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1+x技能等级标准融入焊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实践

2021-09-19倪现朋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证书实训岗位

倪现朋

摘要:焊接“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各高校积极投入到焊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来,本文针对当前焊接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就业情况,提出了“1+x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思路,并介绍了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智能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验。

关键词:1+x证书;人才培养;思路;改革

高职院校是执行特殊焊接1+x证书标准的主体,为了发挥出“1+x证书”的优势,高职院校要根据证书标准,优化焊接实训基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过程与评价机制,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让焊接1+x证书标准融入到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高职院校焊接人才培养现状与职业面向

(一)焊接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由于一线焊接作业的性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招生面临一定困难,并且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有成本高、环境差、危险源多等问题,多数高校的焊接专业在学院建设层次中相对靠后,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落后,比如:为了控制教学成本,焊接材料只有低碳钢,实训项目只有管对接、板对接和管板角接等;理论课程安排没有兼顾实用性、学生学习能力和时间,导致理论讲解浮于表面,教师和学生都面临很大压力;学生实习过程缺乏监督,评价标准不细致、执行不力等。同时,焊接实训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导致从高职院校毕业的焊接毕业生理论基础不扎实,焊接基本技能水平低,就业层次不高;焊接专业教师工作缺乏创新,实践水平和专业建设能力停滞不前。

(二)焊接人才职业面向

根据焊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相关职业标准,整理毕业生面向行业、岗位及证书情况如表1所示。[1]

二、1+x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实事求是,保证质量,避免冒进

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不一样的。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实训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能力各不相同,尤其在各种1+x证书试点工作同时推进的情况下,更要统筹规划,从自身实际出发。实训条件的建设要着眼长远,除了满足1+x取证需求之外,还要考虑日常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生产性实训等工作的兼顾,以保证设备的利用率;为保证1+x证书推进质量,培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操能力,学生要经过反复高效的实践训练,但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培训成本、耗材成本、时间成本需要充分考虑,与院系专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统筹规划,资源配置,协调推进

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多个x证书试点,但是每个证书的顺利推进都需必要的实训条件、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然而多数1+x证书标准中对于实训设备、课程设置、教师能力的要求都有重叠或相似之处,为保证各证书的顺利推进以及质量,院系在1+x证书考点申报时,要充分研究各相关证书的考核标准,理清开展思路,为后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1+x证书资源库建设、培训师资安排、实训设备和场地安排等工作打好基础。

(三)紧扣学校特色,利用企业资源,服务地方产业

以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传承和发扬钢铁火的精神,是一所冶金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在1+x证书试点申报过程中,应该考虑与学校特色相适应;为了避免“教学脱离实际、专业脱离实际、学生脱离岗位”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合理利用资源,学校与合作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将1+x证书标准与地方合作企业岗位需求融合,为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1+x证书推进过程可以引进企业设备、高技能人才共建校内或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由于自身技能具有地方企业岗位特点,有利于留住人才,起到服务地方产业的作用。

三、焊接1+x证书标准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創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智能焊接工艺实施等6个岗位需求,对接特殊焊接技术等X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双平台、七模块、X证书、六岗位”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双平台指的是:思政教育平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与素质教育平台(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通过双平台引入焊接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大学教育的育人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适应文化开放的大环境。七模块指的是:开发培养图样识读绘制、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技能操作、设备装调维保、焊接工艺设计、焊接质量检验、生产计划管理等7项专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每项模块化课程充分考虑X证书考核标准,对原有课程体系中不合理、重复、不实用的内容进行删减,浓缩课程内容。X证书指的是:焊接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比如,特殊焊接1+x证书、轨道交通装备焊接1+x证书、焊接机器人编程与维护1+x证书等。将焊接1+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构建证书通用资源库以及专业课程库,根据焊接1+x证书考核项目设置适合本校的实习实训项目。六岗位是指:培养胜任焊接工艺实施、焊接设备维保、焊接工艺设计、焊接质量检验、焊接生产管理、设备售后服务等岗位要求的复合型智能焊接技术技能人才。

(二)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

针对焊接实践教学开发4+2模块化教学模式[2]。“4”表示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前,需具备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和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等4项技能过关; “2”表示每人需完成一次焊接技能比赛、焊接生产性实践。在国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已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号召下,让学生参与到焊接大赛当中,通过大赛高标准、严规范、强竞争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虽然通过日常的焊接实训,综合技能有所精进,但是距离独立识图加工还有距离,要求每位同学借助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自主加工一件焊接作品,完成焊接生产性实践。

四、结语

焊接1+x证书制度的推出是新时代焊接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将推进高校焊接人才技能水平与焊接岗位需求的对接。解决好焊接1+x证书证书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是焊接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关键,进一步优化焊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强化焊接1+x证书考核评价的机制,也是对行业和高校能力和定力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张静. 高职焊接专业 1+X 制度下“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科技风,2020(10):134-135.

[2]李涛. 高职院校机制专业 1+X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机械研究与应用,2020(4):219-221.

猜你喜欢

证书实训岗位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少就是多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