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课的三重功夫

2021-09-21程体奎

党课参考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听课者七一广大党员

程体奎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笔者以为,讲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课要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效果”上下功夫。

在授课内容上,要用真情实感代替照本宣科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加深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高屋建瓴、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在开展党课教学时,授课者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会听不进、学不透。因此,要用真情实感代替照本宣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愿意听、主动学。一是要主题鲜明,围绕“七一”重要讲话内容,准确把握党员群众的思想脉搏和心理期盼,紧紧抓住大家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精心选好主题。二是要内容丰富,“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授课者要深入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摸准听课者的“胃口”、喜好、需求,以充实生动的内容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动之以情,做到不仅有“党味”,而且有真知灼见,并充满真情实感,要结合实际讲过去一百年的变化,讲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讲未来还会发生的变化,使听课者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在授课方式上,要用交流互动代替自弹自唱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对我们党创造的伟大成就的深情礼赞,是迈向新征程的庄严宣告,是面向全党发出的动员令,催人奋进、令人震撼。授课者讲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课,意义重大。但是,如果授课者只是自弹自唱,容易使听课者坐不住、听不进、记不牢。因此,在授课方式上,要想产生好的效果,就要用交流互动代替自弹自唱,要突出“听”的需要,由“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向“相互交流”的分享式授课方式转变。一是方法要灵活,授课者要以真诚的态度,将自己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真实想法、所思所想所悟,真正传递给听课者,实现思想上的平等交流,做到教学相长,激发听课者的求知欲望。二是手段要创新,打破单一“说教式”授课,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综合采取观看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片段、脱贫攻坚视频片段以及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传统、分享红色故事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党课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将党课搬上“指尖”。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红色资源,把党课搬到红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百年党史等活动,将烈士事迹和革命历史转化为党课的生动教材,让听课者感兴趣、有收获。

2021年3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学党史、悟初心,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图:新华网

在授课效果上,要用春风化雨代替空洞乏味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行动。“赶考”永远在路上,全体党员要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听课者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强大动力,这就需要授课者,用春风化雨代替空洞乏味,努力让听课者“解渴”。党课要真正“解渴”,就必须聚焦问题、联系实际。一是要有“辣味”,授课者要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后,紧密结合党员现实思想困惑,讲问题、讲不足,真正戳到麻骨,解开“思想扣子”,促进党员自醒、自警。比如,在讲关于牢记“国之大者”的知识时,可结合听课者的具体情况,讲清楚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短板,讲清楚应如何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讲清楚如何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等,让听课者有更多的贴近感、代入感。二是要说“土话”,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曾强调,“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讲好“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党课也是如此。在讲党课时,不要慷慨激昂假大空,空有虚情难有真理;不要引经据典一大堆,简单问题复杂化,授课者讲不下去,听课者也听不到心里。要明白“射箭看靶子、弹琴看听众”的道理,多用大家“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说进听课者心里,拉近授课者和听课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听课者七一广大党员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组织找你了解情况 千万别做这些事
听课者也需“备课”
怎样去听课
“四个全面”学习问答
“听课者”——一种可以开发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