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nyei动机理论框架下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2021-09-17黄南芳
【摘要】本文在D?rnyei的动机三层次理论框架下,探索艺术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构成及其影响情况。通过对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的112名艺术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艺术本科生的动机主要包括学习情境、自信与目的、信念与兴趣、语言使用焦虑。此外还发现艺术本科生由学习情境引起的学习动机较强。
【关键词】学习动机;艺术本科生;D?rnyei
【作者简介】黄南芳(1987-),女,广东河源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外语信息化专项“泛在学习环境下高校英语合作学习小组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D19WXZ2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研究背景
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学习者因素。社会心理研究学者Gardner 和 Lambert 认为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工具型”和“融和型”,前一类型学习者学习语言为达到某个实际目的,如工作需求等;后一類型学习者学习语言则是为了解和融入文化。纵观国内对艺术类大学生做过的学习动机调查,主要是从Gardner及Lambert的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所调查的动机内容主要包括“工具型”和“融和型”。这种动机分类方式往往对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成分,如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环境等因素不够重视,导致研究存在不足,包括:(1)所调查的艺术本科生的动机结构不够全面;(2)对动机背后原因的形成分析比较片面;(3)由于调查的动机因素不是和学校环境直接相关,导致所调查结果对教学的改善不明显。
D?rnyei 在Gardner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全面以及和外语学习更加直接相关的动机框架,该框架主要把动机要素分成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 、学习者层面以及学习情境层面。其中语言层面主要包含Gardner的工具型和融和型动机;学习者层面包含成就需求 、自信(语言使用焦虑、外语能力、结果归因模式和自我效能);学习情境层面的要素最丰富,包含和课程相关的因素,如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及学习任务,和教师相关的因素,如亲和内驱力、教学风格以及直接的激励社交行为,和小组相关的因素,如小组目标、小组规范和奖惩机制、小组凝聚力及课堂目标结构。D?rnyei的框架把学习情境和语言及学习者置于同等地位,并且三者所构成的框架适用于解释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因此,通过了解艺术本科生在D?rnyei 理论下的动机情况,特别是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情况,对制订适合艺术类本科生在教学策略有启示作用。一是因为部分研究已表明艺术学生的社会心理学下的学习动机不强,故了解其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情况可带来新的改善启发;二是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因素直接与教学相关,对学校及教师从动机层面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更高的能动性。鉴于此,笔者基于D?rnyei的动机三层次框架,以本校美术学院及音乐学院共117个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在上述三个层面的英语学习动机结构以及主要动机因素情况。
二、研究设计
1.受试者。受试对象为广东一所公立本科院校的117名艺术类本科大一学生,其中59名为美术学院学生,58名为音乐学院学生,共发出问卷117份,收回112份,其中49名为男生,63名为女生。
2.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本次采用的问卷根据D?rnyei 的外语学习动机框架来设计,以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层面的动机要素为脉络,参考了高一虹的问卷设计。鉴于已有的艺术本科生动机调查缺乏对学习者和学习情境因素的关注,此问卷侧重这两个层面的动机因素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记分法,其中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同意也不反对,4=同意,5=非常同意。为提高信度,先在小范围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结果对问题进行了调整。
问卷回收后,用SPSS25.0进行因子分析,以期探索艺术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结构成分,然后进行描述性分析,以研究艺术本科生对各个因素的答题情况。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1.研究结果。将收回的112份样本的数据适当进行因子分析,显示KMO值为0.863,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接近于0,表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接着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按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后,提取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4个因子的累积总方差解释比例为63.171%(见表1)。对问卷整体信度(Cronbach α)进行检测,最终结果为0.914。
在根据题项内容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时,笔者发现无法简单地运用过往根据非艺术本科生情况总结的因子进行命名,也无法笼统地用D?rnyei总结的三个分类进行命名。因此,综合已有文献资料,这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学习情境、自信与目的、信念与兴趣、语言使用焦虑。各因子及其各题项的载荷量如表2所示。
2.结果讨论。 从表2可见,影响艺术本科生的主要动机因子包括学习情境、自信与目的、信念与兴趣、语言使用焦虑。其中教学风格、教材、教师的持续激励和教学方法对学习情境因子的贡献值最大;自信与目的因子中,策略归因的贡献值最高,而信念与兴趣因子中,成就感需求的贡献值最高。
此外,笔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将负相关的题项进行处理后并将均值最高和最低的各五个题项及其情况列表,发现均值最高的5个变量中4个与学习情境相关,特别是与小组因素相关,说明学习情境因素跟艺术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密切相关;均值最低的5个变量中4个主要与工具型及融和型动机有关,也是与信念和兴趣以及远期目的有关,说明艺术本科生的社会心理学动机不强,比起学习情境因素产生的动机弱很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于艺术本科生,不管是专业课需求还是以后的进修或就业需求,对英语的要求都不高;二是因为艺术本科生整体英语水平较差,这也限制了他们对英语语言或文化发展的兴趣。 此外,上述结果还表明:(1)以往主流的只关注社会心理学相关的艺术本科生的动机研究不足以全面了解其动机状况,学习情境因素应作为同等地位的因素纳入考虑;(2)艺术学科生的长期稳定性动机(包括信念与兴趣 、效能、归因及长期目的)表现不强,这个结论其他研究亦有所表明。
3.对教学的启示。本研究及部分艺术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的结果都提示,艺术本科生在社会心理学框架下的学习动机并不强烈,而由良好的学习情境所引起的学习动机较强,这对艺术本科生教学的启示包括:(1)在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上,应制定并设计和艺术本科生专业及兴趣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更能满足他们的语言需求,提高其语言效价,从而提高学习动力,还能让他们在认知及情感上更加投入英语课堂,避免了无用知识挫伤他们的学习动机。(2)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教学情景因素,如设立小组及小组目标,设计小组间竞争及与此相关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Dornyei也曾提出影响小组活动交流意愿的“动机综合体”,因此在进行小组教学时,小组成员应该搭配合理(需考虑到学生性格及学习风格),小组任务目标及要求需布置具体明确,小组任务完成后要有及时的教师反馈,从而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环境,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间形成良好循环。(3)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及地位,创设一个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合作性,从而构成一个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大的能动性。(4)通过以上这些外部因素,逐步提高學生的内生性学习动机,如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喜爱及兴趣。秦晓晴的动机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才是对学生动机行为直接影响最大的因素,学习兴趣作为内生性的长期稳定的动机因素可以更好地维持学生对英语的持续学习动机。通过提高兴趣,学习者本身的动力因素如自我效能等也能逐步提高,从而达到语言、学习者、学习情境动力因素整体提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D?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3):273-284.
[2]D?rnyei Z. The antecedents of task behaviour: A dynamic systems account of task motivation[A]. Retrieved July 1, 2020 from http://www.docin.com/p-65661245.html, 2009.
[3]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2003 (4):51-54.
[4]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8-38.
[5]李军征.学习动机对高校艺术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143-145,153.
[6]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7]汤闻励.D?rnyei“动机综合体”视角下对大学英语小组任务参与度的研究[J].中国外语,2016(3):83-93.
[8]周颂波,何莲珍,闵尚超.教育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结构的建模与验证[J].现代外语,2011(3):28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