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遗俗:壮族侬峒节基本特征及价值
2021-09-18赵明龙
摘 要:侬峒节是壮族传统节俗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属于骆越遗俗,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侬峒节也具有鲜明的特征。文章从制度办节、以歌会友、开峒迎客三个维度对侬峒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骆越;侬峒节;基本特征;价值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1.02.016
[中图分类号]G112;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1)02-0084-07
侬峒节与壮族歌圩是不是一回事,他们的文化特征是否相同,这是研究侬峒节俗文化必须回答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秦红增、李先进在《侬峒:再现于节俗文化中的乡村生活探析》一文作了分析,认为侬峒节与歌圩有区别:一是从活动时间看,侬峒节时间是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四,而歌圩属于岁时农事的民间节日;从活动内容看,侬峒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天祭祖祭地,没有祭祀就没有侬峒,而歌圩主要是青年男女对歌为主;从活动目的看,侬峒节主要是祭天祈福,保佑五谷丰登,而歌圩则主要是群众性集体歌唱活动,交流思想感情,传播生产知识,结识亲朋友[1]。这个回答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初步将侬峒节与歌圩的不同特征区分开来。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发现,侬峒节与歌圩密不可分,有异有同。为此,从理论上搞清楚侬峒节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侬峒节与歌圩二者的关系。
一、侬峒节的基本特征
纵观侬峒节,其呈现出许多文化特征,可归纳为制度办节、以歌会友、开峒迎客三大特征。
(一)制度办节:祭天地踏春出游
制度的要义就是反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壮族在节俗方面也有制度化雏形的礼俗,其表现形式就是桂西壮族多在每年春秋两季,由各自然村屯轮流举办侬峒节。这已经形成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民俗文化制度。1941年版的《廣西边防纪要》载:“沿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为歌圩。有些人称之为‘风流日。这种歌圩,大约总在旧历正二月农暇的时候举行,其日子各地多不相同,今日为甲地歌圩,明日为乙地歌圩,挨次轮做,以轮尽各村为止,与内地耍龙舞狮相同。”[2]135这里所称的“歌圩”是汉语的表述,从歌圩分布地域及风俗来看,用当地壮语表述就是“侬峒节”。考察桂西一带的侬峒节发现,各县乡的自然村屯自古至今都轮流举办侬峒节,每个村屯的节期不同,但却是固定不变的,且多安排在春夏秋三季。如在龙州县金龙镇各村屯的侬峒节期多集中于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其余村屯则集中在农历二、三、四月份举办(其中农历二月有6个村,农历三月有9个村,农历四月有18个村),在农历六、七月还有个别村举办。崇左市江州区每年农历二至四月为歌圩盛行期,个别地方为农历五至九月。全区有歌圩48处,农历二月举办的有1个村,农历三月举办有19个村,农历四月举办有22个村,农历五月举办有2个村,农历六、七、八、九月举办的各有一个村[3]。查阅广西《歌圩分布表》显示,在广西85个县市中,40多个县有歌圩活动,共有642个点,大部分歌圩节期都是在春季[4]。这些歌圩点,有不少用壮语表述,其意或称“侬峒节”,或称“歌坡节”,也称“龙洞”,其含义与侬峒节相同。
