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文献研究的一部力作
2021-09-18崔燚庞子文
崔燚 庞子文
关键词:刘向;文献研究;《刘向文献编纂研究》
摘 要:文章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大学李景文教授主编的学术专著《刘向文献编纂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书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独到的学术观点、厚重的文化价值,旨在推动学界对刘向以及刘向文献编纂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8-0137-04
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此学者对刘向文献编纂的历史背景、编纂初衷、体例方法、学术思想的研究,必须以文献资料为前提和基础。由河南大学李景文教授主编的学术专著《刘向文献编纂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52万字),以文献编纂为视角,全面梳理了刘向校理皇家藏书,编纂《别录》《七略》《新序》《列女传》《说苑》的过程。该书共有七章,以原始史料文献为材料来源,同时兼顾历代的注疏、校正、考证与研究性论著等。该书通过对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的挖掘和整理,客观分析了刘向的文献编纂实践及著述体例的特色,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学术环境全方位考察刘向文献编纂活动与汉代政治、汉代学术、汉代社会的关系,旨在推动学界对刘向以及刘向文献编纂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该成果以西汉刘向文献编纂活动作为研究方向,在对先秦文献编纂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以西汉社会的政治、学术环境为视角,总结其文献编纂的成功经验,探索其文献编纂的指导思想、学术贡献、文化传承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勾画了中国古典文献编纂学的早期建构历程,追溯了中华学术传统的起源、发展和播迁。作者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具备鲜明的研究特色、独到的学术观点、厚重的文化价值。其特色、建树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把握机遇,凸显初心
该书第一章考察了三代(夏商周)至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各学派著书立说产生的大量经书、子书的背景和编纂方式。该书指出,孔子编纂“六经”以前就已经出现了书籍编纂活动,但由于史料缺失,孔子编纂“六经”是史料可证的最早的书籍编纂活动。孔子编删“六经”开古文献编纂之先河,促进了书籍体例和制度的成形。西汉时期,刘向的文献编纂活动即是对孔子古文献编纂方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文献编纂经验为子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基础,战国时期文献的显著特点就是子部文献的大量出现。诸子各学派通过著书立说表达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使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繁荣时期。经书的兴起、专论文及序言的产生为书籍体制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西汉时期书籍文献编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在该书第二章,作者以史料文献为基础对刘向编纂文献的初心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孔子编纂“六经”和先秦子书的兴起为西汉文化事业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汉王朝意识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宫廷、民间藏书损毁惨重,所以引以为鉴,广征天下文献,刘向的文献编纂实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作者从学术思想、政治目的两方面明确指出刘向文献编纂的初心。首先,汉初“文化荒漠”问题凸显,刘向试图通过梳理西汉文献典籍吸纳不同学术观点,将诸子百家学说“合于六经”,统一西汉学术体系;其次,西汉末年政治混乱、国势衰微,刘向借文献编纂表达其政治立场,反映了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联。
2 选题独特,立意鲜明
该书选题独特、立意鲜明,赋予传统文献整理史实以新意。刘向整理皇家藏书距今已两千多年,关于刘向的研究成果颇丰。总体来看,这些研究都是以“校雠”统揽全过程,并没有认真地考辨刘向对“校雠”的客观诠释,也没有认真地分析刘向校理皇家藏书每一个环节的真正含义,因此,研究内容集中于文献校雠而忽略了文献编纂。该书正是看到了历代学人在刘向文献整理研究方面的缺失,大胆地从“刘向文献编纂”入手,在考辨“校雠”“编纂”差异的同时,对刘向文献编纂的研究层层推进:前四章为文献编纂的实践分析,后三章为文献编纂的理论阐释,形成了完整的论证方法,赋予了刘向校理皇家藏书新的含义。
