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教融合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改革与创新

2021-09-17赵连星沈文龙殷红梅魏利博李萍

时代汽车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赵连星 沈文龙 殷红梅 魏利博 李萍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目前是高职教师教学竞赛方面含金量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大型比赛,教学组织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新颖性不断涌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百家齐鸣,较大范围带动了整个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较好的引领老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环境。但是如何将竞赛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化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课堂教学 教育教学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echanical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Education

—Take "Automotive Engine Disassembly and Adjustment" as an example

Zhao Lianxing Shen Wenlong Yin Hongmei Wei Libo Li Ping

Abstract:The teaching ability compet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urrently the highest vocational teaching competition with the highest gold content,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most influential large-scale competition. The novelty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methods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s continues to emerg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Hundreds of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rought togethe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enti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a larger scale, leading to the teaching growth of young and old teachers, and have formed a benig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However, how to transform and apply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etitions to actual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information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 引言

调研发现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在课堂应用信息技术较为频繁,取得的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对于未参加比赛的教师很少能够主动的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学校开发的资源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较为明显,学生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研究的热点。

2 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观念意识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的的教师分担精力的事情比较多,有些教师因个人原因存在教学短板意识,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往往教学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很难进行革旧图新,同一课程组内的教师教学观念差异较大,且难以被同化,除了应付教学公开课等一些特殊要求外,自己很少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程平台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了教学资源,反观参加过教学能力竞赛的教师能够经常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能够不断结合学情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生成性问题。

2.2 课程资源开发水平与合理利用有待提高

目前各学科和各课程平台资源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具体到课程,相关的资源如微课、视频等必不可少,但是其建设资源的有效性以及适用性有待商榷,部分课程仅仅是为了完成建设任务,视频内容与质量明显没有起到推进教育教学的助推作用,部分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不能够有效监测,平台资源成为摆设,实际学习效果极差。

2.3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具体实践有待加强。

通过教学竞赛,对于一门课程最大的而改变是教学观念的改变,通过比赛教师能够主动去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去分析学生的学情,针对课堂的有效性主动的改变教学策略,通过比赛对教学水平有较高的提升,同时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学习方法的有很大的改变,教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教师团队建设以及课程建设都有明显的助力,但是比赛取得的优秀的教学案例还不能够完全与学科相对应,从中还不能最大化的汲取有益的影响因素,参加比赛的心得也没有完全分享给所有老师,新的教学方法还不能被完全认可和推广,在课程的具体实践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以便新的教学成果被采纳。

3 教学能力大赛的具体内容分析

3.1 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制定

好的教案能够体现一堂课教师教授的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元素,通过教案的设计可以提高教师的整提把控能力,将课前平台资源的利用,课中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课后的学生巩固紧密的联系起来,反映的是一个教师有没有用心去设计,衡量一堂课能够按照预期的效果进行的关键指标,这也是考驗教师的核心教学设计专业能力。

3.2 课堂实录教学

通过课堂实际教学,能够反映真实的教学动态,是能够保证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推广使用的,避免了纸上谈兵,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自己的创新里念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这能反映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

3.3 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实施报告是教师竞赛的核心,这里面包含着参赛者团队对专业特点的调研,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实施报告不仅仅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更反应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重点考察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劳动技能的提升、创新综合能力的提升。

4 总结教学能力大赛比较好的成果与做法

4.1 课程思政的重视

通过比赛教师更加重视课程思政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也认识到应促进思政因素和专业课教学在培养人才上的良好互动,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赛前专业课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力度掌握不够,有的顾此失彼,有的过犹不及,极大地损伤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比赛往往课程组都能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自己课程特点恰如其分地选择相应的思政元素,尽可能挖掘和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同时通过比赛已经将课程思教学引入到教育体系建设中,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研究,真正做到以德育人,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4.2 教学研究的重视

通过教学竞赛教师能够重点分析学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分配不同层次的行动导向,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专业教师也是不断改革,采用案例式、情景模拟式、项目管理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以能力为导向,通过比赛每一门的课程基本能够建立相应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课程考核根据课程能力培养要求,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过程的管理,让教师能够明白注重社会服务的同时还要和提高管理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懂知识,学会知识。

5 持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方法

5.1 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实践

1.校企挂钩,推行“一师一企”制度。选派更多的教师去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与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2.利用暑假举办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聘任企业相应工程技术人员或选派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

3.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参加相应专业技能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

4.同时学院也出台了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主动参加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的训练,期望通过技能大赛的强化训练,培养一批汽车检修技术过硬的教师

5.2 依托课程改革,转化竞赛优秀案例——以《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为例》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课程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汽车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匠心铸魂、强技育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的课程目标。全方位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

(1)课程总体塑造

本课程遵循“五维度三阶段十环节”教学设计思路,依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企业典型检修案例为任务,基于企业岗位工作流程,采用“进阶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了“督、引、知、析、探、仿、练、评、拓、固”三阶段十环节教学过程。将培育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贯穿始终,推进“三全育人育才”的使命,打造守初心、铸匠魂、强技能的高效课堂。

(2)实施过程

课前通过云课程平台下发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平台学习观看盘式制动器结构的微课、视频,并进行线上测试,教师及时追踪学生学习动态,分析学情、制定、完善上课策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上通过企业典型故障案例“引”入课堂任务,老师抛锚式提出问题,实物虚拟“知”结构,游戏视频“析”原理,微课手册“探”方案,信息技术“仿”真做,真车实战“练”技能,视频动画“拓”创新,本环节课堂采用三阶段十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和劳动育人形成多元素评价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效果评价

本任务采用基于理论运用、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劳动能力的四元素,以校内教师、学生和企业教师为主体,通过课前作业、小组汇报、环节测验、课后报告、随堂测验、实操能力、仿真规范性、方案完成度、课堂参与度九项可检测的评分指标,完成完成教学过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注重过程测评、又注重结果测评。

通过教学模式的实施,展现学生对知识从知道-做到-做对-做好-做精-完善的体现和迁移。从岗位对接、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提升方面学生有明显改善。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创新团队老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基金项目:1: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19年度教科研课题(信息化背景下“赛教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以“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课程为例),项目编号:(jX-G-2019-02);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2019-R-71287);

3: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2019JSJG450)

参考文献:

[1]王佳,彭斌莎,朱琳,等.立德树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心得[J].卫生教育,2020,8(10).

[2]谭倩芳.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重点考察项目分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9,4(5).

[3]赵学瑶,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全国23所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16):41-46.

[4]韩锡斌,等.中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7):53-59.

作者简介

赵连星:(1987—),男,山东枣庄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車轻量化、智能化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教育教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