壮族为什么轮流举办侬峒节,且多在春季举办?这与春季祭祀求雨和当地农闲时间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侬峒节“与农耕季节的祭祀性活动糅为一体”[5]7。壮族是稻作民族,其生计主要依靠稻米,而种植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在远古时代,壮族先民还没有现代水利,基本上是靠天下雨才能种植水稻,因而每年几乎村村都要举行侬峒节,其主要仪式有“做天” 、祭青蛙(也称蛙婆节)、 祭观音娘娘、祭土地公公等 ,其目的就是祭天求下雨,祭地求丰收。因此,在每年春耕春播之前举行侬峒节,开展祭祀活动就成为侬峒节一个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仪式。同时,远古时代壮族先民聚居区种植水稻还是单季稻,一般每年谷雨后才逐步进入雨季并渐成农忙季节。在农忙季节到来之前,人们选择农闲时节来举办侬峒节是非常合适的。那时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是青年男女在山川踏春交友游乐的大好时光。正如五代时期孙光宪诗云:“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6] 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侬峒节俗的基本情况。
(二)以歌会友:倚歌传情交友择偶
壮族侬峒节具有以歌会友,对歌传情择友、择偶的文化特征,因而歌会是侬峒节的核心,没有歌则不成侬峒节。每逢农历七月十八侬峒节,大新县苏屯人山人海,成千上万身穿盛装的青年男女来参加侬峒节,其主要目的就是对歌交友。白天人们在村外的树林荒坡上对歌,晚间则进村聚会后继续对歌,通宵达旦的对歌。这种情景在一些县志或其他文献都有不少记载。如明万历《宾州志·卷2》记载,南朝梁代在晏城县(今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 , 唐代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关于秦汉前南人叶限与鱼的故事中就有“洞节”的记载,而这个“洞节”学界认为就是侬峒节,地点就是今崇左市江州区濑湍以南、罗白以北一带[7],说明当时侬峒节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土人“男女盛装,推髻徒跣,聚会作歌”“生以唱歌为乐,死以木鼓助丧”[8]。真是视歌如命,以歌为乐,以歌择友。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飞驰》记载:“上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9]422明正统十年三月十三日,奉训大夫世知恩城州事天水郡赵福在今大新县恩城岜仰山摩崖石刻作了相关记载:“每年三月仲春,岜仰、江边、佰托等村,男女聚会洞口唱歌娱乐,以庆丰年。”[10]这是广西唯一发现用摩崖石刻记载侬峒节对歌聚会的情景。明代邝露也在《赤雅·浪花歌》卷上作了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11]明代《太平府志》卷二载,府上壮人“婚姻以歌唱踏青为媒妁,丧葬以鼓乐饭僧为美观”;卷三记载“每岁春三月三日,左人男妇各具酒菜相卒于茅坡歌唱,往复酬答,声动原野,至暮而还”[12]。可见,人们视歌为乐,如痴如醉,从而使侬峒节演变成对歌择偶求情的重要场所。到了当代,这种以歌会友的特点仍然盛行。20世纪40年代,大新一带的侬峒节,“附近各村青年男女,多着新衣到达集圩地点,彼此午宴,尽情畅饮,互相馈赠糕饼,迨至夕阳将下,则三五成群,并肩同到野外路旁,或村头、树下,引吭高歌,彼唱此和,其乐融融,待天黑后,始各兴尽返家 ”[2]13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明县侬峒节也还有以歌会友的特点。“对歌前,男女各物色对象,中意始对歌。男女队各十人左右,各以嗓音较好的两人合声对唱。白天对歌,男递给女雨伞一把,女撑开遮脸,相随到树荫下对唱。伊始,男女相处有一定距离,渐唱渐近,女子的遮脸伞也渐提高,终至咫尺,情意愈浓。唱到黄昏,互送礼物分别。在村内夜对歌,女的在里屋或院内,男的隔着门窗或墙篱相互酬和,通常对唱到天亮” [13]。
研究发现,侬峒节以歌会友择偶这一特征,是符合古代社交方式的。有学者认为,“聚会作歌”是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对岭南一种典型的民俗事象的记述[14]。其实,以诗歌会友择偶的习俗在中原早就存在。有人统计《诗经》发现,其中表现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有12篇,表现女子追求男子的诗也有11篇。而《郑风》里的《溱洧》就直接描写男女相互唱歌追逐的情景[15]。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一书中把侬峒节以歌会友择偶的重要性描绘得十分精彩:“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上之切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号为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16]56“善唱歌者,能博得妇女之欢心,可藉此为婚介,而达到最美满之恋爱;并可以由此等范围之内,而试验抉择各个恋爱者之谁为惬意,进而达到美满结婚之目的”[16]155。《同正县志》载:侬峒节“各处男女服饰整洁,千百成群,聚青城山坡旷野之地,女携篮持伞,或四五人或六七人不等,有一老妇为之媒介,蹲作一堆,男则游行掀看,有合意或旧好者则唱歌挑之,彼此互答,若相悦意,女投饼而男赠糕,以为定情。同夕,乃双双携手而归,即夫家见之亦不怪之,以歌寻侣,不管其已婚未婚,未婚者可得百年偕合,而已婚亦可得一时之偶合”[17]。
