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腺样体大小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
2021-09-18郑贵亮杨影杨军
郑贵亮 杨影 杨军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咽鼓管阻塞、过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之一[1~4]。腺样体大小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何关系,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进行置管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切除腺样体,目前尚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我科诊治的不同程度腺样体大小患儿1668名,分析腺样体大小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差异,探讨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对腺样体肥大伴有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科门诊就诊主诉为睡眠打鼾的学龄前4~6岁患儿,其中接受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查者共1668名,男1033名,女635名,平均年龄5.39±0.79岁;其中伴有分泌性中耳炎者379名,男225名,女154名,平均年龄5.28±0.83岁。
1.2 腺样体大小测量
CBCT扫描检查后,行鼻咽部矢状位三维重建,测量腺样体前缘最隆起处到枕骨斜坡颅外面切线间的垂直距离用A表示;测量翼板根部和斜坡颅外面连接点与硬腭后上端的距离,用N表示。根据按照A/N比值分为:正常(<0.6), 中度肥大(0.6~0.7),重度肥大(>0.7)[5]。
1.3 分泌性中耳炎确诊方法
①CBCT扫描后型颞骨轴位三维重建,影像检查表现为中耳气腔内不同程度软组织影,CT值40 Hu以下,中耳乳突无骨质破坏;②声导抗检查B型曲线或C型曲线负压水平超过-200 da Pa;③电耳镜检查或耳内镜检查排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腺样体大小间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采用sigma stat 4.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腺样体大小患儿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
患儿中腺样体正常者716名,中度肥大者647名,重度肥大者305名;其中伴有分泌性中耳炎379名,男225名,女154名,见表1。
表1 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
腺样体正常与中度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与腺样体重度肥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0.01)。
2.2 不同性别及年龄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
女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略高于男童,但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
各年龄组间腺样体肥大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加,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逐渐下降,但4岁组与5岁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岁组与4岁组(P=0.002<0.01)、5岁组(P=0.026<0.05)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1,2,6]。其发生与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有关,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腺样体也是引起局部感染的重要原因[7,8]。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出生后即存在,3~6岁为增殖旺盛时期,6~7岁最大,后随年龄增加逐渐萎缩。过度肥大的腺样体紧邻咽鼓管咽口,易导致咽鼓管咽口堵塞,引起咽鼓管功能引流不畅,致使鼓室内氧分压下降,产生负压,鼓室粘膜腺体分泌增加,形成中耳渗出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的体积大小不成正相关,而与腺样体与咽鼓管咽口的距离相关[4]。腺样体大小分级与声导抗类型、中耳积液粘度相关,重度腺样体肥大与声导抗B型、中耳积液粘度高度相关[9]。本研究中,腺样体重度肥大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儿,而腺样体中度肥大与正常组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类似[4,10]。
腺样体大小的评估方法较多,常用的是鼻咽部侧位片、电子鼻咽镜检查以及鼻咽部CT等,各有优缺点。鼻咽部侧位片、鼻咽部CT与电子鼻咽镜检查对腺样体肥大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11]。对于学龄前儿童,电子鼻咽镜检查的配合度较差,CT则存在一定的射线损伤[11,12]。本研究采用CBCT是三维锥形束X线扫描代替体层CT的二维扇形束扫描,以极低的射线量围绕投照体做环形数字式投照,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重组,进而获得三维图像。在清晰显示腺样体的同时,避免了患儿接受较多的射线损伤,CBCT检查头部扫描一次的辐射量约为0.05 mSv,普通鼻咽部侧位片辐射量约为0.1 mSv,头部螺旋CT平扫辐射量约为5~6 mSv。CT检查在确诊中耳积液方面也有独特优势,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阳性预测率为100%,准确性为100%[12]。因此,本研究采用CBCT,对提示有中耳积液的患儿进行声导抗及电耳镜检查,能够准确明确腺样体大小及分泌性中耳炎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CBCT检查的1668例患儿中,男:女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21.78%: 24.25%,两者比较差异。按照年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4岁组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26.51%,5岁组为23.67%,6岁组发病率明显下降,为16.74%。不同年龄组中腺样体大小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年龄是独立于腺样体大小之外的分泌性中耳炎相关因素,与国内郝丽等研究结果一致[13]。
综上所述,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因素,重度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密切相关,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以及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炎症可能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发病基础。年龄是影响分泌性中耳炎的独立相关因素,与4~5岁儿童相比,6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腺样体肥大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需要综合考虑患儿年龄、腺样体大小等情况进行临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