] 荣凤梅.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2018(15):284-285.

[6] 梁峰,胡大一,方全,等.基于指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长期二级预防治疗与风险因素控制最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8):888-900,908.

[7] 顾晓瑜,查伟.恶性肿瘤患者NRS-2002筛查评分及相关指标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5):19-20.

[8] 李淑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联合奥马哈延续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6):127-128.

猜你喜欢

妇科肿瘤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