以歌会友择偶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回答是肯定的。笔者考察发现,大新县恩城乡陆屯有一位梁姓大娘,今年80多岁,她是当地有名的歌王,不仅唱歌唱得好,而且能即兴自编自唱。通常对方歌声刚起第一句,她即刻编出对答的山歌,对方山歌声音刚落,她就能马上应声对唱。梁大娘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没有读过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没来得及扫盲,没有学习文字,她成为歌王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山歌的结果。她告诉笔者,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村里年長的姐姐学习壮语山歌,早学晚练,下田干活也练习,上山打柴练习,赶集也练习,每逢侬峒节就上场对歌,坚持不懈的练习使她成为当地的山歌王。当年,她就是通过对歌认识了自己的丈夫。由于侬峒节具有传统男女以歌会友择偶的特征与功能,因而每当人们参与侬峒节时都要对歌。歌谣题材十分丰富,有时令歌谣、岁时歌谣、节俗风物歌谣、苦情歌谣、思恋歌谣、游戏娱乐歌谣等,尤其是情歌,往往难度最高、用情最深,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侬峒节以歌择偶的特征已经基本消失,但以歌会友的功能和特征仍然存在。有学者认为,人们相聚于歌场,用歌声和其他方式来进行社交活动,歌声可以把两个不相识的人拉近,让彼此在欢快的气氛中交流。除了传统的以歌交友择偶外,以歌传情会友还是“壮族人民实现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18]。
(三)开峒迎客:开放包容促和谐
开峒迎客是侬峒节的又一个特征。对于“峒”的解释,大体有五层意思 :一为“空旷之地”,二为“聚落之地”,三为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四为古代县辖下的一级政权组织,五为“文化空间”[10]。开峒办节有几层意思的重叠,既是打开山门的“聚落之地”(村落)和行政区域“峒”的界限,又是表达邀请四面八方客人聚焦到“聚落之地”“空旷之地”“文化空间”的峒来过节欢庆的意思。壮族为稻作民族,自古以来,建立了以“那”为本的生产生活模式,先民们过着据“那”而作、依“那”而居、赖“那”而食、靠“那”而穿、因“那”而乐的生活[19],而“因那而乐”主要表现在侬峒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之乐。壮语“那”为水田,与“峒”(此处的峒为田峒,即一片水稻田)关联密切。因那而乐,可以说成因峒而乐,这个“峒”也可解释为“田峒”“村落(聚落)”“文化空间”“空旷之地”和县以下行政区域的“峒”。开峒迎客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侬峒节是民间友谊大聚会。办节的目的就是笑迎四方亲戚朋友前来交流、叙旧话新、促进了解、增进友谊。每逢侬峒节期间,每家每户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到家作客,来客不完全是亲戚朋友,“一个熟人十个跟”,宾客来自四面八方,不分城乡,不分民族,不分国别,因而节庆参与人员具有多元与包容的特征。在聚会交友中,大家通过品尝美食、美酒,谈天论地,交流的内容和话题十分广泛,既有亲戚朋友之间深化感情与友谊的互动,也有朋友同学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知识的交流,还有农业科学、生产技能、伦理道德教化等的交流。这种民间大聚会,实际上就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通过一年一度的侬峒节固化成为壮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一种制度。学者韦苏文认为,侬峒节“是一个社会磁场,是壮族社会不同社区的人们与周围民族进行各种情感以及生产、生活技艺交流的场所,是民族间团结友爱的黏合剂,是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见证物”[5]51。
