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研究
2021-09-20胡强胡敏
胡强 胡敏
摘要:教育体系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家庭教育却是无时无刻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职业院校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职业教育承载着知识传输、能力培养的责任,而家庭教育则关系着学生道德修养、三观认知的树立。因此,开展职业教育时,需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价值,引导价值树立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从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职业教育;重要价值;影响
引言: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要想高效率的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职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成绩偏差、自信心缺乏,所以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滿足了社会各界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一、家庭教育的概述
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有意识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多方面的,并且具备着显著的优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职业教育的学生正面临人生的转折点,有着诸多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而家庭教育则是疏导压力的最佳方式,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尤为关键。有效的家庭教育则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明灯,家庭教育理念必须要适时转变,真正成为校园教育的填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逐渐落实,但由于职业院校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要兼顾学生智力、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家庭教育应积极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转变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二、家庭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
家庭教育一直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认知、价值观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品格等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这也势必会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规范学生行为、开阔学生思想,确保学生处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下,努力学习、遵守学校制度,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但从当前来看,失败的家庭教育、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分常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溺爱型,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将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学校,对家庭教育认知不足,一旦学生出现问题,就将责任推脱给教师、学校,造成学生过度自我的性格,阻碍了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第二,放任型,职业教育通常需要在校园中开展教育活动,学生远离了家庭,家长也采取了放任自由的态度,缺乏良好自控力的学生就会沉迷网络,并且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带动下甚至出现违法行为,自身的纵容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三,贫困型,职业院校中不乏家庭贫困的学生,学生的压力大,并且家庭教育也在灌输尽早工作赚钱的理念,对职业教育带来了较强的限制。针对以上问题,职业教育应积极辅助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点,使广大家长给予大力的支持,推动职业教育朝着高效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以家庭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策略
1.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普遍存在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缺乏有效的指导,并且由于职业教育宽松的教学环境,容易致使学生迷失自我,走向不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对家长的引导力度,辅助家长逐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将道德观念、人格塑造等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际、勇敢面对困难和树立人生目标,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去。
2.打造科学家庭教育方法
职业院校应积极引导家长转变传统教育方法,避免大声呵斥、动手教育等不良教育方式,营造民主、友爱的家庭氛围,让家长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时刻处在家长的鼓励之下,使学生得到快速发展。
3.构建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体系
家庭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只有确保了家庭教育,才是为职业教育“稳定了后方”,使学生能够一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职业教育形成良性的循环。为此,学校应积极构建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的结合体系,通过微信、QQ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即时性交流,一方面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解决家长心中的疑问,另一方面则是家长反馈自身的意见,促进职业院校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个体成长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职业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样以双刃剑的形式存在,对职业教育呈现利弊共存的形式。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注重合理的家庭教育,确保家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钱佳媛. 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19(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