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

2021-09-19刘彬

系统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乙肝病毒电化学

刘彬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宁 273200

乙型病毒感染是诱发乙型病毒性肝炎重要原因, 同时还可引起肝硬化与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2]。 乙型病毒感染具有很长潜伏期,发病缓慢,且病程很长,在后期伴随多种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3]。乙型病毒感染患者在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极易出现漏诊,因此应加强乙型病毒感染患者的早起诊断[4]。当前,临床在诊断乙型病毒感染患者时常采用免疫检查方法,包括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不同方式诊断效果不同,该文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100 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探究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以乙肝e 抗原、乙肝表面抗体100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中,男性59 例,女性41 例;最小年龄是39 岁,最大年龄是63 岁,平均(51.17±12.08)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均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疾病;熟知该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其他传染病;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采集标本:患者在术前、输血前抽取静脉血,收集血清,一份使用专用管收集,检测丙型肝炎RNA;一份保存在-20℃,用于检测抗乙肝肝炎抗体、乙肝肝炎核心抗原。

电化学发光法: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验试剂。取5 mL 外周静脉血标本,在离心机中放置,实施离心操作,持续10 min,在离心以后,采集上层血清进行检验,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实施。 标本A 值超过标准值即为阳性。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 设备为全自动酶标分析仪,检验试剂。 取5 mL 外周静脉血标本,在离心机中放置,实施离心操作,持续10 min,在离心以后,采集上层血清进行检验,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实施。 标本A值超过临界值,即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5]检验,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HBeAb、HBsAg、HBeAb、HBcAb、HBsAb,对比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诊断准确率为91 例(91.00%),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准确率74 例(74.00%),电化学发光法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8,P<0.05)。

2.2 HBeAg 阳性率、HBsAg 阳性率、HBeAb 阳性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验HBeAg 阳性率、HBsAg 阳性率、HBeAb 阳性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HBeAg 阳性率、HBsAg 阳性率、HBeAb 阳性率比较[n(%)]

2.3 HBcAb 阳性率、HBsAb 阳性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验HBcAb 阳性率、HBsAb 阳性率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HBcAb 阳性率、HBsAb 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为乙型肝炎主要发病原因,乙肝病毒是嗜肝DNA 病毒科,具有较强的耐紫外线能力、耐低温、耐热能力,具有较大治疗难度[6-7]。乙肝病毒在侵入机体以后,攻击肝脏,并定植于肝细胞中,繁殖和复制,损伤肝细胞,引起乙型肝炎。 研究指出,乙型肝炎存在泛酸性,不同程度的损伤肾小管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胰腺细胞、胃黏膜细胞等有关细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8]。因此,应当加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实施有效治疗,继而预防肝硬化与肝癌[9]。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能够反映出机体的免疫反应。HbsAg 为乙肝病毒外壳蛋白,无传染性,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HbsAg 水平升高, 被视为乙肝病毒感染重要标志,出现于感染病毒以后1~2 周,在2~6个月时明显升高,很多患者呈持续阳性状态。 在HbsAg 的刺激作用下,HBsAb 产生,可结合HbsAg,联合其他免疫过程对乙肝病毒进行清除,继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HBsAb 属于中和抗体,能够反映出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以后的免疫状况,HBsAb 升高时,表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存在免疫力,血清HBsAg 转阴以后2周左右可检测出。 HBeAg 为乙肝病毒核心颗粒可溶性蛋白质,在HBcAg 中存在,当HBcAg 发生裂解以后在血清中融入。 HBeAg 出现于HbsAg 出现和消失间,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其阳性时,表明传染性很高,为病情活动时期。 在HBeAg 的刺激作用下,HBeAb 产生,无保护机体作用。 HBeAg 出现表明乙肝病毒的复制相对静止,病情控制,具有较低的传染性[10]。HBcAb 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对肝细胞产生刺激释放的免疫球蛋白,无保护机体作用,是乙肝病的复制活跃度的表现,随着水平升高,传染性越强。由此可见,检测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了解病情状态与机体免疫状况。

当前,临床在诊断血清标志物时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法[11]。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不同步骤下的酶标抗原、抗体、受检标本与固相载体表面抗体、抗原发生的特定反应,利用底物和酶的特定颜色反应,进行定量检测的一种检测方式,可有效测定抗原与抗体,操作简单,且检测成本低,广泛应用于临床[12]。电化学发光法为先进检测技术方法,主要是化学氧化反应,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还可自动重复、自动稀释检测,使得检测时间有效缩短,提高检测效果[13]。

该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 电化学发光法诊断准确率(91.0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74.00%),电化学发光法检验HBeAg 阳性率(32.00%)、HBsAg 阳性率(71.00%)、HBeAb 阳性率(29.00%)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HBeAg 阳性率(17.00%)、HBeAg 阳性率(52.00%)、HBeAb 阳性率(14.00%)(P<0.05);电化学发光法检验HBcAb 阳性率(73.00%)、HBsAb 阳性率(18.00%) 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HBcAb 阳性率(69.00%)、HBsAb 阳性率(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了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中,电化学发光法检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性很高。 这与学者刘聪等[14]的研究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99%高于对照组75.84%(P<0.05); 学者汪芳[15]的研究结果: 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8.75%高于对照组86.25%(P<0.05),保持一致,证实了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检测中使用,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为乙肝病毒感染常用免疫检验方法,其中电化学发光法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乙肝病毒电化学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关于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Na掺杂Li3V2(PO4)3/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