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2021-09-17程乾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5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提问教学效果

【摘要】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来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英语精读课堂中,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提问的现状、类型、提问技巧等进行探讨,加强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思考,有效提高英语精读课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问;英语精读;提问技巧;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程乾,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行为,想要精准设计课堂提问,教师需要明确提问节点意图,确保问题设计品质,统筹各项提问指标。然而,目前英语专业的精读课堂中存在着教师话语过多、单向交流、难易不当等问题,要想提出由浅入深、梯度合理、结合实际、应用知识、寓问于乐、创新思维的问题则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提问技巧。

二、课堂提问现状

1.提问数量少、质量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较典型的问题之一就是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提问价值偏低,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加工。

2.提问模式单一,提问类型片面。目前精读课堂教师多采用自问自答式提问或集体式提问,且教师提问多停留在语言知识的浅层记忆问题,学生只需简单提取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答问兴趣。

3.等待时间不足,教师反馈简单。对于一些复杂、需要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教师通常将提问环节流于形式,并未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以致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日趋下降。

三、提问的原则

提问是课堂创生的前提,但提问要讲究艺术,不能随意、盲目、过滥,要有一定的原则。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目的性原则,即提问要有目的,不能无的放矢地随意发问;趣味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趣味性,要着眼于课文,巧妙构思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性原则,即要多设计一些多指向、多途径、多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意识;量力性原则,即提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鼓励性原则,即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为主。

四、提问的类型

课堂提问的类型很多,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教学提问分成以下几种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类型:知识(回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每个水平的提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对应。

1.知识(回忆)提问。回忆提问是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属于较低层次的问题,这种提问要求学生收集和记忆某些数据,回忆事实、概念等,不需要很多思考。在回忆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谁”“什么”“哪里”“什么时候”“哪些”等。

2.理解提问。理解提问中,教师主要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掌握程度。在理解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用自己的话描述”“比较”“对照”“解释”等。

3.应用提问。应用提问是检查学生应用所学概念、规则、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提问。在应用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

4.分析提问。分析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知识结构,弄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在分析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为什么”“什么因素”“得出结论”“证明”“分析”等。

5. 综合提问。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在综合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预见”“创作”“总结”等。

6. 评价提问。评价提问要求学生对所给出的材料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最高水平的提问,它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和评价事物。在评价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主要有“判断” “评价”“证明”“对······有什么看法”等。

五、提问的具体应用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好问题,好的问题能引发、促进学生学习的选择、整合、组织、精加工等内部过程。笔者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6“The Green Banana”为例,来分析和探讨英语阅读读前、读中、读后的问题设计。该篇文章讲的是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各种风格迥异的文化彼此遭遇、 碰撞, 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而如何看待异域文化和文化差异成了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作者通过一个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1. Pre-reading。读前的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为课文阅读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

例如,Unit6的标题为“The Green Banana”,在进行正式的阅读前,大部分老师首先会针对标题进行提问,如“What do you know about green banana? What is this story about?”,多數学生会给出如“A fruit;It has green peel;It's not yet ready to eat;It's about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fruit”等回答。这类提问由于问题设置范围过大,学生语言和知识储备不够,容易导致他们无话可说或不知从何说起,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提问“Let's brainstorm what green banana can be used for”或者“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like to raise from the title?”,则是将问题基于文本的核心主题,将焦点集中于文本本身,或者通过让学生提问,来激发其对文本的思考。通过这些具体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为之后的文本学习作铺垫,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进一步提高。

2. While-reading。读中的问题设计要基于主题思想,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恰当把握提问难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例如,文章的前四段是作者叙述的在巴西的一段经历。作者开车在巴西中部的路途中遭遇了汽车水箱漏水,令他意外的是,附近的村民竟然用青香蕉作为胶汁这种古老的办法帮他解决了问题。教师在此处的问题设计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作者的这段经历,如果老师直接问学生“Could you tell the story again? ”有些学生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语言组织毫无头绪且缺乏逻辑性,极少可以回答得完整有条理。如果教师给学生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样提问:What happened to the author's old jeep in Brazil? When did it happen? How did the villagers help repair it? 這些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也能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在教师指导下有效地输出。

文章后四段作者着重讲述了他的感悟。通过一系列事情,作者逐步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精妙之处, “The Green Banana”即象征着每一种文化中所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宝藏。如果老师提出“What's the use of the green banana in the text?”这个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因为这在文中显而易见,而这也是较低层次的提问,未能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教师若提问“What does the green banana symbolize? Do we have our own green banana in our country and what are they?”,便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题,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

3. Post-reading。读后环节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后提问环节要注意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对阅读内容进一步深化和巩固。

例如,读完整篇文章,读者可以感知作者试图通过他的感悟告诉我们,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green bananas”,它们慢慢成熟,等待着我们放下偏见,以平等和尊重的眼光去欣赏和领悟,任何种族优越论或文化扩张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老师在读后提问“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passage? ”或者“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学生可能会觉得此类问题过于贫乏,缺乏思考的动力,学生的回答基本局限于课文而不能超越文本。教师可提问:What i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cultural difference in your opinion?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world if each country/culture claims that it is the center of the word? Do you agree that in the future we will see more bitter conflicts between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eastern culture? Why?这类问题更有深度,学生可以据此激烈地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文本设问时一定要考虑到问题的关联性,即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关联度有多高,要尽量提高问题的实用价值;再者,教师需要考虑提问的方向性,即提出的问题会把学生引向何方;最后,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成性,即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随时改变提问策略,从而提升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戴聪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J].英语教师,2017(6):132-133,140.

[2]胡青德.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6):22-27.

[3]雷芸.中学英语阅读课有效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吴筱明.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6):73-75.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提问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