2.侬峒节是文体活动大竞赛大展演。侬峒节不仅具有“以歌会友”功能与特征,而且在“以歌会友”中派生出一些传统的文体活动,如抛绣球、抢花炮、演戏、打醮、歌舞表演、斗鸡斗牛表演等。以抛绣球为例,它是侬峒节衍生出来的民间传统体育,古籍对此多有记载,如宋代“交趾俗,上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 ”[9]422。“飞驰”,也称飞砣,为五色彩裹,即古代绣球,说明至少在宋代之前,壮族地区在侬峒节期间就盛行抛绣球活动。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如龙州县金龙镇等地壮族到今天还沿袭。
如果说抛绣球是壮族择偶定情习俗,那么侬峒节中的抢花炮则是青年男子“求子”的传统习俗。《壮族各地歌圩情况》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壮族侬峒节有抢花炮活动。开展活动时,向群众乐捐些钱作抢花炮的奖金,后将火药放入备好的铁筒(壮语叫“凶能”),把花炮装在铁筒顶端,以火引爆,将花炮腾入天空下坠,谁抢得花炮谁就是赢者,奉为“元首”。“元首”得到奖金后,杀猪杀牛,设席摆宴,大奉庙神,请全村亲戚朋友、长老喝酒吃肉,欢度节日。第二年照此举行这一活动[20]85。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在邕宁区刘圩镇一带、中和乡孙头坡,宁明县纳利村等地还在传承,其仪式大同小异。在侬峒节期间举行传统体育抢花炮与祭祀求子等传统信俗有关。《壮族各地歌圩情况》一书记载,在侬峒节举行抢花炮中,“谁抢得花炮,就是天神赐福,来年必有子”[20]80。王俊奇等在《种族繁衍文化中的民族传承体育——广西邕宁抢花炮民俗调查》一文中,也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他们认为,壮族“抢花炮活动中还留存一些‘求子的旧痕迹”。邕宁抢花炮祭祀拜祖“求子”风俗中要舞双狮,“抢花炮的舞狮与平时略有不同,大多是由双手祭拜动作为主,并绕着供桌转圈和跳跃”[21]。这或是抢花炮“嗣子”的民俗情景,也是民间传统竞技的重要内容。
笔者在桂西地区考察发现,每到侬峒节时,各村还举办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并与时俱进地注入当代文化体育项目元素,如举行篮球比赛、自行车和汽车赛等,以丰富侬峒节的内容。
3.侬峒节是商贸物资大交流。在中越边境壮族村落,每逢举行侬峒节,举办地的村头村尾都有小商小贩或供销社摆摊出售商品,形成一定规模的商贸物资大交流,为侬峒节提供物资供应保障。因此,侬峒节具有交易会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笔者的家乡每当举行侬峒节时,当地的县乡供销社就组织人员安排物资下乡举行交流会,主要商品有布匹、成衣、内衣、雨伞、电筒、锑桶、脸盆、碗筷、蚊帐、床上用品等生活日用品,还有香烟、糖果、饼干、米酒等以及图书、茶水、糖水、冰水等。如今的侬峒节,各商家出售的不再是以前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以食品类、礼品类为主,如白酒、啤酒、糖烟、水果等,甚至还有出售果苗的,村头村尾多则几十摊,小则十几摊。从历史考察看,侬峒节的商贸交流特征自古就存在。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也对此作了记述,“墟会有节会、常会两种,节会即以岁节之日行之,常会则不拘节期,凡农隙之日,每值墟期,即会歌聚饮于此。其闹热虽次于坡会,然三日五日一墟期,到者常达数千人,亦殊有可观。此等‘歌墟,在镇南田南两道之地,为数尤多。如雷平等县,霜降以后,官厅须派警弹压,此为定例(农忙之时,亦有定期墟会者,如养利、凭祥、扶南、崇善等邑,则以三四月行之,镇结、龙茗等邑,则以三月四五月五七月十六七行之)”“属境圩市,男女聚歌如云,即城外市场,亦歌声四起,驱之不去”[16]178。 这说明,侬峒节的“歌”与“圩”是交融的,“歌会”依托“圩场”来聚集人气,圩场则借助歌会来经营生意,出售产品。正如李正勇在《谫论壮族歌圩的现代价值》一文中所述:办节那一天,“四乡邻里的各族兄弟姐妹也都来看热闹,顺便带上他们认为可以出售的土特产和其他商品,歌圩场面就显得更加庞大。商人更不会放过这‘发财的大好机会,从各地云集而来。因此,我们认为集市贸易是借助歌圩活动进行的,歌圩也就此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22] 。
二、侬峒节主要价值
侬峒节是骆越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价值不能低估。
(一)历史价值
侬峒节的起源、兴衰,无不与历史上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有关,因而它是研究我国民间信仰、农业史、民俗史、文化艺术史等的重要资料及活态文化。