该书首次提出刘向整理皇家藏书为“校雠+编纂”模式,见解独到,颇具创新性。尽管学界对刘向的文献整理活动有诸多研究,但基本都将刘向整理文献视为“校雠”。清人章学诚《校雠通义》提出:“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民国学人孙德谦的《刘向校雠学纂微》将刘向整理皇家藏书细分为二十三个环节。该书则认为,“校雠”概括不了刘向整理皇家典籍的全过程,因为刘向对何为“校雠”有明确的解释,故刘向的文献整理过程应分为“校雠”与“编纂”两个阶段。广收众本,校勘典籍字、词、句、篇的错、讹、衍、倒为“校雠”;排定篇目、确定书名、编撰叙录、编制群书目录为“编纂”。“校雠”是“编纂”的必备条件,“编纂”才是刘向文献整理的最终目的,即将上古三代至秦汉时期的大量单篇、散篇、同书异本文献编成定本,改变古文献的形制和流布方式。“校雠+编纂”模式的提出是刘向对文献整理研究的一种创新,拓展了文献整理研究的视域。
该书采取了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方法,视野开阔,新意渐出。在研究刘向文献编纂的实践与理论时,该书不仅依托传统的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编纂学、辨伪学理论,而且引入了考古学、传播学、计量学理论,使实证研究、理论探索的视域更为广阔。例如,第一章借助考古学方法以出土文献考辨先汉的文献编纂发展历程;第六、七章借助传播学理论探讨刘向文献编纂的历史贡献与文化传承;第三、四、五章则将计量学方法融入刘向文献编纂实践活动中,让各种数据分析成为论证的重要依据。
3 理实契合,視野宏阔
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将刘向的文献编纂实践与编纂思想相结合。目前,有关刘向文献编纂的学术论文寥寥可数,研究论著也很少,仅韩仲民的《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和曹之的《中国古籍编纂史》有所涉猎。笔者经检索发现,以“刘向文献学”为主题的学术论文仅有十多篇,多是从文献学的视角肯定刘向在校勘学、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而没有认识到刘向编订正本、编列目次、命名书名等行为已属于文献编纂性质。作为汉代经学大家,他的文献编纂必定会打上深刻的儒家经学烙印。该书立足于汉代学术背景及政治背景,通过整理、考据刘向领校五经、编纂著述的过程,得出刘向校雠的目的是编纂,而文献编纂是为了统一学术流派、服务于皇权政治的结论。
作者在介绍刘向整理与编纂官藏文献时,以《别录》和《七略》为例。首先,作者概括总结了刘向领校西汉官藏文献的团队组成和分工,即先后由刘向、刘歆父子任总纂主持全面工作,主校、参校者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其次,作者总述了刘向编校典籍的程式是编书和编目,对各种典籍校勘、订讹、辨误后形成定本,之后编纂叙录;再次,作者明确了刘向编校典籍的方法,即比勘异本、甄别异同、梳理散材、择善而从;最后,作者探讨了《别录》和《七略》的学术之争,明晰了《别录》《七略》的纂成时间、区别联系及其历史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特别强调校雠只是刘向整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雠的目的是编纂。刘向“尊经籍”“分部类”“通学术”“究得失”“准经义”等行为,显然属于文献编纂范畴,其编纂目的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总结各家学术,寻求西汉学术大一统。
为了与《别录》《七略》有所区别,同时突出刘向的政治目的和伦理思想,该书将其对《新序》《说苑》《列女传》的编纂单独成章。《新序》《说苑》《列女传》三书与《别录》《七略》的不同主要在于材料多源于民间史料,编纂体例多样。该书以《汉书》史料为载体,阐明刘向以“著述当谏书”,希望拯救风俗败坏、政治衰微的汉王朝的政治目的。同时,该书借《新序》《说苑》《列女传》的编纂提出刘向的伦理思想。《新序》侧重于阐发儒家仁、孝、礼、智、信等基本观念,《说苑》侧重于阐述君臣之道、个人修养等问题,《列女传》则侧重于对妇女伦理道德要求的阐述。作者通过对《新序》《说苑》《列女传》的编纂实践研究,将刘向文献编纂与社会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刘向文献编纂服务于皇权政治的思想特点。
总之,该书通过对《别录》《七略》《新序》《说苑》《列女传》编纂过程的论述,说明了刘向以《别录》叙述学术之源流,以《七略》条别学术之流派,以《新序》《别苑》《列女传》三书表达其经世致用的思想。需要强调的是,该书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将刘向的编纂实践与编纂思想相结合,再现了西汉知识分子悉力于文化大一统的学术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国家政治的历史变迁。
4 观察敏锐,思想性强
该书把文献编纂与社会政治密切结合,观察敏锐,思想性强。该书将刘向的文献编纂活动置于西汉社会的政治学术环境中,指出了社会政治对刘向文献编纂的影响,如:为了建立汉文化大一统,刘向校雠编纂皇家藏书;为了劝谏皇帝、维护汉家王朝,刘向编纂了《说苑》《新序》《列女传》等。该书全面梳理了刘向文献编纂的各个环节,深入分析了文献编纂的条件、体式、原则、成就,并第一次研究、归纳了刘向的文献编纂思想以及《说苑》《新序》《列女传》三书的编纂特色。
