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初探
2021-09-20袁富碧
袁富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灌输性、注重启发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本文以一节遵义市红色思政课《生活与哲学》中“意识的作用”为例,探究如何实现“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灌输性;启发性;实现路径
遵义作为会议之都,转折之城,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沉淀了大量的红色文化。笔者在“意识的作用”的教学中,挖掘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以“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主议题,设置三个篇章,即“回望来路”、“抉择前路”和“指导今路”,采取议题式教学法,在课上激活红色基因的精神密码,把理论灌输转换为故事讲述,进而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很好贯彻“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
1、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一方面要求教师增强理论功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在“怎么灌”“怎么启”“何时灌”“何时启”等问题上下功夫。这些问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握灌启发的方法、时机和艺术,“当灌则灌”“当启则启”,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灌中有启”“启中有灌”,在学生处于“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学生醍醐灌頂,茅塞顿开,升华灌输的效果。
【片段一】情景展示:学生课前搜集、课上展示史料: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此次会议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议题呈现:结合搜集的相关史料和素材,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谈谈你的理解?
师生对话:
生:历史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目的:为了纠正博古、李德"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商讨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战略和方向。
师:这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生:(根据预习作答)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师:(追问)就你们组搜集的史料而言,正确回答了遵义会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博古、李德"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商讨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战略和方向,这主要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一个特点?
生:(恍然大悟)目的性。
师:具体是怎么体现的?
生:召开遵义会议,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进行,而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背景之下,为了纠正博古、李德"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商讨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战略和方向。这就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及时抓住启发的时机,学生水到渠成得出正确结论,很好贯彻了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
2、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就“意识的作用”的教学而言,用遵义会议作为教学素材,结合历史史料探究哲学原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的联姻,催生红色思政课,学生比较感兴趣。为了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课前搜集相关史料,课上展示。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主要采用议题引领的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探究议题,将教学重难点融进议题探究中。
【片段二】情景展示:学生课前搜集、课上展示史料:遵义会议前后之战局的转变。遵义会议前,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导致了什么严重的后果?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军事指挥权,处于山穷水尽、危机四伏中的中央红军迎来了怎样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议题呈现:结合搜集相关史料和素材,谈谈你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解?
师生对话:
生:遵义会议前,博古、李德丢弃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直接对抗,消耗了红军,根据地被严重压缩和包围,无奈之下,被迫战略转移,突围长征。长征途中,博古、李德又犯了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造成差点断送红军和中国革命的严重后果。
师:那遵义会议之后呢?
生: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师:从遵义会议前后战局的转变来看,你怎么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生:毛泽东正确的思想路线,扭转了长征的局面,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说明,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师:(追问)是不是所有的意识都起促进作用?为什么之前博古、李德的努力,差一点葬送了红军和中国革命?
生:(若有所思)不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会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师:非常好,同学们学会了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意识是否起促进作用,要看意识是否正确。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学生课上展示讲述,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教师的追问和点拨,通过“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笔者在教学中,除了教学重难点融入议题探究,用议题探究引领教学,很好完成教学内容外,还增加“个人生涯规划”的环节设计,学以致用,更加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思考:我们在个人生涯规划中,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而将“高大上”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于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规划自己的人生,真正贯彻“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意识的作用”的教学中,笔者采取叫学生课前搜集和课上讲述红色故事的方式,使红色故事在课堂上“活”起来、“燃”起来、“红”起来,带领学生参观考察遵义会议会址,感悟遵义会议精神,体悟意识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把理论灌输转换为故事讲述和考察体验,进而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达到较好的效果。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作为新时代的思政人,任重道远,唯有牢记教育使命,加强自身修养,用心而为,力学笃行,才能履践致远,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