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内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普查报告
2021-09-19王兰惠甄玉国张维刚王志宝赵春雨霍雨佳
赵 巍,王兰惠,甄玉国,2*,张维刚,王志宝,赵春雨,霍雨佳
1 长春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2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0 引言
近年来,青贮饲料尤其是全株玉米青贮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奶牛、肉牛等反刍动物日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营养价值高、保存效果好等优点,在奶牛生产中大量使用并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1],成为了我国奶业发展的支撑。
在实际生产中,玉米青贮会受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是霉菌应激时的代谢产物,有的产生于青贮玉米生长过程中,有的产生于青贮原料收获、贮存加工过程中[2]。例如原料延迟收获,装填过程缓慢,压实度或密封不足,取出饲喂过程过慢,覆膜或青贮裹包破损等[3]。常见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会损害奶牛肝脏功能,影响牛奶品质[4];玉米赤霉烯酮会造成奶牛的繁殖障碍;呕吐毒素危害奶牛健康,造成胃肠道出血,体细胞数上升,提高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围产期奶牛代谢疾病的风险[5,6]。因此,实时了解饲料中主要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已经成为奶牛场霉菌毒素防控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博瑞科技检测中心2020年玉米青贮毒素检测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国内玉米青贮质量,为牧场及饲料企业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20年1—12月,博瑞科技检测中心共采集来自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玉米青贮样本1184 份。样本按照《GB/T 14699.1—2005 饲料 采样》要求进行采样,多点、多次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保证各层均被覆盖,每份样品不少于500 g,粉碎过20 目。
1.2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玉米青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大霉菌毒素含量。试剂盒购自ROMER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2020 年国内玉米青贮样品总体污染情况
全部玉米青贮样品中,482 个样品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1184 个样品用于检测呕吐毒素。3 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显示,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8.13%,92.48%。其中呕吐毒素最高含量为18877.00 μg/kg,平均含量为1942.96 μg/kg,超过限量标准,超标率达6.67%;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最高含量为2641.43 μg/kg,超标率为4.36%;黄曲霉毒素B1没有超标,其平均含量为3.90 μg/kg(表1)。
表1 全部玉米青贮样品3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2.2 不同地区玉米青贮污染情况
不同地区来源的玉米青贮样本中3 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显示,3 个区域中东北、华北3 种霉菌毒素检出率高于西北;东北地区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3.97 μg/kg,2507.99 μg/kg,呕吐毒素超标率较高,达到13.26%;华北地区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最高,为208.44 μg/kg(表2)。
表2 不同地区玉米青贮3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2.3 不同月份、采集区域等因素对玉米青贮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不同月份采集的玉米青贮样本中3 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显示,玉米青贮呕吐毒素在3月最高,达到3046.96 μg/kg,随后逐渐下降,6月之后又开始缓慢上升,玉米青贮黄曲霉毒素B1在6月最高,平均为6.87 μg/kg;玉米青贮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1—12月呈现逐渐上升趋势,8月最高,平均为380.00 μg/kg(表3)。
表3 不同月份采集玉米青贮3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平均值 单位:μg/kg
玉米青贮不同采集区域3 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平均值显示,3 种霉菌毒素下层含量都要高于上层和中层。上层与中层比,中层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均低于上层,黄曲霉毒素B1高于上层(表4)。
表4 玉米青贮不同采集区域3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平均值 单位:μg/kg
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采集玉米青贮3 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平均值显示,不同月份采集的玉米青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呕吐毒素,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2649.56μg/kg(表5)。
表5 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采集玉米青贮3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平均值 单位:μg/kg
3 讨论
在检测的1184 份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36%,6.67%。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高的毒性,可引起奶牛肝脏功能衰退和坏死,奶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常见种类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在奶牛体内代谢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进而污染牛奶及其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危害人类健康[7]。乳品企业明确规定黄曲霉毒素M1的限量,各大饲料厂商甚至牧场在原料采购时也对黄曲霉毒素进行严格把控。从表1可以看出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为3 种霉菌毒素中最低,同时超标率为0。
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样对奶牛危害巨大。呕吐毒素由多种镰刀菌产生,主要通过破坏肠道的完整性,使有毒物质进入血液,导致奶牛呕吐、拒食、腹泻以及生殖系统出现问题甚至死亡。玉米赤霉烯酮是由几种镰刀菌产生的雌激素类代谢产物,会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不明原因流产或早产[8]。
与黄曲霉素不同,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在田间就已经大量产生。表1显示,此次普查的玉米青贮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分别为98.13%,92.48%,可见目前国内玉米青贮中的毒素超标压力主要来自于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不同月份的霉菌毒素平均值未出现明显的规律,提示毒素在任何时候都是防控的重点,而不是单纯的在夏季或者秋季;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呕吐毒素,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2649.56 μg/kg,反应了牧场在玉米青贮的制作和日常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4 结论
在2020年检测的1184份玉米青贮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分别为4.36%,6.67%;不同月份的霉菌毒素平均值未出现明显的规律;同一牧场不同月份黄曲霉黄曲霉毒素B1和呕吐毒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呕吐毒素,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相差2649.56 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