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水西
2021-09-21张燕
张燕
1938 年11 月,陈毅率新四军第一支队进驻水西。次年11 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宣告成立,陈毅任指挥。陈毅与粟裕等遵循党中央、毛泽东指示,从苏南抗日斗争实际出发,粉碎日伪顽夹击,创建和发展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并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党史、军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指示
1939 年2 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到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确定新四军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陈毅坚决贯彻执行了这十二字方针。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后,陈毅对东路地区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派杨浩庐、周达明等返回东路,成立了“江抗”東路司令部,俗称“新江抗”。1940 年1 月,陈毅、粟裕又派吴仲超、何克希、陈挺等赴东路,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1940 年3 月,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根据陈毅的建议,派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去东路组织新四军东路军政委员会,并主持全面工作。遵照中共中央于5 月4 日发出的第二个“五四指示”精神,即“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陈毅、粟裕作出了进一步向东发展的部署,派“江抗”二团从水西地区出发,东进澄锡虞地区,与谭震林部会合;派王必成率第二团进至丹北、无锡等地区,向东及向南发展;派“江抗”四团一部进入澄西地区,配合谭震林部行动。至此控制了苏常太、澄锡虞,以及青浦、昆山、嘉定等游击区。
为贯彻“向北发展”的战略意图,1939 年4 月,陈毅命第二团第一营配合管文蔚部攻占了扬中,为新四军大部队向北发展架起了“跳板”。11 月中旬,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请求新四军,把第三战区划拨给他们的苏南仓库13万发子弹护送到江北。陈毅抓住机会,命令第四团团长张道庸、政委卢胜率部北渡长江,以苏皖支队名义进至扬州、仪征、六合、天长地区活动。1940 年2 月,江南指挥部命梅嘉生率部与苏皖支队合编。不久,苏皖支队与皖东第五支队打通了联系,新四军共有4000 余人到达了江北,控制了长江渡口,造成了新四军足跨长江、向北发展的有利态势。
创造性开展统战工作
陈毅是统战工作的典范。他身体力行发动部队广泛开展统战工作。水西及毗邻的宋巷里、洙汤、安中里等村,有一批士绅和社会知名人士,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且多数有民族自尊心。当看到新四军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由衷敬佩新四军。但他们摄于日伪军势力的威胁,有惧怕心理,不敢接近新四军。陈毅主动与他们广泛接触,以礼相待,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因势利导进行团结教育和说服争取。他在水西、储庄等村召开了三次士绅座谈会,宣讲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和抗战形势,晓以民族大义,激发大家的抗日热情。李学书、李作舟、宋鸿轩、滕锡荣、宋启洪、邱行钰等一批开明士绅和社会名流纷纷支持新四军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驻泰州一带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李明扬、李长江(俗称二李),属中间势力,受到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的歧视和排挤。陈毅根据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精神,结合李明扬、李长江部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击敌、联李、孤韩”的战略方针,先后于1939 年8 月、12 月和1940 年4 月三进泰州,与李明扬、李长江会晤,进行艰苦说服工作,促使二李保持中立,使新四军在苏中有了立足之地,建立了向北发展的桥头阵地,为之后郭村战斗的胜利,以及新四军东进黄桥、夺取黄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发动依靠群众共同斗争
第一支队进驻水西村后,新四军指战员坚决执行陈毅强调的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的“三不”政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村民主动腾让房屋,解决部队住宿问题,新四军指战员帮助房东挑水扫地、劳动耕作,军民关系融洽。1939 年3 月,当看到16岁的村民张小牛患穿骨瘤疽,经过多次医治不见好转时,陈毅随即安排张小牛去第一支队医院治疗。3 个月后,张小牛病愈回家,逢人便说:“要不是陈司令、新四军给我治病,我张小牛早就骨头打鼓了!”这年5 月,陈毅在给父亲的家信中写道:“儿部日益壮大,军民关系尤为良好,生平快慰之事无过此者。”
1940 年除夕,陈毅、粟裕邀请水西村村民代表参加迎新春联欢晚宴。席间,陈毅向大家拜年,并宣传抗日救国,他说:“对日本鬼子,大家都不要怕它,我们中国像一只十箩缸,缸中装满了水,日本鬼子好比一只老鼠,它总是在缸沿上转来转去,现在看来还有点神气、厉害。可是我们中国军民好比一只猫,引诱它追捕它,使它掉进缸里。”接着,陈毅斩钉截铁地说道:“狠狠的消灭它。”全场掌声四起,大家备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支持新四军抗日。
当年的元宵节之夜,日伪军偷袭安中里进犯水西村,陈毅首先想到的是群众。他动员群众疏散到浪金山、储庄一带。战斗中,自愿留下的水西青年农民们将热气腾腾的开水、米饭送到阵地上。水西村农抗会员们摸黑深一脚、浅一脚地到5 里地外的神塘圩挑子弹,冒着生命危险送至前沿阵地。新四军为老百姓舍生忘死,老百姓为新四军毁家纾难,军民相互依存、同甘苦共命运。
发展壮大部队并强调政治建军
陈毅率部进驻水西后,积极发展壮大部队。新四军以“模范的战斗”“模范的群众纪律”“模范的群众工作”的良好政治声誉,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军。团结争取地方势力,进一步发展抗日武装。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式宣告成立时,部队由初入苏南时的4000 余人发展到14000余人。
加强部队整休期及平时的军事训练,采取传帮带和以战教战,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司、政机关开辟村北的山岗丘地做军训场,每天出操,组织刺杀、射击、掷手榴弹等训练。在教导大队举办的培训班上,组织进攻演习,为实战奠定基础。在一次打靶比赛中,宣教干事张茜和机要员陈模、罗伊、楚青都参加,陈模三枪打出了20 环的好成绩,在场的陈毅立刻取来相机,为这四位战士摄影留念。
与此同时,陈毅强调政治建军,指出要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健全政治工作制度,注重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基础知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他亲自为机关人员上课,主持政治理论知识问答。教导大队在水西村举办以连、排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陈毅在开学典礼上,宣讲战争形势和战斗任务,鼓励要求学员们回队后当好骨干,推动、促进部队政治建设水平提高。
1940 年6 月,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陈毅、粟裕等向项英和党中央建议,部队北上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并同时决定新二支队由罗忠毅、廖海涛率领,留下坚持茅山地区斗争,对外仍以江南指挥部名义行动。6 月16 日,召开进军苏北誓师大会,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司、政机关人员向茅山地区进发,踏上了新征程。
今年是陈毅同志诞辰120 周年。陈毅指挥部队在水西工作、战斗的近20 个月,对苏南抗日斗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