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2021-09-18王金艳
王金艳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1 研究背景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同时指出,支持地方高校、职业院校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
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智力支持。但大学生是否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就业创业意愿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当地大学生到乡村发展?笔者通过对衡阳市2所高职院校和2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对象中男生占53.45%,女生占46.55%。城镇户口学生占24.14%,农村户口人数占75.86%。高职院校学生占60.69%,非高职院校占39.31%。财经商贸类、工学类、信息类、医卫类、教育类学生分别占40.34%、20.69%、8.17%、8.62%和3.72%,剩下的18.46%为其他专业学生,参与调查的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查收集了影响衡阳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资料,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2 衡阳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2.1 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和高校所在地“三农”发展现状有一定了解,但了解深度不够,了解渠道窄。
调查发现,听说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学生占51.72%,基本了解的占36.21%,很了解的只占3.45%。在调查其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时,84.48%的学生是通过学校相关媒体,如公众号、校报等了解到的;46.55%的学生是通过所在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了解到的,44.85%的学生是在老师的课堂上听说了,还有12.07%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来没有宣传过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在是否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支持项目方面,65.52%的大学生基本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占29.31%,很了解的只占5.17%。同时,有43.1%被调查的学生表示对高校所在地“三农”发展现状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只占1.72%。衡阳高校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和高校所在地“三农”发展现状的了解还停留在听说过和基本了解的层面,学校在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上存在渠道窄、宣传深度不够的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服务农业农村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图1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了解程度
2.2 大学生就读专业与服务乡村振兴关系密切,与乡村振兴专业对口与否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
大学生就读专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方向,调查数据显示,68.9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读的专业对其是否愿意助力乡村振兴是有关系的,且有25.86%的大学生把专业不对口作为不愿意去乡村创业就业的原因,有27.59%的被调查者认为关系不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开设对口专业并加大招生力度、培养对口专业人才是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2.3 大学生去乡村就业创业的意愿较低,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愿意去乡村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31.03%,有17.24%的被调查者是不愿意到乡村发展的,51.72%的大学生表示还没想好。大学生去乡村就业创业的意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愿意去农村发展的学生中,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的占46.55%、为了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和为当地乡村振兴作贡献的分别占43.1%,因为农村基层压力相对较小、大城市难就业且就业压力大而选择农村就业创业的分别占36.21%,因为喜欢农村的占31.03%。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就业创业的原因主要是其他原因占(占50%)、待遇太低(占39.66%)、农村自然条件差(占32.76%)、没有发展前途和机会(占29.31%)等。在调查中发现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因素很多,要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到乡村发展,高校及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图2 影响高校大学生愿意去乡村发展的因素
图3 影响高校大学生不愿意去乡村发展的因素
3 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3.1 拓宽高校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当地“三农”发展现状的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三农”各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向发展。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高校要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并鼓励高校大学生助力乡村发展。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是有政策支持的,同时,利用寒暑假“三下乡”、专家讲座、学校官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定期展示政策内容及乡村振兴战略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及政策,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提供全面的政策信息。
3.2 开辟农村专业实训基地,通过深度合作,培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
对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专业,高校要联系当地农村及农村乡镇企业,加强与农村及乡镇企业的联系,在结合专业发展的前提下,开辟农村专业实训基地,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农村基地实训,让学生了解农村、喜欢农村,发现农村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愿意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开设乡村振兴对口专业,扩大招生宣传,加强对口专业人才培养。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升服务当地经济的能力。首先,调查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开设对口专业,并扩大对口专业的招生宣传。其次,根据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当地企业共同制定并完善对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招生到学生毕业,全过程实施深度产教融合,培养能从事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3.4 政府要从政策上提高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待遇,并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
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在乡村就业的待遇比在城市就业的待遇低,尤其对很多从乡村出来读书的大学生而言,离开贫穷的农村,到城市发展是他们的愿望。而这一部分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对乡村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都比较熟悉,他们如果能够在大学毕业后到乡村发展的话,掌握了专业技术和现代知识的他们对我国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因此,政府部门可以从政策方面规定大学生到乡村就业的待遇,解决他们在经济生活上的顾虑。
受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创业风险更大,对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足够吸引力的创业条件,是没有办法让高校大学生留在农村创业的。因此,政府要多出台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如银行出台细化的创业资金优惠信贷措施、土地管理部门出台促进创业的土地流转政策等,尽量想办法转移或减轻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风险,让大学生安心在农村创业,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3.5 加大农村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大学生到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太少,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直接销售没有加工的农产品或销售只经过初级加工的农产品,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较低的,没有完全挖掘出农产品本身的价值,同时,农村的乡镇企业极少又不具规模,也导致农村的就业岗位少。笔者认为,当地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等,加大农村招商引资的力度,主要是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会为大学生到乡村发展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调查显示,有较多的大学生还是愿意到乡村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