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百年旧址“活”起来

2021-09-21冯艳丹马艺天

党课参考 2021年17期
关键词:越秀区军委红楼

冯艳丹 马艺天

“叮叮叮”,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传来,学员们鱼贯而入,一堂党课开始了。2021年7月19日上午,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小红楼”场景复原区内开展了场馆修缮后的首场党史学习教育。

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有着悠久革命历史。越秀作为这座英雄城市中红色资源最集中的一块热土,埋藏着众多“红色宝藏”。2021年以来,越秀区结合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不断加大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力度,大力推进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等红色史迹修缮工作。

修旧如旧力求还原建筑原貌、实物展陈尽量还原当时场景……在做好修缮工作的同时,越秀区还十分注重对红色史迹的“活化”利用,注重与市民产生共鸣,如将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打造成“红色教育传承基地”、中共广东区委旧址打造成“体验式党课”红色大讲堂、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打造成越秀区首个“微型军事博物馆”。同时,越秀区还探索社会化运营新路子,让红色史迹真正“活”起来。

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

“小红楼”化身红色教育传承基地

在越秀区起义路素波巷内的广州市第十中学内,有一栋红墙绿瓦的红楼,这里就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100年前,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这里敲响了上课铃,注音字母训练班、广州机器工人补习班等课程在“小红楼”拉开序幕。

1921年春,陈独秀、谭平山等人在广州成立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这是中国第一批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小红楼”就是其主要活动地点。中共广东区委在这里筹备了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如团一大、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共三大等。

100年后,一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这里开始。“杨匏安和杨家祠”、“广东区委旧址和陈延年”、“广州起义和革命烈士游曦”……越秀区委党校教师任欣虹带领学生们“回到”热血沸腾的大革命时期。这是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完成修缮及展陈提升以来,迎来的首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走进修缮布置后的一层展陈室,仿佛“穿越”了历史。从墙上挂着的钟表到桌面摆放的练字用的石板,每一处细节都力求还原旧貌。“初心之地,南粤之光,这里是广东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在这里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非凡。”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原副会长黄振位说。

修缮后的“小红楼”还特意设置了多媒体体验厅,将国内各红色场馆线上展馆进行融合展示。体验厅所连接的场馆包括中共早期党组织的纪念场馆、国内著名红色纪念馆、广东网上红色展馆等。走进“小红楼”,就能云游国内各红色展馆,还可以通过VR游戏“回到”革命年代,与历史中的人物互动,沉浸式体验革命烽火。

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的修缮及展陈提升是一个经典案例,之后海珠广场、东园文化广场也将被打造成为广州红色文化知名“打卡地”。

打造越秀首个微型军事博物馆

2021年8月1日,广州市越秀区万福路190号,一场声情并茂的沉浸式表演正在进行,生动还原了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岁月和英雄故事。情景剧一结束,全场演员与观众一同起立,在百年老楼里唱起《国际歌》。

经过数月修缮,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军事机构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首次对公众亮相。修旧如旧,生动再现了95年前周恩来同志的工作场景。“以前每到纪念日,我们只能去文德楼看看,献上一束花。现在旧址修复了,仿佛能看到爷爷当年在这里生活,很感动。”周恩来同志的侄孙女周晓瑾说。

1924年冬,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军事运动委员会,广东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先锋区。1926年3月,中共两广区委军委从区委办公室迁至万福路190号南华银行二楼办公。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军委在此处领导和参与了一系列革命武装斗争和政治工作。

如今在这里,全国第一个系统讲述中共两广区委军委历史的展览正式揭幕;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战斗、生活的场景,看到聂荣臻、黄锦辉、麻植等军委成员的办公、居住场景再现;在这里,大家可以一秒“穿越”到那个风云变幻、激情热血的年代。

三楼为原创临展“这盛世,如你所愿——建设时期军服主题展”,展览以一名广州退役老兵家庭为缩影,征集并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0、55、65、74式军服等珍稀展品。它们承载了国家的革命记忆、民族的奋斗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在探索中砥砺前行的坚强斗志。

四楼则开设特色“军粮体验区”,展出种类繁多的军粮产品。同时开设文创商店,参观者不仅可以在服务台领取游戏卡片、破解“地下工作者”留在店内的暗号,还可以购买精心设计的军事风文创产品和军粮盲盒,品尝精致的军事主题手作甜品。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介绍,越秀区积极探讨文物“活化”利用多样化模式,采用“政府统筹+企业资金+专题博物馆”的创新模式,打造“万福路190号”军事文创品牌,通过军委历史展、周恩来居住场景再现、军服主题展、军粮体验区的有机结合,满足各年龄层次观众的精神需求,打造立体化综合体验空间,将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活化”为“微型军事博物馆”。

开办“体验式党课”红色大讲堂

在越秀区文明路,一栋四间三层的骑楼立在川流不息的路口。这栋近百年的建筑正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区委之一——中共广东区委当时的所在地。大革命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的一楼曾作为鞋店、草药店等,二楼、三楼分别作为广东区团委及广东区党委的办公场所。

2021年5月起,越秀区对中共广东区委旧址进行文物建筑保养及展陈提升。在做好文物建筑保护的基础上,优化展陈空间,采用可逆性的技术处理手段,在一层展厅增设落地玻璃窗,恢复了旧址在20世纪20年代作为商铺的“门面”功能。

“这里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纪律监察机构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军事机构,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中共广东区委旧址负责人陈秋霞介绍,此次提升增设了光电互动装置,丰富了呈现手段,使得旧址以崭新的面貌向社会恢复开放。基本陈列为《南粤旗帜星火相传——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广东区委》,展出中共广东区委发展历史、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发展历史和中共广东区委办公场景。

得知中共广东区委旧址重新开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委书记梁子敬第一时间带领医院纪检监察干部前来参观,开启“纪律教育月”的首个主题党日活动。

走到二楼,梁子敬点亮“中国纪检从这里出发”的光电互动装置,直观展现1925年中共广东区委建立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创举,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借鉴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监察委员会的工作经验,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重要发展历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做实做细监督职责,以实干实效实绩体现忠诚担当。”在党旗面前,梁子敬带领医院纪检监察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并寄语大家要争作廉洁自律的表率,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现场,大家细心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史迹展览,认真追寻红色印记,学习重温党在广州等地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的革命历程。“体验了大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的办公环境,深入学习和了解了党的纪律监督机制的历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莫明聪表示,通过参观活动,更加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进程,并深刻体会到,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情怀,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猜你喜欢

越秀区军委红楼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致敬抗疫情英雄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教师作品选登
弘扬红楼文化 追求诗意人生——清水打造红楼文化之乡
《红楼》梦难圆*——论英语小说《红楼》对《红楼梦》海外传播的危害
梁归智教授“红楼”系列图书出版
习近平视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史上最牛军改
军改再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