从宗教学和农业史来看,侬峒节就是骆越族群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侬峒节距今约三五千年,保存着壮族先民不少传统文化精华,如传统的祭祀神农、侬峒“求务”仪式、祭田、下田活动,都反映了骆越農耕文化的历史踪迹,彰显骆越族群稻作文化历史习俗。同时,也反映了历史上骆越族群通过侬峒节将原始民间信仰融入歌节,从而使我们通过侬峒节还可以看到原始民间信仰的影子。通过保护传承侬峒节,可以增强人们的稻作文化意识,热爱农业,守望家园,努力推进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从人类生活史来看,透过侬峒节,可以看到骆越族群恋爱婚姻发展历程及活态文化,让人们了解古今壮族民众恋爱婚姻生活发展史,学会文明恋爱,倡导传统婚恋文明,这一方面的研究,我国还没有多少成果。侬峒节地处边疆,祭祀用的《求务》等经书、对歌用的歌谣抄本,均为“古壮字”,抢救、收集整理、翻译这些经书歌本,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学来看,传统侬峒节多在田峒、树林、坡岭、河滩、村边等地举行歌会活动,客观上促使了当地民众保护好文化空间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侬峒节无论从宗教学、生活史、文化学、文学艺术、生态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侬峒节是具有浓郁爱情氛围的民俗文化。春季男女青年聚会于风景秀丽的河滩泉边、荒野草地、田垌地头、村头密林等优美的自然风景中对歌,秋季青年男女汇集到举办地,大家共同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并用唱歌来表达爱慕之心,收获春季播下的爱情种子,这样的爱情表达方式是多么的浪漫和富有诗意。侬峒节具有以歌择偶功能,是青年男女公开谈情说爱的节日,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大奇观。
侬峒节是传统的节日文化。一般而言,节庆是从岁时节气、民间信仰、民族传统纪念日等而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民俗文化。那么侬峒节是怎么产生和演变成各村各乡都盛行的传统节庆民俗的呢?笔者认为,侬峒节是从岁时节气而来。各村的节期大部分在春季,这与壮族传统农事有关,因为那个时候是农闲季节,人们可以自由地开展节庆活动。侬峒节也是因民间信仰而产生,如龙州金龙侬峒节的求务仪式,大新、富宁的观音巡游、神农庙祭拜等无不是民间信仰民俗的体现。侬峒节还是骆越及其后裔对歌交友、求偶、展示才艺的节期和场所,这一功能和特征也是侬峒节民俗经久不息的动力。
侬峒节是展示壮族人民才艺的文化场所。壮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老百姓对歌时不用歌本,即兴出口成章,开口成诗,因而不论在对唱情歌、赛马斗牛、抛绣球、抢花炮、“花狮跟桌”(壮族民间舞狮的一种)、“扣斗”(壮语,即武打的棍棒对打)中都具有高超的技艺,如果没有敏捷的诗才和健美有力的体质是不行的。侬峒节将歌与乐融合,将歌与圩融合,具有鲜明的文化交融特色。
侬峒节是具有壮族传统的圩市文化。壮族称集市为“圩”,过去汉文称侬峒节“歌圩”,即“唱歌”与“圩市”融合。南朝时期,侬峒节逐步与圩市融合。《岭表纪蛮》载:“墟会有节会、常会两种,节会即以岁节之日行之,常会则不拘节期,凡农隙之日,每值墟期,即会歌聚饮于此。其闹热虽次于坡会,然三日五日一墟期,到者常达数千人,亦殊有可观”“属境圩市,男女聚歌如云,即城外市场,亦歌声四起,驱之不去。”[16]178这说明,传统侬峒节有显著的圩市文化特点,圩场也是歌会,虽然不是固定的歌会,但大家可以趁圩展开对歌,或在圩市上对歌,或在趁圩路上边走边唱,唱唱停停,这在大新、龙州等一带是常事。侬峒还有一种圩市文化,那就是哪个村落办侬峒节,那一天就成圩,各路商家纷纷云集到乡村摆摊做买卖,而那些本来就是圩市的集镇就更加热闹非凡。
(三)社会价值
侬峒节是涉及面很广泛的社会活动,正确认识其现代价值,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陶冶情操。传统侬峒节虽然具有古老文化的元素,但对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代虽然卡拉OK等可以取代山歌对唱,但它取代不了文体融合的侬峒节。侬峒节主要活动在户外秀丽的生态景观中,有唱歌跳舞、文艺表演、抛绣球、舞狮跳桌,也有抢花炮、赛马斗牛斗鸡等。众多的节庆活动内容,可以满足城乡各界人士的文体需求,它的娱乐性往往比城市里举行的唱歌跳舞丰富得多、生态得多、欢快得多。因此,侬峒节对于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增进民族团结。侬峒节具有增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功能,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壮族从来没有拒绝其他兄弟民族参与侬峒节,而是在节庆活动中积极主动邀请各民族共同联欢、共度节庆,这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大经验。研究表明,借助侬峒节可以使各民族联络友谊、协调关系,破解民族关系难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寻觅知音,促进感情共鸣升华。