该书最后两章对刘向文献编纂中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价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概述了其对文献学的筚路蓝缕之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绩。第六章主要着眼于刘向的学术贡献方面,从创设西汉谱系、构筑古文献学基本理论、确立传统目录学的理论范式三个角度,肯定了刘向文献编纂的实践活动和思想体系。具体言之,刘向、刘歆父子以儒家经学为主导,海纳诸子于经学,并且坚持古文经学立场,打破了当时今文经学独尊的局面,创设了西汉学术谱系;以网罗藏本、校雠文字、确立定本、编纂目录四个工序创制“刘氏程式”,构筑了古文献学基本理论;搭建了传统目录学理论框架,创新了文献分类的基本方法,开辟了目录学理论范式。作者不仅对刘向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而且通过层层论述给当代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鑒。
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褒奖了刘向文献编纂对于文化传承的划时代意义。上古时代,图书流传主要有口头传播和文本传播两种;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传说也偏重于师徒相传的口头传播;自西汉刘向编纂著述开始,书籍定本得以形成,我国古代文化传播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保证了中华文化物质载体的绵延不断。这一章便是从刘向为后世提供书籍编纂的统一标准出发,通过对比西汉与西汉之前的学术状态和文化传承环境,肯定了刘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向之所以被后世广为称颂,不只是因为他创制了群籍校理方法,影响后世史学、文学的繁荣,而且其编纂思想主旨鲜明,学术思想内容丰富。
总体而言,该书选取刘向文献编纂为研究方向,实乃高屋建瓴,意义深远。首先,该书以刘向整理群籍的全过程为依据,首次明确提出刘向校雠的目的是为了编纂,校雠是编纂的必备条件;其次,刘向的文献编纂实践和编纂思想是文献编纂学的源头之一,该书的完成不仅深化了对刘向的学术研究,而且对于当代文献编纂学拓展横向研究、深入纵向研究有指导意义;再次,该书特别指出了刘向文献编纂实践中的编纂思想,展现了中国古代学术与社会政治的密切关联;最后,该书在论述刘向文献编纂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基础上,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方便。
5 结语
综上所述,李景文教授是著名的古典文献学家和图书馆学家,不仅有独特的学术视角,而且史料学功底深厚,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代文献编纂思想中学术与政治之交错,主流儒学与诸子思想之融汇,文化元典与学术传承之演进。李景文先生学术之精湛、思想之深邃处处可见,其学术研究方面宏大的视野,细密的求证,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都是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的!笔者认为,文献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文献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只有对文献编纂的历史背景、方式方法、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从而开拓创新,这也是当代文献编纂学的发展导向。应当指出,该书的研究成果为经学、文献学等学科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切实为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国文献学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景文.刘向文献编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
[2] 李景文.刘氏父子与古文经学的兴起:以《别录》《七略》为个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92-96.
[3] 李景文.《别录》《七略》建构西汉学术谱系的理路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25-128.
[4] 李景文.刘向文献编纂思想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4(1):99-108,160.
[5] 张宗友.论刘向、刘歆父子与文献传承[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88-97.
(编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1-07-16
作者简介:崔 燚(1991— ),郑州图书馆;庞子文(1996— ),郑州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