3.促进文脉传承与经济发展。通过举办侬峒节,可以让我们后代了解壮族及先祖开疆拓土、建设祖国的光辉历史,不忘初心,珍惜未来,努力工作。同时,侬峒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庆,是宣传当地风土人情,开展招商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有助于当地经济发展。
总之,侬峒节是壮族聚居区的传统定期性节庆,其参与性与广泛性都很强,对于丰富活跃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智拓慧,提高民族素质,激发人们爱国守边、戍边固边情怀和文化自信,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红增,李先进.侬峒:再现于节俗文化中的乡村生活探析[J].文化遗产,2008(3).
[2]王逊志.广西边防纪要[M].南宁:广西企业公司印刷,1941.
[3]崇左縣志编纂委员会.崇左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838—839.
[4]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281—314.
[5]韦苏文,周燕屏.中国壮族歌圩[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6][五代]赵崇祚.花间集校:卷八[M].李一氓,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44.
[7]陈俊安.浅谈广西江州灰姑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J].旅游丛览,2014(4).
[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20、3178.
[9][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M].杨武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赵明龙.骆越族裔遗俗:壮族侬峒节起源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6).
[11][明]邝露.赤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7.
[12]甘东阳.太平府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183、448.
[13]宁明县志编纂委员会.宁明县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672.
[14]陆晓匠.“歌圩”是什么——人文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15]蓝鸿恩.论歌圩[J].民族艺术,1985(00).
[16]刘锡蕃.岭表纪蛮[M].台北:南天书局,1987.
[17]朱从后,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98.
[18]陆晓匠.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9]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J].广西民族研究,2003(1).
[20]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广西各地歌圩情况[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翻印,1980:85.
[21]王俊奇,等.种族繁衍文化中的民族传承体育——广西邕宁抢花炮民俗调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2]李正勇.谫论壮族歌圩的现代价值[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责任编辑:韦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